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芯精准定位的传送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10728发布日期:2019-01-05 09:19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基于电芯精准定位的传送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电芯精准定位的传送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1912年锂金属电池最早由gilbertn.lewis提出并研究。20世纪70年代时,m.s.whittingham提出并开始研究锂离子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所以,锂电池长期没有得到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

现有锂电池电芯生产过程中,电芯需在各工序对应的设置之间传送,而现有电芯传送设备传输效率低,传输线多呈直线分布,占用空间大,且现有的电芯传送设置缺少对应电芯相应的夹持结构,使得电芯易在输送过程中歪斜、掉落,影响下一工序对于电芯的夹取。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电芯精准定位的传送夹持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可转动地设置有转动支架,所述转动支架呈圆盘状,所述转动支架的边缘固定设置有若干套筒,所述套筒呈空心圆筒状,所述套筒内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通过升降机构与机架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可驱动支撑杆在套筒内上下移动。

电芯传送过程中,电芯被放置到套筒内,套筒内的支撑杆用以支撑电芯,防止电芯掉出套筒,套筒的内径略大于电芯的直径,可以避免电芯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歪斜,且电芯的传送路径为圆环状,使得本发明结构更紧凑,占用空间更小;另外,升降机构可以驱动套筒内的支撑杆在套筒内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将电芯从套筒内顶出,方便下一工序取走电芯,同时在上移工序放入电芯时,电芯可以随着支撑杆的下降而缓慢下降,而不会直接掉入到套筒内,造成电芯套筒或电芯的损坏。

优选的,所述套筒上开设有夹持口,所述套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套筒上的底座,铰接于所述底座的夹持臂,所述夹持部的中部铰接于所述底座,所述夹持臂的上端设置有两相互平行的连接臂,所述两连接臂之间可转动地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位于所述夹持口内,所述夹持臂的下端通过弹簧与所述套筒的外壁连接。

夹持臂上端的弹簧对于夹持臂的下端具有推力,将其推向远离套筒的方向,则由于夹持臂的中部与底座铰接,位于夹持部的上端的滚轮会穿过夹持口压入到套筒中,将电芯压紧在套筒内,防止电芯在套筒内晃动;同时可转动设置的滚筒并不会影响电芯的放入与取出,另外,在将电芯放入到套筒时,可以按压夹持臂的线段,使得滚轮脱离套筒内,便于电芯放入。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的宽度小于所述夹持口的宽度,所述两支撑臂分别与所述夹持口的边缘相抵。

支撑臂与夹持口的边缘相抵,可以防止滚轮过度压入到套筒内,造成电芯的损坏。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于设置于所述机架底部的环形导轨,所述环形导轨对应所述旋转支架的边缘设置,其所述环形导轨包括高端、低端和连接所述高端和底端的过渡部,所述过渡部由底端向高端其高度逐渐增加,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内侧设置有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环形导轨的上表面抵接。

环形支架在转动时,支撑块上的滑动部沿着环形导轨滑动,当滑动部位于环形导轨的底端时,套筒内的支撑杆位于最低处,随着环形支架的转动,滑动部从环形导轨的低端滑向环形导轨的高端,套筒内的支撑杆的高度逐渐增加,直至达到最高处,然后滑动部再由高端滑向低端,如此往复;因此可以在支撑杆位于最高处时将电芯放入到套筒中,电芯随着支撑杆下降,电芯到达最低点后,相关设备对其进行相应的操作,操后滑动部再滑向环形导轨的高端,将电芯顶出套筒,然后下一工序的设备取走电芯。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块上还竖直设置有导向杆,所述转动支架对应所述导向杆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杆穿设与所述导向孔内,且与所述导向孔相配合。

导向杆与导向孔相互配合,保证支撑块在上升下降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支撑杆在上升下降过程中不会歪斜而接触到套筒的内壁,进而保证支撑杆能顺利上升下降。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部为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块上的滑轮。

滑轮能更好的在环形导轨上滑动。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机械手,所述机械手位于所述高端的上方。

机械手用于将电芯放入位于环形导轨高端上方的套筒中,且机械手为现有技术。

下面结合上述技术方案对本发明的原理、效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在电芯传送过程中,电芯被放置到套筒内,套筒内的支撑杆用以支撑电芯,防止电芯掉出套筒,套筒的内径略大于电芯的直径,可以避免电芯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歪斜,且电芯的传送路径为圆环状,使得本发明结构更紧凑,占用空间更小;另外,升降机构可以驱动套筒内的支撑杆在套筒内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将电芯从套筒内顶出,方便下一工序取走电芯,同时在上移工序放入电芯时,电芯可以随着支撑杆的下降而缓慢下降,而不会直接掉入到套筒内,造成电芯套筒或电芯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基于电芯精准定位的传送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基于电芯精准定位的传送夹持机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11-旋转支架,12-套筒,121-夹持口,1221-夹持臂,1222-滚轮,1223-底座,1224-支撑臂,13-支撑杆,141-支撑块,142-滑动部,143-导向杆,144-导向孔,15-环形导轨,151-高端,152-低端,2-电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2,一种基于电芯精准定位的传送夹持机构,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可转动地设置有转动支架,所述转动支架呈圆盘状,所述转动支架的边缘固定设置有若干套筒12,所述套筒12呈空心圆筒状,所述套筒12内设置有支撑杆13,所述支撑杆13的下端通过升降机构与机架1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可驱动支撑杆13在套筒12内上下移动。

电芯2传送过程中,电芯2被放置到套筒12内,套筒12内的支撑杆13用以支撑电芯2,防止电芯2掉出套筒12,套筒12的内径略大于电芯2的直径,可以避免电芯2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歪斜,且电芯2的传送路径为圆环状,使得本发明结构更紧凑,占用空间更小;另外,升降机构可以驱动套筒12内的支撑杆13在套筒12内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将电芯2从套筒12内顶出,方便下一工序取走电芯2,同时在上移工序放入电芯2时,电芯2可以随着支撑杆13的下降而缓慢下降,而不会直接掉入到套筒12内,造成电芯2套筒12或电芯2的损坏。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套筒12上开设有夹持口121,所述套筒1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套筒12上的底座1223,铰接于所述底座1223的夹持臂1221,所述夹持部的中部铰接于所述底座1223,所述夹持臂1221的上端设置有两相互平行的连接臂,所述两连接臂之间可转动地设置有滚轮1222,所述滚轮1222位于所述夹持口121内,所述夹持臂1221的下端通过弹簧与所述套筒12的外壁连接。

夹持臂1221上端的弹簧对于夹持臂1221的下端具有推力,将其推向远离套筒12的方向,则由于夹持臂1221的中部与底座1223铰接,位于夹持部的上端的滚轮1222会穿过夹持口121压入到套筒12中,将电芯2压紧在套筒12内,防止电芯2在套筒12内晃动;同时可转动设置的滚筒并不会影响电芯2的放入与取出,另外,在将电芯2放入到套筒12时,可以按压夹持臂1221的线段,使得滚轮1222脱离套筒12内,便于电芯2放入。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滚轮1222的宽度小于所述夹持口121的宽度,所述两支撑臂1224分别与所述夹持口121的边缘相抵。

支撑臂1224与夹持口121的边缘相抵,可以防止滚轮1222过度压入到套筒12内,造成电芯2的损坏。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于设置于所述机架1底部的环形导轨15,所述环形导轨15对应所述旋转支架11的边缘设置,其所述环形导轨15包括高端151、低端152和连接所述高端151和底端的过渡部,所述过渡部由底端向高端151其高度逐渐增加,所述支撑杆13的下端连接有支撑块141,所述支撑块141的内侧设置有滑动部142,所述滑动部142与所述环形导轨15的上表面抵接。

环形支架在转动时,支撑块141上的滑动部142沿着环形导轨15滑动,当滑动部142位于环形导轨15的底端时,套筒12内的支撑杆13位于最低处,随着环形支架的转动,滑动部142从环形导轨15的低端152滑向环形导轨15的高端151,套筒12内的支撑杆13的高度逐渐增加,直至达到最高处,然后滑动部142再由高端151滑向低端152,如此往复;因此可以在支撑杆13位于最高处时将电芯2放入到套筒12中,电芯2随着支撑杆13下降,电芯2到达最低点后,相关设备对其进行相应的操作,操后滑动部142再滑向环形导轨15的高端151,将电芯2顶出套筒12,然后下一工序的设备取走电芯2。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支撑块141上还竖直设置有导向杆143,所述转动支架对应所述导向杆143设置有导向孔144,所述导向杆143穿设与所述导向孔144内,且与所述导向孔144相配合。

导向杆143与导向孔144相互配合,保证支撑块141在上升下降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支撑杆13在上升下降过程中不会歪斜而接触到套筒12的内壁,进而保证支撑杆13能顺利上升下降。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滑动部142为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块141上的滑轮。

滑轮能更好的在环形导轨15上滑动。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机架1上还设置有机械手,所述机械手位于所述高端151的上方。

机械手用于将电芯2放入位于环形导轨15高端151上方的套筒12中,且机械手为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