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59292发布日期:2018-09-05 00:26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物流机器人。



背景技术:

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相关信息进行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

目前,将商品由产地到运输到集中地以后,一般都是通过人工将商品分派到消费者手中,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机器人的研究的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繁重体力劳动,都是由机器人来完成,这样,则可以达到方便便捷、准确率高以及工作效率高的效果。

现有技术中,随着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在物流行业中,通过物流机器人来代替人工完成接受单据以及收发货物等工作,但是,目前的物流机器人存在结构复杂以及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物流机器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物流机器人存在结构复杂以及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物流机器人,包括两个呈纵向布置的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相间隔布置,两者之间具有中间区域;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带动物流机器人移动的移动结构;所述中间区域中设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具有横向布置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对应与两个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架具有多个呈水平布置且放置货物的放置架,多个所述放置架固定连接在移动轴上,且多个所述放置架环绕所述转动轴的外周间隔布置;所述转动架的外部套设有外壳,所述外壳中具有容腔,所述外壳上具有连通容腔内的开口,多个所述放置架置于所述容腔内,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转动穿设至外壳的侧边外。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区域设有机体,所述机体的两侧分别对应与两个支撑架连接,且所述机体位于所述外壳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架具有放置货物的水平台,所述水平台具有背离所述转动轴的外侧端,所述水平台的外侧端朝上倾斜,形成上延侧端。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的顶端部朝下凹陷,形成供外壳下部嵌入的凹陷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上设有充电口,所述物流机器人还包括呈纵向条杆式布置的充电器,所述充电器的下端固定,所述充电器的上部具有蓄电池,所述充电器的中部设有插设在所述充电口的连接头,所述充电器的下部呈镂空状。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器具有朝向所述外壳的内表面,所述内表面设有抵接块,所述抵接块设有抵接在所述外壳表面上的充电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具有朝上突起布置的连接端,所述转动轴的端部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的连接端,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的底部朝下突出形成有两个呈前后布置的支撑端,所述移动结构连接在所述支撑端上。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结构包括纵向布置的转动轮,所述转动轮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的支撑端,所述转动轮的外周设置有多个滚动轴,所述滚动轴显露在所述转动轮的外周,且多个所述滚动轴环绕所述转动轮的外周环绕布置,所述滚动轴的轴向与所述转动轮的轴向呈倾斜状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轮的外周设有凹槽环,所述凹槽环环绕所述转动轮的外周布置,所述滚动轴活动嵌入在所述凹槽环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流机器人,货物可以直接通过外壳的开口放置在放置架上,或者,也可以通过外壳的开口取出放置架上的货物,通过转动轴的转动,可以实现多个放置架的位置变化,实现不同放置架上放置货物或取出货物,利用两个支撑架底部的移动结构,则可以实现整个物流机器人的移动,整个物流机器人的结构简单,且成本也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物流机器人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照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较佳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流机器人,运用在物流行业中,用于收发货物等。

物流机器人包括两个呈纵向布置的支撑架20,两个支撑架20相间隔布置,在两个支撑架20之间形成有中间区域,两个支撑架20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移动结构,这样,利用移动结构,则可以实现两个支撑架20的移动;在两个支撑架20的中间区域设置有转动架,转动架具有呈横向布置的转动轴101,该转动轴101横跨在两个支撑架20之间,且转动轴101的两端分别对应与两个支撑架20转动连接。

转动架包括多个呈水平布置的放置架,该多个放置架固定连接在转动轴101上,且多个放置架环绕转动轴101的外周间隔布置,这样,随着转动轴101的转动,多个放置架也随之转动。

在转动架的外部套设有外壳100,外壳100中具有容腔,上述的多个放置架设置在外壳100的容腔内,且转动轴101转动横穿在外壳100中,转动轴101的两端延伸出外壳100的两侧外,这样,当转动轴101在转动时,放置架随之转动,但是,外壳100则保持不转动状态;在外壳100上设置有开口,该开口连通外壳100的容腔内部。

上述提供的物流机器人,货物可以直接通过外壳100的开口放置在放置架上,或者,也可以通过外壳100的开口取出放置架上的货物,通过转动轴101的转动,可以实现多个放置架的位置变化,从而实现不同放置架上放置货物或取出货物,利用两个支撑架20底部的移动结构,则可以实现整个物流机器人的移动,整个物流机器人的结构简单,且成本也较低。

本实施例中,在两个支撑架20的中间区域,设置有机体107,该机体107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支撑架20连接,这样,利用机体107,可以将两个支撑架20连接形成一体话,且机体107布置在外壳100的下方,可以加大物流机器人的重心,使得整个物流机器人的移动更加平稳,并且,可以将物流机器人的其它部件等布置在机体107内,简化结构。

放置架具有用于放置货物的水平台,该水平台呈水平布置,货物等直接放置在该水平台上则可,且水平台具有背离转动轴101的外侧端,水平台的外侧端朝上倾斜,形成上延侧端,这样,货物放置在水平台后,在上延侧端的限制下,避免放置架转动时,货物由水平台的外侧端掉落的问题。

机体107的顶端部朝下凹陷,形成供外壳100下部嵌入凹陷区域,这样,便于机体107的凹陷区域与外壳100之间的配合,大大减小整个物流机器人的外形尺寸。另外,机体107的外周设置有摄像头,这样,通过摄像头则可以获取物流机器人周围的环境图像,进而将图像信息反馈给机体107内的控制器,控制器则可以控制物流机器人的移动路径以及移动速度等等。

本实施例中,外壳100呈纵向布置的圆盘状,当然,外壳100也可以呈其它形状,具体可视实际需要而定。在外壳100上设置有滑动门,该滑动门用于封盖或打开外壳100的开口。在滑动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触摸屏,用户可以直接在触摸屏上进行指令输入,例如密码、验证码等等,从而进行滑动门的打开或封盖。

在外壳100的中部的外周设置有显示灯,该显示灯用于显示物流机器人的工作状态等等。

本实施例中,物流机器人还包括充电器,该充电器呈纵向布置的条杆装,充电器的底部固定布置,充电器的上部具有蓄电池105,且在充电器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头106,该连接头106用于插设机体107的充电口107,这样,则可以实现该物流机器人进行充电,且便于充电器的布置。

充电器的下部呈镂空状,这样,便于连接头106与机体107的充电口107的连接布置;充电器具有朝向外壳100的内表面,且充电器的内表面的上部设有抵接块,该抵接块可以抵接在外壳100的表面上,且抵接块上设有充电开关,这样,当物流机器人需要充电时,连接头106插入在机体107的充电口107后,且抵接块抵接在外壳100的表面上后,充电器才可以实现给物流机器人进行充电。

支撑架20的底部形成由依序前后布置的支撑端201,且支撑端201上分别设置有上述的移动结构,这样,两个支撑架20则分别形成有四个支撑端201,这样,使得整个物流机器人的移动更加平稳。

支撑架20的顶部具有突起布置的连接端,上述的转动轴101的端部则转动连接在支撑架20的连接端上。

支撑架20具有两个支撑端201以及一个连接端,这样,整个支撑架20形成三角状布置,整体支撑强度以及稳定性更强。

支撑架20包括呈纵向布置的支撑板,支撑板的底部的两端分别朝下突出延伸,形成上述前后布置的支撑端201,支撑板的顶部朝上突出延伸形成上述的连接端。

移动结构包括呈纵向布置的转动轮102,该转动轮102转动连接在支撑架20底部的支撑端201,这样,依靠转动轮102转动,实现物流机器人的移动。

本实施例中,转动轮102的外周设置多个滚动轴103,滚动轴103与滚动轮转动连接,且显露在滚动轮的外周外,也就是说,转动轮102的滚动轴103是直接与地面接触的。多个滚动轴103呈平行布置,且环绕整个转动轮102的外周间隔布置,且滚动轴103的轴向与转动轮102的轴向呈倾斜布置。

这样,通过在转动轮102的外周设置滚动轴103,当物流机器人在行走时,转动轮102转动,同时,滚动轴103也转动,且滚动轴103呈倾斜布置,这样,通过驱动多个转动轮102的不同转动状态,则可以实现物流机器人直行、后退、转向以及平移等等。

具体地,同个支撑架20前后布置的两个转向轮上的滚动轴103的倾斜方向相反,且两个支撑架20中相对布置的两个转向轮上的滚动轴103的倾斜方向相反。这样,则可以更为准确的通过多个转动轮102的转动状态,控制物流机器人的移动状态。

本实施例中,转动轮102的外周设置有凹槽环,该凹槽环环绕转动轮102的外周布置,滚动轴103则嵌入在该凹槽环中,这样,便于滚动轴103的布置。

凹槽环具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环形侧壁,上述的滚动轴103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该环形侧壁上。

在环形侧壁上形成有与滚动轴103相同方向倾斜的倾斜面104,且对于同个转动轮102而言,两个环形侧壁上相对的倾斜面104呈平行布置,这样,通过设置倾斜面104,滚动轴103安装在两个平行布置的倾斜面104之间,且滚动轴103与倾斜面104呈垂直布置,这样,滚动轴103安装以后,可以保证同个转动轮102上的多个滚动轴103的倾斜倾斜方向一致。

具体地,环形侧壁上的多个倾斜面104呈依序间隔错位布置,这样,便于倾斜面104的形成,且有利于相邻之间的滚动轴103的安装。

滚动轴103的外周套设有摩擦层,这样,加大滚动轴103的滚动摩擦力,有利于物流机器人的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