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料投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18855发布日期:2018-08-21 17:11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净水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滤料投放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水资源环境的污染,人们对水的质量和安全有更高的要求,由自来水厂处理后经输送管道输至普通家庭中的水,往往由于净化处理的程度有限,导致进入家庭厨房的水中含有大量的钙、镁离子、重金属离子而形成水垢及重金属污染,对家庭的饮水及加热电器的使用带来了很多困扰,针对这种现状,很多家用净水机采用硅磷晶盐或类似相关滤料来处理家用净化水,让其不会生成块状的水垢,对家用电器带来保护及对饮水带来更好的体验。

现有市面上的家用净水机利用硅磷晶盐的方式是将硅磷晶盐颗粒直接投放在滤瓶的滤芯中空管里,这样的滤芯与硅磷晶盐滤材的结构方式存在几个问题。一个问题是由于硅磷晶盐直接、长期地浸泡在净化水里,硅磷晶盐很快会释放完,一段时间后,净水机滤芯因为硅磷晶消耗完而失去了抑垢的效果;二是硅磷晶盐在净化的水中过于饱和,会影响净化水的口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解决大量滤料长期、直接与水流接触而导致水中滤料溶解过多和滤料消耗大的问题的滤料投放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滤料投放装置,包括输水管和第一投料管,所述输水管包括输水通道以及与所述输水通道连通的滤料投放口,所述第一投料管的内部设有投料通道,所述投料通道与所述滤料投放口连通,所述第一投料管倾斜向上设置,所述第一投料管的第一端设有与所述投料通道连通的滤料释放装置,所述滤料释放装置置于所述输水通道内,所述滤料释放装置上设有实现离子交换的交换通道,所述第一投料管的第二端密封。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投料管还包括第一密封盖,所述第一密封盖可拆卸地设置所述第一投料管的第二端上,所述第一密封盖与所述第一投料管设置有第一密封垫。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有第二投料管,所述第二投料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滤料投放口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投料管的内部通道与所述滤料投放口连通,所述第一投料管设置在所述第二投料管内部,可相对所述第二投料管滑动,所述第一投料管和第二投料管之间还设置有与它们均密封接触的密封部,所述第二投料管的第二端密封。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投料管外周上的第二密封圈。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投料管还包括第二密封盖,所述第二密封盖可拆卸地设置所述第二投料管的第二端上,所述第二密封盖与所述第二投料管设置有第二密封垫。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投料管在靠近所述滤料投放口的方向,还周向设置有锥形凸台,所述第二投料管的内管壁上设有与所述锥形凸台配合的挡圈。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输水通道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内还设置有只允许水流自所述进水口流向所述出水口的单向阀。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滤料释放装置为网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将第一投料管倾斜向上设置,使其第一端与输水管连通,第一投料管中的滤料只有其下部分浸入水流中,并始终有部分滤料浸入水流中,由此可改善大量滤料长期、直接浸入水中的问题,可节省滤料,改善水的口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滤料投放装置的轴测图;

图2a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滤料投放装置的正视图;

图2b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滤料投放装置的俯视图;

图2c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滤料投放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投料头的一个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4是本发明投料头的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发明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发明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组合。

参照图1至图4,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滤料投放装置的轴测图,图2a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滤料投放装置的正视图,图2b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滤料投放装置的俯视图,图2c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滤料投放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本发明投料头32的一个实施例的轴测图,图4是本发明投料头32的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

输水管1包括有输水管道12、单向阀13以及与输水管道12联通的滤料投放口11,输水管道12包括出水口121和进水口122,滤料投放口11设置在输水管1侧方且倾斜向上设置,单向阀13设置在进水口122处,单向阀13只允许水流自进水口122流向出水口121,由此,当进水停止时,净化后的水不会逆流流失。

第一投料管3包括有第一投料管主体33,且第一投料管3倾斜向上设置,第一投料管主体33呈圆柱形,其内的通孔为投料通道(未标示),第一投料管主体33的第一端(第一投料管主体33的下端为其第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有投料头32,为使第一投料管主体33与投料头32之间更好地密封,第一投料管主体33与投料头32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密封圈31。

投料头32的下端设置有滤料释放装置321(见图4),滤料释放装置321设置在输水管道12中,滤料释放装置321与第一投料管主体33内的投料通道连通,滤料释放装置321上设有实现离子交换的交换通道,在本实施例中,滤料释放装置321为网兜。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投料管主体33可直接与滤料释放装置321一体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是因为制造方便和功能集成(下面文字有进行描述)的原因,另外设置了一个投料头32,并将滤料释放装置321设置在投料头32上。

综上,第一投料管3中的滤料(未标示)只有其下面部分会与水流接触,可以解决大量滤料长期、直接浸泡在水中,导致水中溶解了过多滤料、影响水质口感的问题,同时也可节省滤料,并且,当第一投料管3下方的滤料溶解完后,上方的滤料会自动下滑至水中,以此保持水流的持续净化。

第一投料管主体33的第二端(第一投料管主体33的上端为其第二端)还设置有第一密封盖35,第一密封盖35与第一投料管主体33采用常用的螺纹配合进行可拆卸地固定,由此可方便地添加滤料,为达到密封的效果,防止水流涌出,第一密封盖35与第一投料管主体33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密封垫34。

在附图示出的方案中,滤料投放装置还包括有密封部2和第二投料管4,第二投料管4可拆卸地固定在输水管1上,第二投料管4均倾斜向上设置,第二投料管4具有内部通道(未标示),第一投料管3设置在第二投料管4的内部通道中,优选地,第一投料管3与第二投料管4同轴心设置,一般地,第一投料管3比第二投料管4短,第一投料管3可相对第二投料管4滑动,密封部2设置在第一投料管3和第二投料管4之间,且与它们均密封接触的密封部2,在本实施例中,密封部2为第二密封圈。

第二投料管4包括有第二投料管主体33,第二投料管主体33的第一端(第二投料管主体33的下端为其第一端)通过管螺纹可拆卸连接在滤料投放口11,为加强密封效果,第二投料管主体33与滤料投放口11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34。

第二投料管主体33的第二端(第二投料管主体33的上端为其第一端)设置有第二密封盖31,第二投料管主体33与第二密封盖31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垫32。

投料头32周向设置有环形凸台324(参照图3和图4),环形凸台324可使得第一投料管3在第二投料管4中滑动。

当装置处于工作过程时,输水管道12中有水流从下往上流过(见图2c),此时的滤料投放口11处的水压压强降低,第一投料管3由于第一投料管3与第二投料管4之间的密封空间内的气压及第一投料管3的自身重力的作用,第一投料管3向下移动,第一投料管3内的滤料更多地浸入水中。当装置处于不工作状态时,此时的滤料投放口11处的水压和第一投料管3内的残留空气压强增高,类似活塞的第一投料管3向上移动,此时第一投料管3内的滤料会尽量少地浸入或完全不浸入水中(第一投料管3内通常会自然的残留有空气)。

投料头32下部还设置有锥形凸台322,第二投料管主体33的第一端内部设置有与锥形凸台322配合的挡圈(未标示),通过设置锥形凸台322和挡圈,可限定第一投料管1在第二投料管4中运动的下部极限位置。

由此投料头32集中了滑动、密封和滤料释放装置这三种功能为一体,为一较经济实用的设计。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