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竖直方向运输功能的垃圾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5884发布日期:2018-07-24 21:14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领域,特别是一种竖直方向运输功能的垃圾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垃圾处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垃圾的处理输送也是一个比较重大的问题,目前城市多用于人力环卫工,垃圾运输车等方式处理垃圾,所投入人力资源较大,考虑到以后此类垃圾处理工作的泛自动化,对垃圾的运输处理需要自动化多功能的方式来实现的。并且现有的技术多是垃圾的处理,而对于垃圾的运输通常采用的还是人工方式,或者传统的简单的单方向运输装置,当垃圾堆积过多时容易造成拥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输送装置功能单一,输送物零散容易拥堵输送入口,高度差运输装置功能复杂的缺点,提供一种微压缩式的水平短驳和竖直运输相结合的装置。使垃圾运输更加的高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它包括机体,驱动马达,第一主动齿轮,第一齿轮卷筒,齿轮传送带,第二动力齿轮,第二齿轮卷筒,第三动力齿轮,第三齿轮卷筒,履带,弧形上盖,输送入口,螺旋输送杆,电机,电机外壳盖,所述机体为一整体结构,所述驱动马达固定于机体上,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驱动马达同心连接,套于驱动马达上,所述齿轮传送带套于第一主动齿轮上并于第二动力齿轮及第三动力齿轮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卷筒与第一主动齿轮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卷筒与第二动力齿轮连接,所述第三齿轮卷筒与第三动力齿轮连接,所述履带套于第一齿轮卷筒、第二齿轮卷筒、第三齿轮卷筒上,所述输送口位于弧形上盖的右末端,所述螺旋输送杆竖直设于右边垂直机构中,所述电机置于右竖直机构上端,所述电机外壳盖套于电机并隔绝竖直输送口上端。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 高效率性,增加了水平压缩方式,使垃圾更加高效的从宽入口运输,更加快捷。

2、 水平运输与竖直运输相结合,增加了运输的多样性,更适用于更大的场合范围。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驱动马达,3-第一主动齿轮,3-1—第一齿轮卷筒,4-传送带,5-第二动力齿轮,5-1—第二齿轮卷筒,6-第三动力齿轮,6-1—第三齿轮卷筒,7-履带,8-弧形上盖,9-输送入口,10-螺旋输送杆,11-电机,12-电机外壳,13-输送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竖直方向运输功能的垃圾运输装置,它包括机体1,驱动马达2,第一主动齿轮3,第一齿轮卷筒3-1,传送带4,第二动力齿轮5,第二齿轮卷筒5-1,第三动力齿轮6,第三齿轮卷筒6-1,履带7,弧形上盖8,输送入口9,螺旋输送杆10,电机11,电机外壳12,输送出口13,机体1为一整体结构,分为水平运输和竖直运输两个功能部分,驱动马达2固定于机体1水平部分上,所述第一主动齿轮3与驱动马达2同心连接,套于驱动马达2上,驱动马达带动主动齿轮3转动,所述传送带4套于第一主动齿轮3上并于第二动力齿轮5及第三动力齿轮6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卷筒3-1与第一主动齿轮3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卷筒5-1与第二动力齿轮5连接,所述第三齿轮卷筒6-1与第三动力齿轮6连接,所述履带7套于第一齿轮卷筒3-1、第二齿轮卷筒5-1、第三齿轮卷筒6-1上,所述输送口9位于弧形上盖8的右末端,所述螺旋输送杆10竖直设于右边垂直机构中,所述电机11置于右竖直机构上端,所述电机外壳盖12套于电机11并隔绝竖直输送口上端。输送出口13位于电机外壳下端,垃圾物由电机外壳底部阻止向上运输,导向输送出口1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水平方向:将垃圾由水平部分左端履带7处置入,而由驱动马达3带动第一主动齿轮3转动,接而带动第二主动齿轮5和第三主动齿轮6转动,各第一、第二、第三主动齿轮分别带动第一、第二、第三齿轮卷筒转动,从而最终带动履带7运动。此后,履带7带动垃圾物水平向右运输,又由于弧形上盖8的挤压作用,垃圾物不断被挤压,最后进入到输送入口9。

竖直方向:由输送入口9输送的垃圾物置于竖直部分底部,电机11带动螺旋输送杆转动,垃圾物在输送杆的运动中沿输送杆螺旋上升,到达顶部时由于电机外壳12的阻隔与导向,垃圾物由输送出口13处运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