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罩片运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13681发布日期:2018-09-25 17:01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用于运送泡罩片的泡罩片运送装置。



背景技术:

泡罩片包括:容器膜,该容器膜形成填充有药片、胶囊等的内容物的袋部;罩面膜,该罩面膜相对该容器膜,以将袋部的开口侧密封的方式安装。泡罩片通过泡罩片包装机制造,该泡罩片包装机包括相对容器膜,形成袋部的袋部形成机构、在袋部中填充内容物的填充机构等。

已制造的泡罩片在规定的聚集装置中,处于比如2个一组的对合状态。另外,根据需要,每次以规定个数而装置。另外,累积有2个以上的泡罩片的片聚集体通过泡罩片运送装置运送给包装装置,进行包装。作为包装装置,可列举有通过带等而捆扎片聚集体的捆扎装置或将片聚集体汇集、进行枕式包装的枕式包装装置。

另外,作为泡罩片运送装置,人们提出有下述的类型,其中,呈环状而设置多对保持机构,每对保持机构具有接收而保持从上游侧(比如,聚集装置侧)按照2排并列而供给的泡罩片的功能,各对保持机构依次巡回运动到收取位置、第1转交位置和第2转交位置(比如,参照专利文献1等)。接收位置为在接收泡罩片时设置保持机构的位置,第1转交位置和第2转交位置分别为在将泡罩片转交给下游侧(包装装置侧)时设置保持机构的位置。在该装置中,在第1转交位置,保持于一对保持机构中的一者上的泡罩片转交给第1包装装置,在第2转交位置,保持于一对保持机构中的另一者上的泡罩片转交给第2包装装置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平6—27105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近年,伴随泡罩片包装机的生产性的提高,在短时间而获得许多的片聚集体。于是,人们考虑代替过去的2排,而在按照4排并列的状态将片聚集体供给泡罩片运送装置。另外,在此场合,人们考虑代替上述过去的泡罩片运送装置,而采用下述的类型,其中,以与4排的片聚集体相对应的4个保持机构为1组,呈环状而设置多组保持机构。在该装置中,比如将片聚集体从设置于第1转交位置的4个保持机构中的2个,转交给第1包装装置,将片聚集体从设置于第2转交位置的4个保持机构中的剩余的2个,转交给第2包装装置。

但是,在上述那样的泡罩片运送装置中,保持机构进行巡回运动时的旋转半径较大。由此,具有导致装置的大型化的危险。

另外,由于伴随旋转半径的增加,保持机构等的装置的结构部以更大的加速度而动作,故必须要求使装置的驱动系统更加牢固,或进一步提高结构部的刚性。其结果是,具有导致装置的制造等的各种成本的增加的危险。另外,为了抵抗离心力而更加可靠地保持片聚集体,必须要求增加保持机构的保持力,但是如果增加保持力,则由此对片聚集体造成损害的危险增加。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情况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泡罩片运送装置,其可将片聚集体适当地分配给第1包装装置和第2包装装置,并且可实现有效地抑制装置的大型化、制造成本的增加的效果。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下面分项地对适合于解决上述课题的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另外,根据需要,对相应的技术方案,附加特有作用效果。

技术方案1.涉及一种泡罩片运送装置,该泡罩片运送装置从上游侧而接收片聚集体,将其运送给设置规定的包装装置的下游侧,在该片聚集体中,聚集多个在袋部内接纳内容物的泡罩片,其特征在于,该泡罩片运送装置包括:

第1运送机构,在第1运送机构中,第1保持机构副以规定间隔而按多个呈环状地设置,第1保持机构副具有可保持上述片聚集体的一对第1保持机构,并且该第1运送机构按照在使该第1保持机构副依次移动位置的同时,使其巡回运动的方式构成;

第2运送机构,在第2运送机构中,第2保持机构副以规定间隔而按多个呈环状地设置,第2保持机构副具有可保持上述片聚集体的一对第2保持机构,并且该第2运送机构按照在使该第2保持机构副依次移动位置的同时,使其巡回运动的方式构成;

上述第1运送机构和第2运送机构在邻接的状态并列而设置;

上述第1运送机构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可通过设置于规定的第1接收位置的上述第1保持机构副,接收从上游侧按照4排并列而供给的上述片聚集体中的2排的上述片聚集体,从设置于规定的第1转交位置的上述第1保持机构副,将保持于该第1保持机构副上的2个上述片聚集体转交给第1包装装置用的第1接收口;

上述第2运送机构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可通过设置于规定的第2接收位置的上述第2保持机构副,接收按照4排并列而供给的上述片聚集体中的剩余2排的上述片聚集体,从设置于规定的第2转交位置的上述第2保持机构副,将保持于该第2保持机构副上的2个上述片聚集体转交给第2包装装置用的第2接收口。

按照技术方案1,可通过第1运送机构,将按照4排并列而供给的片聚集体中的2排转交给第1转交口(第1包装装置侧),可通过第2运送机构,将剩余的2排的片聚集体转交给第2接收口(第2包装装置侧)。由此,可适当地将片聚集体分配给第1包装装置和第2包装装置,可适当地应对所要求的包装能力高的场合等。

比如,2个包装装置的包装能力(最大包装数/1分钟)分别为200包装/分,总包装能力为400包装/分。在此场合,比如通过2个泡罩片构成片聚集体,如果以400累积体/分的比例将片聚集体供向包装装置,为了在不停止生产线的情况下包装片聚集体,必须要求最大限度地利用2个包装装置所具有的包装能力。于是,在本场合,第1运送机构和第2运送机构按照下述方式进行控制,该方式为:分别100次/1分钟地进行2个片聚集体的接收和转交(即,进行200个/1分钟的片聚集体的接收和转交)。由此,可将片聚集体适当地分配给第1包装装置和第2包装装置。

另外,在上述技术方案1中,由于2个运送机构分别为通过一对保持机构构成的保持机构副呈环状而设置的类型,故与作为1台的通过4个保持机构形成的组呈环状设置的运送机构相比较,各保持机构进行巡回运动时的旋转半径可以变小。其结果,与两运送机构邻对的状态排列设置的情况相配合,可有效地抑制装置的大型化。

技术方案2.涉及技术方案1所述的泡罩片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运送机构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可从设置于规定的运送机构之间转交位置的上述第1保持机构副,将保持于上述第1保持机构副上的2个上述片聚集体转交给上述第2运送装置;

上述第2运送机构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可通过设置于规定的运送机构之间转交位置的上述第2保持机构副,接收从上述第1运送装置而转交的2个上述片聚集体。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2,一边可适当地将片聚集体分配给2个包装装置,一边可在不必要求那么高的包装能力的场合,通过将片聚集体从第1运送机构转交给第2运送机构,仅仅采用第2包装装置包装片聚集体。即,按照上述技术方案2,可对应于必要的包装能力,容易切换将片聚集体分散到2个包装装置的动作方式、与将片聚集体集中地运送到其中一个包装装置中的动作方式。于是,不必经常要求采用2个包装装置,可谋求包装的成本的降低。

比如,2个包装装置的包装能力分别为200包装/分,总包装能力为400包装/分。在该场合,比如由4个泡罩片构成片聚集体,如果相对包装装置侧,以200聚集体/分的比例供给片聚集体,则在不停止生产线的情况下,包装片聚集体的动作仅仅通过其中一个包装装置而充分地进行。于是,在该场合,第1运送机构按照下述方式进行控制,该方式为:分别以50次/1分钟的比例,进行从上游侧而接收片聚集体的动作、与将已接收的片聚集体转交给第2运送机构(即,进行100个/1分钟的片聚集体的接收和转交)。另外,第2运送机构按照下述方式进行控制,该方式为:从上游侧,以100个/1分钟的比例接收片聚集体,并且从第1运送机构以100个/1分钟的比例接收片累积体,以200个/1分钟的比例而将已接收的片聚集体转交给第2包装装置。由此,可将片聚集体仅仅分配给第2包装装置,可进行仅仅采用第2包装装置的包装处理。

技术方案3.涉及技术方案2所述的泡罩片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从上述第1运送机构向上述第2运送机构转交上述片聚集体的动作方式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沿巡回运动方向而邻接的2个上述第2保持机构副中的一者承担从上游侧而供给的上述片聚集体的接收,上述2个上述第2保持机构副中的另一者承担从上述第1运送机构而转交的上述片聚集体的接收。

按照技术方案3,第2运送机构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邻接的2个第2保持机构副中的一者接收从上游侧而供给的片聚集体,2个第2保持机构副中的另一者接收从第1运送机构而转交的片聚集体。即,各第2保持机构副按照经常从一定的对象接收片聚集体的方式构成。于是,可更加可靠地防止片聚集体的转交和接收的处理的复杂化,并且可谋求装置的稳定的动作。

技术方案4.涉及技术方案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泡罩片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泡罩片运送装置包括:

第1取入传送器,该第1取入传送器可将转交到上述第1接收口的上述片聚集体直线运送给上述第1包装装置;

第2取入传送器,该第2取入传送器可将转交到上述第2接收口的上述片聚集体直线运送给上述第2包装装置;

上述第1取入传送器和上述第2取入传送器以平行状态而设置。

按照技术方案4,与2个取入传送器在不同方向而延伸的场合相比较,可更加可靠地抑制装置的大型化。

附图说明

图1为ptp片的立体图;

图2为ptp片的部分剖开的放大主视图;

图3为表示泡罩片运送装置等的结构的平面模式图;

图4为表示第1运送装置和第2运送装置的外观结构的立体模式图;

图5为表示第1运送装置的外观结构的立体模式图;

图6为用于说明来自聚集装置的片聚集体的接收、与相对第1接收口的片聚集体的转交的第1运送装置的立体模式图;

图7为用于说明第1保持机构副的巡回运动的第1运送装置的立体模式图;

图8为用于说明来自聚集装置的片聚集体的接收、与相对第2运送装置的片聚集体的转交的第1运送装置的立体模式图;

图9为表示第2运送装置的外观结构的立体模式图;

图10为用于说明来自聚集装置的片聚集体的接收、与相对第2接收口的片聚集体的转交的第2运送装置的立体模式图;

图11为用于说明第2保持机构副的巡回运动的第2运送装置的立体模式图;

图12为用于说明来自聚集装置和第1运送装置的片聚集体的接收、与相对第2接收口的片聚集体的转交的第2运送装置的立体模式图;

图13为说明图,其具有:在片聚集体由2个ptp片构成的场合以分散运送方式使泡罩片运送装置动作时,与叠加动作或运送装置的动作有关的时序图、以及表示两个运送装置的状态的状态图;

图14为说明图,其具有:在片聚集体由4个ptp片构成的场合以集中运送方式使泡罩片运送装置动作时,与叠加动作或运送装置的动作有关的时序图、以及表示两个运送装置的状态的状态图;

图15为说明图,其具有:在片聚集体由6个ptp片构成的场合以集中运送方式使泡罩片运送装置动作时,与叠加动作或运送装置的动作有关的时序图、以及表示两个运送装置的状态的状态图;

图16为说明图,其具有:在片聚集体由10个ptp片构成的场合以集中运送方式使泡罩片运送装置动作时,与叠加动作或运送装置的动作有关的时序图、以及表示两个运送装置的状态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像图1和图2所示的那样,作为泡罩片的ptp片1包括具有多个袋部2的容器膜3;按照将袋部2封闭的方式安装于容器膜3上的罩面膜4。

容器膜3通过比如pp(聚丙烯)、pvc(聚氯乙烯)等的较硬质、具有规定的刚性的透明或半透明的热塑性树脂材料形成。罩面膜4由比如通过聚丙烯树脂等形成的密封剂涂敷于表面上的非透明材料(比如铝箔等)构成。

从平面上看,ptp片1呈大致矩形状,由沿片纵向而排列的5个袋部2构成的袋列于片宽度方向按照2列而形成。即,形成共计10的袋部2。在各袋部2上,每次1个地接纳作为内容物的药片5。显然,还可适当变更ptp片1的袋部2的数量、设置。

ptp片1通过用于制造ptp片1的ptp包装机(图示省略)制造。ptp片1的制造工序包括:在容器膜3上对袋部2进行成形的袋部成形步骤、在袋部2中填充药片5的填充步骤、在容器膜3上安装罩面膜4的安装步骤等。已制造的ptp片1像图3所示的那样,在设置于ptp包装机的下游侧的聚集装置41中聚集后,通过泡罩片运送装置30,依次运送到作为包装装置的第1包装装置51、第2包装装置52,对其予以包装。

聚集装置41每次以规定次数而聚集从上游侧的上述ptp包装机构而依次运送的ptp片1,将其供给到下游侧的泡罩片运送装置30。本实施方式的聚集装置41包括4排聚集道,分别在各道中包括:包合机构,其使ptp片1处于2个一组的包在一起状态;叠加机构,其每次以规定组数而叠加已包在一起的ptp片1。

聚集装置41在通过按照1次或多次而进行规定的叠加动作,获得聚集多个ptp片1的片聚集体7,然后反复地进行将该片聚集体7按照4排并列的方式供向泡罩片运送装置30。聚集装置41通过第1次的叠加动作,使2个ptp片1处于包在一起状态。接着,聚集装置41通过第2次以后的叠加动作,叠加包在一起状态的ptp片1,叠加动作的次数可适当设定,如果比如按照进行1次的叠加动作的方式进行设定,则可获得由2个ptp片1构成的片聚集体7,如果按照进行2、3、4、5次的叠加动作的方式进行设定,则可获得分别由4、6、8、10个ptp片1构成的片聚集体7。

泡罩片运送装置30具有下述功能,即,从聚集装置41而接收片聚集体7,将片聚集体7运送到下游侧的第1包装装置51或第2包装装置52。在后面,对泡罩片运送装置30的结构和动作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第1包装装置51和第2包装装置52分别为汇集片聚集体7、对其进行枕式包装的枕式包装装置。另外,作为包装装置,也可采用通过带等而捆扎片聚集体7的捆扎装置。

下面对泡罩片运送装置30的结构进行说明。

泡罩片运送装置30包括作为第1运送机构的第1运送装置10、作为第2运送机构的第2运送装置20、第1取入传送器61、第2取入传送器62和控制装置81。第1运送装置10和第2运送装置20在邻接的状态并列而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聚集装置41,以4排并列而供给的片聚集体7中,2排的片聚集体7供给到第1运送装置10,剩余的2排的片聚集体7供给到第2运送装置20。相对各运送装置10、20的片聚集体7的每1分钟的供给量相互相同。

首先,对第1运送装置10进行说明。第1运送装置10像图4和图5所示的那样,包括第1台11(在图5等中,为了方便起见,在图中没有示出)、第1保持机构副12、第1保持动作机构13和第1移送机构14。

第1台11包括4个臂部11b,其可以轴部11a为旋转中心而旋转,从轴部11a侧而延伸到外侧。臂部11b沿第1台11的旋转方向而等间隔地设置。另外,第1台11可在2个方向旋转,旋转方向通过控制装置81而进行控制。

第1保持机构副12接收而保持从聚集装置41而供给的片聚集体7。第1保持机构副12相对各臂部11b,每隔1个地设置,在从各臂部11b的前端部垂落到下方的状态,固定于第1台11上。由此,第1保持机构副12处于等间隔地按多个而呈环状设置的状态。

另外,各第1保持机构副12分别具有一对第1保持机构12a。第1保持机构12a包括:导向板12b,该导向板12b固定于第1台11的底面上,于上下而延伸;固定夹持部12c,该固定夹持部12c从该导向板12b的下部,向外侧而突出;升降夹持部12d,该升降夹持部12d位于该固定夹持部12c的垂直上方,沿该导向板12b而可在上下方向移动。升降夹持部12d处于通过在图中没有示出的偏置机构(比如,弹簧部件等),偏置于固定夹持部12c侧的状态。

第1保持动作机构13可在上下方向而运动,并且通过在图中没有示出的弹簧部件等而偏置于下方。第1保持动作机构13通过上升,处于使上述升降夹持部12d向上运动,打开两个夹持部12c、12d的状态。即,处于可接收片聚集体7的状态(参照图6)。另外,在图6、图8中,为了便于图示,没有示出设置于后述的中间位置p13的第1保持机构副12)。另外,如果将片聚集体7从聚集装置41侧投入该状态的两个夹持部12c、12d之间,则第1保持动作机构13向下运动,由此,通过上述偏置机构的偏置力,升降夹持部12d向下运动。其结果是,通过两个夹持部12c、12d,以保持片聚集体7被夹持的状态而保持。

第1移送装置14通过从第1台11的旋转中心侧朝向外侧而运动,擦过固定夹持部12c和升降夹持部12d的两侧,将保持于两个夹持部12c、12d上的片聚集体7挤压到外侧(参照图6)。

另外,第1保持机构副12伴随第1台11的旋转,在依次移动位置的同时,进行巡回运动。具体来说,第1保持机构副12相对第1接收位置p11、第1转交位置p12、中间位置p13和运送机构之间接收位置p14,依次而间歇地旋转运动(参照图7)。这些位置p11、p12、p13、p14沿第1台11的旋转方向是等间隔的。

第1接收位置p11为从聚集装置41侧接收而保持2排的片聚集体7的位置。对应于第1接收位置p11,设置第1保持动作机构13,通过该第1保持动作机构13动作,由此,设置于第1接收位置p11的第1保持机构副12接收而保持2个片聚集体7。

第1转交位置p12为将通过第1保持机构副12而保持的片聚集体7转交给第1取入传送器61的后述的第1接收口61r的位置。对应于第1转交位置p12设置第1移送装置14,通过该第1移送装置14的动作,由此,从位于第1转交位置p12的第1保持机构副12,将片聚集体7转交到第1接收口61r。

运送机构之间转交位置p14为将通过第1保持机构副12而保持的片聚集体7转交给第2运送装置20。对应于运送机构之间转交位置p14设置第1移送装置14,通过该第1移送装置14的动作,由此,从位于运送机构之间转交位置p14的第1保持机构副12,将2个片聚集体7挤压到第2运送装置20侧,转交给第2运送装置20(参照图8)。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以后述的分散运送方式,泡罩片运送装置30动作的场合,位于第1转交位置p12的第1移送装置14动作,另一方面,位于运送机构之间转交位置p14的第1移送装置14不动作。相对该情况,在以后述的集中运送方式,泡罩片运送装置30动作的场合,位于第1转交位置p12的第1移送装置14不动作,位于运送机构之间转交位置p14的第1移送装置14动作。

下面对第2运送装置20进行说明。第2运送装置20像图4和图9所示的那样,包括第2台21(在图9等中没有示出)、第2保持机构副22、第2保持动作机构23和第2移送装置24。

第2台21包括4个臂部21b,其可以轴部21a为旋转中心而旋转,从轴部21a侧而延伸到外侧。臂部21b沿第2台21的旋转方向而等间隔地设置。

第2保持机构副22接收而保持从聚集装置41或第1运送装置10而供给的片聚集体7。第2保持机构副22处于相对第2臂部21b每次1个地设置,等间隔地按多个呈环状而设置的状态。第2保持机构副22分别具有一对第2保持机构22a。

第2保持机构22a具有与第1保持机构12a相同的结构,其包括导向板22b、固定夹持部22c和升降夹持部22d。升降夹持部22d处于通过在图中没有示出的偏置机构(比如,弹簧部件等)偏置于固定夹持部22c侧的状态。

第2保持动作机构23具有与第1保持动作机构13相同的结构,使升降夹持部22d向上运动,由此,处于可将片聚集体7接收到两个夹持部22c、22d之间的状态(参照图10。在图10、图12中,为了便于图示,没有示出设置于后述的中间位置p23的第2保持机构副22)。另外,如果将片聚集体7投入该状态的两个夹持部22c、22d之间,则第2保持动作机构23向下运动,由此,通过上述偏置机构的偏置力,升降夹持部22d向下运动。其结果是,通过两个夹持部22c、22d,以片聚集体7被夹持的状态而保持。

第2移送装置24具有与第1运送装置14相同的结构,具有从轴部21a侧而运动到外侧,由此将保持于第2保持机构副22上的片聚集体7挤压到外侧的功能(参照图10)。

此外,第2保持机构副22伴随第2台21的旋转,在依次移动位置的同时,进行巡回运动。具体来说,第2保持机构副22相对第2接收位置p21、第2转交位置p22、中间位置p23和运送机构之间接收位置p24,依次而间歇地旋转运动(参照图11)。这些位置p21、p22、p23、p24沿第2台21的旋转方向是等间隔的。

第2接收位置p21为接收而保持从聚集装置41按照4排并列而供给的片聚集体7中的剩余的2排的片聚集体7的位置。在第2接收位置p21设置第2保持动作机构23,通过该第2保持动作机构23的动作,设置于第2接收位置p21的第2保持机构副22接收而保持2个片聚集体7。

第2转交位置p22为将通过第2保持机构副22而保持的片聚集体7转交给第2取入传送器62的后述的第2接收口62r的位置。与第2转交位置p22相对应,设置第2移送机构24,通过该第2移送机构24的动作,将2个片聚集装置7从位于第2转交位置p22的第2保持机构副22转交给第2接收口62r。

运送机构之间接收位置p24为从第1运送装置10接收片聚集体7的位置。在运送机构之间接收位置p24设置第2保持动作机构23,第2保持动作机构23进行动作,由此,可通过第2保持机构副22而接收2个片聚集体7,该2个片聚集体7从位于运送机构之间接收位置p14的第1保持机构副12而转交(参照图12)。

接着,返回到图3,对第1取入传送器61和第2取入传送器62进行说明。

第1取入传送器61将从第1运送装置10而接收的片聚集体7直线运送给第1包装装置51。第1取入传送器61包括邻接设置于第1转交位置p12的第1接收口61r,可在该第1接收口61r一次地接收2个片聚集体7。

第2取入传送器62将从第2运送装置20而接收的片聚集体7直线运送给第2包装装置52。第2取入传送器62包括邻接设置于第2转交位置p22的第2接收口62r,可在该第2接收口62r,一次地接收2个片聚集体7。

另外,第1取入传送器61和第2取入传送器62以平行状态而设置。

还有,第1取入传送器61和第2取入传送器62可通过传送装置构成,该传送装置具有比如装载片聚集体7的运送座(在图中没有示出)、与支承销(在图中没有示出),该支承销相对该运送座的上面而突出,一边钩挂片聚集体7,一边将其运送给包装装置51、52侧。

下面对控制装置81进行说明。控制装置81包括:作为运算机构的cpu、存储各种程序的rom、临时存储运算数据或输入输出数据等的各种数据的ram、长期存储运算数据等的硬盘等。

控制装置81通过控制泡罩片运送装置30的动作,使泡罩片运送装置30按照下述方式而动作,该方式指将从聚集装置41而供给的片累计体7均匀地分配给2个包装装置51、52(分散运送方式)、或将片运送体7仅仅运送给第2包装装置52的方式(集中运送方式)。于是,在下面,接着对通过分散运送方式而使泡罩片运送装置30的动作的场合的控制装置81的动作、与通过集中运送方式而使泡罩片运送装置30的动作的场合的控制装置81的动作进1行说明。

首先,对以分散运送方式,使泡罩片运送装置30动作的场合进行说明。在此场合,控制装置81将各台11、21的旋转方向设定在从接收位置p11、p21最短到达转交位置p12、p22的路线。在本实施方式的场合,将第1台11的旋转方向设定在顺时针旋转方向,将第2台21的旋转方向设定在逆时针旋转方向。

此外,控制装置81按照下述方式控制各台11、21,该方式为:每1分钟的保持机构副12、22的间歇旋转运动次数(位置运动次数)与从聚集装置41向各运送装置10、20的片累计体7的每1分钟的供给量的一半相同。

比如,通过上述ptp包装机,每1分钟而制造800个ptp片1,将这些ptp片1送给聚集装置41。在这里,如果片聚集体7由2个ptp片1构成,则每1分钟向泡罩片运送装置30供给400个片聚集体7,每1分钟而分别向各运送装置10、20供给200个片聚集体7。在这样的场合,控制装置81按照保持机构副12、22的旋转运动每1分钟间歇地进行100次的方式,控制各运送装置10、20。即,按照每1分钟而每回100次地进行片聚集体7的接收动作,每1分钟接收200个片聚集体7的方式,控制各运送装置10、20的动作。在各位置p11~p14、p21~p24之间运动时的各保持机构副12、22的运动时间,与各位置p11~p14、p21~p24的各保持机构副12、22的临时停止时间分别对应于从聚集装置41到泡罩片运送装置30的片聚集体7的供给量等而适当设定。

另外,控制装置81在各保持机构副12、22临时停止的时刻,使设置于接收位置p11、p21的保持机构13、23向上动作,并且在刚从聚集装置41而供给片聚集体7之后的时刻,使该保持动作机构13、23向下运动。由此,从聚集装置41而供给的片聚集体7通过设置于接收位置p11、p21的保持机构副12、22而依次保持。此外,按照不动作方式对设置于运送机构之间的接收位置p24的第2保持动作机构23进行控制。

比如,在像图13所示的那样,片聚集体7由2个ptp片1构成的场合,每当在聚集装置41中进行1次的叠加动作时,将片聚集体7供给到各运送装置10、20,但是,已供给的片聚集体7通过设置于接收位置p11、p21的保持机构副12、22而依次保持。

此外,图13~16为说明图,包括表示通过聚集装置41而进行的叠加动作或2个保持机构副12、22的动作(移动·临时停止)的时序图、以及以示意方式表示2个运送装置10、20的状态的状态图等。在图13~图16中,通过虚线的箭头而表示片聚集体7从聚集装置41供给到运送装置10、20的场合。另外,在以示意方式表示2个运送装置10、20的状态的状态图中,通过实线的箭头而表示片聚集体7的接收和转交。此外,在状态图中,对应于各保持机构副12、22,对应地示出涂黑圆圈、涂黑矩形、空白圆圈、空白箭头,以便可更加容易地把握2个运送装置10、20的状态。另外,在各图中,叠加动作所需要的时间t经常是一定的。

另外,控制装置81在各保持机构副12、22临时停止的时刻,使设置于转交位置p12、p22的移送机构14、24从轴部11a、21a侧向外侧而动作。由此,位于转交位置p12、p22的保持机构副12、22所保持的2个片聚集体7分别挤压到取入传送器61、62侧,转交给接收口61r、62r。另外,设置于运送机构之间转交位置p14的第1移送机构14以不动作的方式控制。

通过像上述那样控制泡罩片运送装置30,每当保持机构副12、22移动位置时,进行相对聚集装置41的片聚集体7的接收、与相对2个接收口61r、62r的片聚集体7的转交。其结果是,供给到泡罩片运送装置30的片聚集体7通过2个运送装置10、20均等地分配给各包装装置51、52。

然后,通过对集中运送方式,使泡罩片运送装置30动作的场合进行说明。在该场合,将第1台11的旋转方向设定在从第1接收位置p11,最短地到达运送机构之间接收位置p14的路线的方向。另一方面,第2台21的旋转方向按照与分散运送方式的旋转方向以相同的方式设定。其结果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2个台11、21的旋转方向分别设定为逆时针旋转方向。

接着,控制装置81按照每1分钟的第2保持机构副22的间歇的旋转运动次数(位置运动次数)与从聚集装置41向各运送装置10、20的片聚集体7的每分钟的供给数相同的方式控制第2运送装置20。

比如,在每分钟地将100个片聚集体7分别供向各运送装置10、20的场合,按照下述方式控制第2运送装置20,该方式为:第2保持机构副22的旋转运动每分钟间歇地进行100次。另外,在各位置p21~p24之间运动时的第2保持机构副22的运动时间、与在各位置p21~p24的第2保持机构副22的临时停止时间对应于从聚集装置41向泡罩片运送装置30的片聚集体7的供给量等而适当设定。

另一方面,控制装置81按照下述方式控制第1运送装置10,该方式为:每1分钟的第1保持机构副12的间歇的回转运动次数(位置运动次数)与片聚集体7相对各运送器10、20的每分钟的供给数量的一半的数量相同。

比如在每分钟地将100个片聚集体7分别供给到各运送装置10、20的场合,按照第1保持机构副12的回转运动每1分钟而间歇地进行50次的方式控制第1运送装置10。由此,在第1保持机构副12按照1次而进行临时停止和运动的期间,第2保持机构副22按照2次而进行临时停止和运动。另外,在第1保持机构副12临时停止的期间,按照第2保持机构副22以2次而进行临时停止的方式,控制2个保持机构副12、22的运动、临时停止的时刻。

另外,控制装置81在第1保持机构副12临时停止的时刻,使设置于第1接收位置p11的第1保持动作机构13动作。另一方面,控制装置81每当第2保持机构副22以2次临时停止时,使设置于第2接收位置p21的第2保持动作机构23进行1次动作。由此,从聚集装置41而供给的片聚集体7通过移动到接收位置p11、p21的保持机构副12、22而依次保持,但是,第2保持机构副22在2次旋转运动的期间,以1次接收而保持从聚集装置41而供给的片聚集体7。其结果是,沿巡回运动方向而邻接的一对第2保持机构副22中的仅仅一者从聚集装置41接收而保持片聚集体7。

比如,像图14~图16所示的那样,在片聚集体7由4个、6个或10个的ptp片1构成的场合,在聚集装置41中进行2次、3次或5次的叠加动作,然后,将片聚集体7供给到各运送装置10、20。此时,设置于第1接收位置p11的第1保持机构副12依次保持该已供给的片聚集体7。另一方面,设置于第2接收位置p21的第2保持机构副22每隔1个地保持已供给的片聚集体7。图14表示构成片聚集体7的ptp片1的数量为4的场合,图15表示构成片聚集体7的ptp片1的数量为6的场合,图16表示构成片聚集体7的ptp片1的数量为10的场合。

还有,控制装置81在第1保持机构副12临时停止时的规定时刻(在本实施方式中,与设置于第2接收位置p21的第2保持动作机构23的动作时刻几乎相同的时刻),使设置于运送机构之间接收位置p24的第2保持动作机构23动作。由此,设置于运送机构之间接收位置p24的第2保持机构副22可从第1运送装置10接收而保持片聚集体7。

此外,控制装置81按照设置于第1转交位置p12的第1移送机构14不动作的方式控制上述第1移送机构14。由此,不将片聚集体7从第1运送装置10转交给第1接收口61r。

另一方面,控制装置81在作为2个保持机构副12、22分别临时停止时,与使设置于运送机构之间接收位置p24的第2保持动作机构23动作时几乎相同的时刻,使设置于运送机构之间转交位置p14的第1移送机构14动作。由此,将片聚集体7从第1运送装置10转交给第2运送装置20,保持通过设置于运送机构之间接收位置p24的第2保持机构副22而转交的片聚集体7。

另外,从第1运送装置10接收片聚集体7的第2保持机构副22不同于沿巡回方向而邻接的一对第2保持机构副22中,从聚集装置41接收片聚集体7的一者。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场合,沿巡回运动方向而邻接的2个第2保持机构副22中的一者承担从聚集装置41而供给的片聚集体7的接收,2个第2保持机构副22中的另一者承担从第1运送装置10而转交的片聚集体7的接收。比如,在图14~图16所示的例子中,与涂黑圆圈和空白圆圈相对应的第2保持机构副22承担从聚集体41而供给的片聚集体7的接收、与涂黑矩形和空白矩形相对应的第2保持机构副22承担从第1运送装置10而转交的片聚集体7的接收。

此外,控制装置81在第2保持机构副22临时停止的时刻,使设置于第2转交位置p22的第2移送机构24动作。由此,保持于第2保持机构副22上的2个片聚集体7分别挤压到第2取入传送器62侧,转交给第2接收口62r。其结果是,从聚集装置41而直接地供给的片聚集体7、与从第1运送装置10而接收的片聚集体7交替地转交给第2接收口62r。

通过像这样,控制泡罩片运送装置30的动作,从聚集装置41供给到2个运送装置10、20的片聚集体7不运送给第1包装装置51侧,而仅仅运送给第2包装装置52。

像以上具体描述的那样,按照本实施方式,在分散运送方式的场合,可通过第1运送装置10,将按照4排并列而供给的片聚集体7中的2排转交给第1转交口61r(第1包装装置51侧),可通过第2运送装置20将剩余的2排的片聚集体7转交给第2接收口62r(第2包装装置52侧)。由此,可将片聚集体7适当地分配给第1包装装置51和第2包装装置52,可适当地应对所要求的包装能力高的场合等的情况。

另一方面,在不必要求那么高的包装能力的场合,以集中运送方式,使泡罩片运送装置30动作,将片聚集体7从第1运送装置10转交给第2运送装置20,由此,可仅仅采用第2包装装置52包装片聚集体7。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场合,对应于必要的包装能力,可容易切换将片聚集体分散到2个包装装置51、52侧的方式(分散运送方式);将片聚集体7集中地运送到第2包装装置52侧(集中运送方式)。于是,不必要求经常采用2个包装装置51、52,可谋求包装的成本的降低。

另外,由于在2个运送装置10、20中,分别由一对保持机构12a、22a构成的保持机构副12,22呈环状而设置,故与呈环状而设置由4个保持机构构成的组的运送机构相比较,可使保持机构12a、22a巡回运动时的回转半径更小。其结果是,与2个运送装置10、20在邻接的状态并列而设置的情况相配合,可有效地抑制泡罩片运送装置30的大型化。

此外,由于可使保持机构12a、22a的回转半径更小,故保持机构12a、22a或台11、21等的泡罩片运送装置30的结构部以较小的加速度而动作。于是,不必要求使泡罩片运送装置30的驱动系统更加牢固,或使结构部的刚性更高,以便应对加速度的增加,可有效地抑制装置的制造等的各种成本的增加。另外,在保持机构12a、22a的回转运动时,由于对片聚集体7施加的离心力较小,故不必要求增加保持机构12a、22a的保持力。于是,可更加可靠地防止伴随保持力的增加,对片聚集体7造成损害的情况。

另外,在以集中运送方式而使泡罩片运送装置30动作的场合,在第2运送装置20中,邻接的2个第2保持机构副22中的一者承担从聚集装置41而供给的片聚集体7的接收,2个第2保持机构副22中的另一者承担从第1运送装置10而转交的片聚集体7的接收。即,各第2保持机构副22经常从一定的对象接收片聚集体7。于是,可更加可靠地防止片聚集体7的转交和接收的处理的复杂化,并且可谋求泡罩片运送装置30的稳定的动作。

并且,由于第1取入传送器61和第2取入传送器62以平行状态而设置,故与2个取入传送器61、62在不同的方向而延伸的场合相比较,可更加可靠地抑制泡罩片运送装置30的大型化。

再有,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记载内容,比如,也可像下述那样而实施。显然,在下面没有列举的其它的应用例子、变形例子也是当然可能的。

(a)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泡罩片运送装置30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以相对2个包装装置51、52均等地分配片聚集体7的方式(均等运送方式),仅仅相对第2包装装置52,运送片聚集体7的方式(集中运送方式)而进行动作。相对该情况,还可按照相对2个包装装置51、52,不均等地分配片聚集体7的方式(不均等运送方式),使泡罩片运送装置30动作的方式构成。

比如,第1运送装置10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将从聚集装置41而供给的片聚集体7中的半数转交给第1接收口61r(第1包装装置51侧),将剩余的半数转交给第2运送装置20,另一方面,第2运送装置20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将从聚集装置41和第1运送装置10而接收的片聚集体7全部地转交给第2接收口62r(第2包装装置52侧)。在此场合,可将从聚集装置41供向泡罩片运送装置30的片聚集体7中的1/4运送给第1包装装置51,可将所供给的片聚集体7中的3/4运送给第2包装装置52。显然,可通过调整从第1运送装置10到第2运送装置20的片聚集体7的转交数量,变更运送给各包装装置51、52的片聚集体7的数量的比。

可通过像这样而构成,应对打算使第1包装装置51的包装数量、与第2包装装置52的包装数量不同的场合。比如,在第1包装装置5采用捆扎装置,第2包装装置52采用枕式包装装置时,可应对通过带而捆扎的片聚集体7的数量、与进行枕式包装的片聚集体7的数量不同的场合。

(b)上述实施方式的保持机构副12、22的数量为举例性的,保持机构副12、22的数量可适当变更。于是,各运送装置10、20也可分别具有6个或8个的保持机构副12、22。显然,既可使保持机构副12、22的数量为奇数,也可使第1保持机构副12的数量和第2保持机构副22的数量不同。

(c)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场合,作为泡罩片而列举有ptp片1,但是,也可将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应用于ptp片1以外的泡罩片。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场合,作为内容物列举有药片5,但是,内容物也可为胶囊、电子器件等。

标号的说明:

标号1表示ptp片(泡罩片);

标号2表示袋部;

标号5表示药片(内容物);

标号7表示片聚集体;

标号10表示第1运送装置(第1运送机构);

标号12表示第1保持机构副;

标号12a表示第1保持机构;

标号20表示第2运送装置(第2运送机构);

标号22表示第2保持机构副;

标号22a表示第2保持机构;

标号30表示泡罩片运送装置;

标号51表示第1包装装置;

标号52表示第2包装装置;

标号61表示第1取入传送器;

标号61r表示第1接收口;

标号62表示第2取入传送器;

标号62r表示第2接收口;

标号p11表示第1接收位置;

标号p12表示第1转交位置;

标号p14表示运送机构之间转交位置;

标号p21表示第2接收位置;

标号p22表示第2转交位置;

标号p24表示运送机构之间转交位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