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投放装置及包含其的液体灌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4395发布日期:2018-10-19 20:41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投放装置及包含其的液体灌装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墨水进行包装的过程中,对放液管路的洁净度要求比较高,通常都使用卫生级固定管道。但是,同一设备在使用不同包装容器时,因包装容器高度不同,放液管路的放液口与包装容器不匹配,需要调整放液口或者包装容器的位置,高度操作不便,造成灌装繁琐。也有使用软管连接放液口进行加长,使用软管加长的话洁净度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高度操作不便,造成灌装繁琐,洁净度无法保证等缺陷,提供一种液体投放装置及包含其的液体灌装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液体投放装置,其特点在于,其包括储液容器、升降机构、调节管和排液管,所述调节管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排液管和所述储液容器的底部并与所述排液管和所述储液容器相连通,所述调节管上具有弯折点,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部放置有所述储液容器并用于升降移动所述储液容器。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调节管上具有弯折点,将调节管的两端拆卸后可以对调节管进行旋转调节,从而可以调整排液管的放液高度,保证了排液管的放液口能够对准不同高度的包装容器上。

另外,通过升降机构能够调整储液容器的高度,从而实现对排液管的放液高度调节,高度调节快速且简便,且调节精度高,提高了液体灌装系统的便利性。同时,保证了液体灌装系统的洁净度。

较佳地,所述液体投放装置还包括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储液容器的底部和所述调节管并与所述储液容器的底部和所述调节管相连通。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储液容器内的液体将通过输出管排出至调节管,通过输出管便于调节管与储液容器的安装连接。

较佳地,所述输出管上设有泵。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泵能够对液体增压并加快液体的排出速度,从而大大提高了液体投放装置的灌装效率,减少灌装时间。

较佳地,所述输出管上设有阀门。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阀门用于控制输出管的开断,使得灌装精度高,且成本低。

较佳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有底座、油缸和升降台,所述油缸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升降台的底部,所述储液容器放置于所述升降台的顶部。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油缸来实现升降,结构简单,占用空间资源小,同时,升降调整精度高。

较佳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有若干个导向柱,若干个所述导向柱均连接于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升降台连接于若干个所述导向柱并在若干个所述导向柱上滑动。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若干个导向柱能够实现升降台在升降过程中更加平稳,有效避免放置在升降机构上的包装容器产生晃动或者掉落现象,提高了液体投放装置的安全性。同时,提高了升降机构的升降精度,保证了排液管的放液口排出的液体流入至包装容器内。

较佳地,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有若干个轴承,所述升降台连接于若干个所述轴承,若干个所述轴承与若干个所述导向柱一一对应,若干个所述轴承分别套设于若干个所述导向柱并在所述导向柱上滑动。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轴承使得升降台在升降过程中更加平稳,提高了升降机构的升降精度,保证了排液管的放液口排出的液体流入至包装容器内。

较佳地,所述调节管的两端均通过卡箍连接于所述排液管和所述储液容器。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松开卡箍就可以对调节管的两端进行调整,排液管的高度调整位置后拧紧卡箍即可,从而实现便于排液管的高度调节。同时,无需拆卸管路,保证了液体投放装置的洁净度。

较佳地,所述调节管的形状呈弯折结构或者弧形结构。

一种液体灌装系统,其特点在于,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液体投放装置。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调节管和升降机构双重调节,高度调节快速且简便,提高了液体灌装系统的便利性。同时,保证了液体灌装系统的洁净度。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投放装置及包含其的液体灌装系统,通过调节管能够调整排液管的放液高度,通过升降机构能够实现精确高度调整,高度调节快速且简便,且调节精度高,提高了液体灌装系统的便利性。同时,保证了液体灌装系统的洁净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体灌装系统的液体投放装置的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体灌装系统的液体投放装置的另一使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储液容器1

升降机构2,底座21,油缸22,升降台23,导向柱24

调节管3,卡箍31

排液管4

输出管5,泵51,阀门52

包装容器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体灌装系统包括液体投放装置。液体投放装置用于将液体输送至包装容器10内,其中,在图1和图2中的包装容器10高度不同。

该液体投放装置包括储液容器1、升降机构2、调节管3和排液管4,调节管3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排液管4和储液容器1的底部并与排液管4和储液容器1相连通,调节管3上具有弯折点。储液容器1内用于存储大量待包装的液体,储液容器1内的液体通过调节管3并流入至排液管4,通过排液管4的放液口流入至包装容器10内。在对不同高度的包装容器10进行灌装时,由于调节管3上具有弯折点,将调节管3的两端拆卸后可以对调节管3进行旋转调节,从而可以调整排液管4的放液高度,保证了排液管4的放液口能够对准不同高度的包装容器10上。

调节管3的形状可以呈弯折结构或者弧形结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同时,保证了液体灌装系统的洁净度。

升降机构2的顶部放置有储液容器1并用于升降移动储液容器1。通过升降机构2能够调整储液容器1的高度,从而实现对排液管4的放液高度调节,高度调节快速且简便,且调节精度高,提高了液体灌装系统的便利性。同时,保证了液体灌装系统的洁净度。

升降机构2可以包括有底座21、油缸22和升降台23,油缸2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底座21和升降台23的底部,储液容器1放置于升降台23的顶部。通过油缸22能够对升降台23进行升降作业,且油缸22结构简单,占用空间资源小,同时,升降调整精度高。优选地,油缸22的数量可以至少为两个,分别位于升降台23的两端,有效提高升降台23升降平稳。

升降机构2还可以包括有若干个导向柱24,若干个导向柱24均连接于底座21的顶部,升降台23连接于若干个导向柱24并在若干个导向柱24上滑动。通过若干个导向柱24能够实现升降台23在升降过程中更加平稳,有效避免放置在升降机构2上的包装容器10产生晃动或者掉落现象,提高了液体投放装置的安全性。同时,提高了升降机构2的升降精度,保证了排液管4的放液口排出的液体流入至包装容器10内。优选地,导向柱24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位于升降台23的四个边角处。

升降机构2还可以包括有若干个轴承(图中未示出),升降台23连接于若干个轴承,若干个轴承与若干个导向柱24一一对应,若干个轴承分别套设于若干个导向柱24并在导向柱24上滑动。通过轴承使得升降台23在升降过程中更加平稳,提高了升降机构2的升降精度,保证了排液管4的放液口排出的液体流入至包装容器10内。

调节管3的两端均可以通过卡箍31连接于排液管4和储液容器1。通过松开卡箍31就可以对调节管3的两端进行调整,排液管4的高度调整位置后拧紧卡箍31即可,从而实现便于排液管4的高度调节。同时,无需拆卸管路,保证了液体投放装置的洁净度。

液体投放装置还可以包括有输出管5,输出管5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储液容器1的底部和调节管3并与储液容器1的底部和调节管3相连通。储液容器1内的液体将通过输出管5排出至调节管3,通过输出管5便于调节管3与储液容器1的安装连接。

输出管5上可以设有泵51。泵51能够对输出管5内的液体增压并加快液体的排出速度,从而大大提高了液体灌装系统的灌装效率,减少灌装时间。

输出管5上还可以设有阀门52。阀门52用于控制输出管5的开断,在对调节管3进行调整和维护时,通过阀门52将输出管5的管路断开,从而避免了液体发生外漏现象。在对包装容器10进行灌装时,通过阀门52将输出管5的管路打开,控制方便,灌装精度高,且成本低。

液体投放装置中调节管3和排液管4的数量不作限定,调节管3和排液管4的数量最好至少为两个,两个调节管3的弯曲高度可以不同。当然,两个调节管3的管径也可以不同,管径大的调节管3先进行灌装,实现快速灌装,减少灌装时间,之后管径小的调节管3再进行灌装,实现灌装计量精度。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