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静载试验用千斤顶内压的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2467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除静载试验用千斤顶内压的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试验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除静载试验用千斤顶内压的工具。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领域通常使用千斤顶来完成静载荷试验,千斤顶在使用完毕后由于其内部油液没有排除干净,从而还是存在压力,因此在下一次连接油管时,千斤顶的连接管内的单向阀的阀杆在压力作用下无法向内移动,从而无法连接油管,因此操作人员必须使用螺丝刀顶柱阀杆利用锤头敲击才能将千斤顶内的内压卸荷。但是利用螺丝刀和锤头敲击阀杆容易使其承受偏载力,从而损坏阀杆。同时千斤顶内压卸荷时泄露的油液也容易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方便千斤顶内泄压、防止损坏千斤顶的消除静载试验用千斤顶内压的工具。

本实用新型克服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消除静载试验用千斤顶内压的工具,包括:

插套,同轴插装于千斤顶的连接管外侧,其前端沿轴向设置有滑槽;

固定机构,设置于插套上,用于将插套固定于千斤顶上;

滑套,插装于插套中,其尾端连接于弹簧Ⅰ,所述弹簧Ⅰ的另一端与插套相连;

螺帽,转动安装于滑套的头端,所述螺帽与滑套相同轴;以及

杆,水平滑动插装于滑套内,所述杆的头端同轴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螺帽螺纹传动连接。

上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于插套一侧的活动钢带、固定于插套另一侧的固定钢带、连接于固定钢带尾端的支座、分别设置有支座左右两侧的开口、沿活动钢带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的若干棘齿、沿竖直方向插装于支座中的销轴以及通过铰轴铰接安装于销轴上的棘块,弹簧Ⅱ的一端与销轴相连,其另一端与棘块相连,弹簧Ⅲ套装于销轴上,其一端与支座相连,其另一端与销轴相连,活动钢带尾端穿过开口,当弹簧Ⅱ与弹簧Ⅲ均处于自由状态时,棘块插装于两个相邻的棘齿之间的齿槽中。

为了防止油液造成污染,还包括设置于插套底部且与连接管相导通的排油孔以及通过导轨滑动插装于插套底部且位于排油孔正下方的油盒,所述油盒底部设置有排油管,所述排油管上设置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需要对千斤顶的内压进行消除时,将插套插装于连接管上,并通过固定机构将其固定在千斤顶上防止脱落。旋转螺帽使杆沿轴向向内侧运动,直至杆的尾端与阀杆的前端相接触,之后用锤头敲击螺纹杆的头端,其通过螺帽及滑套沿滑槽滑动,从而通过杆驱动阀杆沿轴向向内运动,完成单向阀的开启,使千斤顶内的压力实现卸荷。弹簧Ⅰ在弹力作用下驱动滑套反向向外运动实现复位。由于先将杆与阀杆进行调整接触,从而可以使敲击时的力均匀稳定的以轴向传递到阀杆上,防止阀杆的损坏,提高了千斤顶的使用寿命,同时确保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扎带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销轴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千斤顶 2.连接管 3.阀杆 4.插套 5.滑槽 6.杆 7.弹簧Ⅰ 8.滑套 9.螺帽 10.螺纹杆 11.排油孔 12.油盒 13.阀门 14.排油管 15.活动钢带 16.固定钢带 17.支座 18.开口 19.棘齿 20.销轴 21.铰轴 22.棘块 23.弹簧Ⅱ 24.弹簧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消除静载试验用千斤顶内压的工具,包括:插套4,同轴插装于千斤顶1的连接管2外侧,其前端沿轴向设置有滑槽5;固定机构,设置于插套4上,用于将插套4固定于千斤顶上;滑套8,插装于插套4中,其尾端连接于弹簧Ⅰ 7,弹簧Ⅰ 7的另一端与插套4相连;螺帽9,转动安装于滑套8的头端,螺帽9与滑套8相同轴;杆6,水平滑动插装于滑套8内,杆6的头端同轴设置有螺纹杆10,螺纹杆10与螺帽9螺纹传动连接。需要对千斤顶1的内压进行消除时,将插套4插装于连接管2上,并通过固定机构将其固定在千斤顶1上防止脱落。旋转螺帽9使杆6沿轴向向内侧运动,直至杆6的尾端与阀杆3的前端相接触,之后用锤头敲击螺纹杆10的头端,其通过螺帽9及滑套8沿滑槽5滑动,从而通过杆6驱动阀杆3沿轴向向内运动,完成单向阀的开启,使千斤顶1内的压力实现卸荷。弹簧Ⅰ 7在弹力作用下驱动滑套8反向向外运动实现复位。由于先将杆6与阀杆3进行调整接触,从而可以使敲击时的力均匀稳定的以轴向传递到阀杆3上,防止阀杆3的损坏,提高了千斤顶的使用寿命,同时确保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固定机构可以为如下结构,其包括固定于插套4一侧的活动钢带15、固定于插套4另一侧的固定钢带16、连接于固定钢带16尾端的支座17、分别设置有支座17左右两侧的开口18、沿活动钢带15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的若干棘齿19、沿竖直方向插装于支座17中的销轴20以及通过铰轴21铰接安装于销轴20上的棘块22,弹簧Ⅱ 23的一端与销轴20相连,其另一端与棘块22相连,弹簧Ⅲ 24套装于销轴20上,其一端与支座17相连,其另一端与销轴20相连,活动钢带15尾端穿过开口18,当弹簧Ⅱ 23与弹簧Ⅲ 24均处于自由状态时,棘块22插装于两个相邻的棘齿19之间的齿槽中。将固定钢带16与活动钢带15包绕在千斤顶1外表面,拉动活动钢带15,棘块22沿棘齿19表面不断跳动,同时不断压缩弹簧Ⅱ 23,当将插套4牢固固定到连接管2上后,停止拉动活动钢带15,弹簧Ⅱ 23驱动棘块23插入棘槽中,由于棘块23的顶在棘齿19上,所以活动钢带15不能反向运动,从而实现了位置的固定。需要解锁时,将销轴20向上拉动,使棘块22远离棘齿19,即可将活动钢带15反向运动直至其从开口18中取出,从而使插套4可以从连接管2上取下。弹簧Ⅲ 24在弹力作用下可以使销轴20向下运动,实现复位,以便于下一次使用。由于活动钢带15与固定钢带16之间的周长可以改变,从而便于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千斤顶1。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插套4底部且与连接管2相导通的排油孔11以及通过导轨滑动插装于插套4底部且位于排油孔11正下方的油盒12,油盒12底部设置有排油管14,排油管14上设置有阀门13。当千斤顶1内的内压进行消除时,其流淌出的油液通过排油孔11流入油盒12中进行储存,当油盒12中油满后,通过开启阀门13可以通过排油管14将油液倒入指定的容器中储存,使油液可以再次重复使用。避免油液造成污染,同时避免了油液的浪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