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颗粒包装机的传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7040发布日期:2018-07-31 20:08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颗粒包装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颗粒包装机的传送设备。



背景技术:

颗粒包装机适用于灌装那些流动性较好的粉粒状物料,颗粒包装机适用于医药、食品、化工、农药淀粉粮食等方面的小袋包装。适合生产颗粒类药品、砂糖、咖啡、果珍、茶、味精、盐、种子、干燥剂等生产细颗粒物厂家。

颗粒包装机一般设置于产成品工序位置,是保证产品安全不可或缺的工艺装备,是确保产品安全、质量的最后关键所在,但在此工序中,颗粒添加物在装填时,质量轻了或者是重了可能导致装填的质量不符合标准,从而降低了整个成品的合格率。

并且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成品包装完毕后需要通过传送设备将产品运输到下一步骤进行打包,传送设备势必会长时间的运作,但在传送设备在经过长时间的运作之后会导致传送带和传送辊之间的磨砂变少,从而导致传送带与传送辊之间打滑,使工厂不得不停机换上新的传送带和传送辊后再进行产品传送,这样补给增加了生产费用,还增加了停机换传送带和传送辊的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颗粒包装机的传送设备,其能够解决传送带和传送辊在长期运作的情况下,磨砂变少导致的传送带与传送辊之间打滑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颗粒包装机的传送设备,其包括传送装置,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和传送辊,传送辊设置在传送带内,传送辊包括中心轴、轴套和第二突起,轴套包裹在中心轴外,第二突起沿着传送辊的轴心均匀分布在轴套的表面,传送带包括第二表面和第三突起,第二表面与轴套接触,第三突起均匀分布在第二表面上,第三突起与第二突起之间能够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传送装置还包括槽角,槽角设置在传送带的两侧,槽角的两端为弧形。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槽角还包括第一突起,第一突起设置在槽角的两端,第一突起包括电磁块,电磁块设置在第一突起内。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传送设备还包括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板设置在传送装置下,支撑板包括第四突起,第四突起成对设置,第四突起设置在传送装置的四角,第四突起上开设有第一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一端设置在第四突起之间,第一支架上开设有第二通孔,螺钉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将第一支架和支撑板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支架还包括锁紧块和弹簧,弹簧设置在第一支架内,弹簧的一端与锁紧块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架的内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二支架,第一支架设置在第二支架内,第二支架包括第一凹槽,第一凹槽设置在第二支架的顶端,第一凹槽与锁紧块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传送设备还包括称重装置,称重装置包括称重板,称重板设置在传送带和传送辊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称重装置还包括推杆,推杆设置在称重板处的传送装置上,称重板通过导线与推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在传送辊和传送带上分别设置第二突起和第三突起,并且第二突起与第三突起配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传送带与传送辊之间由于长时间摩擦,使传送带与传送辊之间的磨砂变少,导致的传送带与传送辊之间打滑的问题,使用本传送辊和传送带在传送装置传动时配合,减少了停机换传送带传送辊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2;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传送辊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传送装置;200-升降装置;300-称重装置;110-传送带;120-传送辊;130-槽角;131-第一突起;132-电磁块;121-中心轴;122-轴套;123-第二突起;124-第三突起;210-支撑板;220-第一支架;230-第二支架;211-第四突起;222-锁紧块;231-第一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请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颗粒包装机的传送设备,其包括传送装置100、升降装置200和称重装置300,称重装置300设置在传送装置100内,升降装置200设置在传送装置100下部,称重装置300用于称量产品的质量,若产品不合格,则使用传送装置100传送至不合格区域,若产品合格,则继续传送至产品打包区。升降装置200设置在传送装置100下面用于使传送装置100适用于任何高度的工作间,便于操作工人的使用。

传送装置100包括传送带110、第一传送辊120、第二传送辊120、第一槽角130和第二槽角130,第一传送辊120和第二传送辊120并排设置,传送带110包裹在第一传送辊120和第二传送辊120外,第一槽角130和第二槽角130分别设置在传送带110的两侧,第一槽角130和第二槽角130的两端的侧面上为弧形。

第一槽角130和第二槽角130都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一底面,第一侧面围绕设置在第一底面的边缘处,第一底面的两端为半圆形,相对应的第一侧面的两端也为弧形面。将槽角130的两端设置为弧形,而不是矩形是为了防止操作人员在工作间走动时划伤皮肤。

第一侧面包括第一突起131,第一突起131的设置在第一侧面的弧形面处的两端。第一突起131内设置有电磁块132,电磁块132的电能由设置在传送装置100下的伺服电机提供。当两个传送装置100需要拼接时,将两个传送装置100首尾相连,由于电磁块132通电后带磁,第一突起131之间相互吸附在一起,以防止有操作人员在里面走动时碰到传送装置100,使传送装置100产生位移的情况。

请参见图3,传送辊120包括中心轴121、轴套122和第二突起123,轴套122包裹设置在中心轴121外,轴套122与中心轴121之间粘接在一起,第二突起123设置在轴套122的外壁,第二突起123为条状,第二突起123沿着传送辊120的轴心均匀分布在轴套122的表面上。相对应地,传送带110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产品接触,第二表面与传送辊120接触,第二表面上设置有第三突起124,第三突起124也为条状,第三突起124均匀设置在第二表面上。在传送辊120和传送带110上分别设置第二突起123和第三突起124,是因为由于现有技术中的传送带110与传送辊120之间由于长时间的摩擦,传送带110与传送辊120之间的磨砂变少,容易在传送带110和传送辊120之间产生打滑的现象,使工厂不得不换上新的传送装置100,增加生产费用。但由于在传送辊120和传送带110上设置第一突起131和第二突起123,第一突起131与第二突起123在传动时实现契合,减少了停机换传送带110传送辊120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升降装置200包括支撑板210、第一支架220和第二支架230,第一支架220设置在第二支架230内,第一支架220与支撑板210卡接。

支撑板210设置在槽角130的底部,支撑板210包括第四突起211,第四突起211成对设置,第四突起211设置在传送装置100的四角,第四突起21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螺钉穿过第一通孔与第一支架220连接。由此可见,升降装置200和传送装置100之间可以实现拆卸,在不使用传送设备时,可以将升降装置200和传送装置100拆卸下来存放,不占用更多的空间。

相对应的,第一支架22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一支架220设置在第四突起211之间,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之间平齐,螺钉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使支撑板210与第一支架220固定在一起。

第一支架220还包括锁紧块222和弹簧,在不需要升高升降装置200时,锁紧块222设置在第一支架220内,弹簧呈挤压状态设置在锁紧块222与第一支架220内壁之间。当需要升高升降装置200时,将第一支架220从第二支架230处拔出,弹簧得到释放,将锁紧块222推出第一支架220,将锁紧块222卡在第二支架230的顶端。

第二支架230包括第一凹槽231,第一凹槽231设置在第二支架230的顶端,第一凹槽231使第二支架230的顶端形成缺口,当第一支架220拔出时,第一支架220中的锁紧块222卡在第一凹槽231处。

第二支架230还包括吸盘,吸盘设置在第二支架的底部,由于工厂车间内的地板一般采用地坪漆地板,在传送设备的第二支架上设置吸盘,可以将传送设备吸附在地板上,使传送设备难以产生位移,并且吸盘还能保护车间地板不会刮花。

第二支架230还包括移动轮,移动轮设置在第二支架230上,并且处于吸盘的上端,移动轮包括2根移动轮支架和移动轮胎,移动轮胎设置在移动轮支架之间,并且移动轮胎通过转动轴与移动轮支架连接,第二支架230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的移动轮固定通孔,移动轮固定通孔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三通孔和与第三通孔之间成夹角的第四通孔,并且第三通孔与第四通孔连通,相对应的,移动轮支架上设置有用于与移动轮固定通孔配合的第五突起,当需要使用移动轮时,将第五突起从第四通孔处移动到第三通孔处,使得移动轮从弯折在第二支架230内侧变为竖直设置在第二支架的状态,此时吸盘处于移动轮支架之间;当不需要使用移动轮时,将移动轮折上去,第五突起从第三通孔变为第四通孔,使吸盘与地板接触,此时吸盘位于移动轮支架下。

称重装置300包括称重板和推杆,称重板设置在传送带110形成的环形区域,推杆设置在称重板的顶部,推杆设置在称重板处的槽角130上,称重板通过导线与推杆连接。称重板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当称重板称量出产品的质量小于阈值时,称重板上的控制元件触发推杆将产品推到不合格区域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传送辊120和传送带110上分别设置第二突起123和第三突起124,并且第二突起123与第三突起124配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传送带110与传送辊120之间由于长时间摩擦,使传送带110与传送辊120之间的磨砂变少,导致的传送带110与传送辊120之间打滑的问题,使用本传送辊120和传送带110在传送装置100传动时配合,减少了停机换传送带110传送辊120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本说明书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示例,并不意味着这些实施例说明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可能形式。应理解,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可以多种替代形式实施。附图无需按比例绘制;可放大或缩小一些特征以显示特定部件的细节。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不应当作限定解释,仅仅是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多种形式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代表性基础。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理解,参考任一附图说明和描述的多个特征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其它附图中说明的特征组合以形成未明确说明或描述的实施例。说明的组合特征提供用于典型应用的代表实施例。然而,与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一致的特征的多种组合和变型可以根据需要用于特定应用或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