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水线上不同速度传输衔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4670阅读:17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流水线上不同速度传输衔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输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流水线上不同速度传输衔接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为了提高制造加工业的工作效率,通常采用自动化生产的流水线作业,而自动化生产中不可避免的是关于不同工序传输带间的衔接传送的问题。在现有的技术中,传输带间传送因需传送的产品加工工序的不同而出现了前后两段不同的速度差,即使用到至少两种不同速度(前速度大于或小于后速度)。该产品在两段不同速度的传输带衔接处传送时,会导致两个不良结果:①产品出现跑偏现象;②造成产品表面划伤。因此,特别需要针对流水线上不同速度传输用过渡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水线上不同速度传输衔接装置,以解决该流水线上产品的跑偏和表面划伤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流水线上不同速度传输衔接装置,所述的衔接装置设置在相邻的高速传输带和低速传输带之间,包括:支座,固定在高速传输带面向低速传输带的对应端上,或固定在低速传输带面向高速传输带的对应端上;过渡组件,在支座上可转动的设置,由转轴、辊轮组成,所述的辊轮两端通过单向轴承套装在转轴上,所述的转轴两端通过滚动轴承安装在支座上;驱动组件,固定在支座上,与过渡组件的转轴相连,转轴被驱动组件驱使的转动方向具有与单向轴承相同的转向。

进一步,所述的滚动轴承为深沟球轴承。

进一步,所述的高速传输带和低速传输带的上带面均介于辊轮的上顶面与下底面之间。

进一步,所述的驱动组件的转速与低速传送带的带速相一致。

进一步,所述的驱动组件由电机、同步带组成,所述电机与转轴之间通过该同步带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支座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电机的安装板。

进一步,所述的支座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辊轮与高速传输带或低速传输带之间间距的多个螺孔或条形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采用单向轴承,使辊轮在不带动力的情况之下只能朝一个方向转动,以此来匹配传输带间两段不同的速度差,从而解决流水线上产品的跑偏和表面划伤问题。本装置具有结构紧凑,运动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成本低廉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衔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衔接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2,附图中的元件标号分别表示:衔接装置100、高速传输带200、低速传输带300、产品400;支座1,安装板11、螺孔12;过渡组件2,转轴21、辊轮22、单向轴承23、滚动轴承24;驱动组件3,电机31、同步带32。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流水线上不同速度传输衔接装置,本衔接装置100设置在相邻的高速传输带200和低速传输带300之间,包括支座1、过渡组件2和驱动组件3:该支座1可以固定在高速传输带200面向低速传输带300的对应端上,亦可以固定在低速传输300带面向高速传输带200的对应端上;该过渡组件2在支座1上可转动的设置,由转轴21、辊轮22组成,辊轮22两端通过单向轴承23套装在转轴21上,转轴21两端通过滚动轴承24安装在支座1上;该驱动组件3固定在支座1上,与过渡组件2的转轴21相连,用于提供驱动动力,转轴21被驱动组件3驱使的转动方向具有与单向轴承23相同的转向;驱动组件3的转速与低速传送带300的带速相一致;驱动组件3由电机31、同步带32组成,电机31与转轴21之间通过该同步带32转动连接,该电机31采用小型电机或小型伺服电机。采用上述方案,本衔接装置的辊轮两端安装有单向轴承,使其在不带动力的情况之下只能朝一个方向转动,而转轴的两端又安装有滚动轴承用于其转动时的支撑,电机驱动其转动,且转动方向和辊轮不带动力时的转动方向相同,以此来匹配传输带间两段不同的速度差,从而解决流水线上产品的跑偏和表面划伤问题。

下面以流水线由低速向高速流向的实施例举例具体阐述下本衔接装置的工作原理:

首先,产品400由低速传输带300流向高速传输带200,过渡组件2上的辊轮22在驱动组件3及单向轴承23和滚动轴承24的作用下以自带动力的方式同时也在转动,且转速和低速传输带300的带速相一致;然后,当产品400经过过渡组件2搭到其辊轮上面时因为速度一致而可以匀速平稳的通过;最后,当通过过渡组件2的产品400的一端搭到高速传输带200时,过渡组件2的辊轮22在单向轴承23的作用下其转速又与高速传输带200保持一致,这样使其也能够匀速平稳的通过。这样,通过过渡组件和驱动组件相互配合可以以自身切换速度的方式很好的解决了产品通过高、低速两条传输带时会产生跑偏和表面划伤的情况。反之亦然。

本实施例中的的滚动轴承24采用深沟球轴承。

本实施例中的高速传输带200和低速传输带300的上带面均介于辊轮22的上顶面与下底面之间。这样,让辊轮的上顶面略高于高、低速传输带的上带面,可利用跷跷板的原理来更好的使产品在流水线上传输。

本实施例中的支座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电机31的安装板11。通过安装板的设计,可以快速、有效的固定电机在支座上。

本实施例中的支座1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辊轮22与高速传输带200或低速传输带300之间间距的多个螺孔12,当然,该多个螺孔12也可以替换为条形孔(未画出),其效果是一样的。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