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码器连接结构及轮毂搬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7041发布日期:2018-07-31 20:08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码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编码器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轮毂厂轮毂在辊道运输线上传送,需要人工将轮毂搬运到链条线上,进入下一道工艺喷涂,一般采用人工搬运,轮毂需要转链操作;人工在车间搬运时,容易吸入有害物质,夏天高温车间温度较高,不适宜人员操作搬运。轮毂厂工厂自动化概念较低,对机器人及集成技术了解较少,保持传统做法,安排人员搬运。

目前工厂人工搬运的位置,距离挂链电机输出位置50米,需要设计一种随动机构,能够代替人工,将轮毂从辊道线上抓取,放到链条线框架上;但是链条速度不稳定,较链条驱动电机输出较远;速度不稳定;导致机器人把轮毂放入链条框架的不稳定性,轮毂在现场及容易坠落。现在现场需要设计一种机构,改变此种现象,使得轮毂精确放入轮毂链条框架上。

另外,机器和系统控制柜的品牌往往不同,系统控制柜的品牌通常由客户现场链条线指定;同步跟踪电机必须选用与系统控制柜相同的品牌;同步跟踪和机器人需要跟踪链条线,需要速度反馈。链条速度需要一个反馈给同步跟踪,一个反馈给机器人,导致两个接受的电机型号不同。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编码器连接结构及轮毂搬运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编码器连接结构,其中,包括:横梁,所述横梁的上表面设有链环;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横梁上设有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分别与所述链环的两侧相啮合;第一编码器,所述第一编码器设置在所述横梁的上侧,所述第一编码器与所述第一链轮的链轮轴的上端相连接;第二编码器,所述第二编码器设置在所述横梁的下侧,所述第二编码器与所述第一链轮的链轮轴的下端相连接。

上述的编码器连接结构,其中,所述横梁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编码器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编码器的输入轴自上而下贯穿所述第一支架并与所述链轮轴的上端相连接。

上述的编码器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支架为板状结构,所述第一支架呈“Z”字型。

上述的编码器连接结构,其中,所述横梁的下表面固定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编码器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二编码器的输入轴自下而上贯穿所述第二支架并与所述链轮轴的下端相连接。

上述的编码器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支架为板状结构,所述第二支架呈“L”字型。

上述的编码器连接结构,其中,所述链环上设有若干拨叉器。

上述的编码器连接结构,其中,包括三所述拨叉器,三所述拨叉器在所述链环上均匀分布。

一种轮毂搬运系统,包括链条线,所述链条线上设有若干挂架,每一所述挂架的下方分别固定有一链条轮毂框架,还包括用于将轮毂自辊道线上搬运至所述链条轮毂框架上的机器人,其中,还包括上述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编码器连接结构、以及控制所述机器人动作的机器人控制柜和同步跟踪所述链条轮毂框架速度的伺服随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编码器与所述机器人控制柜相连接,所述第二编码器与所述伺服随动装置相连接。

上述的轮毂搬运系统,其中,编码器连接结构的拨叉器的形状与所述挂架的形状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编码器连接结构主要用于反馈链条线的速度,一个链环上的链轮可以传递给两个不同型号的编码器,同时再把速度传递给伺服随动装置和机器人控制柜,使得机器人运行速度与同步跟踪、链条线速度一致,保证轮毂能够准确放入链条轮毂框架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编码器连接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编码器连接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编码器连接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轮毂搬运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中:1、横梁;2、链环;21、拨叉器;3、第一链轮;31、第一支架;4、第二链轮;41、第二支架;5、第一编码器;6、第二编码器;8、挂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编码器连接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编码器连接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编码器连接结构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轮毂搬运系统的示意图,请参见图1至图4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编码器连接结构,包括:横梁1,横梁1的上表面设有链环2。

此外,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编码器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一链轮3和第二链轮4,横梁1上设有第一链轮3和第二链轮4,第一链轮3和第二链轮4分别与链环2的两侧相啮合,链环2的运动带动第一链轮3和第二链轮4的转动。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编码器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一编码器5,第一编码器5设置在横梁1的上侧,第一编码器5与第一链轮3的链轮轴的上端相连接。

更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编码器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二编码器6,第二编码器6设置在横梁1的下侧,第二编码器6与第一链轮3的链轮轴的下端相连接。

更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一编码器4的型号和第二编码器5的型号可以不同,通过第一链轮3的链轮轴将速度信息同时传递给第一编码器4和第二编码器5。

此外,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横梁1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一支架31,第一编码器3固定在第一支架31上,第一编码器3的输入轴自上而下贯穿第一支架31并与链轮轴的上端相连接。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一支架31为板状结构,第一支架31呈“Z”字型。

另外,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横梁1的下表面固定有第二支架41,第二编码器4固定在第二支架41上,第二编码器4的输入轴自下而上贯穿第二支架41并与链轮轴的下端相连接。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二支架41为板状结构,第二支架呈“Z”字型。

还有,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链环2上设有若干拨叉器21,拨叉器21通过与外部运动的部件相配合,将外部运动的部件的运动转化为拨叉器21的运动,从而为链环2的运动提供动力,使得外部运动的部件的运动速度能够转化为第一链轮3的转动速度。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包括三拨叉器21,三拨叉器21在链环2上均匀分布,形成三等分拨叉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轮毂搬运系统的示意图,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4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轮毂搬运系统,包括:包括链条线,链条线上设有若干挂架,每一挂架的下方分别固定有一链条轮毂框架,链条轮毂框架用于暂时性地存放轮毂。轮毂搬运系统还包括用于将轮毂自辊道线上搬运至链条轮毂框架上的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轮毂搬运系统还包括编码器连接结构、以及控制机器人动作的机器人控制柜和同步跟踪链条轮毂框架速度的伺服随动装置,其中,第一编码器3与机器人控制柜信号连接,第二编码器4与伺服随动装置型号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编码器连接结构的拨叉器21的形状与挂架的形状相匹配,当挂架随链条线运动时,拨叉器21随挂架的运动而运动,将挂架的速度信息同时传递给第一编码器5和第二编码器6。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拨叉器21的间距小于链条线上的挂具8的间距,挂具8与任一拨叉器21接触时,带动链环2转动,以使第一编码器5和第二编码器6同时转动,挂具8与拨叉器21分开后,第一编码器5和第二编码器6均停止转动,等待下个挂具8与拨叉器21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借助轮毂搬运系统的链轮线传递作用,挂具8带动编码器连接结构传动,编码器连接结构的第一链轮3带动第一编码器5和第二编码器6转动。挂具8每个间距为600mm,编码器连接结构的拨叉器21的距离为533.4mm。编码器连接结构做周期性运动,每个挂具8均接触拨叉器21,实现系统对每个挂具8速度进行监控,确保机器人将轮毂准确放入链条轮毂框架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三拨叉器21将链环2三等分,链环2以及第一链轮3和第二链轮4做周期性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通过拨叉器21、链环2以及第一链轮3的配合可以检测每个挂具8以及输送杆的单独运动速度。

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1)轮毂搬运系统的挂具8随链条线移动,当挂具8接触到拨叉器21时,拨叉器21带动链环传动,第一编码器3和第二编码器4同时接受到挂具8下挂载的链条轮毂框架的运动速度信息;

2)第一编码器3和第二编码器4将运动速度信息分别反馈给机器人控制柜和伺服随动装置;

3)西门子与FANUC编码器将速度分别反馈给伺服随动装置及FANUC机器人,使同步跟踪速度和挂具8速度保持一致;

4)机器人接受到挂具8的速度,判断挂具8准确位置,并且机器人将轮毂准确放入链条轮毂框架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