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送装置及其推送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2741发布日期:2018-09-18 23:04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推送装置及推送单元,可避免推杆断裂,并达到保护推杆的目的。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为现有输送装置的侧视图。如图所示,输送装置10主要包括一上输送带11、一下输送带13。

上输送带11与下输送带13以成对的方式设置,其中下输送带13位于上输送带11的下方,并于两者之间存在一间隙12。一般而言,上输送带11及下输送带13之间之间隙12会略大于物料14的高度,使得上输送带11及下输送带13可输送两者之间的物料14。

通过上述的输送装置10虽然可以完成物料14的输送,但在实际应用时,则可能会因为物料14的尺寸、形状或材质,而影响包装的效果。例如当物料14 的宽度较小,或者是物料14的材质较软时,将可能导致物料14倾倒在上输送带11及下输送带13之间,进而使得物料14无法直立的排列整齐,并造成后续的制程产生错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推送装置及推送单元,主要通过推送单元将至少一物料朝第一方向推送,当推送单元推送的物料的数量或重量大于一预设值,推送单元上的推杆将会朝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倾倒,如此以避免堆积的物料损坏推送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包括提出一种推送装置及推送单元,主要于推送单元上设置一弹性单元,其中弹性单元连接推杆,并向推杆提供与物料输送方向相同的力,如此以保护推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推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复数个输送轮;

至少一输送带,设置于所述输送轮上,所述输送轮转的轮动能够带动所述输送带;及

至少一推送单元,设置于所述输送带上,所述输送带能够带动所述推送单元将一物料朝一第一方向推送,所述推送单元包括:

一底座,连接所述输送带;

一推杆,通过一连接轴连接所述底座,使得所述推杆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摆动;

一弹性单元,连接所述推杆。

所述的推送装置,其中,所述弹性单元连接所述推杆及所述底座。

所述的推送装置,其中,所述弹性单元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且所述弹性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底座,而另一端则连接所述推杆。

所述的推送装置,其中,还包括一平台,用以承载所述物料,而所述推送单元用以推送位于所述平台上的物料。

所述的推送装置,其中,所述弹性单元向所述推杆提供朝所述第一方向的推力。

所述的推送装置,其中,所述底座包括一连接所述弹性单元的一端的第一固定单元,而所述推杆则包括一连接所述弹性单元的另一端的第二固定单元。

所述的推送装置,其中,所述底座包括一定位单元,用以抵住所述推杆,并限制所述推杆的摆动角度。

一种推送单元,用以将物料朝一第一方向推送,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座;

一推杆,通过一连接轴连接所述底座,使得所述推杆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摆动;及

一弹性单元,连接所述推杆。

所述的推送单元,其中,所述弹性单元连接所述推杆及所述底座。

所述的推送单元,其中,所述弹性单元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且所述弹性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底座,而另一端则连接所述推杆。

所述的推送单元,其中,所述底座包括一连接所述弹性单元的一端的第一固定单元,而所述推杆则包括一连接所述弹性单元的另一端的第二固定单元。

所述的推送单元,其中,所述底座包括一定位杆,用以抵住所述推杆,并限制所述推杆的摆动角度。

所述的推送单元,其中,所述弹性单元向所述推杆提供所述第一方向的推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当输送的物料出现异常,而导致推杆承受的力量过大时,推杆将会朝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摆动,以避免推杆断裂,并达到保护推杆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输送装置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推送装置一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推送单元一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推送单元用以推送物料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推送单元用以推送物料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推送单元用以推送物料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输送装置;11上输送带;12间隙;13下输送带;14物料;20推送装置;21推送装置;22物料;23输送带;25推送单元;251底座; 2511定位单元;2513第一固定单元;253推杆;2531第二固定单元;255弹性单元;257连接轴;27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为本实用新型推送装置一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请参阅图3,为本实用新型推送单元一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如图所示。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推送装置20包括复数个输送轮21、一输送带23、一推送单元25,其中输送带23设置或套设于输送轮21上,当输送轮21转轮动时将会带动输送带2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输送轮21可以是链轮,而输送带23可以是链条。

推送单元25设置于输送带23上,并随着输送带23移动。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输送轮21可以逆时针的方向转动,并带动输送带23及输送带23上的推送单元25同样以逆时针的方向移动,如此以推送单元25将物料22朝第一方向X推送。当然输送轮21、输送带23及推送单元25以逆时针方向转动或移动,仅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在不同实施例中输送轮21、输送带23及推送单元25也可以顺时针方向转动或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推送装置20也可包括一平台27,用以承载物料 22,其中输送带23及/或推送单元25与平台27相邻或位于平台27的下方,使得推送单元25由下方推送平台27所承载的物料22。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输送带23及/或推送单元25也可位于平台27 的上方,使得推送单元25可以由上方推送平台27所承载的物料22。当然在不同实施例中,推送单元25也可由左方或右方推送平台27所承载的物料22。

一般而言,单一个推送单元25被设计用以推送固定数量的物料22,如图2 所示,各个推送单元25分别推送一个物料22。然而推送装置20在推送物料22 的过程中,被输送的物料22有可能会发生挤料的情形,使得单一个推送单元25 可能会推送超过固定数量的物料22,例如某些推送单元25可能会推送一个以上物料22。

推送单元25在推送物料22的同时,物料22也会施加一个反作用力在推送单元25上。推送单元25的结构强度有一定的限制,当物料22施加在推送单元 25上的力超过推送单元25所能承载的重量时,将可能会导致推送单元25断裂或毁损。如此将会增加更换推送单元25的成本,同时也会降低生产的效率。

为了避免推送单元25在推送物料22的过程中断裂或毁损,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对推送单元25进行改良。具体来说当推送单元25所推送的物料22数量或重量超过一预设值时,推送单元25会朝与第一方向X相反的方向倾倒或摆动,如此以降低推送单元25损坏的机率。

如图3所示,推送单元25主要包括一底座251、一推杆253及一弹性单元 255,其中底座251用以连接输送带23,使得推送单元25设置在输送带23上。推杆253通过一连接轴257连接底座251,使得推杆253可以连接轴257为轴心相对于底座251摆动或转动。

弹性单元255连接推杆253,例如弹性单元255可连接推杆253及底座251,并向推杆253提供朝向第一方向X的推力。通过弹性单元255的弹力,可使得推杆253直立在底座251上,而不至于任意倾倒。此外当施加在推杆253上的力超过弹性单元255的弹力时,推杆253则会向后倾倒,如此将可保护推杆253。通过选择适当的弹性单元25,将使得推杆253所承受的力不会超过预设值,以避免推杆253断裂或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底座251上可设置一定位单元2511,并用以抵住推杆253,并限制推杆253的摆动角度,例如定位单元2511可以是设置在底座251上的凸块。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性单元255向推杆253施力,使得推杆253朝逆时针方向摆动,而定位单元2511则用以抵住推杆253,使得推杆253受到弹性单元255的弹力及定位单元2511的限制,而直立在底座251上。

具体来说,弹性单元255可以是扭力弹簧,并于底座251上设置一第一固定单元2513,而于推杆253上设置一第二固定单元2531。在使用时可将弹性单元255套设于连接轴257上,并使得弹性单元255的一端连接底座251的第一固定单元2513,而弹性单元255的另一端则连接推杆253的第二固定单元2531。通过上述的连接方式,弹性单元255将可以向推杆253提供逆时针方向的弹力,如此向推杆253提供朝第一方向X的力。

当然上述的扭力弹簧及逆时针方向的弹力,仅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也可使用其他不同形式的弹簧,并向推杆253提供不同方向的弹力。

请参阅图4-图6,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推送单元用以推送物料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为推送单元25正常推送物料22的示意图,其中推杆253推送的物料22的过程中,物料22施加在推杆253的力未超过弹性单元255施加给推杆253的弹力。因此推杆253可正常推送物料22,且不会发生倾倒或摆动的情形。

如图5所示,当物料22发生不正常堆积时,将会造成推杆253需要同时推送的多个物料22,并导致物料22施加在推杆253上的力超过弹性单元255施加给推杆253的弹力,使得推杆253朝与第一方向X相反的方向倾倒或摆动,如此以达到保护推杆253的目的。

使用者可进一步将不正常堆积的物料22排除,则推杆253将会受到弹性单元255的作用,而直立于底座251,并可再次通过推送单元25推送物料22,如图6所示。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