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PP收卷接触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5923发布日期:2018-06-30 03:38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BOPP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BOPP收卷接触辊。



背景技术:

BOPP生产工艺中包括熔融挤出、铸片、双向拉伸、牵引、测厚、电晕、收卷等多个子系统,其中,收卷系统位于生产线的终端,其技术核心在于张力控制。若薄膜卷取存在张力扰动,则会导致膜面褶皱、层间滑动等问题,严重影响产品质量。通常BOPP收卷时,应使收卷膜面间含有7%~10%的空气含量,以保证收卷薄膜表面平整及硬度,便于后续分切、印刷等工艺处理。同时,在高速收卷过程中,空气也极易被带入膜间,造成膜面皱褶等不良影响。为保持膜间合理的空气含量,须借助接触辊对膜面施加恒定的压力。

现有BOPP生产线自动化程度较高,其卷取系统均采用中心收卷的工作方式,通过上位机设定好收卷压力随卷径变化的曲线参数,由电机直接驱动膜卷芯轴转动。收卷过程中,随着收卷卷径不断增大,安装在接触辊两侧的伺服电机带动接触辊沿机架滑轨移动,并通过传感器实时检测接触辊的位置,以保证接触辊移动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对膜面稳定的压力。但在应用过程中发现,在收卷过程中,接触辊的伺服电机对膜卷芯轴处薄膜母卷对接触辊的反向作用力的平衡效果较差,常出现接触辊抖动,以及与母卷脱离现象,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甚至威胁整条BOPP生产线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BOPP收卷接触辊,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不足。通过增设的与接触辊辊体驱动箱相连的阻尼缸缓冲收卷过程中母卷对辊体的反向作用力,消除收卷过程中辊体的抖动,以避免辊体与母卷发生脱离,保持辊体与母卷压设关系,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BOPP收卷接触辊,包括辊体,所述辊体两侧连设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内设有驱动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驱动箱外侧壁通过辅助机架与沿主机架的滑轨滑动的伺服电机相连,所述伺服电机与生产线控制系统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架内侧固定设有阻尼缸,所述阻尼缸的活塞杆与设置于所述驱动箱侧壁处的立柱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活塞杆前端设有螺纹结构,所述立柱通过套设固定于其外侧的杆端关节轴承与所述活塞杆进行螺纹连接固定。

进一步,所述阻尼缸采用气液阻尼缸。

进一步,设置于所述辊体两侧的两所述阻尼缸为并联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的与接触辊辊体驱动箱相连的阻尼缸缓冲收卷过程中母卷对辊体的反向作用力,消除收卷过程中辊体的抖动,以避免辊体与母卷发生脱离,保持辊体与母卷压设关系,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2、本实用新型通过杆端关节轴承将立柱与活塞杆连接固定,利用杆端关节轴承的球形滑动面,缓解辊体抖动对活塞杆产生的不利影响,使活塞杆能够稳定缓冲驱动箱处传递的作用力,有利于延长阻尼缸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BOPP收卷接触辊,包括辊体1。所述辊体1两侧连设有驱动箱2。所述驱动箱2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辊体1以一定速度旋转的驱动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驱动箱2外侧壁通过辅助机架3与沿主机架4的滑轨5滑动的伺服电机6相连。所述伺服电机6与生产线控制系统相连。在生产线控制系统上位机处设定好母卷9所需的收卷压力后,根据收卷时传感器监测的卷径变化以及传感器监测的所述辊体1的位置情况,由与上位机相连的PLC控制器调控所述伺服电机6带动所述辅助机架3沿所述滑轨5滑动,改变位于所述辅助机架3上的所述辊体1与位于所述主机架4上的膜卷芯轴(所述母卷9)间的位置,以期使所述辊体1始终以恒定的压力接触所述母卷9外侧。

收卷过程中,所述辊体1对所述母卷9的压力加之所述母卷9卷径的不断增大,均使所述母卷9对所述辊体1产生反向作用力,使所述辊体1发生抖动,并在惯性作用力下与所述母卷9脱离。受限于传感器对所述辊体1位置的监控精度,以及PLC控制器对监控信号的处理和对所述伺服电机6的调控速度等,所述辊体1与所述母卷9间的压力难以保持恒定。因而,本实用新型又在所述主机架4内侧固定设置一阻尼缸7,使所述阻尼缸7的活塞杆71与设置于所述驱动箱2侧壁处的立柱21固定连接。通过所述阻尼缸7缓冲所述母卷9反向作用力而使所述辊体1具有的惯性作用,保持所述辊体1与所述母卷9间的压设关系,消除收卷过程中所述辊体1的抖动,避免所述辊体1与所述母卷9发生脱离,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所述活塞杆71前端设有螺纹结构,所述立柱21通过套设固定于其外侧的杆端关节轴承8与所述活塞杆71进行螺纹连接固定。所述杆端关节轴承8具有球形滑动面,可缓解所述辊体1的抖动,使所述活塞杆71能够稳定缓冲所述驱动箱2传递的作用力。同时,所述阻尼缸7在安装时,应使所述活塞杆71垂直于所述辊体1和所述立柱21,以便延长所述阻尼缸7的使用寿命。

所述阻尼缸7采用气液阻尼缸。采用气液阻尼缸有利于提高所述活塞杆71的响应速度和调控的平稳性。同时,还应根据生产线最大生产能力和所述辊体1的型号等,选用匹配的缸径,以达到快速、稳定及充分的调控效果。

设置于所述辊体1两侧的两所述阻尼缸7应采用并联式结构,以便对两所述驱动箱2进行同步调控,避免所述辊体1发生偏转,影响收卷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