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螺杆式破碎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5893发布日期:2018-07-24 21:14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破碎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双螺杆式破碎输送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破碎机有颚式破碎机及锤式破碎机,颚式破碎机及锤式破碎机存在振动大、电耗高、噪音大、物料飞溅、安全性差等问题,给生产带安全隐患,影响生产效率。传统的螺杆式输送机结构复杂,对物料的输送精确度不高,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能破碎大块物料且能精确输送物料的双螺杆式破碎输送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螺杆式破碎输送机,包括破碎机壳,破碎机壳内腔设置有连通的破碎腔、输料腔和出料腔,破碎腔上端开设有进料口,破碎腔下端安装有壳底,出料腔下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破碎机壳内腔并排设置有大螺杆和小螺杆,大螺杆和小螺杆叶片均为刀片式螺杆,大螺杆前端贯穿破碎机壳并连接安装于破碎机壳的大轴承座,小螺杆前端贯穿破碎机壳并连接安装于破碎机壳的小轴承座,大螺杆前端部通过传动装置连接第一电机,小螺杆前端部通过传动装置连接第二电机。第一电机驱动大螺杆转动,第二电机驱动小螺杆转动,大螺杆和小螺杆可以同步转动也可以不同步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大螺杆包括螺纹叶片段和增密螺纹叶片段,增密螺纹叶片段对应设置于破碎腔,螺纹叶片段对应设置于输料腔。增密螺纹叶片段对物料进行破碎,螺纹叶片段对物料进行均匀输送。

进一步地,所述的输料腔包括大螺杆输料腔和小螺杆输料腔,大螺杆输料腔和小螺杆输料腔分开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安装于大螺杆或小螺杆前端的从动链轮以及安装于第一电机或第二电机前端的主动链轮,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与从动链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便,第一电机驱动大螺杆转动,第二电机驱动小螺杆转动,大螺杆和小螺杆可以同步转动也可以不同步转动,大螺杆和小螺杆的刀片式叶片对物料进行破碎后再排出,在输送的同时完成对物料的破碎,减少了中间设备;当大螺杆和小螺杆同时工作达到物料输送的95%的时候,关闭大螺杆,小螺杆继续工作,将剩下的物料输送完成,大大提高了送料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向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C-C向的剖视图。

图中1.破碎机壳,2.破碎腔,3.输料腔,4.出料腔,5.进料口,6.出料口,7.壳底,8.大螺杆,9.小螺杆,10.第一电机,11.第二电机,8-1.螺纹叶片段,8-2.增密螺纹叶片段。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3所示的双螺杆式破碎输送机,包括破碎机壳1,破碎机壳1内腔设置有连通的破碎腔2、输料腔3和出料腔4,破碎腔2上端开设有进料口5,破碎腔2下端安装有壳底7,出料腔4下端开设有出料口6;破碎机壳1内腔并排设置有大螺杆8和小螺杆9,大螺杆8和小螺杆9叶片均为刀片式螺杆,大螺杆8前端贯穿破碎机壳1并连接安装于破碎机壳1的大轴承座,小螺杆9前端贯穿破碎机壳1并连接安装于破碎机壳1的小轴承座,大螺杆8前端部通过传动装置连接第一电机10,小螺杆9前端部通过传动装置连接第二电机11。传动装置包括安装于大螺杆8或小螺杆9前端的从动链轮以及安装于第一电机10或第二电机11前端的主动链轮,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与从动链轮连接。

大螺杆8包括螺纹叶片段8-1和增密螺纹叶片段8-2,增密螺纹叶片段8-2对应设置于破碎腔2,螺纹叶片段8-1对应设置于输料腔3,螺纹叶片段8-1牙距是增密螺纹叶片段8-2牙距的2倍。

输料腔3包括大螺杆输料腔和小螺杆输料腔,大螺杆输料腔和小螺杆输料腔分开设置。

待粉碎的物料从进料口5进入破碎腔2,第一电机10驱动大螺杆8转动,第二电机11驱动小螺杆9转动;在破碎腔2内,大螺杆8和小螺杆9对大块物料进行破碎,破碎后物料经过输料腔3进入出料腔4,最后从出料口6排出。由于大螺杆输料腔和小螺杆输料腔分开设置,当大螺杆8和小螺杆9同时工作达到物料输送的95%的时候,关闭大螺杆8,小螺杆9继续工作,将剩下的5%物料输送完成,大大提高了送料的精确度。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