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殊的高效包装缓冲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00312发布日期:2019-01-14 20:16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特殊的高效包装缓冲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包装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特殊的高效包装缓冲结构。



背景技术:

精密易损仪器在运输包装过程中,为保护运输安全,通常会使用缓冲epe作为内衬。对于质量大或者运输环境恶劣的情况,需要通过提高epe厚度或结构来保护产品,对于厚度较大的epe,在成型时无法根据装配零件的需要进行相应的折叠。厚度较薄的epe在进行成型时通过折叠的方式拐角处的挤压力比较小,折叠边缘反弹力也不是很大,基本上可以满足使用的要求,但厚度达到50mm时再进行折叠后时,会使拐角处的挤压特别明显,在放置纸箱时会对纸箱产生向外的作用力,使纸箱内部增加负担,影响纸箱在使用过程中的使用寿命。

epe(expandablepolyethylene),是可发性聚乙烯,又称珍珠棉,是非交联闭孔结构,它是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主要原料挤压生成的高泡沫聚乙烯制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特殊的高效包装缓冲结构,它在进行折叠成型时的贴合效果更好,进行折叠后的反向作用力更小,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更可靠,对于尺寸较非厚的缓冲材料在生产成型时的操作更加方便,使它配合纸箱结构进行使用时的包装效果更好,在进行运输时的安全性更可靠。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特殊的高效包装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材料主体结构,所述缓冲材料主体结构上设有一个v型切槽结构,所述v型切槽结构左右两侧面之间的夹角成90度,所述v型切槽结构的深度大于所述缓冲材料主体结构总厚度的一半,所述缓冲材料主体结构以所述v型切槽结构底部为中心进行旋转折叠,折叠后所述v型切槽结构的左右两侧端面贴合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v型切槽结构的深度是所述缓冲材料主体结构总厚度的五分之四。

进一步的,所述v型切槽结构的长度与所述缓冲材料主体结构的宽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v型切槽结构的长度小于所述缓冲材料主体结构的宽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进行折叠成型时的贴合效果更好,进行折叠后的反向作用力更小,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更可靠,对于尺寸较非厚的缓冲材料在生产成型时的操作更加方便,使它配合纸箱结构进行使用时的包装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未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折叠后的效果示意图;

图中:1、缓冲材料主体结构,2、v型切槽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特殊的高效包装缓冲结构,它在进行折叠成型时的贴合效果更好,进行折叠后的反向作用力更小,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更可靠,对于尺寸较非厚的缓冲材料在生产成型时的操作更加方便,使它配合纸箱结构进行使用时的包装效果更好,在进行运输时的安全性更可靠。它包括缓冲材料主体结构1,所述缓冲材料主体结构1上设有一个v型切槽结构2,所述v型切槽结构2左右两侧面之间的夹角成90度,所述v型切槽结构2的深度大于所述缓冲材料主体结构1总厚度的一半,所述缓冲材料主体结构1以所述v型切槽结构2底部为中心进行旋转折叠,折叠后所述v型切槽结构2的左右两侧端面贴合在一起。在生产时可以根据需要在缓冲材料主体结构的不同位置设置多处v型切槽结构,使最终折叠后的形状能够满足更多零件装配的需求,使它在使用时的范围更广。

作为优选,所述v型切槽结构2的深度是所述缓冲材料主体结构1总厚度的五分之四,使折叠后的整体效果更好,连接位置的连接强度更高,在使用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更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v型切槽结构2的长度与所述缓冲材料主体结构1的宽度相同,此时的状态也常被称为全切,在进行折叠时的折叠紧固性更好,使折叠位置的贴合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v型切槽结构2的长度小于所述缓冲材料主体结构1的宽度,此时的状态常被称为半切,它的连接强度更好,但折叠后的反弹力比全切的状态下要大。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或替换,这些改进或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包装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特殊的高效包装缓冲结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缓冲材料主体结构,所述缓冲材料主体结构上设有一个V型切槽结构,所述V型切槽结构左右两侧面之间的夹角成90度,所述V型切槽结构的深度大于所述缓冲材料主体结构总厚度的一半,所述缓冲材料主体结构以所述V型切槽结构底部为中心进行旋转折叠,折叠后所述V型切槽结构的左右两侧端面贴合在一起。本发明的优点是:在进行折叠成型时的贴合效果更好,进行折叠后的反向作用力更小,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更可靠,对于尺寸较非厚的缓冲材料在生产成型时的操作更加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章敏;吴建军;申明星;姚剑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特耐王包装(江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28
技术公布日:2019.0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