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状体提升卡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1245发布日期:2018-08-14 19:58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升卡爪,尤其是一种管状体提升卡爪。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以及建筑领域,人们经常会遇到需要提升管状体的情况,目前,关于管状体的提升主要采用从外侧夹持或捆绑的方式。对于现有的管状体提升方式,人们在卡爪夹持管状体外壁时,为了增加卡爪的夹持力度,通常会对卡爪施加很大的力,这就不避免地对管状体管体造成损伤,导致管状体外壁变形。另外,采用这种外侧夹持的方式,在提升过程中,管状体处于倾斜或者横向状态,此时,管状体的中部受力过大,容易造成管状体弯曲,另外,横向提升管状体也需要占用很大的移动空间,这些都是现有管状体提升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管状体的提升装置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状体提升卡爪,该装置可以伸入管状体内部,从内部卡紧管状体并进行提升,防止对管状体造成损坏。

一种管状体提升卡爪,包括固定底座、连接架、支撑臂,其中固定底座为圆柱状,在固定底座上部固定连接连接架,在固定底座的外周均匀设置支撑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的下端铰接在固定底座的侧面,支撑臂的上端铰接上紧压头;所述固定底座的正面中部设置内槽,在内槽上部设置定位套;所述定位套呈倒置的锥状,其内部中空,且在定位套的锥形侧面上设置夹缝,且夹缝与支撑臂一一对应;所述定位套上方有伸缩杆安装在连接架上,且伸缩杆控制定位套的升降;在固定底座顶面沿径向方向设置固定轴套,固定轴套与支撑臂一一对应,且在固定轴套内安装可移动的拉杆;所述拉杆的末端设置卡珠,并卡在夹缝内,在拉杆前端铰接滑套;所述支撑臂的后侧面竖向设置导向杆,所述滑套套在导向杆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置在固定底座周围的支撑臂可以向外周倾斜,当上紧压头接触管状体内壁,同时提升该装置时,支撑臂两端分别顶紧固定底座和上紧压头,此时便可以将管状体提升。该装置的使用方法简单,可以适用于多种规格的管状体,使用过程不会对管状体造成损坏,在管状体的提升方面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

作为优选方案,在拉杆前端套有弹簧,且弹簧位于固定轴套与滑套之间。在将该装置伸入到管状体之前,定位套提升,此时支撑臂处于竖直状态,需要卡紧管状体时,下移定位套,在弹簧的作用下,支撑臂可以顺利倾斜,使上紧压头接触管体内壁,从而方便提升管状体。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紧压头的外侧面为弧形。管状体的内壁为曲面,将上紧压头的外侧面设置为弧形,可以增加上紧压头基于管状体的接触面积,增加摩擦力,当上紧压头的外侧面上设置防滑垫时,可进一步提该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顶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底座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单个支撑臂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固定底座1、连接架2、支撑臂3、上紧压头4、伸缩杆5、定位套6、固定轴套7、拉杆8、夹缝9、内槽10、卡珠11、防滑垫12、导向杆13、滑套14、弹簧1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管状体提升卡爪,包括固定底座1、连接架2、支撑臂3,其中固定底座1为圆柱状,在固定底座1上部固定连接连接架2,在固定底座1的外周均匀设置支撑臂3。所述支撑臂3的下端铰接在固定底座1的侧面,支撑臂3的上端铰接上紧压头4;所述固定底座1的正面中部设置内槽10,在内槽10上部设置定位套6;所述定位套6呈倒置的锥状,其内部中空,且在定位套6的锥形侧面上设置夹缝9,且夹缝9与支撑臂3一一对应;所述定位套6上方有伸缩杆5安装在连接架2上,且伸缩杆5控制定位套6的升降;在固定底座1顶面沿径向方向设置固定轴套7,固定轴套7与支撑臂3一一对应,且在固定轴套7内安装可移动的拉杆8;所述拉杆8的末端设置卡珠11,并卡在夹缝9内,在拉杆8前端铰接滑套14;所述支撑臂3的后侧面竖向设置导向杆13,所述滑套14套在导向杆13上。在拉杆8前端套有弹簧15,且弹簧15位于固定轴套7与滑套14之间。在将该装置伸入到管状体之前,定位套6提升,此时支撑臂3处于竖直状态,需要卡紧管状体时,下移定位套6,在弹簧15的作用下,支撑臂3可以顺利倾斜,使上紧压头4接触管体内壁,从而方便提升管状体。所述上紧压头4的外侧面为弧形。管状体的内壁为曲面,将上紧压头4的外侧面设置为弧形,可以增加上紧压头4基于管状体的接触面积,增加摩擦力,当上紧压头4的外侧面上设置防滑垫12时,可进一步提该装置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管状体提升卡爪,该卡爪中,设置在固定底座周围的支撑臂可以向外周倾斜,当上紧压头接触管状体内壁,同时提升该装置时,支撑臂两端分别顶紧固定底座和上紧压头,此时便可以将管状体提升。该装置的使用方法简单,可以适用于多种规格的管状体,使用过程不会对管状体造成损坏,在管状体的提升方面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