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印机收纸部的压纸风吹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1960发布日期:2018-06-15 22:39阅读:725来源:国知局
胶印机收纸部的压纸风吹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胶印机收纸部的压纸风吹风装置,属于吹风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胶印机无论是国产还是进口的,其收纸部都是使用风扇(总共四排可调速风扇)提供压纸风。使用时间稍长,风扇因喷粉导致停转,即使不停转也使得风扇调速困难。更换新风扇费用高(一个进口风扇约1000元人民币以上),且日常维护保养也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胶印机收纸部的压纸风吹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胶印机收纸部的压纸风吹风装置,包括:排管吹风面、气连管一、调压阀一、压力表、气连管二、调压阀二和空气压缩机,所述排管吹风面固定在胶印机收纸部内的上部,气连管一的一端与排管吹风面相连通,气连管一的另一端与调压阀一的一端相连通,调压阀一的另一端与气连管二的一端相连通,气连管二的另一端与调压阀二的一端相连通,调压阀二的另一端与空气压缩机的出气管相连通,压力表安装在气连管二上。

本实用新型的排管吹风面固定在胶印机收纸部内的上部,排管吹风面由气连管与空气压缩机相连,由调压阀调节风压,替代风扇产生压纸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风扇相比,结构简单,安装简便,几乎不用维护保养,造价低,使用寿命超长,给风均匀,无噪音,调压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胶印机收纸部的压纸风吹风装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为吹风装置中排管吹风面2的结构示意图(吹风孔为圆形孔25)。

图3为吹风装置中排管吹风面2的结构示意图(吹风孔为扁形孔26)。

图中的附图标记,1为胶印机收纸部,2为排管吹风面,3为气连管一,4为调压阀一,5为压力表,6为气连管二,7为调压阀二,8为空气压缩机,21为纵向管,22为横向管,23为三通,24为弯头,25为圆形孔,26为扁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胶印机收纸部的压纸风吹风装置,包括:排管吹风面2、气连管一3、调压阀一4、压力表5、气连管二6、调压阀二7和空气压缩机 8,所述排管吹风面2固定在胶印机收纸部1内的上部,气连管一3的一端与排管吹风面2 相连通,气连管一3的另一端与调压阀一4的一端相连通,调压阀一4的另一端与气连管二6的一端相连通,气连管二6的另一端与调压阀二7的一端相连通,调压阀二7的另一端与空气压缩机8的出气管相连通,压力表5安装在气连管二6上。

所述排管吹风面2包括纵向管21、横向管22、三通23和弯头24,所述纵向管21、横向管22、三通23和弯头24均为PPR管材和管件,热熔连接为一体,纵向管21上和横向管 22上均在同一方向上开有吹风孔。

PPR管的热熔技术,能使得管与管件之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热熔连接将同种材料的管材和管件连接成一个完美整体。

如图2所示,所述吹风孔为圆形孔25。

如图3所示,所述吹风孔为扁形孔2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这些具体实施方式都是基于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下的不同实现方式,而且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