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独石电容器焊接输送带模块的出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0922发布日期:2018-08-14 19:50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电容器生产设备领域,特指一种卧式独石电容器焊接输送带模块的出料机构。



背景技术:

卧式独石电容器主要由芯片及焊接于芯片两侧的引线构成,在卧式独石电容器生产线上,芯片与引线在焊接输送带上完成焊接,焊接完成后的电容器要从焊接输送带输出并进入下一个工位,而如何将焊接好的电容器从焊接输送带转入下一个工位是本领域的一个工艺难题。现有技术中,有些厂家是让焊接好的电容器直接从焊接输送带的末端掉落至下一工位,这种方式只适合于那些能够依靠电容器自身重力掉落的情况。如今,基于对焊接工艺的要求越来越高,焊接前芯片和引线在输送带上的定位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出现了将芯片和引线通过吸附定位方式定位在输送带上的做法。对于这种情况,焊接好的电容器由于吸附作用并不能依靠自身重力从焊接输送带的末端直接掉落。如何解决这种情况下的电容器工位转移问题是当今丞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适应范围广、可靠性高的卧式独石电容器焊接输送带模块出料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卧式独石电容器焊接输送带模块的出料机构,包括导向托板、导向齿轮、过渡接板和过渡齿轮,所述导向托板的前段伸入焊接输送带模块上已焊接电容器两端引线的下方,所述导向托板的后段呈弧形,所述导向齿轮与导向托板的后段同心布置,且位于导向托板后段的内侧,用于将进入导向托板的电容器勾起并带着电容器沿导向托板的内侧移动;所述过渡接板呈弧形,所述过渡接板的内表面与导向齿轮上电容器的运动轨迹相接,所述过渡齿轮与过渡接板同心布置,且位于过渡接板的内侧,用于将进入过渡接板的电容器勾起并带着电容器沿过渡接板的内侧移动;所述过渡齿轮与导向齿轮的旋转方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齿轮的齿呈勾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托板、导向齿轮、过渡接板和过渡齿轮均为成对设置,用来分别对应电容器两端的引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首先通过导向托板的作用,将焊接输送带模块上的已焊接电容器托起,并引导至导向托板上,然后在导向齿轮的带动下过渡至过渡接板,最后在过渡齿轮的带动下输出,进入下一个工位。这种出料机构能够适应多种情况,适应范围广,且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导向托板;2、导向齿轮;3、过渡接板;4、过渡齿轮;5、电容器;6、焊接输送带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指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所作出的任何改进和润饰,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卧式独石电容器焊接输送带模块的出料机构,包括导向托板1、导向齿轮2、过渡接板3和过渡齿轮4。导向托板1由前段和后段构成,导向托板1的前段伸入焊接输送带模块6上已焊接电容器5两端引线的下方,随着焊接输送带模块6的不断前进,焊机输送带模块上的已焊接电容器5在导向托板1前段的引导作用下被托起,并继续移动进入导向托板1后段。导向托板1的后段呈弧形,导向齿轮2与导向托板1的后段同心布置,且位于导向托板1后段的内侧;进入导向托板1后段的电容器5被导向齿轮2的齿勾起,并在导向齿轮2的带动下沿导向托板1的内侧继续移动。过渡接板3呈弧形,过渡接板3的内表面与导向齿轮2上电容器5的运动轨迹相接,当电容器5沿着导向托板1的内侧移动至与过渡接板3相接处时,电容器5进入过渡接板3。过渡齿轮4与导向齿轮2的旋转方向相反,过渡齿轮4与过渡接板3同心布置,且位于过渡接板3的内侧;进入过渡接板3的电容器5被过渡齿轮4的齿勾起,并在过渡齿轮4的带动下沿过渡接板3的内侧继续移动,直至移动至过渡接板3的末端再输出至下一工位。这种出料机构能够适应多种情况,适应范围广,且可靠性高。

进一步,导向齿轮2的齿呈勾状,勾状齿的导向齿轮2能够更加顺利地将进入导向托板1的电容器5勾起,从而保证顺畅度和可靠性。

进一步,导向托板1、导向齿轮2、过渡接板3和过渡齿轮4均为成对设置,用来分别对应电容器5两端的引线。这种设置能够提高电容器5在输送转接过程中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整个出料机构的可靠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