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操纵电梯设备的制动器的机电式操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9950发布日期:2019-05-22 02:05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用于操纵电梯设备的制动器的机电式操纵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操纵电梯设备的制动器的机电式操纵器,一种操作这种操纵器的方法以及一种包括这种操纵器的电梯设备。



背景技术:

ep2794451b1公开了一种用于操纵电梯制动器的机电式操纵器,该机电式操纵器包括蓄能器、保持装置和复位装置。

这种操纵器的一个基本方面是在电梯设备出现故障的情况下进行可靠操纵。为此,保持装置在正常操作期间必须被主动地供电;一旦取消供电,则激活制动器。因此希望能够尽可能节能地供电。同时,操纵器的设计应该尽可能简单并且包括最少的运动部件,这保证了即使在多年不使用的情况下也在紧急情况下具有足够的易操作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操纵电梯设备的制动器的改进的电磁操纵器。该目的通过具有独立权利要求中所述特征的操纵器、方法和电梯设备来实现。优选的改进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下面的阐述以及附图给出。

根据本发明的机电式操纵器包括蓄能器、保持装置、复位器和连接器。操纵器设计为使得在备用状态中,保持装置对抗由蓄能器施加的操纵力将连接器保持在备用位置,并且在释放状态中,保持装置不将连接器保持在其备用位置上,并且连接器被转移到释放位置。在复位阶段期间,操纵器能够利用复位器从释放状态转换到备用状态。保持装置通过肘节杆组件连接到连接器,其中,在备用状态中,肘节杆组件具有比在释放状态中更伸展的取向。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操作这种操纵器的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通过减小由保持装置施加的备用保持力,将操纵器从备用状态转换到释放状态;在复位阶段期间,利用复位器并且克服由蓄能器提供的操纵力将操纵器从释放状态转换到备用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产生基于保持装置的复位保持力;通过提供基于保持装置的备用保持力,将连接器保持在其备用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由保持装置在备用状态期间提供的备用保持力小于由保持装置在复位阶段期间提供的最大复位保持力。

肘节杆的位置越延展,保持装置在其备用位置保持该位置所需的力越小,这可直接影响保持装置在备用位置的能量消耗。因为除了在紧急情况之外,在实时操作中保持装置总是处于备用位置,所以尽管蓄能器提供相当高的操纵力,总能量消耗仍然可以保持为较低。在操纵状态下,肘节杆组件当然转移到肘节杆明显延展得更少的位置;因此在复位阶段,必须使用比在备用状态中更高的力。由于在操纵器的寿命期间,复位阶段仅占可忽略的时间比例,因此这种增加的力消耗和与此相关的能量消耗是可接受的并且对操作成本没有显著影响。

本发明方法的特征还在于,在复位阶段中提供了比在操作状态下限定的更大的保持力。例如,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相比备用状态,电磁体在复位阶段期间至少暂时地以更大的电流操作。因此,在相对短的复位阶段的情况下,保持装置提供相对高的保持力以延展肘节杆组件,保持功率然后在相对长的操作状态的持续时间内再次限定地减少。

优选地,肘节杆组件具有第一杆和第二杆,其中,第一杆和第二杆通过肘节接头连接,并且第一杆和第二杆围成肘节角。

肘节杆组件的更延展的取向特别指,肘节杆组件的两个肘节杆之间的肘节角相比对照状态更接近180°。在备用状态中的肘节角特别大于在释放状态中的肘节角,其中,肘节角特别可以呈现180°的最大值。因此,180°的肘节角表示最延展的取向。肘节角特别由通过所对应的肘节杆的枢转点的两条直线的角度限定。

优选地,操纵器包括引导件以用于有针对性地将保持装置从释放位置引导到复位位置。保持装置的释放位置指,保持装置不再能够将连接器保持在其备用位置,并且操纵器可以处于释放状态。原则上,保持装置不能在释放位置提供保持力。在保持装置的复位位置中,保持装置又可以施加保持力,特别是复位保持力,该复位保持力是在连接器从其释放位置转移到备用位置期间所需的。

引导件可以包括引导槽,该引导槽限定保持装置在复位阶段期间的轨迹。在释放状态期间,为准备复位阶段,将保持装置的第一部件有针对性地朝向保持装置的第二部件的方向引导。

根据本发明的电梯设备包括前述类型的操纵器和/或通过前述方法操作的操纵器。关于装置或方法提及的优点以及进一步的设计可能性能够分别易于应用在方法或操纵器和电梯设备。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这里示出:

图1在a)立体图

b)侧视图

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处于备用状态的第一设计方案中的操纵器;

图2在a)立体图

b)侧视图

中示出了处于释放状态的图1的操纵器;

图3在a)立体图

b)侧视图

中示出了在复位阶段期间的图1的操纵器;

图4示出了包括保持装置的不同操作状态期间的保持力和释放力的曲线以及肘节角的曲线的图;

图5示出了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操纵器的根据本发明的电梯设备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处于备用状态的第二设计方案中的操纵器的侧视图;

图7示出了在复位阶段期间的图6的操纵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梯设备21,其具有容纳在电梯井23内的电梯轿厢22。电梯轿厢能够通过未示出的导轮借助导轨24竖直移动。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可以激活一个或多个安全制动器9。为此,电梯设备21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具有连接器7的操纵器1。连接器7将释放力从操纵器1引导至制动器9。

将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设计方案中的操纵器1,其中图1至图3分别示出了处于不同运行状态的相同操纵器1。

首先,操纵器1包括框架8,操纵器1的部件装配在框架8上。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接器7是杆件,其为了操纵而平行于其延展方向移动。连接器7由蓄能器2预张紧,蓄能器在此例如是螺旋弹簧2的形式。所述螺旋弹簧2被夹紧在第一蓄能器止挡件18和第二蓄能器止挡件19之间,第一蓄能器止挡件在此例如是固定安装在连接器7上且随着连接器7移动的止挡环的形式,第二蓄能器止挡件固定安装在框架8上。因此,连接器7通过蓄能器2的作用从第二蓄能器止挡件19开始以朝向第一蓄能器止挡件18的方向施加操纵力f2。当释放时,第一蓄能器止挡件18移位,直到其撞击到框架8上的第三释放止挡件20。

连接器7可以由保持装置3保持在备用位置,该保持装置通过肘节杆组件10向连接器7提供反作用力。为此,肘节杆组件10包括第一杆11和第二杆12,它们在肘节接头13处可相对彼此旋转地连接。第一杆11可旋转地支撑在框架8上的第一支点14处;第二杆12可旋转地支撑在连接器7上的第二支点15处。在肘节处(不一定直接精确地在肘节接头13上),保持装置3与肘节杆组件10连接。

保持装置3包括两个部件4、5,即尤其是铁磁性衔铁板5和可开关的电磁体4,其中,第一部件(这里为衔铁板5)安装到肘节,并且第二部件(这里为电磁体4)通过插入其中的复位器6安装在框架8上。两个部件4、5也可以相反地布置。

复位器6可包括主轴驱动装置。复位器6可以在备用位置(图1和图2)和复位位置(图3)之间转移。复位器6支承保持装置3的部件4并且可以将保持装置3在释放位置(图2)和复位位置(图3)之间转移。图1示出了处于备用位置的保持装置3。

复位器6包括引导板16,引导板16被在引导槽17中引导并且由此在复位器6延展运动期间以预定轨迹引导复位器6。

在图1中,复位器6显示在其备用位置,在图2中,复位器6显示在其复位位置。

在备用状态i(图1)中,蓄能器2、保持装置3、复位器6、保持部件3的两个部件4、5、肘节杆组件10和连接器7分别处于备用位置。复位器6支撑在框架8上并且将保持装置3的第一部件4保持在其备用位置,从而又将保持装置3的第二部件5保持在其备用位置。第二部件5将肘节杆组件10保持在其备用位置。肘节杆组件10将连接器7保持在其备用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肘节杆组件10的几何形状和操纵力f2限定了保持装置3的、将肘节杆组件10保持在其备用位置所必需的备用保持力f3i。可以看出,该备用保持力f3i可以越小,肘节杆组件10就越延展,即肘节角α就越大。在电梯设备21的正常操作期间,其中操纵器处于其备用位置,保持力的值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保持装置3的连续的功率损耗是必要的。

为启动释放状态ii(图2),通过断开电磁体4消除备用保持力。在此也包括将保持力减小到极限值以下。消除了衔铁板5在磁体4上的吸附,由此第二部件5、肘节杆组件10和连接器7由于蓄能器2作用转移到它们的释放位置。复位器6仍然保持在初始的备用位置;保持装置3的位置在此被称为释放位置,在该释放位置处第一部件4处于备用位置且第二部件5处于释放位置。

然后,为了复位,使复位器6与第一部件4一同移动到复位位置,其中,磁体4和衔铁板5彼此重新接触(图3)。此时,保持装置3处于其复位位置。电磁体4被激活并吸引衔铁板5。由此使得保持装置3可以将复位保持力f3iii施加到肘节杆组件10上。在复位阶段iii期间,复位器6此时转移到其备用位置,由此保持装置3、肘节杆组件10和连接器7转移到它们的备用位置。在复位阶段结束后,操纵器处于备用状态。

在图4中,定性地概述了操纵器功能的基本参数。在备用状态i中,肘节角α=αi。通过释放保持装置(保持力f2=0),突然发生从备用状态到释放状态ii的转换,使得肘节角突然减小到α=αii。在复位阶段iii期间,保持装置3连续地线性地复位,这导致肘节角α递减。这又导致保持力f3的递减下降的曲线。因此,达到备用保持力f3i,其显著低于复位保持力f3iii。由于在整个正常操作期间必须保持备用保持力f3i,因此可以降低功耗,从而节省能量成本。

图6和图7示出了在备用阶段i和复位阶段iii期间操纵器的备选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和操作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对应于图1至图3的操纵器的设计方案和操作方法。在这方面,前面的描述也适用于该操纵器;下面描述其不同之处。

螺旋弹簧2被夹紧在第一蓄能器止挡件18和第二蓄能器止挡件19之间,第一蓄能器止挡件在此例如是固定安装在第一杆11上且随着第一杆11移动的凸缘的形式,第二蓄能器止挡件固定安装在框架8上。由于螺旋弹簧2此时布置在第一杆的区域中,因此框架8可以相应地制造得更小。保持装置3和复位器6的布置和作用方向大致平行于第一杆11的方向。第二杆12优选地具有横向臂25,第二部件5布置在横向臂25上。横向臂25增大了肘节部。同样,第二部件5位于肘节处。由此,操纵器的整体结构空间减小。

附图标记列表

1机电式操纵器,可在备用状态、释放状态和复位阶段之间转换

2蓄能器,可在备用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转移

3保持装置,可在备用位置、释放位置和复位位置之间转移

4电磁体,可在备用位置和复位位置之间转移

5衔铁板,可在备用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转移

6复位器,可在备用位置和复位位置之间转移

7连接器,可在备用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转移

8框架

9制动器

10肘节杆组件,可在备用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转移

11第一杆

12第二杆

13连接接头

14第一支点

15第二支点

16引导板

17引导槽

18连接器上的第一蓄能器止挡件

19框架上的第二蓄能器止挡件

20框架上的释放止挡件

21电梯

22电梯轿厢

23电梯井

24导轨

25第二杆上的横向臂

α肘节角

f2操纵力,由蓄能器2提供

f3保持力,由保持装置3提供

f3i备用保持力

f3iii复位保持力

f3iiimax提供的最大复位保持力

i备用状态

ii释放状态

iii复位阶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