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改性纤维的纺丝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7797发布日期:2018-12-11 22:47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改性纤维的纺丝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改性纤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改性纤维的纺丝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改性纤维是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使纤维变性而制得的化学纤维。经过物理变性的纤维有异形纤维、变形纤维和复合纤维。用化学方法改性的纤维有接枝纤维、共聚纤维和经化学后处理变性的纤维等。

改性方法有:(1)化学法,如共聚或接枝共聚等方法;(2)物理法,如共混或物理性添加某些改性剂等方法。这些方法已被广泛采用,成功地开发出了许多改性化学纤维的新品种,如高湿模量黏胶纤维、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纤维(cdp纤维、ecdp纤维)、丙烯腈-氯乙烯共聚纤维(腈氯纶)、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等。

成纤聚合物在溶剂中溶解成溶液,或将成纤聚合物切片在螺杆挤出机中加热熔融成熔体,经纺前准备工序后入纺丝机,用纺丝泵将纺丝溶液或熔体定量、连续且均匀地从喷丝头的细孔压出,这种细流在水、凝固液或空气中固化,生成初生纤维。

目前被广泛应用的纺丝牵引装置中,还存在的主要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纺丝在牵引时受到摩擦作用,容易发生缠绕断裂;

(2)纺丝的在收卷时的张紧作用无法调节,收卷时的速度无法正常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改性纤维的纺丝牵引装置,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改性纤维的纺丝牵引装置,包括支撑总架和设置在支撑总架上的线轴固定机构,所述线轴固定机构的上方设有与支撑总架固定连接的h形板架,所述h形板架上设有丝线卷绕机构,所述丝线卷绕机构的上方还设有张紧上蜡机构和卷轴机构,所述张紧上蜡机构和卷轴机构均安装在h形板架上;

所述h形板架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支撑总架两侧的竖向支板,以及设置在两个竖向支板之间的空腔转动圆盘,所述空腔转动圆盘的侧曲面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抛光倾斜切割凹槽,所述空腔转动圆盘的上端内壁设有c字环形卡槽,所述c字环形卡槽内安装有旋转圆形板,所述丝线卷绕机构包括设置旋转圆形板中心位置上的绞绕板,所述绞绕板的边缘位置设有若干环形分布的穿线孔,所述空腔转动圆盘的内部还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旋转圆形板的内表面中心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线轴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总架上的安装底板,以及若干环形设置在安装底板上的筒形立柱,所述筒形立柱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环形凹槽,并且所述筒形立柱的外侧套设有橡胶外罩,所述橡胶外罩的内壁上固定设有安装在环形凹槽内的轴承,所述橡胶外罩的外表面设有弹性橡胶垫块。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张紧上蜡机构包括张紧机构和上蜡机构,所述张紧机构上设置有一级转移杆和一级紧致板,所述一级转移杆两端均连接有动力机,所述一级紧致板通过法兰盘与竖向支板相连,且所述一级紧致板上设有若干张紧调节器,所述张紧调节器的中间设置有张紧立杆,所述张紧立杆上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调节螺母、压缩弹簧、外压紧片和内压紧片,所述竖向支板的顶部设置有压线头板,所述压线头板通过支架柱与竖向支板相连,且压线头板的下侧面设置有橡胶压紧垫。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蜡机构包括纺丝走板和设置于所述纺丝走板上的上蜡筒,所述纺丝走板内设置有至少两个走纱轨道,所述走纱轨道与所述上蜡筒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走纱轨道和所述上蜡筒的底部连通,所述上蜡筒中放置有集蜡块,在走纱过程中所述集蜡块与纺丝接触进行上蜡。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走纱轨道的出口处设置有导纱通道,位于所述纺丝走板两端的所述导纱通道向内侧转弯导向。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卷轴机构包括设置在两个竖向支板之间的l形承重板,以及设置在l形承重板中心的旋转立杆,所述旋转立杆通过轴承安装在l形承重板中心位置上,并且l形承重板上还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旋转立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旋转立杆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辐射形竖板,每个所述辐射形竖板的外侧均设有橡胶耐磨垫,所述橡胶耐磨垫的侧面还设有c字安装槽,所述c字安装槽通过粘附胶水与辐射形竖板固定黏贴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使用单面旋转绞线操作,在绞线的过程中,有效的防止纺丝线轴之间发生缠绕混乱,另外增加轴承的使用,在较大的外力情况下线轴可自我调适转动,有效的减少纺丝在牵引过程中发生断裂。

(2)本发明能够对经纱的线头进行有效的存放控制,快速方便的找到经纱的线头,给人们的使用带来很大便利,而且还设置有紧器板,使得经纱通过紧器板上的张紧调节器进行张紧作用,能提高经纱张紧的效果,以方便经纱进行下一步的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h形板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张紧上蜡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张紧调节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上蜡机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卷轴机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支撑总架;2-线轴固定机构;3-h形板架;4-丝线卷绕机构;5-张紧上蜡机构;6-卷轴机构;7-张紧机构;8-上蜡机构;

201-安装底板;202-筒形立柱;203-环形凹槽;204-橡胶外罩;205-轴承;206-弹性橡胶垫块;

301-竖向支板;302-空腔转动圆盘;303-抛光倾斜切割凹槽;304-c字环形卡槽;305-旋转圆形板;

401-绞绕板;402-穿线孔;403-驱动电机;

601-l形承重板;602-旋转立杆;603-辐射形竖板;604-橡胶耐磨垫;605-c字安装槽;

701-一级转移杆;702-一级紧致板;703-法兰盘;704-张紧调节器;705-张紧立杆;706-调节螺母;707-压缩弹簧;708-外压紧片;709-内压紧片;7010-压线头板;7011-支架柱;7012-橡胶压紧垫;

801-纺丝走板;802-上蜡筒;803-走纱轨道;804-集蜡块;805-导纱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改性纤维的纺丝牵引装置,包括支撑总架1和设置在支撑总架1上的线轴固定机构2,所述线轴固定机构2的上方设有与支撑总架1固定连接的h形板架3,所述h形板架3上设有丝线卷绕机构4,所述丝线卷绕机构4的上方还设有张紧上蜡机构5和卷轴机构6,所述张紧上蜡机构5和卷轴机构6均安装在h形板架3上。

所述线轴固定机构2包括设置在支撑总架1上的安装底板201,以及若干环形设置在安装底板201上的筒形立柱202,所述筒形立柱202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环形凹槽203,并且所述筒形立柱202的外侧套设有橡胶外罩204,所述橡胶外罩204的内壁上固定设有安装在环形凹槽203内的轴承205,所述橡胶外罩204的外表面设有弹性橡胶垫块206,线轴固定机构2用以固定纺丝的线轴,从而在纺丝牵引的过程中,保证线轴不会发生脱落,实现快速稳定的牵引效果。

线轴固定机构2的具体使用方式为,将纺丝线轴固定套在橡胶外罩204外侧,由于弹性橡胶垫块206的可压缩和自恢复能力,可将纺丝线轴固定,橡胶外罩204可通过轴承205绕筒形立柱202上的环形凹槽203转动,从而实现纺丝的牵引操作。

如图2所示,所述h形板架3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支撑总架1两侧的竖向支板301,以及设置在两个竖向支板301之间的空腔转动圆盘302,所述空腔转动圆盘302的侧曲面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抛光倾斜切割凹槽303,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所述抛光倾斜切割凹槽303与筒形立柱202的位置一一对应。

所述空腔转动圆盘302的上端内壁设有c字环形卡槽304,所述c字环形卡槽304内安装有旋转圆形板305,所述丝线卷绕机构4包括设置旋转圆形板305中心位置上的绞绕板401,所述绞绕板401的边缘位置设有若干环形分布的穿线孔402,所述空腔转动圆盘302的内部还设有驱动电机403,所述驱动电机403的输出轴与旋转圆形板305的内表面中心固定连接。

橡胶外罩204外侧安装的纺丝可在穿过绞绕板401上的穿线孔402,当驱动电机403带动旋转圆形板305旋转运动时,可将若干根纺丝相互缠绕成直径较大的纺丝线条,旋转圆形板305在c字环形卡槽304内旋转运动,旋转运行的稳定性能高,并且也可避免对纺丝本身的摩擦。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张紧上蜡机构5包括张紧机构7和上蜡机构8,所述张紧机构7上设置有一级转移杆701和一级紧致板702,所述一级转移杆701两端均连接有动力机。

所述一级紧致板702通过法兰盘703与竖向支板301相连,且所述一级紧致板702上设有若干张紧调节器704,所述张紧调节器704的中间设置有张紧立杆705,所述张紧立杆705上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调节螺母706、压缩弹簧707、外压紧片708和内压紧片709,所述竖向支板301的顶部设置有压线头板7010,所述压线头板7010通过支架柱7011与竖向支板301相连,且压线头板7010的下侧面设置有橡胶压紧垫7012。

本发明通过动力机和法兰盘的结合使用,提高经纱的输送速度,减小经纱输送耗费的时间,提高该张紧机构的工作效率,并且压线头板和橡胶压紧垫的使用,能够对经纱的线头进行有效的存放控制,快速方便的找到经纱的线头,给人们的使用带来很大便利,而且还设置有紧器板,使得经纱通过紧器板上的张紧调节器进行张紧作用,能提高经纱张紧的效果,以方便经纱进行下一步的加工,有利于工厂的快速生产。

如图5所示,所述上蜡机构8包括纺丝走板801和设置于所述纺丝走板801上的上蜡筒802,所述纺丝走板801内设置有至少两个走纱轨道803,所述走纱轨道803与所述上蜡筒802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走纱轨道803和所述上蜡筒802的底部连通,所述上蜡筒802中放置有集蜡块804,在走纱过程中所述集蜡块804与纺丝接触进行上蜡。

所述走纱轨道803的出口处设置有导纱通道805,位于所述纺丝走板801两端的所述导纱通道805向内侧转弯导向。

从张紧机构7转移的纺丝,经过纺丝走板801和上蜡筒802,可以对纱线进行上蜡,由于上蜡筒802的个数至少两个,因此可以对至少两条纱线进行上蜡,上蜡组件中的纺丝走板801上设置的走纱轨道803给纱线提供走纱路径。

如图6所示,所述卷轴机构6包括设置在两个竖向支板301之间的l形承重板601,以及设置在l形承重板601中心的旋转立杆602,所述旋转立杆602通过轴承205安装在l形承重板601中心位置上,并且l形承重板601上还安装有驱动电机403,所述驱动电机403的输出轴与旋转立杆602固定连接。

所述旋转立杆602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辐射形竖板603,每个所述辐射形竖板603的外侧均设有橡胶耐磨垫604,所述橡胶耐磨垫604的侧面还设有c字安装槽605,所述c字安装槽605通过粘附胶水与辐射形竖板603固定黏贴在一起。

旋转立杆602外套设集线轴,集线轴通过橡胶耐磨垫604增加摩擦力,增加在旋转立杆602外侧的稳定性,驱动电机403驱动旋转立杆602旋转运行,从而可将经过绞线和上蜡后的纺丝进行集线操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