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自动套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25052发布日期:2019-03-27 12:30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半自动套袋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套袋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自动套袋机。



背景技术:

晾衣杆在生产加工完毕后,为了防止在摆放及运输过程中对其表面造成磨损,需要利用薄膜袋将其进行包装。目前对于晾衣杆的包装方式大多还是采用相对原始的人工套袋方式,效率低,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的半自动套袋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半自动套袋机,包括机架,还包括预撑袋装置、定位托放装置、导向机构、夹紧平台及驱动机构,所述预撑袋装置用于将袋体由扁平状变更为撑开状,所述导向机构固定于机架上,所述定位托放装置固定于机架上用于托放待套件并限制其沿径向偏移,所述夹紧平台上设有用于将袋体前端固定于夹紧平台上的夹持装置,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夹紧平台沿导向机构运动以使袋体从待套件一端沿长度方向套设于待套件上。

通过上述方案,将待套件放置于定位托放装置上,利用预撑袋装置将袋体撑开并人工将袋体前端套置于待套件上,再在夹紧装置的作用下将袋体前端固定于夹紧平台上,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夹紧平台沿着导向机构移动将袋体完全套置于待套件上,最后裁剪袋体进行封口,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人工成本。

进一步设置:所述预撑袋装置包括固定于机架上的支撑平台及放置于支撑平台上可穿入袋体内的撑袋杆,所述撑袋杆沿其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至少一对弧形的限位缺口,所述支撑平台上设置有可对应卡置于限位缺口内与撑袋杆沿其长度方向卡接的卡接件。

通过上述方案,在袋体套置到产品上之前,利用撑袋杆穿入到袋体内,并利用卡接件卡设于限位缺口内,使撑袋杆不随袋体移动,将袋体由扁平状变成撑开状,在完成产品套袋后,将袋体沿预撑袋装置和产品中间剪断,在下次套袋前,无需人工撑开袋体,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可减小袋体在套袋过程中与产品的摩擦力,提高套袋过程的稳定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平台上设置有导向槽及可沿导向槽滑动的支撑座,所述导向槽与撑袋杆相垂直设置,所述支撑座与限位缺口一一对应,所述卡接件与支撑座连接并随支撑座沿导向槽方向滑动,所述支撑座与支撑平台之间设有使两者相对固定的锁定机构。

通过上述方案,支撑座可沿导向槽滑动,对于不同厚度袋体的撑袋过程,可调节卡接件对于撑袋杆的夹持力,使袋体套袋更加顺畅,且在撑袋之前,可先将袋体套置于撑袋杆上后,再放置于卡接件中间进行夹紧,套袋更加方便快捷。

进一步设置:所述撑袋杆靠近夹紧平台的一端设置有可便于剪开袋体的辅助缺口。

通过上述方案,在产品套袋前,可将袋体前端剪开裂缝,辅助缺口可供剪刀伸入对袋体前端进行剪切,在剪切完毕后,辅助缺口还可便于操作者将手指伸入并捏住袋体前端将其拉出,为操作者操作带来便利。

进一步设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可将袋体前端裁剪后的上半部分压紧于夹紧平台上的压板,所述夹紧平台上还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与压板之间设置有当手柄转动时联动压板抵紧后脱离夹紧平台的联动机构。

通过上述方案,在对袋体进行夹持前,首先将袋体前端进行裁剪,将其上半部分放置于夹紧平台上,转动手柄,在联动机构的联动作用下,压板将袋体压紧于夹紧平台上,从而实现袋体与夹紧平台的固定,袋体与待套件直接接触,可减小套袋过程中对待套件的磨损。

进一步设置: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第一活动臂、第二活动臂、第三活动臂及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夹紧平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活动臂两端分别与安装座和第二活动臂铰接,所述第一活动臂的一端与压板固定连接,其另一端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第二活动臂和安装座铰接,所述第二活动臂与手柄垂直固定。

通过上述方案,当操作者推动手柄使其上部往靠近压板方向摆动时,在第一活动臂、第二活动臂及第三活动臂的联动作用下,压板抵紧于夹紧平台上,对袋体前端进行夹紧固定,而手柄向外反向拉动手柄使其上部往远离压板方向摆动时,压板远离夹紧平台,将袋体松开。

进一步设置:所述机架上在夹紧平台的移动行程末端位置处设置有挡板,所述夹紧平台上滑动连接有当触碰挡板时推压手柄使压板远离夹紧平台的触发块。

通过上述方案,当夹紧平台移动至移动行程末端位置时,袋体完成套袋,此时触发块触碰挡板并驱使压板远离夹紧平台,无需人工松夹,既节省了人力,又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设置:所述触发块与夹紧平台之间设置有使触发块朝远离手柄方向移动的复位弹簧。

通过上述方案,复位弹簧能够使触发块在触碰挡板时提供缓冲作用,同时在触发块推动手柄使压板松夹后,触发块在复位弹簧下可自动复位,无需操作者人为将触发块拉出。

进一步设置:所述触发块远离手柄的一端向下延伸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的螺杆端与复位弹簧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方案,复位弹簧在使用时间较长后容易出现弹性减低,通过转动调节螺栓,可拉伸复位弹簧使其恢复弹力。

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托放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用于支撑待套件的支撑件及用于限制待套件发生偏移的定位件,所述支撑件上与待套件接触的一面为弧形面,所述定位件包括第一固定架及设置于固定块两侧且当袋体经过时可相对第一固定架转动的限位块,所述第一固定架与两个所述限位块之间形成限位部,所述第一固定架上设有使限位块抵紧待套件的弹性件。

通过上述方案,利用支撑件对待套件进行支撑,同时将待套件卡入到限位部内,对待套件进行定位,当袋体移动经过时,限位块发生转动脱离待套件,减小了袋体与定位件的之间的摩擦,从而避免袋体发生磨损。

进一步设置:所述限位块顶部设置有朝向第一固定架且向下的倾斜面。

通过上述方案,倾斜面为待套件放入到限位部内提供了导向作用,使待套件在放置时更加方便快捷。

进一步设置:所述机架在待套件放置的尾端位置处设置有用于限制待套件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挡止件。

通过上述方案,在袋体套袋过程中,袋体与待套件接触,存在带动待套件移动的可能,挡止件能够防止待套件在袋体带动下大幅度移动而脱落,提高套袋的效率及安全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挡止件包括限位杆和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上设置有可供限位杆滑动的穿孔,所述第二固定架上设有使限位杆与第二固定架固定的固定件。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调节限位杆沿穿孔滑动,改变其与第二固定架的相对位置,从而适应不同长度待套件的定位。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架上设置有延伸至顶面并与穿孔连通的形变缺口,所述第二固定架上还贯穿设置有与形变缺口连通的贯通孔,所述固定件为穿过贯通孔使第二固定架夹紧限位杆的螺栓。

通过上述方案,当需要调节限位杆时,转动螺栓使形变缺口增大,减小第二固定架对于待套件的夹持力,便可滑动限位杆,当需要固定限位杆与第二固定架的相对位置时,拧紧螺栓缩小形变缺口,增大第二固定架对于待套件的夹持力,从而将限位杆固定。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涉及的半自动套袋机中,通过将待套件放置于定位托放装置上,利用预撑袋装置将袋体撑开并人工将袋体前端套置于待套件上,再在夹紧装置的作用下将袋体前端固定于夹紧平台上,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夹紧平台沿着导向机构移动将袋体完全套置于待套件上,最后裁剪袋体进行封口,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人工成本。

2.本发明涉及的半自动套袋机中,在袋体套置到产品上之前,利用撑袋杆穿入到袋体内,并利用卡接件卡设于限位缺口内,使撑袋杆不随袋体移动,将袋体由扁平状变成撑开状,无需人工撑开袋体,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可减小袋体在套袋过程中与产品的摩擦力,提高套袋过程的稳定性。

3.本发明涉及的半自动套袋机中,当夹紧平台移动至移动行程末端位置时,袋体完成套袋,此时触发块触碰挡板并驱使压板远离夹紧平台,无需人工松夹,既节省了人力,又提高了生产效率。

4.本发明涉及的半自动套袋机中,利用支撑件对待套件进行支撑,同时将待套件卡入到限位部内,对待套件进行定位,当袋体移动经过时,限位块发生转动脱离待套件,减小了袋体与定位件的之间的摩擦,从而避免袋体发生磨损。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预撑袋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中夹紧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中触发块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发明涉及一种半自动套袋机,适用于将袋体套设于杆状待套袋工件(以下简称“待套件”)上,所述半自动套袋机包括机架1、预撑袋装置2、定位托放装置3、导向机构、夹紧平台5及驱动机构6,所述导向机构固定于机架1上,所述定位托放装置3固定于机架1上用于托放待套件9并限制其沿径向偏移,所述夹紧平台5上设有用于将袋体8前端固定于夹紧平台5上的夹持装置7,所述驱动机构6用于驱动夹紧平台5沿导向机构往复运动。

在套袋包装过程中,首先将待套件9放置于定位托放装置3上,利用预撑袋装置2将袋体8撑开并通过人工将袋体8前端套置于待套件9上,再在夹紧装置的作用下将袋体8前端固定于夹紧平台5上,在驱动机构6的作用下,夹紧平台5沿着导向机构移动将袋体8完全套置于待套件9上,最后裁剪袋体8进行封口,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人工成本。

请结合图2,所述预撑袋装置2包括与机架1固定的支撑平台21及放置于支撑平台21上可穿入袋体8内的撑袋杆22,所述撑袋杆22沿其中心轴251线对称设置有至少一对弧形的限位缺口221,所述支撑平台21上设置有可对应卡置于限位缺口221内与撑袋杆22沿其长度方向卡接的卡接件。

在袋体8套置到产品上之前,将袋体套于撑袋杆22上,并利用卡接件卡设于限位缺口221内,使撑袋杆22不随袋体8移动,在袋体向前移动过程中将袋体8由扁平状变成撑开状。在完成待套件套袋,即形成产品后,沿预撑袋装置2和产品中间将袋体8剪断,在下次套袋前,无需人工撑开袋体8,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可减小袋体8在套袋过程中与产品的摩擦力,提高套袋过程的稳定性。

所述卡接件为可自由转动的转动件,优选地,所述转动件为滑轮23,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还可以为滚珠。在袋体8套袋的过程中,袋体8与撑袋杆22和滑轮23产生摩擦,滑轮23在使撑袋杆22固定的同时,可在限位缺口221内转动,减小了袋体8与滑轮23的摩擦,使袋体8套袋更加顺畅,也避免袋体8被磨损。

所述限位缺口221沿撑袋杆2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对,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缺口221可设置两对以上。两对滑轮23分别卡嵌于两对限位缺口221内,使撑袋杆22在与袋体8相对移动的过程中不易发生摆动,提高了撑袋杆22的稳定性,从而使套袋过程更加顺畅。

所述撑袋杆22的头端为锥台状,使撑袋杆22的头端能够为袋体8撑开提供过渡作用,减小袋体8撑开时所受阻力,使袋体8不易磨损。

所述撑袋杆22上设有单扁位222,所述单扁位222的平面平行于所述支撑平台21。单扁位222设计为撑袋杆22穿入至袋体8内提供了配合余量,减小套袋过程中袋体8与撑袋杆22之间的摩擦,使套袋更加顺畅,同时单扁位222为操作者提供了操作空间,在袋体8套置到撑袋杆22上时,操作者可将手指伸入袋体8与单扁位222之间的间隙,便于操作者拉扯袋体8,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所述撑袋杆22的尾端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可便于剪开袋体8的辅助缺口223。在产品套袋前,可将袋体8前端剪开裂缝,辅助缺口223可供剪刀伸入对袋体8前端进行剪切,在剪切完毕后,辅助缺口223还可便于操作者将手指伸入并捏住袋体8前端将其拉出,为操作者操作带来便利,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所述支撑平台21上靠近撑袋杆22头端及尾端分别设有垫置于撑袋杆22下方的垫块24,所述垫块24顶部设置有圆弧面241且其中心轴线垂直于撑袋杆22的长度方向。垫块24垫设于撑袋杆22与支撑平台21之间,减小了袋体8与支撑平台21的接触面积,减小袋体8在套袋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使套袋过程中更加顺畅,也避免造成袋体8磨损。

所述支撑平台21上设置有导向槽211及可沿导向槽211滑动的支撑座25,所述导向槽211的长度方向与撑袋杆22相垂直设置,所述支撑座25与限位缺口221一一对应,所述支撑座25上固定设有中心轴251,所述滑轮23套设于中心轴251上,所述支撑座25与支撑平台21之间设有使两者相对固定的锁定机构。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设置于导向槽211底部的定位孔212及设置于支撑座25上的导向孔252,所述导向孔252为腰型孔且位于所述滑轮23远离所述撑袋杆22的一侧,所述导向孔252内设有可穿过导向孔252及定位孔212并使支撑座25定位于支撑平台21上的抵紧螺栓26。

通过松开抵紧螺栓26,支撑座25可沿导向槽211滑动,同时抵紧螺栓26沿导向孔252相对滑动,从而达到调节滑轮23对于袋体8的夹持力。在对不同厚度袋体8进行撑袋时,可改变滑轮23对于撑袋杆22的不同抵紧力,从而调节对袋体8的夹持力,使袋体8套袋更加顺畅;另外,在撑袋之前,可先将袋体8套置于撑袋杆22上后,移动支撑座25增大放置空间,再将套置了袋体8的撑袋杆22放置于滑轮23中间进行夹紧,安装更加方便快捷。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与机架1固定的一对导轨4,所述夹紧平台5的两端下方对应设置有与导轨4配合的滑块51。所述驱动机构6包括第一传动带61、第一带轮62及第二带轮63,所述第一传动带61环绕第一带轮62和第二带轮63,所述第一带轮62与第二带轮63分别与机架1两端连接并可相对其转动,所述夹紧平台5与第一传送带固定,所述机架1上固定设有电机64,所述电机64输出轴上固定设有第三带轮65,所述第二带轮63上设有与其同轴转动的第四带轮66,所述第三带轮65和第四带轮66上环绕有第二传动带67。其中,所述第一传动带61限定的平面与第二传动带67限定的平面相互垂直。

利用电机64驱动第三带轮65正向或反向转动,在第二传动带67的作用下带动第四带轮66机第二带轮63转动,从而带动第一传动带61的传动,实现夹紧平台5的往复运动。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定位托放装置3包括两个用于支撑待套件9的支撑件31及用于限制待套件9发生偏移的定位件32,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31的数量可大于两个。所述支撑件31包括固定架311及转动辊312,所述转动辊312与固定架311连接并可相对固定架311转动。所述定位件32包括第一固定架321及对称设置于第一固定架321两侧且当袋体8经过时可相对第一固定架321转动的限位块322,所述第一固定架321与两个所述限位块322之间形成限位部323,所述第一固定架321上设有使限位块322抵紧待套件9的弹性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分别连接于限位块322和第一固定架321上的拉簧33。

利用支撑件31对待套件9进行支撑,同时将待套件9卡入到限位部323内,对待套件9进行定位,当袋体8移动经过时,限位块322发生转动脱离待套件9,减小了袋体8与定位件32的之间的摩擦,从而避免袋体8发生磨损。当袋体8经过定位件32后,限位块322在拉簧33的作用下复位并使限位块322恢复对待套件9限位的状态。

所述第一固定架321的高度低于支撑件31的高度。第一固定架321与待套件9不接触,当袋体8经过时,袋体8与第一固定架321不发生接触,从而减小了袋体8所受到的摩擦,避免袋体8发生磨损。

所述限位块322顶部设置有朝向第一固定架321且向下的倾斜面3221。倾斜面3221为待套件9放入到限位部323内提供了导向作用,使待套件9在放置时更加方便快捷。

如图1和图5所示,在袋体8往待套件9上套袋过程中,袋体8与待套件9接触,存在带动待套件9移动的可能,为避免该问题,所述机架1上在待套件9尾端位置处设置有用于限制待套件9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挡止件34,以防止待套件9在袋体8带动下大幅度移动而脱落,提高套袋的效率及安全性。

所述挡止件34包括限位杆341和第二固定架342,所述第二固定架342上设置有可供限位杆341滑动的穿孔3421,所述第二固定架342上设置有延伸至顶面并与穿孔3421连通的形变缺口3422,所述第二固定架342上还贯穿设置有与形变缺口3422连通的贯通孔3423,所述第二固定架342上设有使限位杆341与第二固定架342固定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为穿过贯通孔3423使第二固定架342夹紧限位杆341的螺栓。

通过调节限位杆341沿穿孔3421滑动,改变其与第二固定架342的相对位置,从而适应不同长度待套件9的定位。通过转动螺栓使形变缺口3422增大,减小第二固定架342对于待套件9的夹持力,便可使限位杆341沿穿孔3421滑动;通过拧紧螺栓缩小形变缺口3422,增大第二固定架342对于限位杆341的夹持力,则可将限位杆341与第二固定架342固定,确定限位杆341与第二固定架342的相对位置。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夹紧平台5下方对应设置有可驱使限位块322转动的一对卡位件。当夹紧平台5沿待套件9移动至定位件32处时,卡位件与限位块322抵接并驱使其发生转动,从而在当袋体8经过定位件32时使两者不发生摩擦,达到了避免袋体8磨损的效果,同时,卡位件设置于待套件9两侧,能够进一步限制待套件9发生偏移,提高套袋过程中的稳定性。

所述卡位件为可相对夹紧平台5转动的滚轮52。当滚轮52在与待套件9接触时,滚轮52可发生转动并减小与待套件9之间的摩擦力,滚轮52与限位块322抵接时,滚轮52也可发生转动,在推动限位块322转动时阻力更小,避免出现两者卡死的情况。

所述夹紧平台5在两个所述卡位件之间设置有可供待套件9通过的定位缺口53。定位缺口53可为待套件9放置到定位托放装置3上时提供定位作用,减少了摆放调节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所述夹持装置7包括用于将袋体8前端裁剪后的上半部分压紧于夹紧平台5上的压板71及设于夹紧平台5的手柄72,所述手柄72与压板71之间设置有当手柄72转动时联动压板71抵紧或脱离夹紧平台5的联动机构。

在对袋体8进行夹持前,首先将袋体8前端进行裁剪,将其上半部分放置于夹紧平台5上,转动手柄72,在联动机构的联动作用下,压板71将袋体8压紧于夹紧平台5上,从而实现袋体8与夹紧平台5的固定,袋体8与待套件9直接接触,可避免对待套件9的磨损。

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第一活动臂73、第二活动臂74、第三活动臂75及安装座76,所述安装座76与夹紧平台5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活动臂75两端分别与安装座76和第二活动臂74铰接,所述第一活动臂73的一端与压板71固定连接,其另一端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第二活动臂74和安装座76对应铰接,所述第二活动臂74与手柄72垂直固定。

当操作者推动手柄72使其上部往靠近压板71方向摆动时,在第一活动臂73、第二活动臂74及第三活动臂75的联动作用下,压板71抵紧于夹紧平台5上,对袋体8前端进行夹紧固定,而手柄72向外反向拉动手柄72使其上部往远离压板71方向摆动时,压板71远离夹紧平台5,将袋体8松开。

所述夹紧平台5上设有可供压板71嵌入的压板槽54。在压板71将袋体8压紧于夹紧平台5上时,部分袋体8被压入到压板槽54内,提高了对于袋体8夹持的牢固程度,避免在夹紧平台5移动的过程中袋体8与夹紧平台5脱离。

所述夹持平台上设置有可供袋体8定位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为设置于夹持平台上靠近袋体8的一侧边上的导向斜面55。

在袋体8与夹紧平台5固定时,袋体8前端经过导向斜面55,导向斜面55能够为袋体8提供定位作用,使袋体8每次都能够固定于夹紧平台5上的指定位置,防止在袋体8套装至待套件9上时与待套件9出现位置偏差,影响套袋的顺畅性。同时,当夹紧平台5拖动袋体8前行时,导向斜面55能够增大袋体8与夹紧平台5侧边的接触面积,防止袋体8前端受到夹紧平台5的侧边切割而断裂。

所述架体上在夹紧平台5移动行程末端位置处还设置有挡板11,所述夹紧平台5上滑动连接有当触碰挡板11时推压手柄72使压板71远离夹紧平台5的触发块56。

当夹紧平台5移动至移动行程末端位置时,袋体8完成套袋,此时触发块56触碰挡板11并驱使压板71远离夹紧平台5,无需人工松夹,既节省了人力,又提高了生产效率。

所述夹紧平台5上固定设置有定位块57,所述定位块57底部设有导向缺口571,所述触发块56可滑动地卡嵌于导向缺口571。利用触发块56卡嵌于导向缺口571内,导向缺口571为触发块56提供导向作用,使触发块56沿夹紧平台5的移动方向与夹紧平台5滑动连接。

所述触发块56与手柄72底端抵接一端的端面为楔形面561。当触发块56推压手柄72时,触发块56上的楔形面561能够有助于其推动手柄72摆动,从而使压板71自动远离夹紧平台5,防止触发块56与手柄72出现卡死情况。

所述触发块56靠近手柄72的一端设置有与定位块57卡接的挡止部562。挡止部562与定位块57卡接,使触发块56无法沿着导向缺口571向外脱出,防止触发块56在夹紧平台5移动的过程中脱落,避免在完成套袋后无法自动松夹。

所述手柄72底部设有与触发块56抵接的转轮721。当触发块56推动手柄72摆动时,手柄72底部的转轮721与触发块56发生摩擦并转动,从而使触发块56在推动手柄72摆动时更加顺畅。

所述触发块56与夹紧平台5之间设置有使触发块56朝远离手柄72方向移动的复位弹簧58。所述触发块56远离手柄72的一端向下延伸设置有延伸部563,所述延伸部563朝向支撑平台21的一侧设置有供复位弹簧58穿入的安装孔5631。

复位弹簧58能够使触发块56在触碰挡板11时提供缓冲作用,同时在触发块56推动手柄72使压板71松夹后,触发块56在复位弹簧58下可自动复位,无需操作者人为将触发块56拉出。

所述延伸部563上设置有与安装孔5631连通的螺纹孔5632,所述螺纹孔5632内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59,所述调节螺栓59的螺杆端与复位弹簧58固定连接。复位弹簧58在使用时间较长后容易出现弹性减低,通过转动调节螺栓59,可拉伸复位弹簧58使其恢复弹力。

本发明涉及的半自动套袋机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初始状态下,夹紧平台5位于靠近预撑袋装置2处,首先将待套件9沿着夹紧平台5上的定位缺口53放入至两个滚轮52之间,并推动待套件9使其端部移动至夹紧平台5靠近预撑袋装置2的一侧,待套件9的另一端放置于定位件32的限位部323内。

接着将袋体8完全套置于撑袋杆22上,并利用滑轮23卡置于撑袋杆22的限位缺口221内对撑袋杆22进行固定,然后将剪刀伸入至撑袋杆22尾端的辅助缺口223内将袋体8前端剪开两条裂缝,将袋体8前端套置于待套件9上,并将袋体8前端剪出的上半部分拉至夹紧平台5上,手动转动手柄72联动压板71将袋体8前端压紧于夹紧平台5上。

启动电机64,第一传动带61带动夹紧平台5沿着导轨4移动,同时袋体8逐渐套置于待套件9上。在夹紧平台5移动至定位件32处时,夹紧平台5下方的滚轮52推动限位块322转动,在夹紧平台5经过定位件32后,限位块322在拉簧33作用下转动复位。

在夹紧平台5移动至行程末端时,夹紧平台5上的触发块56与挡板11抵接,触发块56推动手柄72下部摆动,从而联动压板71远离夹紧平台5松开袋体8。

最后人工将待套件9两端的袋体8进行裁剪封口,完成套袋过程。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