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快速收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4848发布日期:2018-07-04 10:44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快速收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的说是一种医用快速收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医疗领域已有很多可对人体各项功能测试或监护的装置,测试或监护装置包括: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临床上,心电监护仪广泛应用在手术、危重病人、新生儿、早产儿、分娩室等地方,这些测试或监护装置通常采用若干导联线与被测试或监护人体连接,包括如:胸导联电极线、血氧饱和度探头导联线、袖带血压管导联线等导线;这种与人体连接的导联线的长度一般为超过3米以上,导联线一端与医疗检测、监护装置连接,另一端设有与人体连接的连接端,多根导联线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以下缺陷:(1)由于各根导联线的长度太长,容易相互产生缠绕打结,拖延抢救时间;(2)由于各根导联线的长度太长,对于偏瘫及昏迷患者,易引起机械性压疮;(3)由于各根导联线的长度太长,导联线落地,长时间磨损严重;(4)由于医疗仪器设备众多,导联线根数多易混乱;(5)由于导联线根数多,不整齐、不便 于收拾和管理,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医用快速收线装置,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粗细规格不同的线路均可收纳,固定牢靠,工作效率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医用快速收线装置,包括底座,在底座上端面设有多个夹持装置和与夹持装置一一对应的收线装置,夹持装置包括L形压紧板,在底座上端面设有贯穿的且与L形压紧板滑动配合的第一通孔,在底座下端面靠近第一通孔的位置设有第一安装座,第一安装座上设有第一安装凹槽,第一安装凹槽由内向外依次设有弹簧、第一齿条,在L形压紧板一侧设有与第一齿条相咬合的第二齿条,通过第二齿条向下移动且与第一齿条相互啮合,从而使L形压紧板压紧线头;

收线装置包括形状为“Z”字形的第二安装座,第二安装座固定在底座上端面,在第二安装座上套设有收线轴,在底座上端面开设有通孔,收线轴下端穿插到通孔中与底座转动配合,上端穿过第二安装座伸出外侧,沿底座宽度方向开设有与通孔相连通的第一直通道,在收线轴圆周面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第二直通道,收线轴下端套设有带有缺口的橡胶套,收线轴上设有第一线夹,在收线轴上还套设有过孔式滑环,过孔式滑环上端设有输入端口,下端设有输出端口。

这样,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设计的医用快速收线装置,其中每一个夹持装置都有相对应的收线装置,避免了线路缠绕,使用时方便收放,提高工作效率,设置的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相配合使用,对于不同粗细规格的线路均可收纳,并且便于将L形压紧板压紧线头,防止线路脱落,提高使用的可靠性,将靠近设备的线路距离固定好之后,将线路压进到第二直通道中,并用第一线夹固定好,再将剩余的线路缠绕到收线轴上,将剩余的线路压紧到L形压紧板内,固定好线路与仪器的距离,既能方便下一次的使用,同时保持线路的顺畅性,提高使用的便捷性,设置的带有缺口的橡胶套可将线路完全限制在在橡胶套中,防止在收线时,线路与收线轴的第二直通道缠绕,提高使用的安全性,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若使用过孔式滑环,将线路分成两段,一段与输入端端口相连接,一段与输出端端口相连接,直接缠绕线路,方便快捷,工作效率较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前述的医用快速收线装置,在收线轴的另一端设有手轮,方便线路的缠绕,在手轮上端面设有锁紧螺母,在手轮上设有蝶形螺栓,便于固定,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前述的医用快速收线装置,在L形压紧板上端面设有提手,方便L形压紧板的提拉。

前述的医用快速收线装置,在第二安装座靠近收线轴的一侧设有毛刷,在收紧线路的同时清洁线路表面的灰尘,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前述的医用快速收线装置,在底座的两端设有床边夹,便于将该装置固定在病床上,提高使用的可靠性。

前述的医用快速收线装置,在第一齿条远离第二安装座的一端设有圆凸台,在第一安装座上设有与圆凸台相配合的限位孔道,通过该结构可配合弹簧使用,方便L形压紧板提拉,便于线路的取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的医用快速收线装置,其中每一个夹持装置都有相对应的收线装置,避免了线路缠绕,使用时方便收放,提高工作效率,设置的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相配合使用,对于不同粗细规格的线路均可收纳,并且便于将L形压紧板压紧线头,防止线路脱落,提高使用的可靠性,将靠近设备的线路距离固定好之后,将线路压进到第二直通道中,并用第一线夹固定好,再将剩余的线路缠绕到收线轴上,将剩余的线路压紧到L形压紧板内,固定好线路与仪器的距离,既能方便下一次的使用,同时保持线路的顺畅性,提高使用的便捷性,设置的带有缺口的橡胶套可将线路完全限制在在橡胶套中,防止在收线时,线路与收线轴的第二直通道缠绕,提高使用的安全性,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若使用过孔式滑环,将线路分成两段,一段与输入端端口相连接,一段与输出端端口相连接,直接缠绕线路,方便快捷,工作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图3中A-A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D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3中E-E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F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1-底座,2-L形压紧板,3-第一通孔,4-第一安装座,5-第一安装凹槽,6-弹簧,7-第一齿条,8-第二齿条,9-第二安装座,10-收线轴,11-第一线夹,12-过孔式滑环,13-输出端端口,14-手轮,15-锁紧螺母,16-蝶形螺栓,17-提手,18-毛刷,19-床边夹,20-圆凸台,21-限位孔道,22-通孔,23-第一直通道,24-第二直通道,25-橡胶套,26输入端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过孔式滑环为现有技术;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用快速收线装置,包括底座1,在底座1上端面设有五个夹持装置和与夹持装置一一对应的收线装置,对应配合使用,提高工作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夹持装置包括L形压紧板2,在底座1上端面设有贯穿的且与L形压紧板2滑动配合的第一通孔3,在底座1下端面靠近第一通孔3的位置设有第一安装座4,第一安装座4上设有第一安装凹槽5,第一安装凹槽5由内向外依次设有弹簧6、第一齿条7,在L形压紧板2一侧设有与第一齿条7相咬合的第二齿条8,通过第二齿条8向下移动且与第一齿条7相互啮合,从而使L形压紧板2压紧线头,通过齿条的配合使用,粗细规格不同的线路都可固定牢靠,不会轻易滑脱,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所述收线装置包括形状为“Z”字形的第二安装座9,所述第二安装座9固定在底座1上端面,在所述第二安装座9上套设有收线轴10,在所述底座1上端面开设有通孔22,所述收线轴10下端穿插到通孔22中与底座1转动配合,上端穿过第二安装座9伸出外侧,沿底座1宽度方向开设有与通孔22相连通的第一直通道23,在所述收线轴10圆周面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第二直通道24,所述收线轴10下端套设有带有缺口的橡胶套25,通过该结构可将线路完全限制在橡胶套中,防止在收线时,线路与收线轴的第二直通道缠绕,提高使用的安全性,使用时将线路压进到第二直通道中,所述收线轴10上设有第一线夹11,固定线路,再将线路缠绕到收线轴上,将剩余的线路压紧到L形压紧板内,固定好线路与仪器的距离,既能方便下一次的使用,同时保持线路的顺畅性,提高使用的便捷性,在所述收线轴10上还套设有过孔式滑环12(HRT012系列),所述过孔式滑环12上端设有输入端口26,下端设有输出端口13,将线路分成两段,一段与输入端端口相连接,一段与输出端端口相连接,直接缠绕线路,方便快捷,工作效率较高;

在收线轴10的另一端设有手轮14,在手轮14上端面设有锁紧螺母15,在手轮14上设有蝶形螺栓16,便于固定,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在L形压紧板2上端面设有提手17,在第二安装座9靠近收线轴10的一侧设有毛刷18,在收紧线路的同时清洁线路表面的灰尘,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在底座1的两端设有床边夹19,在第一齿条7远离第二安装座9的一端设有圆凸台20,在第一安装座4上设有与圆凸台相配合的限位孔道21,通过该结构可配合弹簧使用,方便L形压紧板提拉,便于线路的取出。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首先将靠近仪器的线路压进到第二直通道中并用第一线夹固定,然后再将线路缠绕到收线轴上,缠绕一定长度后,将剩余的线路固定在L型压紧板内,将L型压紧板卡到第一通孔内,保证固定牢靠,或者直接使用过孔式滑环直接进行收线。

本实施例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不同粗细规格的线路均可缠绕固定,且可保留仪器使用的最佳线路长度,收纳线路非常轻松,工作效率高。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