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胶带切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1464发布日期:2018-09-18 22:46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割器,尤其是一种塑料胶带切割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商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巨大,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交易在互联网上完成,因此,网店和快递物流业每天有大量的物品需要进行包装和运输。物品一般使用塑料袋或纸箱进行包装,对塑料袋和纸箱进行封口时需要用胶带,这时为了节省人力,工人一般使用胶带切割器进行封口操作。但现有的胶带切割器存在一些缺陷,如切割刀片铆接在胶带切割器上,当刀片损坏时,胶带切割器就无法使用了;胶带切割器的设计不合理,在使用过程中,塑料胶带卷容易从胶带切割器中滑掉。

另外,现有的胶带切割器在封装物品时,胶带粘结不牢固,需要工人重新按压封口处的胶带,影响工作效率,还可能会造成塑料袋或纸箱中的物品丢失,而发生财产纠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塑料胶带切割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料胶带切割器,包括上盖和底座,所述上盖与底座通过转轴相连接,所述转轴通过螺栓固定在上盖前端的两侧,所述转轴上套有滚轮,所述底座上设有可用于安装塑料胶带卷的卡圈,所述上盖最前端的背面通过螺钉固定有刀片,所述上盖后端的两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刻度尺,所述卡圈的顶部设有塑料胶带卷防倒转锯齿片,所述底座前端设有塑料柱。

上述的一种塑料胶带切割器,所述上盖和底座均采用高强度、耐磨ABS 塑料制备而成;所述刀片的刀口为锯齿状,刀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备而成;所述滚轮采用聚氨酯材料制备而成。

上述的一种塑料胶带切割器,所述滚轮的表面沿轴的周向均匀设有弧形凸条棱。

上述的一种塑料胶带切割器,所述卡圈上可放置的塑料胶带卷的宽度为 40mm~5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塑料胶带切割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采用高强度、耐磨塑料制造,质轻、耐用、易清洁,其上盖背面的刀片采用螺钉固定,方便更换;上盖后端的两侧面设有挡板,可以防止塑料胶带卷从卡圈上滑掉;滚轮表面设有弧形凸条棱,减小了按压时的受力面积,在相同的按压力下,增大了滚轮对封口的胶带的压强,使胶带粘结的更牢固;塑料胶带切割器的挡板上设有刻度尺,方便测量塑料胶带卷的厚度,进而可以迅速了解塑料胶带卷的长度,以便准备所需塑料胶带卷的个数,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塑料胶带切割器全打开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塑料胶带切割器半打开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塑料胶带切割器关闭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塑料胶带切割器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滚轮沿A-A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上盖,2.底座,3.转轴,4.螺栓,5.滚轮,6.卡圈,7.弧形凸条棱, 8.刀片,9.挡板,10.塑料胶带卷防倒转锯齿片,11.刀口,12.塑料柱,13.刻度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一种塑料胶带切割器,包括上盖1和底座2,所述上盖1与底座2通过转轴3相连接,所述转轴3通过螺栓4固定在上盖1前端的两侧,所述转轴3 上套有滚轮5,所述底座2上设有可用于安装塑料胶带卷的卡圈6,所述上盖 1最前端的背面通过螺钉固定有刀片8,所述上盖1后端的两侧设有挡板9,所述挡板9上设有刻度尺13,所述卡圈6的顶部设有塑料胶带卷防倒转锯齿片10,所述底座2前端设有塑料柱12。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1和底座2均采用高强度、耐磨ABS塑料制备而成,所述刀片8的刀口11为锯齿状,刀片8采用不锈钢材料制备而成;所述滚轮 5采用聚氨酯材料制备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5的表面沿轴的周向均匀设有弧形凸条棱7。

进一步的,所述卡圈6上放置的塑料胶带卷的宽度为50mm。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首先打开上盖1,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挡板9上的刻度尺13读出,宽度为50mm的塑料胶带卷的厚度,进而大体上可以了解这卷宽度为50mm的塑料胶带的长度,方便提前准备所需的塑料胶带卷的个数;然后将宽度为50mm的塑料胶带卷放置在卡圈6上,注意塑料胶带卷的放置方向:有胶的那一面朝向塑料柱12,使抽出的胶带位于塑料柱12和滚轮5之间,胶带轻轻粘在塑料柱12上,并将胶带头透漏出1cm~2cm,最后合上上盖1,将胶带头粘在塑料袋或纸箱上,手握塑料胶带切断器进行抽拉胶带,并按压滚轮进行封口,待封口工作完成后,提起塑料胶带切断器,使刀片8的锯齿状刀口裁断胶带,即可进行下一个塑料袋或纸箱的封口工作。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