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片定量拿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86960发布日期:2018-06-02 05:32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垫片定量拿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动车零部件装配领域,具体是一种垫片定量拿取器。



背景技术:

发动机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装配气门弹簧垫片,该垫片厚度0.25mm,单台用量16个,因垫片较薄,装配工人很难识别数量,存在二次抓取和单台用量多情况(一个气门弹簧座放2个垫片),该垫片定量拿取并保证操作工既不多拿也不少拿保证每一个气门弹簧座内均有垫片。垫片安装的工作较为重要,因为如果垫片缺少,后续工位无法查找,因是铝缸盖,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耐久性问题(缸盖磨损等),垫片放多会出现发动机异响,影响发动机NVH效果。因此,对于垫片的快速、准确数量的拿取是安装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传统的手工拿取以及不能够满足快速、自动化生产的需求。

我国专利申请文献(公告号:CN203441623U;公告日:2014.2.19)中公开了一种缸盖螺栓垫片定量取出装置,包括有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法兰座,底座上面设置有料筒,料筒内装填有垫片,底座上面设置有取出槽,料筒内底部的物料会掉入到取出槽内。同时,在底座上设置有可以滑动的推板,推板把取出槽内的物料推出,即可能够一次性取出准确数量的垫片。

为了能够顺利的驱动推板,在底座上设置有拉板结构,可以拉动拉板进而带动推板运动。但是由于拉板的悬空设置,推板的运动形式不一,无法保证推块运行紧贴导轨,推板会出现翘起等问题,稳定性不高,也会造成周边相互磨损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垫片定量拿取器,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内部运转中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垫片定量拿取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用于装填垫片的投料管,所述固定座与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存放指定数量垫片的通槽,所述投料管与通槽连通,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将垫片从通槽内推出的推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与推块运动轨迹相对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驱动推块运动的拉块,所述滑槽的槽壁为楔形,所述拉块嵌入滑槽的部分与滑槽的内轮廓形状一致且相互紧密贴合,所述推块的外轮廓与通槽的内轮廓一致且相互紧密贴合。

投料管内的垫片会掉落至通槽内,人们可以通过操作拉块,进而带动推块运动,使得推块驱动通槽内的垫片脱出,这样该拿取器可以定量的推出垫片。将楔形的滑槽与拉块的配合能够增加两者之间的卡合力与接触面积,进而大大提高的拉块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使得导向块能够带动推块沿着精准的运动轨迹进行运动。同时,推块与通槽相互贴合,通槽也能够起到对推块运动轨迹的稳定作用,进而让推板在不断往复的运动中始终保持较为精准的轨迹,与相互之间应力摩擦也较小,整体使用寿命较长。

在上述的垫片定量拿取器,所述拉块的外表面与所述滑槽的内表面相互贴合的面为抛光面。抛光面的结构是在滑槽与拉块表面经过抛光工艺加工形成,能够让滑槽与拉块表面变得较为光滑,这样两者在相对运动的过程中能够减少摩擦,提高运动精度,保证足够的耐磨性。

在上述的垫片定量拿取器,所述推块与拉块分别位于底座的上下两侧,所述推块与拉块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推块与拉块进行连接的固定螺栓,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供固定螺栓的腰形孔,所述腰形孔内壁与固定螺栓贴合。推块与拉块的上下较为合理利用内部底座的内部空间,固定螺栓可以让推块与拉块之间保持位置的相对固定,进而人们在驱动拉块的时候同时也可以带动推块运动,配合上腰形孔与固定螺栓的固定结构,能够更加进一步的对整体运动进行限定,提高推块运动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垫片定量拿取器,所述固定座上沿投料管径向设置有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的端部可通过旋转与投料管外壁抵触。调节螺钉可以对投料管表面产生压力,同时,径向分布的结构能够让多个表面压力将投料管固定,进而实现整体结构上的稳定,满足投料管日常加工时候的需要。而且也能够通过拧动调节螺钉对投料管进行安装、拆卸和调节高度,可调节性强,操作起来较为方便。

在上述的垫片定量拿取器,所述固定座两侧设置有压片,所述压片上穿设有与底座固定的安装螺钉。两边压片结构配合上安装螺钉,能够让固定座保持固定状态,而且固定力的受力点在固定座两侧,不会影响通槽内部的结构。

在上述的垫片定量拿取器,所述推块用于与垫片接触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垫片的外轮廓贴合的凹陷部。该凹陷部的形状与垫片的外轮廓形状一致,便于在推出垫片的时候垫片处于较为完整的堆叠状态,而且垫片受力稳定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推块运动稳定,而且运动轨迹单一,垫片能够稳定出料。

2、整体内部结构紧凑,相互之间摩擦较小,耐磨性高,能够进行长时间、高强度的生产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底座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拉块的立体结构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推块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中,1、底座;11、滑槽;12、腰形孔;13、固定螺栓;2、固定座;21、通槽;22、调节螺钉;23、压片;24、安装螺钉;25、复位弹簧;26、单头螺钉;3、投料管;4、拉块;41、抛光面;5、推块;51、凹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垫片定量拿取器,包括底座1,底座1呈长方形结构,底座1用于安装在发动机生产装配线上。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座2,固定座2上面设置有用于堆放垫片的投料管3,投料管3呈中空,固定座2上与底座1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固定大小的通槽21,投料管3底部与通槽21连通,投料管3内的垫片会因为重力的原因掉落进通槽21内.由于通槽21的体积固定,可以将通槽21的体积加以设计使得内部容纳的垫片数量与每次需要脱出安装的垫片数量一致,这样可以逐次的将通槽21内的垫片推出,这样该拿取器每次都能够推送出精准数量的垫片。

如图1、图2、图3、图6所示,在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将垫片推出的机构,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可沿底座1表面滑动的推块5,底座1的下方设置有沿着底座1下表面滑动的拉块4,拉块4与推块5相互之间保持固定。推块5呈长方体形状,而通槽21的截面也为长方形,当推块5卡入到通槽21内部的时候,推块5外壁与通槽21内壁相互紧密贴合。当推块5推入的时候,推块5能够让通槽21内部的垫片脱出。

如图1、图3、图4、图6所示,在底座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滑槽11,拉块4顶部嵌在滑槽11内,滑槽11的截面呈楔形,拉块4顶部的形状与滑槽11的形状相一致。相互装配的时候,拉块4的顶部与滑槽11相互贴合,使得拉块4能够稳定的在滑槽11内滑动。而且拉块4与滑槽11槽壁均经过热处理之后利用抛光设备在其表面形成抛光面41。这样两者在相互运动的时候保持高度的精准性,让推块5也得以保持运行轨迹的一致性,不会出现翘起的情况。同时,在推块5用于与垫片接触的一侧设置有凹陷部51,该凹陷部51的形状与垫片的外轮廓形状一致,便于在推出垫片的时候垫片处于较为完整的堆叠状态,而且垫片能够受力稳定的运动。

如图2、图4所示,拉块4底部往下凸出,便于外界力量对拉块4施力。同时在底座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单头螺钉26,单头螺钉26与拉块4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25,复位弹簧25呈张开状态设置,复位弹簧25对拉块4始终提供拉力,进而使拉块4带动推块5往离开通槽21的方向运动。这样,在拉动拉块4使其带动推块5将垫片推出之后,不必在对拉块4施力,拉块4即可自行回位。

如图2至图4所示,推块5与拉块4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的固定螺栓13,底座1上设置有供固定螺栓13穿过和滑动的腰形孔12,腰形孔12的长度与推块5的活动长度一致。腰形孔12的长度可以对推块5活动进行限定,避免推块5退出过度,从而与通槽21分离;也能够免去推块5推出过度,产生不必要的行程。同时,腰形孔12内壁与固定螺栓13贴合,腰形孔12能够对固定螺栓13运动的轨迹进行限定,进而使得整体运动过程中能够保持较为高度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固定座2整体呈长方体结构,在固定座2的两侧设置有一体连接的压片23,每个压片23上面设置有两枚穿入底座1的安装螺钉24,两边压片23可以提高固定座2与底座1的接触面积,增加整体的稳定性。同时,两侧的紧固力能够让固定座2稳定的安装底座1上,整体受力均匀,推块5的运动对固定座2整体不产生多余的晃动。

如图1所示,在固定座2侧边穿设有调节螺钉22,调节螺钉22沿着投料管3的径向分布,调节螺钉22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投料管3的两侧。调节螺钉22的端部可通过旋转与投料管3外壁抵触,两枚螺钉进而将投料管3固定在指定高度,使得投料管3在工作中不会出现移位与转动,同时也便于对投料管3进行更换与调节。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1、底座;11、滑槽;12、腰形孔;13、固定螺栓;2、固定座;21、通槽;22、调节螺钉;23、压片;24、安装螺钉;25、复位弹簧;26、单头螺钉;3、投料管;4、拉块;41、抛光面;5、推块;51、凹陷部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