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平层解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6400发布日期:2019-03-02 03:09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电梯平层解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涉及电梯安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平层解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梯平层解锁装置往往是需要电力驱动的,在失电状态下,平层解锁时相当困难的,一般都是需要外部的抢修人员登上电梯轿厢开始解锁,但是这样对于电梯人员的自救是存在巨大问题的,主要问题就是时间差异,由于无法进行平层解锁,会导致本申请中使用者无法打开轿门,被困在轿厢内。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日在2016年1月28日公开了一种防止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其保护范围为,在电梯井道中安装开有定位孔的井道定位板,在电梯轿厢上安装防止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保护装置由固定于轿厢的保护装置座体、电磁铁、连接器、定位杆、左端盖、导向管、压缩弹簧、电气静触点、绝缘导电触板、右端盖组成。电梯停止或失电时,电磁铁失电,定位杆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被推向右方并插入井道定位板的定位孔中,可有效防止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电梯需运行时,首先给电磁铁通电,电磁铁通过连接器向左拉动定位杆,使定位杆脱离井道定位板的定位孔,电梯可正常运行。其公开的技术方案存在有电磁体、压缩弹簧的应用。其作用是电磁铁直接锁定电梯轿厢,这点对于平层之后解锁电梯门机来说缺少足够的技术启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现有的电梯平层解锁装置往往是需要电力驱动的,在失电状态下,平层解锁时相当困难的,一般都是需要外部的抢修人员登上电梯轿厢开始解锁,但是这样对于电梯人员的自救是存在巨大问题的,主要问题就是时间差异,由于无法进行平层解锁,会导致本申请中使用者无法打开轿门,被困在轿厢内的问题,提供一种既能够在得电情况下安全运作,又能够在失电情况下自动平层解锁的电梯平层解锁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平层解锁装置,受电梯控制系统控制,与门机系统中的联动轴配合,安装在电梯轿厢的顶部,井道内每个平层位置均配置有一个非接触性的动力驱动装置,所述电梯平层解锁装置包括一个电驱动装置、一个非接触性的动力动作装置、锁定杆、锁定杆铰链、锁定杆固定件、联动杆、驱动电机、联动杆固定件和联动杆驱动件,所述锁定杆固定件固定在电梯轿厢的顶部,所述锁定杆通过锁定杆铰链与锁定杆固定件连接,所述锁定杆外侧对应非接触性的动力驱动装置位置与非接触性的动力动作装置连接,所述锁定杆的内侧与电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锁定杆的一端与联动杆的第二端侧壁抵接,所述联动杆与所述锁定杆垂直,联动杆固定件固定在电梯轿厢的顶部,所述联动杆固定件与联动杆中部铰接,所述联动杆的第一端通过联动杆驱动件与驱动电机连接,驱动电机固定在电梯轿厢的顶部,所述联动杆与联动轴的后部抵接,所述电驱动装置和驱动电机均与电梯控制系统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电梯有电的状态下,电驱动装置受电梯控制系统控制,如果电梯需要开门,那么电梯控制系统控制电驱动装置失电,非接触性的动力动作装置受非接触性的动力驱动装置驱动,带动锁定杆动作,锁定杆动作之后,联动杆解锁,此时,驱动电机带动联动杆联动;

如果电梯不需要开门,那么电梯控制系统控制电驱动装置保持得电,非接触性的动力动作装置受非接触性的动力驱动装置驱动,但受到电驱动装置驱动,锁定杆无法动作,联动杆不解锁,此时,即使错误的启动驱动电机,依然无法带动联动杆联动。

若电梯处在失电的状态下,那么电梯控制系统无法控制电驱动装置保持得电,非接触性的动力动作装置只有在平层时受非接触性的动力驱动装置驱动,带动锁定杆动作,锁定杆动作之后,联动杆解锁,此时,通过外部拉索等方式即可拉动联动杆;联动杆动作后,即可进行后续的救援工作。

作为优选,联动杆的中部固定有拉索,所述拉索悬挂在电梯轿厢的外侧。

作为优选,所述联动轴贯穿门机系统中的系统电机,所述联动轴的前部对准层门的联动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锁定杆整体呈十字形,所述锁定杆设置有外侧延展臂和内侧延展臂,所述锁定杆一体化成型,所述锁定杆的前端通过锁定杆铰链与锁定杆固定件铰接,当电驱动装置得电时,所述锁定杆的后端与联动杆抵接。本实用新型这样设置,主要作用是平层作为先决条件,平层时,在只有电驱动装置有电的时候由电驱动装置决定开门与否,所以一般情况下,电驱动装置有电的时候锁定杆是不进行任何动作的,因此也不存在任何的噪声,保证了电梯运行的平稳。

作为优选,所述非接触性的动力驱动装置为平层永磁体,所述非接触性的动力动作装置为顶端配置有固定永磁体的平层推杆,所述平层推杆与锁定杆的外侧延展臂连接,所述电驱动装置为电磁铁推杆,所述电磁铁推杆与锁定杆的内侧延展臂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非接触性的动力驱动装置为平层永磁体,也可以是其他的机械式机构:例如吹风机等,电驱动装置为电磁铁推杆,这个的替换形式较多,可以是电推杆、液压推杆、其他的齿轮机械机构等,所述非接触性的动力动作装置为顶端配置有固定永磁体的平层推杆,主要是为了和固定永磁体配合,当然本实用新型中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案为最佳方案,并不限定任何其他形式,例如,平层推杆可以是顶端配置接收吹风的装置的平层推杆。

作为优选,非接触性的动力驱动装置与非接触性的动力动作装置之间的作用力方向与电驱动装置作用力方向相反。即,若电磁铁推杆为得电时推动锁定杆向外运动的电磁铁,则所述平层永磁体与固定永磁体相斥,若电磁铁推杆为得电时拉动锁定杆向内运动的电磁铁,则设置所述平层永磁体与固定永磁体相吸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锁定杆固定件上配置有限位片。本实用新这样设置,当正限位的时候,锁定杆可以锁定住联动杆,而锁定杆处于负限位的时候,联动杆处于解锁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电磁铁推杆包括电磁铁驱动部、推杆和推杆上配置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第一端与锁定杆抵接,所述复位弹簧第二端与电磁铁驱动部抵接,所述推杆配置在电磁铁驱动部内,所述电磁铁驱动部固定在电梯轿厢顶部,所述电磁铁推杆的驱动力大于复位弹簧的驱动力,平层永磁体与固定永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于所述复位弹簧的驱动力。这样设置,可以在非平层位置时将意外解锁的锁定杆复位,而又不会影响平层位置时,锁定杆的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联动杆固定件与所述联动杆之间配置有一个接触检测装置,所述电梯轿厢的顶部对应锁定杆的位置也配置有一个接触检测装置,所有的接触检测装置的输出端均与所述电梯控制系统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这样设置,可以达到检测检索运动状态的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拉索的外侧均配置有导管,所述导管固定在电梯轿厢的顶部。

中国专利一种防止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其公开的技术方案存在有电磁体、压缩弹簧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本案特征安装在轿厢上的,得电时抵消磁力开关驱动力,失电时取消失去抵消能力的动力件,在本案中采用了电磁铁方式达到相应的目的;和特征失电时非平层时防止意外开锁的复位弹簧;”背景技术中的压缩弹簧的应用与本案中部分特征相似,背景技术中电磁体的应用这点与部分特征相似,但是背景技术中起到的作用与本案相似但是布置的位置不同,而且,在细节结构上也有一定的差异,其公开的电磁铁具有得电时受控提供动力的能力,在电磁铁得电时还具有抵消压缩弹簧驱动力的作用,而在在失电时,电磁铁失去提供动力的作用,主要由压缩弹簧动作驱动定位杆,从技术上来说,其作用是三点:1.提供常规动力、2.储存一次性能量(使弹簧形变,从而实现弹力能的储存)、3.失电时,释放储存的能量。这三点作用都是一致的,但是其公开的压缩弹簧起到两个作用1.储能、2.失电时的唯一动力。而本案中,主要的解锁动力来源是来自于布置在井道内的、非接触式的、停电可用的永磁铁,复位弹簧的作用虽然也有提供能量、储能的作用,但是复位弹簧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在未平层状态下出现意外解锁的情况,两者的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创造性上,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效果是:电梯平层解锁装置是不需要电力驱动的,在失电状态下,平层解锁时相当顺利,对于电梯人员的自救是相当有利的,可以让使用者顺利打开轿门,解决由于无法解锁门机导致被困在轿厢内的问题,提供一种既能够在得电情况下安全运作,又能够在失电情况下自动平层解锁装置,联动杆动作后,即可进行后续的救援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锁定杆,2、锁定杆固定件,3、平层推杆,4、电磁铁推杆,5、限位片,6、联动杆,7、联动杆固定件,8、驱动电机,9、联动杆驱动件,10、拉索,11、轿厢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电梯平层解锁装置(参见附图1),受电梯控制系统控制,与门机系统中的联动轴配合,安装在电梯轿厢顶部11,井道内每个平层位置均配置有一个非接触性的动力驱动装置,所述电梯平层解锁装置包括一个电驱动装置、一个非接触性的动力动作装置、锁定杆1、锁定杆铰链、锁定杆固定件2、联动杆6、驱动电机8、联动杆固定件7和联动杆驱动件9,所述锁定杆固定件固定在电梯轿厢的顶部,所述锁定杆通过锁定杆铰链与锁定杆固定件连接,所述锁定杆外侧对应非接触性的动力驱动装置位置与非接触性的动力动作装置连接,所述锁定杆的内侧与电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锁定杆的一端与联动杆的第二端侧壁抵接,所述联动杆与所述锁定杆垂直,联动杆固定件固定在电梯轿厢的顶部,所述联动杆固定件与联动杆中部铰接,所述联动杆的第一端通过联动杆驱动件与驱动电机连接,驱动电机固定在电梯轿厢的顶部,所述联动杆与联动轴的后部抵接,所述电驱动装置和驱动电机均与电梯控制系统电连接。联动杆的中部固定有拉索10,所述拉索悬挂在电梯轿厢的外侧。

所述联动轴贯穿门机系统中的系统电机,所述联动轴的前部对准层门的联动装置。所述非接触性的动力驱动装置为平层永磁体,所述非接触性的动力动作装置为顶端配置有固定永磁体的平层推杆3,所述平层推杆与锁定杆的外侧延展臂连接,所述电驱动装置为电磁铁推杆4,所述电磁铁推杆与锁定杆的内侧延展臂连接。

非接触性的动力驱动装置与非接触性的动力动作装置之间的作用力方向与电驱动装置作用力方向相反。即,若电磁铁推杆为得电时推动锁定杆向外运动的电磁铁,则所述平层永磁体与固定永磁体相斥,若电磁铁推杆为得电时拉动锁定杆向内运动的电磁铁,则设置所述平层永磁体与固定永磁体相吸即可。本实施例中,以电磁铁推杆为得电时推动锁定杆向外运动的电磁铁,则所述平层永磁体与固定永磁体相斥为具体实施方式,若动作方式相反,则简单调整铰接位置和解锁方向,即可达到相应的技术效果,本实施例中不做赘述,所述锁定杆固定件上配置有限位片5。当正限位的时候,锁定杆可以锁定住联动杆,而锁定杆处于负限位的时候,联动杆处于解锁位置。所述电磁铁推杆包括电磁铁驱动部、推杆和推杆上配置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第一端与锁定杆抵接,所述复位弹簧第二端与电磁铁驱动部抵接,所述推杆配置在电磁铁驱动部内,所述电磁铁驱动部固定在电梯轿厢顶部,所述电磁铁推杆的驱动力大于复位弹簧的驱动力,平层永磁体与固定永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于所述复位弹簧的驱动力。可以在非平层位置时将意外解锁的锁定杆复位,而又不会影响平层位置时,锁定杆的运动。所述拉索的外侧均配置有导管,所述导管固定在电梯轿厢的顶部。所述联动杆固定件与所述联动杆之间配置有一个接触检测装置,所述电梯轿厢的顶部对应锁定杆的位置也配置有一个接触检测装置,所有的接触检测装置的输出端均与所述电梯控制系统电连接。可以达到检测检索运动状态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电梯有电的状态下,电驱动装置受电梯控制系统控制,如果电梯需要开门,那么电梯控制系统控制电驱动装置失电,非接触性的动力动作装置受非接触性的动力驱动装置驱动,带动锁定杆动作,锁定杆动作之后,联动杆解锁,此时,驱动电机带动联动杆联动;

如果电梯不需要开门,那么电梯控制系统控制电驱动装置保持得电,非接触性的动力动作装置受非接触性的动力驱动装置驱动,但受到电驱动装置驱动,锁定杆无法动作,联动杆不解锁,此时,即使错误的启动驱动电机,依然无法带动联动杆联动。

若电梯处在失电的状态下,那么电梯控制系统无法控制电驱动装置保持得电,非接触性的动力动作装置只有在平层时受非接触性的动力驱动装置驱动,带动锁定杆动作,锁定杆动作之后,联动杆解锁,此时,通过外部拉索等方式即可拉动联动杆;联动杆动作后,即可进行后续的救援工作。所述锁定杆整体呈十字形,所述锁定杆设置有外侧延展臂和内侧延展臂,所述锁定杆一体化成型,所述锁定杆的前端通过锁定杆铰链与锁定杆固定件铰接,当电驱动装置得电时,所述锁定杆的后端与联动杆抵接。本实施例这样设置,主要作用是平层作为先决条件,平层时,在只有电驱动装置有电的时候由电驱动装置决定开门与否,所以一般情况下,电驱动装置有电的时候锁定杆是不进行任何动作的,因此也不存在任何的噪声,保证了电梯运行的平稳。

本实施例与背景技术相比,背景技术中的压缩弹簧的应用与本案中部分特征相似,背景技术中电磁体的应用这点与部分特征相似,但是背景技术中起到的作用与本案相似但是布置的位置不同,而且,在细节结构上也有一定的差异,其公开的电磁铁具有得电时受控提供动力的能力,在电磁铁得电时还具有抵消压缩弹簧驱动力的作用,而在在失电时,电磁铁失去提供动力的作用,主要由压缩弹簧动作驱动定位杆,从技术上来说,其作用是三点:1.提供常规动力、2.储存一次性能量(使弹簧形变,从而实现弹力能的储存)、3.失电时,释放储存的能量。这三点作用都是一致的,但是其公开的压缩弹簧起到两个作用1.储能、2.失电时的唯一动力。而本案中,主要的解锁动力来源是来自于布置在井道内的、非接触式的、停电可用的永磁铁,复位弹簧的作用虽然也有提供能量、储能的作用,但是复位弹簧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在未平层状态下出现意外解锁的情况,两者的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创造性上,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本实施例中,电梯平层解锁装置是不需要电力驱动的,在失电状态下,平层解锁时相当顺利,对于电梯人员的自救是相当有利的,可以让使用者顺利打开轿门,解决由于无法解锁门机导致被困在轿厢内的问题,提供一种既能够在得电情况下安全运作,又能够在失电情况下自动平层解锁装置,联动杆动作后,即可进行后续的救援工作。本案中,锁定杆与联动杆的抵接,是以锁定杆抵接在联动杆转动移动位置的方式来形成锁定的,解锁时,只需拉动锁定杆,使得锁定杆离开联动杆所需要移动的位置处,即可形成解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非接触性的动力驱动装置不采用上述的平层永磁体,采用的是其他的机械式机构:例如吹风机等,电驱动装置也不采用电磁铁推杆,采用的替换形式较多,可以是电推杆、液压推杆、其他的齿轮机械机构等,本实施例中采用液压推杆,所述非接触性的动力动作装置如果是顶端配置有固定永磁体的平层推杆,就是为了和固定永磁体配合,但本实施例中可并不选用最佳方案,例如,平层推杆可以是顶端配置接收吹风的装置的平层推杆。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不选用非接触性的动力驱动装置,可以选择接触性的动力驱动装置,录入凸起的凸块,在平层时,通过凸块顶动锁定杆,即可达到平层解锁的目的。但是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有巨大的问题,就是每到一次平层,都会产生噪音,运行效果较差。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