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搬运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81415发布日期:2018-12-22 09:30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搬运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搬运机器人。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装配车间在将货物装配成型之后,通常还需要进行检验、打标以及包装等方面的后续处理,而为了能够将这些处理工序快速进行,通常都会在每两个相邻的处理工序之间设置相应的输送带,但问题是由于空间布局的原因,光是靠输送带往往并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现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搬运机器人。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搬运机器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通过轴承安装有身躯,身躯上端固装有头部,所述身躯的左侧前部、右侧前部均以旋转方式安装有旋转轴,每个旋转轴下部均安装有直齿轮;所述直齿轮上部均安装有手臂,每个手臂后端均固装有承载架。

两个直齿轮之间设有与二者啮合相配的双面齿条,所述双面齿条前端连接有液压缸,双面齿条后端焊接有分齿条,所述身躯下部设有一圈与分齿条相适配的直齿。

所述液压缸固装在底座上;底座上开有将双面齿条前后滑动安装的主槽。

每个承载架上均固装有气缸。

每个承载架均由三块矩形板拼接而成,而这三块矩形板中的一条边上具有直倒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通过两对齿轮齿条交替式传动,能够有效地对货物进行拿取,并转向运输以及释放,达到自动将货物运输至特定的加工工序处的效果,适用范围较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2为承载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清楚、更完整的阐述,当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基于本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的实施例,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搬运机器人,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通过轴承安装有身躯2,身躯2上端固装有头部3,所述身躯2的左侧前部、右侧前部均以旋转方式安装有旋转轴4,每个旋转轴4下部均安装有直齿轮5;所述直齿轮5上部均安装有手臂6,每个手臂6后端均固装有承载架7。

两个直齿轮5之间设有与二者啮合相配的双面齿条8,所述双面齿条8前端连接有液压缸10,双面齿条8后端焊接有分齿条9,所述身躯2下部设有一圈与分齿条9相适配的直齿2a。

所述液压缸10固装在底座1上;底座1上开有将双面齿条8前后滑动安装的主槽1a。

每个承载架7上均固装有气缸11。

每个承载架7均由三块矩形板拼接而成,而这三块矩形板中的一条边上具有直倒角。

初始状态下,双面齿条8与两个直齿轮5相啮合,而分齿条9与直齿2a未啮合。在实际运用时,当一个货物自后向前输送至靠近身躯2时,只需通过液压缸10将双面齿条8以及分齿条9向前侧拉动,一方面,通过轮齿传动,使得位于左侧的手臂6以及承载架7顺时针旋转,位于右侧的手臂6以及承载架7逆时针旋转,即两个承载架7产生并拢使得货物能够进入至两个承载架7上。

进一步的,双面齿条8与两个直齿轮5的啮合状态脱离,分齿条9与直齿2a开始啮合,并在液压缸10的拉动下,身躯2以及两个手臂6均会围绕身躯2中心进行转动,使得货物能够被旋转一定的角度至转运目的地附近,然后再通过气缸11的推移进行卸料。

进一步的,通过液压缸10对双面齿条8以及分齿条9的前推,可实现复位,方便继续进行下一次转运工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搬运机器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通过轴承安装有身躯,身躯上端固装有头部,所述身躯的左侧前部、右侧前部均以旋转方式安装有旋转轴,每个旋转轴下部均安装有直齿轮;所述直齿轮上部均安装有手臂,每个手臂后端均固装有承载架。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通过两对齿轮齿条交替式传动,能够有效地对货物进行拿取,并转向运输以及释放,达到自动将货物运输至特定的加工工序处的效果,适用范围较广。

技术研发人员:汪建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汪建文
技术研发日:2018.06.14
技术公布日:2018.1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