一种运输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6152发布日期:2018-06-30 03:44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运输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运输架。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各种混凝土预制件目前已广泛运用于各种建筑中。目前,混凝土预制件在工厂生产好后一般需要集中存放,然后二次转运至施工现场,建筑预制件特别是预制楼面板的运输、存放时大多采用木方,即在堆放的相邻预制楼面间采用长条形的杉木方隔开存放和运输。但采用木方存在相对不耐用、露天存放时木方遇水变形、木方容易断裂破损的问题。在转运时,由于预制件质量重、体积大,转运过程费时费力,还有可能对混凝土预制件的表面造成破坏性损伤,现有技术中,运输架不仅笨重,而且多是仅能使用单个工具转运,转运效率太低。

综上所述,亟需开发一种结构简单并可有效提高运输作业效率的运输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可有效提高运输作业效率的运输架。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运输架,包括由横梁和纵梁构成的框架体,所述框架体设置有吊运部,所述框架体的底部设有一组用于叉车取放的插接件。本实用新型可用于预制件的存放和运输,既可以通过吊运部连接吊运装置吊运,又能通过设置在框架体的底部插接件利用叉车取放运输,提高了运输作业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制备、成本低廉。应当理解,此处所述的一组插接件至少包括与叉车的叉臂配套实用的两个插接件。

进一步,所述插接件至少包括相对设置的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与所述框架体相连,所述框架体以及挡板形成可容纳叉车叉臂的插接槽。如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制备过程中,仅需在框架体底部焊接挡板即可,构造简单。

进一步,所述插接件呈U型,所述插接件包括顶板和两侧板,所述顶板与所述框架体相连,所述插接件的顶板和两侧板形成可容纳叉车叉臂插接槽。如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制备过程中,仅需在框架体底部焊接U型槽钢即可,构造简单。

进一步,所述插接件还包括底板,所述插接件的顶板、底板和两侧板形成可容纳叉车叉臂插接孔。如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制备过程中,仅需在框架体底部焊接方型钢即可,构造简单。

进一步,至少所述纵梁设有贯通的穿接孔,所述穿接孔中穿接有吊杆,所述吊杆的两端设有吊孔,所述吊孔位于所述穿接孔的外部并形成所述的吊运部。如此设置,不需要吊运时,吊杆可与框架体分开放置,当需要运输时,将吊杆穿接纵梁上的穿接孔,适当调整吊杆在纵梁上的位置后与吊运装置相连,即可进行吊运。吊杆的设置方式较灵活,且吊点位于框架体上表面的下部,一方面不会影响预制件的存放,同时也不会由于预制件的存放影响其吊运。

进一步,所述吊杆与所述穿接孔过盈配合或间隙配合。

进一步,所述框架体的上部设有弹性垫块。如此设置,弹性垫块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在存放预制件的落位过程中避免预制件与框架体直接接触而造成预制件的局部损坏。

进一步,所述横梁和纵梁上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横梁或纵梁的外侧壁并延伸至所述框架体的上部。限位件的设置主要用于保证在运送过程中的安全可靠,避免运输过程运输架不平衡导致预制件掉落。

进一步,所述插接件设置在所述纵梁底部并通过加强肋板加固连接。如此设置,提高插接件与框架体的整体性,保证本实用新型的稳固。

进一步,所述框架体的角部通过加固件连接所述横梁与所述纵梁。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为稳固。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和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运输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所涉及的运输架不安装吊杆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所涉及的运输架的俯视图。

图中:

1横梁 2纵梁 3插接件 4插接孔

5穿接孔 6吊杆 7吊孔 8加强肋板

9加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文件的描述,可以对本文件中实施例中以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相应组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下,参照图1和图2,一种运输架,包括由横梁1和纵梁2构成的框架体,所述框架体设置有吊运部,所述框架体的底部设有一组用于叉车取放的插接件3。本实用新型可用于预制件的存放和运输,既可以通过吊运部连接吊运装置吊运,又能通过设置在框架体的底部插接件3利用叉车取放运输,提高了运输作业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制备、成本低廉。应当理解,此处所述的一组插接件3至少包括与叉车的叉臂配套实用的两个插接件3。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插接件3至少包括相对设置的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与所述框架体相连,所述框架体以及挡板形成可容纳叉车叉臂的插接槽。如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制备过程中,仅需在框架体底部焊接挡板即可,构造简单。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插接件3呈U型,所述插接件3包括顶板和两侧板,所述顶板与所述框架体相连,所述插接件3 的顶板和两侧板形成可容纳叉车叉臂插接槽。如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制备过程中,仅需在框架体底部焊接U型槽钢即可,构造简单。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3,所述插接件3还包括底板,所述插接件3的顶板、底板和两侧板形成可容纳叉车叉臂插接孔4。如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制备过程中,仅需在框架体底部焊接方型钢即可,构造简单。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4,至少所述纵梁2设有贯通的穿接孔5,所述穿接孔5中穿接有吊杆6,所述吊杆6的两端设有吊孔7,所述吊孔7位于所述穿接孔5的外部并形成所述的吊运部。如此设置,不需要吊运时,吊杆6可与框架体分开放置,当需要运输时,将吊杆6 穿接纵梁2上的穿接孔5,适当调整吊杆6在纵梁2上的位置后与吊运装置相连,即可进行吊运。吊杆6的设置方式较灵活,且吊点位于框架体上表面的下部,一方面不会影响预制件的存放,同时也不会由于预制件的存放影响其吊运。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述吊杆6 与所述穿接孔5过盈配合或间隙配合。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框架体的上部设有弹性垫块。如此设置,弹性垫块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在存放预制件的落位过程中避免预制件与框架体直接接触而造成预制件的局部损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横梁1和纵梁2 上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横梁1或纵梁2的外侧壁并延伸至所述框架体的上部。限位件的设置主要用于保证在运送过程中的安全可靠,避免运输过程运输架不平衡导致预制件掉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述插接件3设置在所述纵梁2底部并通过加强肋板8加固连接。如此设置,提高插接件3与框架体的整体性,保证本实用新型的稳固。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4,所述框架体的角部通过加固件9连接所述横梁1与所述纵梁2。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为稳固。

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