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防坠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0612发布日期:2019-02-22 21:58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电梯的防坠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的防坠系统。



背景技术: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者载运货物。电梯在使用时也会产生许多的问题,尤其是电梯出现故障时就容易使得电梯快速的下降,严重时出现,电梯直接从高空落下,会给电梯内部的乘梯人员造成无法预估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梯的防坠系统。

一种电梯的防坠系统,包括轿厢、感应装置、防坠机构和安装感应装置与防坠机构的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上设有箱门和上块,所述上块设置在所述轿厢的两侧,所述感应装置设置在所述箱门对立面的所述墙体上,所述防坠机构设置在所述上块的下端,所述轿厢上还设有导轨,所述感应装置中包括压块、腔体、滚轮和弹簧,所述滚轮通过旋转轴安装在所述压块的前端,所述压块安装在所述腔体中,所述弹簧安装在所述压块的后端,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腔体中,所述防坠机构中包括气缸和下块,所述气缸上设有气缸杆,所述下块安装在所述气缸杆上,所述墙体上设有腔体槽和气缸槽,所述腔体安装在所述腔体槽中,所述气缸安装在所述气缸槽中。

在本发明的电梯的防坠系统中,所述导轨的上端和下端向所述轿厢的方向内陷,所述导轨的中间与所述轿厢的外部面平行。

在本发明的电梯的防坠系统中,所述压块的后端设有阻挡部,所述阻挡部在所述腔体中,所述弹簧安装在所述阻挡部上,所述弹簧的中间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安装在所述阻挡部上。

在本发明的电梯的防坠系统中,所述阻挡部上设有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上设有第一发射器,所述第二立柱上设有第二发射器,所述腔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接收器和第二接收器。

在本发明的电梯的防坠系统中,所述导轨上设有弧面凸起部和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在所述弧面凸起部的两侧,所述滚轮上设有弧面凹陷部和凸起部,所述弧面凹陷部对应的放置在所述弧面凸起部上,所述凸起部对应的放置在所述凹陷部中。

在本发明的电梯的防坠系统中,所述上块上设有定位凹槽,所述下块上设有定位凸块,所述定位凸块能够匹配的安装在所述定位凹槽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电梯的防坠系统结构简单,在每一层的电梯口上端和下端都设置感应装置和防坠机构,一旦电梯出现事故下降会在第一时间内将电梯挡住,防止了事故的发生。对乘坐电梯的乘客安全进行了保障,安全性能增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梯的防坠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前视图;

图3为图1中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7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9所示,本发明的这种电梯的防坠系统,包括轿厢10、感应装置11、防坠机构12和安装感应装置11与防坠机构12的墙体,轿厢10是电梯的主体部分,感应装置11是用于感应轿厢10是否已经到达指定的地方,通过感应装置10来做出第一时间的判断。防坠机构12是用于挡住轿厢10的,轿厢10在出现故事时下坠,通过防坠机构12能够将轿厢10挡住,防坠机构12是接收感应装置11发出的指定,然后再做出判断。防坠机构12和感应装置11是设置在墙体13上,而该墙体13便是井道,是放置电梯的井道。感应装置11和防坠机构12是在每一层的电梯出口处都设有。这样能够保证电梯不会直接落下,而是每一层都会相对应的将电梯挡住,将电梯的事故率降低到最低。

轿厢10上设有箱门14和上块15,上块15设置在轿厢10的两侧,是在箱门14的两侧。上块14是用于搭在防坠机构12上,从而使得轿厢10不会直接的坠落。

感应装置11设置在箱门14对立面的墙体13上,轿厢10上还设有导轨16,导轨16是直接的安装在轿厢10的后端。导轨16是用于定位感应装置11的,导轨16的上端和下端向轿厢10的方向内陷,而导轨16的中间与轿厢10的外部面平行,导轨上端与导轨中间呈圆弧过渡,导轨下端和导轨中间呈圆弧过渡。电梯在运行时,感应装置11的前端是接触到导轨16的。

防坠机构12设置在上块15的下端,防坠机构12是在每一层都有设置,防坠机构12中包括气缸17和下块18,气缸17上设有气缸杆171,下块18安装在气缸杆171上,墙体13上设有腔体槽19和气缸槽20,腔体22安装在腔体槽19中,气缸17安装在气缸槽20中。上块15上设有定位凹槽151,下块18上设有定位凸块181,定位凸块181能够匹配的安装在定位凹槽151中。当轿厢10掉落时,轿厢10两侧的上块15会落在下块18上,上块15上的定位凹槽151会直接的对应于下块18上的定位凸块181上,能够防止轿厢10错位。

感应装置11中包括压块21、腔体22、滚轮23和弹簧24,滚轮23通过旋转轴25安装在压块21的前端,滚轮23通过旋转轴25可以在压块21上旋转,电梯在运行到感应装置11前端时,滚轮23便直接的落在导轨16上。在导轨16上设有弧面凸起部161和凹陷部162,凹陷部162在弧面凸起部161的两侧,滚轮23上设有弧面凹陷部231和凸起部232,弧面凹陷部231对应的放置在弧面凸起部161上,凸起部232对应的放置在凹陷部162中。这样通过导轨16与滚轮23的配合,使得感应装置11能够精准的落在导轨16上,不会偏移。压块21安装在腔体22中,压块21能够在腔体22中活动。压块21的后端设有阻挡部211,阻挡部211在腔体22中,通过阻挡部211,压块21在腔体22中活动时不会从腔体22中脱出。弹簧24安装在阻挡部211上,弹簧24的中间设有定位柱26,定位柱26安装在阻挡部211上。并且弹簧24安装在压块21的后端,弹簧24设置在腔体22中。

在阻挡部211上设有第一立柱27和第二立柱28,第一立柱27上设有第一发射器271,第二立柱28上设有第二发射器281,腔体22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接收器29和第二接收器30。第一接收器29是用于接收第一发射器271发射的信号,第二接收器30是用于接收第二发射器281发射的信号。当轿厢10在上升时,导轨16接触到滚轮23后,滚轮23会在导轨16上滚动,当滚轮23滚到导轨16的中间时,这时压块21后端的弹簧24会被压缩,第一发射器27与第一接收器29对应,轿厢10上端防坠机构12中的下块18是处于收缩状态,轿厢10下端的防坠机构12便将下块18推出,下块18对应在上块15的下端,以便于防止轿厢10坠落。当轿厢10下降时,导轨16接触到滚轮23,压块21将弹簧24压缩,第二发射器281与第一发射器271对应,然后轿厢10上端的防坠机构12是处于收缩状态,轿厢10下端的防坠结构12逐一打开,每到达一层时,导轨16都会将压块21推进,然后轿厢10下端的防坠机构12便打开,这样保证防坠机构12不会影响到电梯的下降,还能够使得电梯在出现故障时,下一段的防坠机构12将轿厢10挡住。

该电梯的防坠系统通过感应装置11和防坠机构12的结合能够保证电梯的安全性能,使得电梯不会直接的落下,而是在每一层都会有保障,防止了事故的发生。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