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工业车辆的顶升立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8843发布日期:2019-02-12 22:33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工业车辆的顶升立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工业车辆的顶升立柱。



背景技术:

工业车辆是指用来搬运、推顶、牵引、起升、堆垛或码放各种货物的动力驱动的机动车辆。常见的工业车辆有叉车、侧叉车、牵引车、搬运车、堆高车等等。

工业车辆在结构上,往往包含车身、手柄、货叉、电池箱、油缸、泵站、控制器等部件,其中,油缸与车身连接,车身与货叉连接,当油缸中的活塞杆顶出时,带动车身和货叉升降。

在车身被活塞杆顶起时,为了保持稳定性,特别需要组装一对连接骨架。连接骨架位于车身两侧,增加其结构强度,避免车身被活塞杆顶起时损坏或者上翻。但是这样的结构,一方面增加了车身的复杂度,增加了产品的成本和装配的时间,另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受杠杆作用的影响,车身与活塞杆抵触的位置依然会有上翻不平稳的现象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工业车辆的顶升立柱,稳定性高,升降平稳,减少后翻风险。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适用于工业车辆的顶升立柱,包含与主车架连接的立柱体,所述立柱体包括上顶板,顶升装置抵触在所述上顶板下方,所述上顶板的侧端连接有侧板;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投影,所述顶升装置与所述侧板至少部分重合。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侧板包含下连接部和与所述上顶板连接的上连接部,在车辆长度方向上,所述上连接部和所述下连接部至少一个,其部分较所述顶升装置更远离货叉。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在车辆长度方向上,所述上连接部较所述顶升装置更远离货叉。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在车辆长度方向上,所述下连接部较所述顶升装置更远离货叉。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在车辆长度方向上,所述上连接部和所述下连接部较所述顶升装置均更远离货叉。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侧板为两个,均在竖直面上延伸,或,两个所述侧板相对设立且与水平面倾斜延伸。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两个所述侧板、一个所述上顶板和一个所述背板形成一个半包围空间,所述顶升装置安装在所述半包围空间中。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还包含控制器和泵站,所述顶升装置较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泵站更靠近所述背板。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还包含覆盖罩,所述覆盖罩、两个所述侧板、一个上顶板和一个所述背板形成供所述控制器、泵站和所述顶升装置安装的安装空间。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还包含电池箱箱体,所述电池箱箱体包含位于底部的固定槽,所述背加固板用于伸入所述固定槽。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在所述固定槽中开设有滑轨槽。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背加固板上设有导轨,所述导轨在所述滑轨槽内滑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电池箱箱体靠近所述固定槽上开设有滑入坡,所述滑入坡倾斜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导轨最上端位置设置有导向坡,所述导向坡的倾斜角度与所述滑入坡的倾斜角度匹配。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外侧看不到顶升装置、控制器和泵站这些部件,车辆的整体美观性得到提升。

2、在杠杆效应下,抵触点与背板之间的距离更短,力臂更短,整个上顶板的稳定性就更强,上顶板不太容易被掀起从而造成倾斜或者破损。

3、整个车辆的车身长度被缩短,拥有更小的转弯半径。

4、侧板和背板进一步提升立柱体的结构强度。

5、背加固板能滑入固位槽中,实现对电池箱的固定,提升运行过程中电池箱的稳定性。

6、通过导轨和滑轨槽,使得安装和移出便捷省力。

7、导向坡和滑入坡彼此配合,安装的准确性高,安装效率快。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是图1隐藏覆盖罩的示意图;

图3是图2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4是图2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a处的细节放大图;

图6是电池箱箱体的示意图;

图7是图6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8是顶升装置和立柱体的示意图;

图9到图13是五个顶升装置与侧板空间示意的五种不同情况示意图。

图中:

1、立柱体,11、上顶板,12、侧板,13、背板,15、覆盖罩,16、背加固板,17、导轨,171、导向坡,2、主车架,21、电池盖板,31、货叉,32、手柄,33、驱动轮总成,4、电池箱箱体,41、提手槽,42、固位槽,43、滑入坡,44、滑轨槽,45、连接件留口,51、顶升装置,52、控制器,53、泵站,121、上连接部,122、下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工业车辆,可以是叉车、堆高车、分拣车等不同种类的车辆类型,本技术方案以叉车为例。包含主车架2,可将整个车辆大致划分为两个总成单位,其中,总成a包含手柄32和驱动轮总成33,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手柄32直接与驱动轮总成33,而非通过泵站支架或者主车架进行连接。

另一个,总成b,包含主车架2,主车架2上连接着立柱体1。顶升装置51、电池箱箱体4、泵站53和控制器52,均在这个总成b的部分。具体的,顶升装置51可以使用油缸类的部件,泵站53用于给顶升装置供油。泵站53和控制器52均可以通过连接件与主车架2固定连接,油缸一端同样连接在主车架2上,另一端,即活塞杆的一端与立柱体1抵触,随着顶升装置51的运作,立柱体1连同货叉31就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升降。

在本案中,正如上文所述,总成a包含手柄32和驱动轮总成33,而总成b则包含了顶升装置51、控制器52、泵站53、主车架2、立柱体1等部件,在操作转向的过程中,总成a和总成b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但是总成b之间的各个部件是不存在相对转动的。

这样的设计,使得在转向过程中,泵站53、控制器52和顶升装置51不作为转动件,而作为静止件,磨损少,不容易产生故障或损坏;另一方面,这几个部件不转动,就不容易对操作者产生夹手的风险;再次,由于泵站53、控制器52和顶升装置51和电池箱箱体4之间不相对转动,其中各个部件之间相互连接的电线就保持相对静止,电线就不容易折断或者损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立柱体1包含上顶板11、位于两侧的两个侧板12和背板13,还包含覆盖罩15。上顶板11、侧板12、背板13和覆盖罩15相互配合围成一个容纳空间,顶升装置51、控制器52和泵站53均安装在这个容纳空间里。由于这几个包裹部件的存在,在外侧看不到顶升装置51、控制器52和泵站53这些部件,车辆的整体美观性得到提升。

与现有技术不同,关于顶升装置51、控制器52和泵站53的空间排布,本案做了重新设计。如图2所示,在现有技术中,图中的控制器52、顶升装置51、泵站53,原本是一字排开,依次从左到右排布。但在本案中,首先,顶升装置51放在了图中最右侧,即最靠近背板13的位置,而控制器52和泵站53则位于同一个侧面,这两个部件距离背板13的位置相同。

这样的位置设计,存在至少两个有益效果。一方面,顶升装置51与背板13更靠近,即顶升装置51与上顶板11的下表面存在抵触点,这个抵触点的位置更靠近背板13。在杠杆效应下,抵触点与背板13之间的距离更短,力臂更短,整个上顶板11的稳定性就更强,上顶板11不太容易被掀起从而造成倾斜或者破损。另一方面,这样的空间排布使得顶升装置51位于上顶板11、侧板12和背板13围成的空间内,而控制器52和泵站53又是同侧同距放置,使得这样的放置方式更为紧凑,整个车辆的车身长度被缩短,拥有更小的转弯半径。

立柱体1也采用了加固设计。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侧板12上端与上顶板11连接,同时侧板12的侧面与背板13连接,侧板12增加了上顶板11的结构强度,防止上顶板11的形变和倾斜。在背板13的背部,即远离顶升装置51一侧设有背加固板16,被加固板16侧面与背板13连接,底面与其他连接板连接,也是增加了对于背板13的后背支撑力。

对于空间的位置关系,本案有特别的设计,如图2所示,两个侧板12和一个上顶板11形成一个半包围空间,顶升装置51,即油缸和活塞杆安装在这个半包围空间中。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所讲的半包围空间,指的是顶升装置51在小车侧端侧视的角度看,位于这个半包围空间中,即从图2上,以正对屏幕的角度看图2,侧板12部分遮挡或者完全遮挡了顶升装置51。

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案的侧板12、背板13和上顶板11,均是立柱体1的一部分,为承力部件,而非现有技术的一些外壳或罩体。现有技术的外壳或罩体只是覆盖部件,而没有承力效果,与本案中的侧板12、背板13和上顶板11有着本质性的区别。

本案的顶升原理是,泵站53、控制器52和顶升装置51的油缸缸体通过连接件与主车架2连接。立柱体1与货叉31连接,立柱体1又与顶升装置51的活塞杆抵触,当活塞杆将立柱体1升起时,货叉31就随之举升。

在本案中,背加固板16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在顶升的过程中,给整个立柱体1背部的结构支撑力,增加其平稳性;另一个作用是作为支撑件去支撑和固定电池箱。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电池箱包含电池箱箱体4,上部位置设有便于工人提手操作的提手槽41,其底部位置开设有固位槽42,固位槽42同样在竖直方向延伸。

为了便于电池箱箱体4的安装和滑入,设有滑入装置。具体的,在背加固板16上设有导轨17,而在固位槽42中还开设有与导轨17配合的滑轨槽44,整个电池箱能更顺利地滑入和滑出。

更进一步的,由于工人手持电池箱下放过程中,视野会被电池箱遮挡,为了增加安装的顺利性和便捷性,在导轨17上设有导向坡171,在电池箱箱体4靠近固位槽42位置也相应的设有如图4所示的滑入坡43。导向坡171和滑入坡43均倾斜设置,倾斜的角度一致,坡度彼此配合,起到滑入安装导向的作用。

电池箱中的电池部件需要诸如电线或者其他连接件与主车架2上的部件电连接,所以在电池箱箱体4上特别设有连接件留口45,位置同样设在底部靠近固位槽42的位置。

如图8所示,在顶升装置51的空间布置上,本技术方案也做了优化设计。具体的,侧板12的上部与上顶板11连接的部分为上连接部121,侧板12的下部与主车架2或其他的第三方连接受力部件连接,这部分为下连接部122。上文提到的降低顶升装置51抵触点的力臂效果和进一步缩短车体长度这两大效果,都是通过顶升装置51的空间布置优化来实现的。

在本案中,需要顶升装置51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投影在侧板12的范围内,至少部分重合。而具体的,就是上连接部121、下连接部122与顶升部件51这三个部分的位置关系。

在车辆长度方向上,上连接部121和下连接部122至少一个较顶升装置51更远离货叉31。如图9所示,图9绘制的空间布局,右边即是货叉31的方向图中未画出,顶升装置51更靠右,而上连接部121和下连接部122两个部件,延伸的范围都更靠左,即更远离货叉31的方向。这样的空间布置,是本技术方案的空间布局。

如图10和图11,图10和图11就不是两个部分都更靠左,而是只有一个部分较顶升装置51更靠左。图10是上连接部121较顶升装置51更远离货叉31,图11是下连接部122较顶升装置51更远离货叉31。这样两种空间布局依然能起到优化力臂加强稳固性的作用,也是本技术方案的空间布局。

图12和图13则不同,在图12中,整个侧板12都更靠右,顶升装置51更靠左,上连接部121和下连接部122都较顶升装置51更靠近右边即货叉31的方向,这样无法起到缩短力臂,优化稳定性的效果,不是本技术方案的空间布局。在图13中,虽然顶升装置51也是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投影与侧板12部分重叠,但是这是因为侧板12的形状中间宽两边窄。在图13中,上连接部121和下连接部122依然都较顶升装置51更靠近右边即货叉31的方向。故,图12和图13所代表的技术方案不是本专利申请文件要求保护的空间布局。

此外,在实际生产中,上连接部121和下连接部122是一个焊合的部位,这个部位有一定的延伸长度,上文说的上连接部121和下连接部122较顶升装置51更远离货叉31的意思其实是该连接部最远离货叉31的一端的部位,较顶升装置51更远离货叉31。即图中最左的位置要比顶升装置51更靠左,即“所述上连接部121和所述下连接部122至少一个,其部分较所述顶升装置51更远离货叉31。”

此外,在车辆转向过程中,手柄32需要左右摆动,手柄32的摆动轨迹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形成了一个圆弧状的空间,手柄32的摆动轨迹以及这个轨迹的延长线形成了一个圆。上文提到的侧板12、顶升装置51、控制器52、泵站53等部件都位于这个圆,这个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