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方管自动码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6032发布日期:2018-07-24 21:16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方管包装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金属方管自动码料机。



背景技术:

在金属方管的加工过程中,金属方管从一道工序加工完成后通过送料轨道将金属方管进行输出,目前金属方管会通过自动码料的方式将金属方管码齐进行包装,会从送料轨道输送至码料区,但是在送料轨道的输出端一般和码料区会存在较大的高度差,如果通过金属方管的自由下落,会对金属方管表面造成比较严重的磨损,影响金属方管的整体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方管自动码料机,具有能够将送料轨道上的金属方管及时拨走,使金属方管不易在送料轨道上堆积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金属方管自动码料机,包括机架、与机架垂直的一对工作台和PLC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链轮送料组件,所述链轮送料组件靠近输出端的一侧设置有拨料组件,所述链轮送料组件的输出端位于机架和一对工作台之间设置有带轮输料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链轮送料组件将加工好的金属方管输送至拨料组件处,经拨料组件将金属方管拨至带轮输料组件,能够将送料轨道上的金属方管及时拨走,使金属方管不易在送料轨道上堆积。

进一步的,所述链轮送料组件包括位于机架上的送料轨道、沿送料轨道线性阵列的送料辊,所述送料辊与送料轨道转动连接;

所述链轮送料组件包括位于机架上的送料轨道、沿送料轨道阵列的若干送料辊,所述送料辊与送料轨道转动连接并与送料轨道垂直;

所述送料辊通过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齿,若干所述第一固定齿通过第一链条传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固定齿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齿,地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转子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齿,第一驱动齿与第一从动齿通过第二链条传动连接;

所述拨料组件包括一对拨料架、导丝束、以及第二电机;

所述送料轨道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送料轨道平行,两个所述拨料架分布在第二转轴上,拨所述料架与第二转轴垂直,所述第二转轴远离送料轨道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从动齿,所述第二从动齿通过第三链条连接有第二驱动齿,所述第二驱动齿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地面上;

所述送料轨道向上延伸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位于拨料架上方,所述导丝束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导丝束位于金属方管的输出轨迹上;

所述导丝束、第二电机以及PLC控制器依次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方管从上一道工序输送出来,沿着送料轨道进行滑移,送料辊能够减小金属方管与送料轨道的接触面,减小送料辊与送料轨道之间的摩擦力,使金属方管在送料轨道上滑移更加顺滑。通过第一电机驱动送料辊进行转动,能使金属方管在送料轨道上持续快速滑移,提高生产效率。在导丝束不与金属方管抵触时,导丝束处于高电平状态,一般工业上采用的安全电压为12V或者24V,当金属方管输送至导丝束下方,会与导丝束发生抵触,导丝束、金属方管和大地形成回路,此时导丝束上电压为零。当导丝束上为高电平时,第二电机不工作;当导丝束上电压为零时,PLC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转动,第二电机的转子转动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转动带动拨料架转动,PLC控制器控制拨料架的转动角度为180°,将金属方管及时从送料轨道上拨走,从而使金属方管不易在送料轨道上堆积;当金属方管从送料轨道上被拨走后,导丝束恢复高电平,第二电机停止工作,如此往复循环。

进一步的,所述送料轨道两侧沿金属方管滑动方向设置有与送料轨道垂直的挡料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送料轨道上设置挡料板,使金属方管能持续保持在送料轨道上滑移,降低金属方管在送料轨道上滑移的时候滑落地面而导致金属方管损坏的可能性。

进一步的,所述带轮输料组件位于送料轨道输出端处且与送料轨道垂直;

所述带轮输料组件包括一对支撑架、驱动同步带轮、从动同步带轮、一对主动带轮、一对从动带轮和第三电机;

一对所述支撑架之间穿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两端分别与主动带轮固定连接;

一对所述从动带轮分别与一对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通过第一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送带高于支撑架;

所述第三电机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机的转子与驱动同步带轮固定连接,所述从动同步带轮位于一对支撑架之间且与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同步带轮与从动同步带轮通过第二传送带传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方管经拨料架作用后进入带轮输料组件,第三电机的转子转动带动驱动同步带轮转动,驱动同步带轮转动带动第二传送带转动,第二传送带转动带动从动同步带轮转动,从动同步带轮转动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转动带动主动带轮转动,主动带轮转动带动第一传送带转动,第一传送带转动带动从动带轮转动,将金属方管通过第一传送带输送至下一道工序处,实现自动输料,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位于送料轨道的输出端处设置有导料架,所述导料架的一端与送料轨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架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料架可以连接支撑架和输料轨道;另外,金属方管能够沿着导料架滑移至带轮输料组件,而不是由于金属方管自身重力掉落在带轮输料组件上,导料架对金属方管起引导和缓冲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导料架远离导丝束的一端设置有导料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料架为了减小与金属方管之间的摩擦力,导料架上并没有设置支撑板,当金属方管到达送料轨道的输出端向带轮输料组件滑移时,金属方管的一端由于重力作用可能会卡在导料架中,导料挡板的设置能够使金属方管不易卡在导料架中。

进一步的,所述送料轨道的输出端设置有与送料轨道垂直的抵挡板,所述抵挡板朝向支撑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方管在送料辊的作用下滑动至送料轨道的输出端时具有较大的速度,金属方管与抵挡板抵触,能够显著减小金属方管沿送料轨道的速度,抵挡板朝向支撑架,能够引导金属方管向带轮输料组件上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送料轨道与抵挡板之间设置有弧形转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转角对金属方管起引导作用,当金属方管的一端输送至弧形转角处,弧形转角能将金属方管向带轮输料组件进行引导。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了拨料组件,从而产生了能够将送料轨道上的金属长管及时拨走,使金属长管不易在送料轨道上堆积的效果;

2.采用了链轮送料组件与带轮输料组件,从而产生了将金属方管自动输送,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C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施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D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5中E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链轮传送组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9是图8中F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机架;2、工作台;21、第一通槽;22、第二通槽;23、第三通槽;24、调节孔;25、调节螺栓;26、缓冲垫;27、推板;271、第四气缸;2711、固定座;28、码料区;3、PLC控制器;4、链轮送料组件;41、送料轨道;411、抵挡板;412、弧形转角;413、挡料板;42、送料辊;43、第一转轴;44、第一固定齿;45、第一链条;46、第一从动齿;47、第二链条;48、第一驱动齿;49、第一电机;5、拨料组件;51、拨料架;52、导丝束;53、第二电机;54、第二转轴;55、第二从动齿;56、第三链条;57、第二驱动齿;58、固定架;6、带轮输料组件;61、支撑架;611、导料架;6111、导料挡板;612、L形支撑板;62、驱动同步带轮;63、从动同步带轮;64、主动带轮;65、从动带轮;66、第三电机;67、转动轴;68、第一传送带;69、第二传送带;7、对齐翻转机构;71、对齐组件;711、绝缘推板;7111、导电套;712、推动气缸;713、抵料板;7131、缺口;7132、安装板;7133、腰形孔;714、第一接近开关;715、连接板;72、翻转组件;721、驱动气缸;722、V型连杆;7221、第一连杆;7222、第二连杆;7223、容置槽;7224、滚轮;8、链轮传送组件;81、第一齿轮;82、第二齿轮;83、第四电机;84、驱动轴;85、第四链条;9、码料机构;91、码料组件;911、码料板;9111、第二拨片;9112、引导板;912、第一拨片;9121、橡胶套;913、第一气缸;914、第二气缸;915、第二接近开关;916、计数器;92、升降承接组件;921、承料板;9211、阻挡板;922、第三气缸;923、第三接近开关;924、固定板;925、支撑条;10、金属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金属方管自动码料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与机架1垂直的一对工作台2和PLC控制器3。

如图1所示,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输送金属方管10的链轮送料组件4;

在链轮送料组件4靠近输出端的一侧设置有拨料组件5;

在链轮送料组件4的输出端位于机架1和一对工作台2之间设置有用于输送金属方管10的带轮输料组件6;

在带轮输料组件6的输出端设置有用于金属方管10两端对齐的对齐翻转机构7;

在对齐翻转机构7的输出端设置有用于输送金属方管10的链轮传送组件8;

在链轮传送组件8的输出端设置有码料机构9,对齐翻转机构7、链轮传送组件8以及码料机构9位于工作台2上。经链轮送料组件4将加工好的金属方管10输送至拨料组件5处,经拨料组件5将金属方管10拨至带轮输料组件6,带轮输料组件6将金属方管10输送至对齐翻转机构7,使金属方管10的两端对齐,并将金属方管10输送至链轮传送组件8,链轮传送组件8将金属方管10输送至码料机构9,码料机构9对物料进行依次码放、垒成方垛,整个码料过程实现全自动化,无需人工操作,省时省力。

如图1所示,链轮送料组件4包括位于机架1上的送料轨道41、沿送料轨道41线性阵列的送料辊42,送料辊42与送料轨道41转动连接,送料辊42能够减小金属方管10与送料轨道41的接触面,减小送料辊42与送料轨道41之间的摩擦力,使金属方管10在送料轨道41上滑移更加顺滑。

如图1所示,为了降低金属方管10在送料轨道41上滑移的时候滑落到地面而导致金属方管10损坏的可能性,在送料轨道41两侧沿金属方管10滑动方向设置有与送料轨道41垂直的挡料板413。

如图2所示,为了能使金属方管10(参见图1)在送料轨道41上持续快速滑移,提高运输效率,送料辊42通过第一转轴43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齿44,第一固定齿44啮合有第一链条45,其中一个第一固定齿44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齿46,第一从动齿46通过第二链条47连接有第一驱动齿48,第一驱动齿48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9,第一电机49固定于地面。在第一电机49的驱动下,使送料辊42不停地转动,从而将金属方管10沿送料轨道41快速向前输送。

如图5所示,送料轨道41的行程是有限的,金属方管10的持续输出会使送料轨道41输出端的金属方管10堆积,因此,拨料组件5能够将送料轨道41上的金属方管10及时拨走。拨料组件5包括一对拨料架51、导丝束52、以及第二电机53。拨料架51为两根且位于靠近送料轨道41输出端处,机架1上沿输料方向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54,两个拨料架51设置在第二转轴54上并沿第二转轴54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第二转轴54远离送料轨道41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从动齿55,第二从动齿55通过第三链条56连接有第二驱动齿57,第二驱动齿57与第二电机53的转子固定连接,第二电机53固定于地面。挡料板413向上延伸有固定架58,固定架58位于拨料架51上方,导丝束52与固定架58固定连接,导丝束52、第二电机53以及PLC控制器3依次电连接。在导丝束52不与金属方管10抵触时,导丝束52处于高电平状态,一般工业上采用的安全电压为12V或者24V,当金属方管10输送至导丝束52下方,会与导丝束52发生抵触,导丝束52、金属方管10和大地形成回路,此时导丝束52上电压为零。PLC控制器3上设置程序为当导丝束52上为高电平时,第二电机53不工作;当导丝束52上电压为零时,PLC控制器3控制第二电机53转动,第二电机53的转子转动带动第二转轴54转动,第二转轴54转动带动拨料架51转动,PLC控制器3控制拨料架51的转动角度为180°,将金属方管10及时从送料轨道41上拨走,从而使金属方管10不易在送料轨道41上堆积;当金属方管10从送料轨道41上被拨走后,导丝束52恢复高电平,第二电机53停止工作,如此往复循环将金属方管10往带轮输料组件6方向拨出。

如图5所示,金属方管10从送料轨道41上拨走后,将金属方管10输送至带轮输料组件6处。因此,将带轮输料组件6设置在送料轨道41的输出端且与送料轨道41垂直。带轮输料组件6包括一对支撑架61、驱动同步带轮62(参见图6)、从动同步带轮63(参见图6)、一对主动带轮64、一对从动带轮65和第三电机66(参见图6)。一对支撑架61之间穿设有转动轴67,转动轴67两端分别与主动带轮64固定连接,一对从动带轮65分别与一对支撑架61转动连接,主动带轮64与从动带轮65通过第一传送带68传动连接,第三电机66与支撑架61固定连接,第三电机66的转子与驱动同步带轮62固定连接,从动同步带轮63位于一对支撑架61之间且与转动轴67固定连接,驱动同步带轮62与从动同步带轮63通过第二传送带69(参见图6)传动连接。在第三电机66的作用下,通过第一传送带68将金属方管10输送至对齐翻转机构7处。

如图6所示,由于金属方管10(参见图1)的自重较大,为了对第一传送带68进行支撑,在支撑架61外侧上部固定连接有开口朝下的L形支撑板612,L形支撑板612位于第一传送带68上部分的下方,L形支撑板612上端面到支撑架61上端面距离小于第一传送带68的厚度。L形支撑板612能够对第一传送带68起支撑作用,减小金属方管10对第一传送带68的压力,延长第一传送带68的使用寿命。L形支撑板612上端面到支撑架61上端面距离小于传送带的厚度,使金属方管10不易与支撑架61发生直接接触,减小对金属方管10的磨损。

如图1所示,为了更好地衔接送料轨道41和支撑架61,在支撑架61位于送料轨道41的输出端处设置导料架611,导料架611的一端与送料轨道4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架61固定连接。金属方管10能够沿着导料架611滑移至第一传送带68,而不是由于金属方管10自身重力掉落在支撑架61上,导料架611对金属方管10起引导和缓冲作用。

如图1所示,金属方管10到达送料轨道41的输出端向带轮输料组件6滑移时,金属方管10的一端由于重力作用可能会卡在导料架611中,导料架611远离导丝束52的一端设置有导料挡板6111,导料挡板6111的设置能够使金属方管10不易卡在导料架611的孔隙中。

如图1所示,在第一电机49的驱动下,使送料辊42不停地转动,当金属方管10运动到送料轨道41的输出端时,金属方管10具有较大的速度,为了使金属方管10不易冲出送料轨道41,在送料轨道41的输出端设置有与送料轨道41垂直的抵挡板411。金属方管10在送料轨道41的输出端与抵挡板411抵触,能够使金属方管10不易从送料轨道41滑出。

如图1所示,送料轨道41与抵挡板411之间设置有弧形转角412,弧形转角412能将金属方管10向带轮输料组件6进行引导。

如图3所示,在金属方管10打包过程中,需要将金属方管10的两端对齐,目前一般使用人工对金属方管10的两端进行对齐码料,费时费力。因此,对齐翻转机构7设置在带轮输料组件6的输出端,能够自动将金属方管10的两端进行自动对齐。对齐翻转机构7包括对齐组件71(参见图1)和翻转组件72(参见图1)。对齐组件71包括绝缘推板711、推动气缸712、一对抵料板713以及第一接近开关714(参见图7)。工作台2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15,绝缘推板711与连接板715铰接,抵料板713与工作台2固定连接,抵料板713靠近带轮输料组件6的一端开设有缺口7131,推动气缸712与工作台2靠近带轮输料组件6的一侧铰接,推动气缸712的活塞杆与绝缘推板711朝向抵料板713的一侧铰接,抵料板713下端一体连接有安装板7132,安装板7132与工作台2固定连接,第一接近开关714穿设在远离绝缘推板711的安装板7132中,第一接近开关714的感应面朝上,推动气缸712、第一接近开关714、PLC控制器3(参见图1)依次电连接。金属方管10经过带轮输料组件6运送至抵料板713的缺口7131处,由于金属方管10的输出方向的一端先被拨料架51拨出,因此,金属方管10靠近绝缘推板711的一端先与缺口7131抵触,金属方管10远离绝缘推板711的一侧随后到达缺口7131处,当第一接近开关714检测到金属方管10时,给PLC控制器3一个信号,PLC控制器3控制推动气缸712启动,推动气缸712活塞杆向内收缩,带动绝缘推板711转动,由PLC控制器3控制推动气缸712的活塞杆收缩直至绝缘推板711翻转至竖直状态,绝缘推板711与金属方管10抵触并推动金属方管10的一端,使每根金属方管10经过绝缘推板711处时,每根金属方管10靠近绝缘推板711的一端能够对齐,从而实现每根金属方管10的两端对齐,无需使用人工对金属方管10的两端进行对齐,省时省力。

如图3所示,为了使金属方管10不在缺口7131处堆积,需要通过翻转组件72(参见图1)将金属方管10从缺口7131处顶出,翻转组件72包括一对驱动气缸721和一对V型连杆722,V型连杆722包括第一连杆7221和第二连杆7222,当金属方管10位于缺口7131处时,第二连杆7222正好位于金属方管10的下方。驱动气缸721与工作台2靠近带轮输料组件6的一侧固定连接,驱动气缸721的活塞杆与第一连杆7221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杆722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7222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7222的另一端与工作台2铰接,绝缘推板711上部套设有导电套7111,当绝缘推板711处于竖直状态,导电套7111下端的高度高于金属方管10的高度,导电套7111、驱动气缸721以及PLC控制器3(参见图1)依次电连接。在金属方管10不与导电套7111抵触时,导电套7111处于高电平状态,一般工业上采用的安全电压为12V或者24V,当PLC控制器3接收到第一接近开关714感应到金属方管10到达缺口7131处的信号时,PLC控制器3控制推动气缸712启动,使导电套7111与金属方管10抵触,导电套7111、金属方管10和大地形成回路,此时,导电套7111上的电压为零。当导电套7111上由电压为零变为高电平时,PLC控制器3控制驱动气缸721和推动气缸712启动,驱动气缸721的活塞杆向外伸出,将第一连杆7221顶起,金属方管10沿着第二连杆7222滑至链轮传送组件8,金属方管10滑落后,驱动气缸721的活塞杆向内收缩,将第一连杆7221复位;同时,推动气缸712的活塞杆向外伸出,使绝缘推板711复位,如此往复循环。

如图3所示,为了使金属方管10更容易滑入缺口7131而不被抵料板713与缺口7131交界处的尖角划伤,因此,抵料板713与缺口7131的交界处为圆弧过渡,起到保护金属方管10的作用。

如图4所示,第二连杆7222的上端面开设有容置槽7223,容置槽7223内转动连接有滚轮7224。滚轮7224能够减小金属方管10与第二连杆7222之间的摩擦,减小第二连杆7222对金属方管10的磨损。

如图3所示,安装板7132上开设有腰形孔7133,工作台2位于腰形孔7133处开设有调节孔24,调节孔24、腰形孔7133内穿设有调节螺栓25。腰形孔7133能够让调节螺栓25在腰形孔7133内移动,用于调节安装板7132与工作台2的位置,从而实现缺口7131与工作台2之间的距离可调,以适应不同管径的金属方管10,使第二连杆7222能够将金属方管10顺利翻至链轮传送组件8处。

如图3所示,当金属方管10靠近绝缘推板711的一侧先到达缺口7131内,此时,金属方管10是倾斜的,在惯性作用下,金属方管10靠近绝缘推板711的一端容易与工作台2靠近绝缘推板711的尖角处发生碰撞,在工作台2位于靠近绝缘推板711的尖角处设置缓冲垫26,能够减小金属方管10与工作台2发生碰撞时的损伤,起到保护金属方管10的作用。

如图8所示,金属方管10(参见图1)经过对齐翻转机构7(参见图1)后,通过链轮传送组件8(参见图1)输送至码料机构9(参见图1)处,链轮传送组件8包括一对第一齿轮81、两对第二齿轮82和第四电机83。一对工作台2之间穿设有驱动轴84(参见图5),驱动轴84的一端与第四电机83的转子同轴固定连接;一对第一齿轮81套设在驱动轴84上并与驱动轴84固定连接,两对第二齿轮82分别与工作台2转动连接,同一对第二齿轮82沿着带轮输料组件6输送方向设置,第一齿轮81与一对第二齿轮82通过第四链条85传动连接,第二齿轮82、第四链条85高于工作台2的台面。在第四电机83的驱动下,使第四链条85不停转动,将金属方管10输送至码料机构9处。

如图8所示,为了能够使金属方管10(参见图1)实现自动码料,无需人工操作,码料机构9(参见图1)设置在链轮传送组件8(参见图1)的输出端处,码料机构9包括码料组件91(参见图1)和升降承接组件92(参见图1)。码料组件91包括码料板911、第一拨片912、第一气缸913、第二气缸914。工作台2上开设有第一通槽21、第二通槽22和第三通槽23,第一气缸913和第二气缸914分别与工作台2固定连接,第一气缸913的活塞杆与第一拨片912固定连接,第一拨片912通过第一通槽21穿出工作台2,第一拨片912穿出工作台2的高度小于第一链条45穿出工作台2的高度;第二气缸914的活塞杆与码料板911固定连接,码料板911垂直向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拨片9111,第二拨片9111通过第二通槽22穿出工作台2,第二拨片9111穿出工作台2的高度等于第一拨片912穿出工作台2的高度;工作台2位于第三通槽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接近开关915(参见图9),第二接近开关915的感应面朝上,第一气缸913、第二气缸914、第二接近开关915以及PLC控制器3(参见图1)依次电连接。第一拨片912和第二拨片9111穿出工作台2的高度小于第一链条45穿出工作台2的高度,不会对金属方管10在输送时产生影响,保护金属方管10表面不被刮伤。当第四链条85将金属方管10输送至码料组件91处,第二接近开关915感应到金属方管10到达后,PLC控制器3接收到金属方管10到达的信号,驱动第一气缸913启动,第一气缸913的活塞杆带动第一拨片912将金属方管10拨至位于工作台2上的码料区28,如此循环,将每一根金属方管10依次码放好。

如图8和图9所示,为了使金属方管10(参见图1)码放好后堆叠成垛,每一层金属方管10的数量必须相等,在工作台2位于第三通槽23处固定连接有计数器916,计数器916将信号反馈给PLC控制器3(参见图1),当达到每层所要码放的数量时,PLC控制器3驱动第二气缸914启动,第二气缸914的活塞杆带动码料板911和第二拨片9111将每层金属方管10输送至升降承接组件92(参见图1)处。升降承接组件92包括用于盛放金属方管10的承料板921、第三气缸922以及第三接近开关923。承料板921沿远离工作台2的一侧水平向外延伸,第三气缸922与工作台2固定连接,第三气缸922上方设置有固定板924,第三气缸922的活塞杆与固定板924固定连接,固定板924延伸有支撑条925,支撑条925穿出工作台2并与承料板921的下侧固定连接;第三接近开关923位于工作台2远离第二拨片9111的一侧上端,第三接近开关923的感应面与工作台2远离第二拨片9111的一侧平行,第三气缸922、第三接近开关923以及PLC控制器3依次电连接。当第三接近开关923感应到金属方管10后会给PLC控制器3发出一个信号,PLC控制器3驱动第三气缸922启动,第三气缸922的活塞杆向内收缩,带动固定板924下降,从而带动承料板921和位于承料板921上的金属方管10下降;当金属方管10下降后,第三接近开关923感应不到金属方管10后会给PLC控制器3发出一个信号,PLC控制器3控制第三气缸922停止工作,此时,承料板921下降的高度正好是金属方管10的管径,每垒一层金属方管10,则承料板921下降一个金属方管10管径的高度,为下一层金属方管10留出存放空间,以使金属方管10可以垒成方垛。

如图8所示,为了使码料板911更易从金属方管10(参见图1)下抽离,在码料板911远离第二拨片9111的一端延伸有弧形的引导板9112。在码料板911抽离的过程中,引导板9112能够使金属方管10沿着自身滑出,而不是由于金属方管10自身重力掉落在承料板921上,减小对金属方管10的磨损。

如图9所示,第一拨片912与第二拨片9111(参见图8)露出工作台2的上部套设有橡胶套9121。橡胶套9121能够保护第一拨片912和第二拨片9111,使第一拨片912和第二拨片9111不易磨损,延长第一拨片912和第二拨片9111的使用寿命;另外,橡胶套9121套设在第一拨片912和第二拨片9111上,更换十分方便。

如图8所示,承料板921远离工作台2的一端垂直向上延伸有用于阻挡金属方管10(参见图1)从承料板921滑落阻挡板9211。

如图5所示,工作台2铰接有推板27,推板27位于承料板921对应的位置,推板27固定连接有第四气缸271,第四气缸271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711。通过第四气缸271驱动推板27,推板27对位于承料板921上垒成方垛的金属方管10的一端进行推按,进一步使金属方管10的一端能够对齐,从而实现金属方管10两端对齐,无需使用人工对金属方管10的两端进行对齐,省时省力。

具体实施过程:

金属方管10从上一道工序加工之后输送出来,沿着送料轨道41进行滑移,第一电机49工作,第一电机49的转子转动带动第一驱动齿48转动,第一驱动齿48转动带动第二链条47转动,第二链条47转动带动第一从动齿46转动,第一从动齿46转动带动第一转轴43转动,第一转轴43转动带动其中一个第一固定齿44转动,其中一个第一固定齿44转动带动第一链条45转动,第一链条45转动带动其他第一固定齿44转动,从而实现送料辊42进行转动,使金属方管10在送料轨道41上持续快速滑移。

在链轮送料组件4的输出端设置有导丝束52,在导丝束52不与金属方管10抵触时,导丝束52处于高电平状态,一般工业上采用的安全电压为12V或者24V,当金属方管10输送至导丝束52下方,会与导丝束52发生抵触,导丝束52、金属方管10和大地形成回路,此时导丝束52上电压为零。当导丝束52上为高电平时,第二电机53不工作;当导丝束52上电压为零时,PLC控制器3控制第二电机53转动,第二电机53的转子转动带动第二转轴54转动,第二转轴54转动带动拨料架51转动,PLC控制器3控制拨料架51的转动角度为180°,将金属方管10及时从送料轨道41上拨走,从而使金属方管10不易在送料轨道41上堆积;当金属方管10从送料轨道41上被拨走后,导丝束52恢复高电平,第二电机53停止工作,如此往复循环将送料轨道41上的金属方管10拨至带轮输料组件6。

金属方管10经拨料架51作用后进入带轮输料组件6,第三电机66的转子转动带动驱动同步带轮62转动,驱动同步带轮62转动带动第二传送带69转动,第二传送带69转动带动从动同步带轮63转动,从动同步带轮63转动带动转动轴67转动,转动轴67转动带动主动带轮64转动,主动带轮64转动带动第一传送带68转动,第一传送带68转动带动从动带轮65转动,将金属方管10通过第一传送带68输送至对齐翻转机构7处。

金属方管10经过带轮输料组件6运送至抵料板713的缺口7131处,金属方管10靠近绝缘推板711的一端先与缺口7131抵触,金属方管10远离绝缘推板711的一侧随后到达缺口7131处,当第一接近开关714检测到金属方管10时,给PLC控制器3一个信号,PLC控制器3控制推动气缸712启动,推动气缸712活塞杆向内收缩,带动绝缘推板711转动,由PLC控制器3控制推动气缸712的活塞杆收缩直至绝缘推板711翻转至竖直状态,绝缘推板711与金属方管10抵触并推动金属方管10的一端,使每根金属方管10经过绝缘推板711处时,每根金属方管10靠近绝缘推板711的一端能够对齐,从而实现每根金属方管10的两端对齐。

在金属方管10不与导电套7111抵触时,导电套7111处于高电平状态,一般工业上采用的安全电压为12V或者24V,当PLC控制器3接收到第一接近开关714感应到金属方管10到达缺口7131处的信号时,PLC控制器3控制推动气缸712启动,使导电套7111与金属方管10抵触,导电套7111、金属方管10和大地形成回路,此时,导电套7111上的电压为零。当导电套7111上由电压为零变为高电平时,PLC控制器3控制驱动气缸721和推动气缸712启动,驱动气缸721的活塞杆向外伸出,将第一连杆7221顶起,金属方管10沿着第二连杆7222滑至链轮传送组件8,金属方管10滑落后,驱动气缸721的活塞杆向内收缩,将第一连杆7221复位;同时,推动气缸712的活塞杆向外伸出,使绝缘推板711复位,如此往复循环将金属方管10依次对齐,并将金属方管10送至链轮传送组件8。

第四电机83的转子转动带动驱动轴84转动,驱动轴84转动带动第一齿轮81转动,第一齿轮81转动带动第四链条85转动,第四链条85转动带动第二齿轮82转动,金属方管10经V型连杆722顶起,沿着第二连杆7222滑至第四链条85,在第四链条85的传动下,将金属方管10运送至码料机构9处。

当第四链条85将金属方管10输送至码料组件91处,第二接近开关915感应到金属方管10到达后,PLC控制器3接收到金属方管10到达的信号,驱动第一气缸913启动,第一气缸913的活塞杆带动第一拨片912将金属方管10拨至码料区28,如此循环,将每一根金属方管10依次码放好。

当第三接近开关923感应到金属方管10后会给PLC控制器3发出一个信号,PLC控制器3驱动第三气缸922启动,第三气缸922的活塞杆向内收缩,带动固定板924下降,从而带动承料板921和位于承料板921上的金属方管10下降;当金属方管10下降后,第三接近开关923感应不到金属方管10后会给PLC控制器3发出一个信号,PLC控制器3控制第三气缸922停止工作,此时,承料板921下降的高度正好是金属方管10的管径,每垒一层金属方管10,则承料板921下降一个金属方管10管径的高度,为下一层金属方管10留出存放空间,以使金属方管10可以垒成方垛。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