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箍组装机的挡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92115发布日期:2018-10-16 22:41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卡箍组装机的挡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卡箍组装机的挡料机构。



背景技术:

卡箍是连接带沟槽的管件、阀门以及管路配件的一种连接装置,用在对快接头之间起紧箍作用,一般卡箍分为内卡箍和外卡箍,通过卡箍组装机将内卡箍和外卡箍进行压合组装。卡箍组装机现有技术中上料采用振动盘和振动输送机配合的方式,噪音大且出不了料;检测外卡卡箍姿态状态是采用照相识别加翻转机构,效率低;而且机械手对外卡箍抓取转运至装配转盘时,机械手易夹住卡箍螺帽头,导致机械手夹不起外卡箍更无法顺利放置在内卡箍预压时平台上;而现有技术中为防止内卡箍与外卡箍组装压合时变形,虽设置了上压板机构,但效率低外卡压入内卡时,因螺帽搁置在夹具上,外卡箍不能完全压入内卡箍;需针对现有缺陷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上料更便捷、噪音小、防止堆料的一种卡箍组装机的挡料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卡箍组装机的挡料机构,所述挡料机构设置在卡箍组装机的传送机构上,所述传送机构中设置有输送物料的传送台,所述挡料机构设置在传送台上方,所述挡料机构包括挡料杆,与所述挡料杆连接的挡料支撑杆,所述挡料杆和挡料支撑杆组合成t形能调节挡料杆高度的挡料机构;所述挡料机构还连接有挡料驱动装置,通过挡料驱动装置驱动挡料支撑杆转动,通过挡料支撑杆带动挡料杆转动,使卡箍一一被依次送出。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方案中,挡料杆上还设置有橡胶垫层或者橡胶包胶。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方案中,挡料支撑杆垂直设置在挡料杆中腰处,所述挡料杆套接于挡料支撑杆端部。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方案中,传送台上至少部分设置有传送挡板,所述传送台上还设置有传送物料的传送带,所述传送挡板上设置有用于物料导向和限制物料流量的传送导流板。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方案中,所述传送台上挡料机构设置位置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料斗连接;挡料支撑杆带动挡料杆转动,所述挡料杆将堆积的卡箍拨回料斗,最终使卡箍一一被依次送出。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方案中,传送机构侧面连接有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设置有料斗,所述料斗设置在所述传送机构侧面。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方案中,挡料杆距离传送台的高度可调节且高于单个被传送的卡箍高度。

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产生的技术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卡箍组装机的挡料机构,通过将上料机构分为内卡箍上料机构和外卡箍上料机构,实现了将内外卡箍进行同时上料的操作,上料机构采用料斗和物料抬升带的配合减少了生产产生的噪音,更实现了生产上料的自动化。上料机构和传送机构连接有效传输的过程中,通过传送机构传送台侧面依次设置有挡料机构和照相识别系统,实现物料的初步检测,挡料机构的设置,通过挡料杆转动,将堆积的卡箍拨回料斗,最终使卡箍一一被依次送出。物料堆积会影响后续照相识别系统的拍照识别,照相识别系统则是将卡箍的姿态进行拍照检测,符合要求的传送至下一环节;所述上料机构通过传送机构与操作机构连接;通过所述操作机构中设置有吹气挡料机构,限定卡箍的位置便于机械手夹取;后续的卡箍组装压合机构采用四个工位进行旋转操作实现了外卡箍和内卡箍的压合组装,再通过操作机构的出料口将组装好的卡箍输送出去完成卡箍组装。

2、上料机构中料斗采用倒锥形或倒三角体与物料抬升带嵌接,使得卡箍与物料抬升带有足够大的贴合面;物料抬升带上设置有多个橡胶凸条,提升摩擦力将卡箍进行传送;物料抬升带坡度低于90度,便于卡箍向上抬送;u形的下料仓上设置有下料斜板,便于将抬升的卡箍滑落至传送台的传送带上。

3、在传送台上设置有传送挡板,防止卡箍掉落出台面。

4、所述挡料机构包括挡料杆和与挡料杆连接的挡料支撑杆,可根据被传送的单个卡箍高度对挡料杆进行调节高度,适应不同型号的卡箍,再者通过挡料杆上设置有橡胶垫层或者橡胶包胶,使得挡料驱动装置驱动挡料杆动作将多余的卡箍扫入料斗的时候对卡箍不造成机械损伤也减少了生产噪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卡箍组装机整机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卡箍组装机整机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卡箍组装机的上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卡箍组装机的上料机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卡箍组装机的挡料机构和照相识别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卡箍组装机的挡料机构和照相识别系统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卡箍组装机的吹气挡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图7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卡箍组装机的卡箍组装压合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料机构,11-料斗,111-物料抬升带,112-凸条,113-下料仓,114-下料斜板,12-挡料机构,121-挡料杆,122-挡料支撑杆,13-传送机构,133-传送台,131-传送挡板,132-传送导流板,14-照相识别系统,141-照相装置,142-料剔除装置,15-矩形支撑架,151-撑脚,16-三角形支撑体,1a-外卡箍上料机构,1b-内卡箍上料机构,3-操作机构,4-吹气挡料机构,5-卡箍组装压合机构,6-内卡箍操作机构,7-出料口,31-控制箱,32-操作柜.311-行走轮,33-警示报警灯,41-挡料驱动机构,42-驱动轴,421-限位板,422-导向板,423-调整轴,424-支撑架,43-吹气装置,431-左吹气固定座,431a-左连接孔,432-右吹气固定座,432a-右连接孔,437-挡块,433-固定阀,434-左吹气管,435-右吹气管,44-传送台,441-转轴,45-支撑脚,51-压合机构撑脚,52-压合机构工作台,521-驱动机构,53-内卡箍压合工位,531-内卡箍抵板,54-外卡箍套接工位,55-内外卡箍压合工位,551-导流抵板,552-压合板,553-压合支撑槽钢,56-组合卡箍下料工位,561-固定卡槽,562-活动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9所示,一种卡箍组装机包括上料机构1,上料机构1分为内卡箍上料机构1b和外卡箍上料机构1a,与上料机构1连接的传送机构13,传送机构13上依次设置有挡料机构12和照相识别系统14,上料机构1通过传送机构13与操作机构3连接;操作机构3包括吹气挡料机构4和卡箍组装压合机构5。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方案中,如图1~图4所示,上料机构1包括料斗11,与料斗11连接的物料抬升带111,物料抬升带111上设置有多个凸条112,物料抬升带111一端至少部分卡接在料斗11内,物料抬升带111另一端设置有u形的下料仓113,通过物料抬升带111将卡箍抬升后,通过设置在下料仓113内的物料抬升带111将卡箍运输到物料抬升带111尽头掉落,通过下料仓113侧面设置有传送机构13的一侧设置的下料斜板114使得卡箍滑落在传送机构13的传送台上。进一步的,凸条112采用橡胶条,水平均匀设置在物料抬升带111上,凸条112侧截面是梯形。进一步的,物料抬升带111与地面之间形成的夹角小于90度,即物料抬升带111坡度小于90度。进一步的,料斗11是倒锥形或倒三角体。进一步的,所述物料抬升带111设置在连接料斗11和下料仓113的抬升架(未图示)上,所述抬升架(未图示)对物料抬升带111起到支撑作用,所述抬升架(未图示)的坡度在35度~80度。

进一步的,所述物料抬升带111设置在连接料斗11和下料仓113的抬升架(未图示)上,所述抬升架(未图示)对物料抬升带111起到支撑作用。料斗11设置在抬升架(未图示)上;抬升架(未图示)依靠在矩形支撑架15上,抬升架(未图示)与矩形支撑架15之间采用三角形支撑体16支撑连接;矩形支撑架15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撑脚151。

具体的,现有技术原上料采用振动盘和振动输送机配合的方式,噪音大,且出不了料。本发明中,改用上料机结合筛选皮带输送机,上料机将料斗中的外卡箍或内卡箍,提升到物料抬升带111上,物料抬升带111在输送内外卡箍过程中,由设置在物料抬升带111上方的几道凸条112,将堆料回到料斗11中,内外卡箍最终一个个被输出。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方案中,如图3~图6所示,上料机构1侧面并列设置有传送机构13,传送机构13中设置有输送物料的传送台,传送台上至少部分设置有传送挡板131,传送台上还设置有传送物料的传送带,传送挡板131上设置有传送导流板132用于物料的导向和限制物料流量作用。进一步的,传送机构13在传送台一侧依次设置有挡料机构12和照相识别系统14;在传送台上挡料机构13和照相识别系统14设置位置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槽,连接槽与料斗11连接.进一步的,连接槽的边沿设置有导槽斜板。

进一步的,挡料机构12,挡料机构12包括挡料杆121,与挡料杆121连接的挡料支撑杆122,挡料杆121和挡料支撑杆122组合成t形挡料机构。具体的,挡料机构12还连接有挡料驱动装置(未图示);挡料杆121上还设置有橡胶垫层或者橡胶包胶,通过挡料驱动装置(未图示)驱动挡料支撑杆122转动,通过挡料支撑杆122带动挡料杆121动作,根据传送的卡箍的高度,预先设定好挡料杆121的高度略高于单个卡箍的高度,当传送带上的卡箍传送到挡料机构12处,如有叠加在一起的卡箍,由挡料杆121挡住通过驱动装置(未图示)将多余的卡箍打落至料斗11中。挡料支撑杆122垂直设置在挡料杆121中腰处,且挡料杆121套接于挡料支撑杆122端部。

进一步的,当经过挡料机构12筛选的卡箍通过传送台上设置的照相识别系统14区域时,通过照相识别系统14中的照相装置141设置在传送台上方,照相装置141的摄像头正对经过的卡箍,并对经过照相区域的卡箍进行拍照,识别卡箍的摆放姿态,如不符合要求通过照相识别系统中的料剔除装置142将不符合条件的卡箍拨回料斗11中。进一步的,照相识别系统14在传送台上将物料拨回料斗11的连接槽上设置有导槽斜板,便于拨料时物料更方便滑入料斗11中。

具体的,现有技术中传送机构13在输送内外卡箍过程中,由设置在传送机构13上方的挡料杆121,将堆料回到料斗11中,内外卡箍最终一个个被筛选输出。现有技术的中外卡箍卡钩向上操作采用照相识别加翻转机构,效率低。本发明将照相识别系统14提前到其原前端的传送机构13上方设置,将卡钩在下的外卡箍,识别出后踢回到料斗11中。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方案中,如图1~图9所示,传送机构12一端与上料机构1连接,传送机构12另一端连接有操作机构3,分别通过内卡箍上料机构1b和外卡箍上料机构1a连接的传送机构13将内卡箍和外卡箍传送至操作机构3中。

具体的,操作机构3包括吹气挡料机构4和卡箍组装压合机构5。

由于外卡箍上设置有紧固螺钉(未图示),在实际生产中通过机械手将外卡箍夹起传送至操作机构3中的卡箍组装压合机构5,但是机械手一旦夹到外卡箍的紧固螺钉(未图示)常常会造成倾斜,造成卡箍抓取不成功掉落等问题,严重影响生产质量和生产安全,因此通过吹气挡料机构4解决了这一技术问题,通过吹气挡料机构4将外卡箍上设置有紧固螺钉(未图示)的一部分排除在机械手夹取区域外,使得机械手能顺利夹取外卡箍,实现安全高质量的机械生产。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方案中,如图7~图8所示,吹气挡料机构4下方设置有若干个支撑脚45,吹气挡料机构4上部设置有操作面,操作面上设置有传送台44,传送台44通过吹气挡料机构4上设置的转轴441驱动传送,操作面一端设置有挡料驱动机构41,挡料驱动机构41连接有驱动轴42,驱动轴42两侧套接设置有限位板421,限位板421一端是与驱动轴42套接,另一端设置有弧形的导向板422,限位板421外侧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架424,支撑架424设置有调整轴423,通过调整轴423调节两相对设置的限位板421之间的距离。

传送台44与驱动轴42连接的一侧还设置有围挡,围挡与限位板421之间构成产品传送区,通过传送台44将卡箍传送至机械手夹取工区处。围挡中间还设置有槽口,槽口两侧的围挡上分别设置有左吹气固定座431和右吹气固定座432,左吹气固定座431和右吹气固定座432上均设置有连接孔431a,连接孔431a上设置有吹气装置43,吹气装置43底部设置有与连接孔431a连接的衔接口(未图示),吹气装置43是t字形,且在吹气装置43上设置有左吹气管434和右吹气管435,在左吹气管434和右吹气管435的相邻处均设置有挡块437,且挡块437的高度不高于相邻的吹气管高度,通过固定阀将左吹气管434和右吹气管435分别相对设置在吹气装置43的侧面,左吹气管434和右吹气管435是l形。通过吹气管将卡箍上紧固螺钉一端吹开,防止紧固螺钉一端落入机械手夹取工作区;再由挡块437抵住紧固螺钉(未图示),进一步的,防止紧固螺钉(未图示)一端落入机械手夹取工作区;同时由于紧固螺钉(未图示)从卡箍左侧插入和从卡箍右侧插入,会影响紧固螺钉螺帽的朝向,因此本发明在吹气装置上设置有左吹气管434和右吹气管435,通过将吹气装置43拔出后水平旋转180度后固定在另一侧吹气固定座上来适用于不用类型的卡箍。

具体的,现有技术,机械手将外卡转运至装配转盘时,易夹住卡箍螺帽头,夹不起来。本发明设置特殊结构的带吹气挡料机构4,使得任何不同形式的带紧固螺钉(未图示)的外卡箍,在夹持位时紧固螺钉螺帽不在机械手夹持点位置。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方案中,如图9所示,卡箍组装压合机构5底部设置有多个圆柱形的压合机构撑脚51,卡箍组装压合机构5上设置有压合机构工作台52,压合机构工作台52上设置有多个驱动机构521,压合机构工作台52上设置有4个工位,每个相邻工位间隔旋转角度是90度,分别是内卡箍压合工位53、外卡箍套接工位54、内外卡箍压合工位55、组合卡箍下料工位56;压合机构工作台52上设置有4个旋转卡槽,每个旋转卡槽包括固定卡槽561和活动卡槽562,固定卡槽561和活动卡槽562均为弧形卡槽。更进一步的,固定卡槽561和活动卡槽562的高度低于内卡箍高度。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方案中,固定卡槽561和活动卡槽562的高度采用内卡箍高度的0.2~0.6之间,本发明中,固定卡槽561和活动卡槽562的高度采用内卡箍高度的三分之一。

进一步的,内卡箍压合工位3与外卡箍套接工位54之间设置有内卡箍抵板531,内卡箍抵板531是弧形且内卡箍抵板531套设在内卡箍压合工位3与外卡箍套接工位54之间设置的压合机构撑脚51上部,当内卡箍传送到内卡箍压合工位53的固定卡槽561和活动卡槽562之间时,通过旋转卡槽从内卡箍压合工位53旋转至外卡箍套接工位54时,一边通过内卡箍抵板531从上而下抵压住内卡箍,另一方面通过活动卡槽562向内收紧将内卡箍压缩,使得内卡箍在压缩内径收小过程中内卡箍不变形,这样既压缩了内卡箍,便于将外卡箍套设在内卡箍外侧,又在运送内卡箍的过程中完成压缩作业还减少了操作时间,进一步提升了内卡箍压缩效率和成品率。

进一步的,当运行到外卡箍套接工位54时,由于固定卡槽561和活动卡槽562的高度低于内卡箍高度,内卡箍的外直径压缩后小于外卡箍内直径时,通过机械手将吹气挡料机构4上的外卡箍夹起后套接在外卡箍套接工位54上的内卡箍上。

进一步的,外卡箍套接工位54与内外卡箍压合工位55之间设置有导流抵板551,导流板551套接在外卡箍套接工位54与内外卡箍压合工位55之间设置的压合机构撑脚51上部,导流抵板551底部设置有导流槽(未图示),通过导流槽(未图示)限定了外卡箍上紧固螺钉(未图示)的位置。进一步的,内外卡箍压合工位55上设置有压合支撑槽钢553,压合支撑槽钢553上设置有压合板553,当内卡箍和外卡箍传送至内外卡箍压合工位55时活动卡槽562松开,通过压合板553套接在压合支撑槽钢554上向下压合,将内卡箍与外卡箍压合成一体,同时由于导流槽551限定了外卡箍上紧固螺钉(未图示)的位置,有效防止了压合板551在向下压合时外卡箍的紧固螺钉(未图示)卡在压合板551下,从而影响卡箍压合效果。

进一步的,当内卡箍与外卡箍在内外卡箍压合工位55完成压合操作后将压合后的卡箍传送至组合卡箍下料工位56,将压合好的卡箍通过操作机构3的出料口7输出,完成卡箍组装操作。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发现,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卡箍组装机的挡料机构,卡箍组装机通过将上料机构1分为内卡箍上料机构1b和外卡箍上料机构1a,实现了将内外卡箍进行同时上料的操作,上料机构1用料斗11和物料抬升带111的配合减少了生产产生的噪音,更实现了生产上料的自动化。上料机构1和传送机构13连接传输物料的过程中,通过传送机构13传送台侧面依次设置有挡料机构12和照相识别系统14,实现物料的初步检测,挡料机构12的设置防止物料的堆积,物料堆积会影响后续照相识别系统14的拍照识别,照相识别系统14则是将卡箍的姿态进行拍照检测,不符合的扫入料斗11重新通过物料抬升带111上传卡箍,符合要求的传送至下一环节;上料机构1通过传送机构13与操作机构3连接;通过操作机构3中设置有吹气挡料机构4,限定卡箍的位置便于机械手夹取;后续的卡箍组装压合机构5采用四个工位进行旋转操作实现了外卡箍和内卡箍的压合组装,再通过操作机构的出料口将组装好的卡箍输送出去完成卡箍组装。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结构简单轻便、折叠更便捷、使用更平稳的一种卡箍组装机的挡料机构。

以上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