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状体包覆部件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471585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管状体包覆部件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管状体包覆部件的制造方法,其课题为将残留在被管状体包覆的部件和该管状体之间的空气量减少。具有:第1插入工序,其将管状体插入圆筒部件的内侧;吸附工序,其进行吸引以使圆筒部件和管状体之间成为第1负压,使管状体的外周面吸附在圆筒部件的内周面;第2插入工序,其在维持吸附工序的吸引的状态下,将成为包覆对象的部件插入管状体的内侧;吸引工序,其在维持吸附工序中的吸引的状态下,从圆筒部件的两端侧进行吸引,以使管状体和部件之间成为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1负压的第2负压;包覆工序,其在维持吸引工序的吸引的状态下,停止吸附工序中的吸引,使管状体包覆在部件上;以及取出工序,其将被管状体包覆的部件从圆筒部件中取出。
【专利说明】管状体包覆部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管状体包覆部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有一种橡胶辊的制造方法,其通过将辊轴心的芯杆插入至橡胶管的内部并将两者粘接固定,而得到一种弹性辊,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下述工序:预先将具有与芯杆的外径相同或更小内径的橡胶管硫化成型的工序;将上述橡胶管收容在腔内,并且,在橡胶管的外周面和腔的内壁面之间形成密闭空间的工序;对上述密闭空间进行真空吸引而使橡胶管的外周面吸附在腔的内壁面上,通过弹性变形使其内径扩大的工序;将表面涂覆有粘接剂的芯杆插入至所述内径扩大后的橡胶管的内部的工序;向所述密闭空间内流入空气,使从腔内壁面脱离后的橡胶管收缩而弹性恢复为原来的内径,与芯杆紧贴的工序;以及使所述粘接剂硬化而使芯杆和橡胶管粘接一体化的工序。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 - 1123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将残留在被管状体包覆的部件和该管状体之间的空气量减少。
[0005]技术方案I的发明是一种管状体包覆部件的制造方法,其具有下述工序:第I插入工序,在该工序中,将管状体插入至圆筒部件的内侧;吸附工序,在该工序中,进行吸引以使得所述圆筒部件和所述管状体之间成为第I负压,使所述管状体的外周面吸附在所述圆筒部件的内周面上;第2插入工序,在该工序中,在维持所述吸附工序中的吸引的状态下,将成为包覆对象的部件插入至所述管状体的内侧;吸引工序,在该工序中,在维持所述吸附工序中的吸引的状态下,从所述圆筒部件的两端侧进行吸引,以使得所述管状体和所述部件之间成为绝对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I负压的第2负压;包覆工序,在该工序中,在维持所述吸引工序中的吸引的状态下,停止所述吸附工序中的吸引,使所述管状体包覆在所述部件上;以及取出工序,在该工序中,将包覆有所述管状体的所述部件从所述圆筒部件中取出。
[0006]技术方案2的发明是技术方案I中记载的管状体包覆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吸引工序中,直至成为所述第2负压为止逐渐对所述管状体和所述部件之间进行吸引。
[0007]技术方案3的发明是技术方案I或2中记载的管状体包覆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吸附工序中,,在所述圆筒部件的轴向中央部及轴向两端部进行吸引,以使得所述圆筒部件和所述管状体之间成为第I负压,在所述包覆工序中,在停止所述吸附工序中的所述圆筒部件的轴向中央部的吸引后,停止在所述圆筒部件的轴向两端部的吸引,使所述管状体包覆在所述部件上。
[0008]技术方案4的发明是技术方案I至3中任一项记载的管状体包覆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第2插入工序中,将由被膜构成的所述部件、及在外周形成有该部件的芯体插入至所述管状体的内侧,在所述取出工序中,将被所述管状体包覆的所述部件和所述芯体从所述圆筒部件中取出,还具有剥离工序,在该工序中,在从所述圆筒部件中取出后的芯体上将所述部件剥离。
[0009]发明的效果
[0010]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I的制造方法,与不具有本制造方法中的吸引工序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残留在被管状体包覆的部件和该管状体之间的空气量。
[0011]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的制造方法,与不逐渐进行吸引的情况相比,能够有效地减少残留在被管状体包覆的部件和该管状体之间的空气量。
[0012]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的制造方法,与同时停止圆筒部件的轴向中央部的吸引和圆筒部件的轴向两端部的吸引的情况相比,能够有效地减少残留在被管状体包覆的部件和该管状体之间的管状体的轴向中央部处的空气量。
[0013]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的制造方法,与不具有本制造方法中的吸引工序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残留在被管状体包覆的部件和该管状体之间的空气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的结构的侧剖视图。
[0015]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的第I插入工序的侧剖视图。
[0016]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的吸附工序的侧剖视图。
[0017]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的第2插入工序的侧剖视图。
[0018]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的吸引工序的侧剖视图。
[0019]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的包覆工序的侧剖视图。
[0020]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的取出工序的侧剖视图。
[0021]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的剥离工序的侧剖视图。
[0022]图9是表示圆筒部件和管之间、以及管和被膜之间的压力变化的图表。
[0023]图10是图9所不的图表,是应用了第I变形例所涉及的吸引工序的情况下的图表。
[0024]图11是表示第3变形例所涉及的制造装置的结构的侧剖视图。
[0025]图12是表示第4变形例所涉及的圆筒部件的结构的侧剖视图。
[0026]标号的说明
[0027]10被膜(成为包覆对象的部件的一个例子)
[0028]13管(管状体的一个例子)
[0029]20圆筒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0031](管包覆带的制造装置100)
[0032]首先,对作为管状体包覆部件(被管状体包覆的部件)的一个例子的管包覆带(被管包覆的带)进行制造的制造装置10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装置100的结构的侧剖视图。
[0033]如图1所示,本制造装置100具有:圆筒形状的圆筒部件20 ;固定环14、16,它们安装在圆筒部件20的轴向两端部;上侧安装部30,其安装在固定环14的上方侧;以及下侧安装部40,其安装在固定环16的下方侧。
[0034](圆筒部件20)
[0035]圆筒部件20具体来说,形成为轴向两端部开放的圆筒状,从轴向一端部至另一端部,内径在容许误差范围内相同。此外,圆筒部件20只要是截面形状为圆形状的筒状即可,也可以包含有圆锥部分(后述的第4变形例,参照图12)。
[0036]作为管状体的一个例子的管13向该圆筒部件20的内侧(内周侧)插入。具体来说,管13以其轴向两端侧从圆筒部件20的轴向两端侧凸出的方式,沿圆筒部件20的轴向向圆筒部件20的内侧插入(参照图2)。另外,管13的轴向两端部中的从圆筒部件20凸出的凸出部分13A,如图1所示,向圆筒部件20的外周面折返。
[0037]并且,作为成为包覆对象的部件的一个例子的被膜10向管13的内侧(内周侧)插入。具体来说,被膜10在形成或安装在芯体12的外周面的状态下,与芯体12 —起沿管13(圆筒部件20)的轴向向管13的内侧(内周侧)插入。通过从芯体12剥离该被膜10而成为环形带。
[0038]在圆筒部件20的轴向两端侧形成有凸缘部22、23,它们在圆筒形状20的周向全周沿径向伸出。在凸缘部22、23上形成有:槽部24、25,它们在圆筒部件20的周向全周向其内壁开口 ;以及吸引通路26、27,它们与槽部24、25的周向一部分连通。
[0039]作为吸引装置的真空泵29与该吸引通路26、27连接。通过驱动该真空泵29,在插入至圆筒部件20中的状态下的管13的外周面和圆筒部件20的内周面之间的空气,通过吸引通路26、27在圆筒部件20的轴向两端部被吸引。
[0040]此外,被膜10例如由树脂材料、橡胶材料、金属材料等材料或将这些材料层叠而构成。
[0041]另外,芯体12由例如铝、铁、铜、不锈钢或其他金属或合金等成型后的芯杆构成。
[0042]另外,管13是可弹性变形的管,是由例如PFA(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共聚物)等树脂形成的树脂管。在管13的内周具有用于与被膜10的外周面粘接的粘接层。另外,管13的内径与被膜10的外径相同,或形成为比被膜10的外径小。
[0043](固定环14、16)
[0044]固定环14、16形成为圆锥台形状,其具有沿轴向贯穿轴中心部的通孔14A、16A。在管13的轴向两端部向圆筒部件20的外周面折返的状态下,通过圆筒部件20的轴向端部向固定环14、16的通孔14A、16A中插入,固定环14、16将管13的轴向两端部固定在圆筒部件20的轴向两端部处。
[0045]此外,固定环14、16通过与凸缘部22、23抵接,从而向圆筒部件20的轴向中央的移动受到限制。
[0046](上侧安装部30)
[0047]上侧安装部30从上侧与固定环14紧贴,封闭圆筒部件20 (管13)的上侧的开口20A。具体来说,上侧安装部30具有:圆板状的上侧安装部主体32,其具有沿轴向贯穿轴中心部的通孔32A ;以及封闭部件34,其设置在上侧安装部主体32的上侧,封闭通孔32A的上端部。
[0048]上侧安装部主体32中的通孔32A的下端侧部分向下方逐渐扩径,通过将固定环14向该下端侧部分中嵌入,上侧安装部主体32从上侧与固定环14紧贴。
[0049]在封闭部件34的轴中央部设有支撑部36,其对形成或安装在芯体12的外周面上的被膜10进行支撑。支撑部36具体来说,可拆卸地支撑芯体12的轴向一端部(上端部)。此外,上侧安装部主体32和封闭部件34之间、以及封闭部件34和支撑部36之间,利用0型密封圈37、38进行密封。
[0050]另外,在封闭部件34上形成有吸引通路35,其与管13的内周面和被膜10的外周面之间的空间相通。作为吸引装置的真空泵39与该吸引通路35连接。通过驱动该真空泵39,在插入至圆筒部件20中的状态下的管13的内周面和被膜10的外周面之间的空气,通过吸引通路35被吸引。
[0051](下侧安装部40)
[0052]下侧安装部40从下侧与固定环16紧贴,封闭圆筒部件20 (管13)的下侧的开口20B。具体来说,下侧安装部40具有:圆板状的下侧安装部主体42,其具有沿轴向贯穿轴中心部的通孔42A ;以及封闭部件44,其设置在下侧安装部主体42的下侧,封闭通孔42A的下端部。
[0053]下侧安装部主体42中的通孔42A的上端侧部分向上方逐渐扩径,通过将固定环16向该上端侧部分中嵌入,下侧安装部主体42从下侧与固定环16紧贴。
[0054]这样,下侧安装部40封闭圆筒部件20 (管13)的下侧的开口 20B,如上所述,通过由上侧安装部30封闭圆筒部件20 (管13)的上侧的开口 20A,从而使得管13的内周面和被膜10的外周面之间的空间成为封闭空间。此外,下侧安装部主体42和封闭部件44之间利用0型密封圈48进行密封。
[0055]另外,在封闭部件44上形成有吸引通路45,其与管13的内周面和被膜10的外周面之间的空间相通。作为吸引装置的真空泵39与该吸引通路45连接。通过驱动该真空泵39,在插入至圆筒部件20中的状态下的管13的内周面和被膜10的外周面之间的空气,通过吸引通路45被吸引。
[0056](管包覆带的制造方法)
[0057]下面,对使用上述的制造装置100制造管包覆带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0058]首先,如图2所示,将管13向圆筒部件20的内侧(内周侦D插入(第I插入工序)。具体来说,以管13的轴向两端部从圆筒部件20的轴向两端部凸出的方式,将管13沿圆筒部件20的轴向向圆筒部件20的内侧插入。
[0059]然后,在将管13的轴向两端部中的从圆筒部件20凸出的凸出部分13A向径向外侧扩径后,将该凸出部分13A向圆筒部件20的外周面折返。
[0060]然后,将固定环14、16安装在圆筒部件20的轴向两端部,将管13相对于圆筒部件20进行固定。由此,圆筒部件20的内周面和管13的外周面之间的空间(间隙)成为封闭空间。
[0061]然后,如图3所示,将安装有固定环14、16的圆筒部件20安装在下侧安装部40上。由此,下侧安装部40从下侧与固定环16紧贴,圆筒部件20 (管13)的下侧的开口 20B被封闭。
[0062]然后,以使得圆筒部件20的内周面和管13的外周面之间成为第I负压(参照图9的“P1”)的方式,对该空间的空气进行吸引,使管13的外周面吸附在圆筒部件20的内周面上(吸附工序)。具体来说,通过驱动真空泵29,经由设在圆筒部件20的轴向两端部的吸引通路26、27,吸引圆筒部件20的内周面和管13的外周面之间的空气。由此,管13 —边弹性变形一边向径向外侧扩展,管13的外周面吸附在圆筒部件20的内周面上。
[0063]然后,如图4所示,在维持上述吸附工序中的吸引(驱动真空泵29)的状态下,使在利用支撑部36支撑芯体12的状态下的上侧安装部30下降。由此,芯体12及被膜10向外周面被吸附在圆筒部件20的内周面的状态下的管13 (圆筒部件20)的内部插入(第2插入工序),并且,上侧安装部30从上侧与固定环14紧贴,圆筒部件20 (管13)的上侧的开口20A被封闭。
[0064]通过使上侧安装部30及下侧安装部40与安装在圆筒部件20上的固定环14、16紧贴,如图5所示,管13的内周面和被膜10的外周面之间的空间成为封闭空间。
[0065]然后,在维持上述吸附工序中的吸引(驱动真空泵29)的状态下,从圆筒部件20的两端侧,以使得管13和被膜10之间成为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I负压的第2负压(参照图9的“P2”)的方式,对该空间的空气进行吸引(吸引工序)。具体来说,通过驱动真空泵39,经由上侧安装部30的吸引通路35及下侧安装部40的吸引通路45,对管13和被膜10之间的空气进行吸引。因此,在该吸引工序中,成为在管13的内周侧和管13的外周侧进行着吸引的状态(参照图9)。并且,该管13的内周侧及外周侧中的吸引进行预定的时间Tl (参照图9)。预定的时间Tl例如设为20至30秒。
[0066]此外,第I负压(参照图9的“P1”)及第2负压(参照图9的“P2”)均设定为绝对值大于或等于90kPa的负压。另外,如上所述,第2负压设定为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I负压的负压。因此,如果第I负压为例如一 95kPa,则第2负压设定为绝对值大于或等于90kPa而小于或等于95kPa的范围的负压。此外,有时在吸引工序中,由于第I负压和第2负压的压力差的关系,有时管13的一部分向被膜10进行包覆。
[0067]然后,如图6所示,在维持吸引工序中的吸引(驱动真空泵39)的状态下,停止吸附工序中的吸引(驱动真空泵29),使管13向被膜10包覆(包覆工序)。具体来说,在维持吸引工序中的吸引(驱动真空泵39)的状态下,停止吸附工序中的吸引(驱动真空泵29),圆筒部件20的内周面和管13的外周面之间的空间对大气开放。由此,由于管13的弹力(弹性恢复),管13的内径缩小,通过管13的内周的粘接层与被膜10的外周面粘接,管13向被膜10进行包覆。
[0068]此外,吸引工序中的吸引(驱动真空泵39)在进行了预定的时间T2后停止(参照图9)。预定的时间T2例如设为20至30秒。预定的时间T2可以与上述的预定的时间Tl相同,也可以不同。
[0069]然后,如图7所示,将被管13包覆的被膜10及芯体12从圆筒部件20取出(取出工序)。具体来说,通过使保持芯体12的状态下的上侧安装部30上升,被管13包覆的被膜10及芯体12从圆筒部件20的上侧的开口 20A取出。此外,上述的取出工序可以按照以下方式构成。即,在停止真空泵29及39后的图6所示的状态下,首先解除支撑部36对芯体12的轴向上端部的支撑(把持)。然后,使上侧安装部30上升。然后,将在内部具有芯体12的圆筒部件20从下侧安装部40拆下。此时,支撑在芯体12的外周面上的被膜10的外周面与管13的内周的粘接层粘接,并且,管13的轴向两端部利用固定环14及16安装在圆筒部件20的轴向两端部上。然后,从圆筒部件20的轴向两端部拆下固定环14及16,将被管13包覆的被膜10及芯体12从圆筒部件20取出(取出工序)。然后,根据需要,利用加热炉等加热被管13包覆的被膜10及芯体12,使管13与被膜10进一步牢固地粘接。
[0070]然后,如图8所示,在从圆筒部件20取出后的芯体12上将被膜10剥离(剥离工序)。并且,将被管13包覆的被膜10的轴向两端部的不需要的部分切断(参照双点划线C),得到管包覆带。如上所述,制造出管包覆带。此外,管包覆带例如作为电子照相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定影带而被使用,作为离型层而包覆管。
[0071]如上所述,在本制造方法中,在对管13和被膜10之间的空气进行吸引后,停止对圆筒部件20的内周面和管13的外周面之间的吸引,使管13向被膜10进行包覆。因此,与不对管13和被膜10之间的空气进行吸引的制造方法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残留在被膜10和管13之间的空气量。
[0072]另外,在本制造方法中,管13和被膜10之间的压力(第2负压)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圆筒部件20和管13之间的压力(第I压力),因此,可以有效地减少残留在管13和被膜10之间的空气。即,在管13和被膜10之间的压力(第2负压)的绝对值大于第I负压的对比例的情况下,与将管13向其外周侧吸引的吸引力相比,向管13的内周侧吸引的吸引力强,有可能在管13和被膜10之间存在大量空气的状态下导致管13与被膜10发生粘接。但是,在本制造方法中,避免了上述情况。此外,从抑制导致管13和被膜10之间闭合的观点出发,与第I负压和第2负压为相同压力的情况相比,优选第2负压的绝对值小于第I负压。
[0073]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由于减少残留在被膜10和管13之间的空气量,因此,用于抽出残留在被膜10和管13之间的空气的作业时间成为较短的时间。例如,当前该作业时间要花费大于或等于10小时,但本实施方式可以缩短至例如I至4小时。此夕卜,用于抽出残留在被膜10和管13之间的空气的作业通过放置管包覆带进行。
[0074](第I变形例)
[0075]在上述的吸引工序中,对管13和被膜10之间进行吸引以在最短时间内成为第2负压,但如图10所示,也可以在直至成为第2负压为止逐渐(阶段性地)对管13和被膜10之间进行吸引。具体来说,通过使真空泵39的输出与最大输出相比更小而开始进行驱动,直至成为第2负压为止逐渐对管13和被膜10之间进行吸引。另外,作为其他方法,可以使真空泵的输出为最大输出,在连接吸引通路35和真空泵39之间的配管上设置调整阀,通过该调整阀在直至成为第2负压为止逐渐对管13和被膜10之间进行吸引。由此,从开始对管13和被膜10之间的空间进行吸引起直至达到第2负压为止的时间,与从开始对圆筒部件20和管13之间的空间进行吸引起直至达到第I负压为止的时间相比更长。
[0076]如上所述,通过直至成为第2负压为止逐渐对管13和被膜10之间进行吸引,可以有效地减少残留在管13和被膜10之间的空气。
[0077](第2变形例)
[0078]在上述的包覆工序中,单纯地停止吸附工序中的吸引(驱动真空泵29),但也可以通过逐渐(阶段性地)减弱真空泵29的驱动力,直至停止真空泵29的驱动,从而使圆筒部件20的内周面和管13的外周面之间的压力从第I负压逐渐接近大气压力。
[0079]如上所述,通过逐渐(阶段性地)减弱真空泵29的驱动力,直至停止真空泵29的驱动,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少残留在管13和被膜10之间的空气。[0080](第3变形例)
[0081]在上述的制造装置100中,用于对圆筒部件20和管13之间的空气进行吸引的吸引通路,设置在圆筒部件20的轴向两端部,但在第3变形例所涉及的制造装置300中,如图11所示,用于对圆筒部件20和管13之间进行吸引的吸引通路,在圆筒部件20的轴向两端部的基础上,还设置在轴向中央部。
[0082]具体来说,如图11所示,在圆筒部件20的轴向中央部形成有凸缘部80,其在圆筒部件20的周向全周沿径向伸出。在凸缘部80上形成有:槽部82,其在圆筒部件20的周向全周向其内壁开口 ;以及吸引通路84,其与槽部82的周向的一部分连通。在该吸引通路84上设有:大气开放阀88,其使吸引通路84向大气开放;以及开闭阀86,其可对吸引通路84进行开闭。
[0083]另外,作为吸引装置的真空泵29经由开闭阀86与吸引通路84连接。在关闭大气开放阀88并打开开闭阀86的状态下,通过驱动该真空泵29,在插入至圆筒部件20中的状态下的管13的外周面和圆筒部件20的内周面之间,经由吸引通路84在圆筒部件20的轴向中央部被吸引。此外,由于其他结构与制造装置100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0084]在使用了第3变形例所涉及的制造装置300的制造方法中,在吸附工序中,通过驱动真空泵29,经由设在圆筒部件20的轴向两端部的吸引通路26、27以及设在圆筒部件20的轴向中央部的吸引通路84,对圆筒部件20的内周面和管13的外周面之间的空气进行吸弓I。此外,此时,成为关闭大气开放阀88并且打开开闭阀86的状态。
[0085]在包覆工序中,在维持吸引工序中的吸引(驱动真空泵39)的状态下,通过关闭开闭阀86并且开放大气开放阀88,在停止圆筒部件20的轴向中央部的吸引后,停止真空泵29的驱动,由此,停止在圆筒部件20的轴向两端部的吸引。
[0086]由此,管13在轴向中央部与被I旲10粘接后,在轴向两端部进彳丁粘接。因此,有效地减少残留在管13和被膜10之间的轴向中央部处的空气。
[0087](第4变形例)
[0088]在上述的制造装置100中,圆筒部件20从轴向一端部至另一端部,内径在容许误差范围内相同,但例如如图12所示,轴向中央部的内径也可以形成为比轴向两端部的内径小。由此,由于在轴向中央部,圆筒部件20和被膜10之间的空间变窄,因此,存在于轴向中央部的空气比存在于轴向两端部的空气少。根据该结构,有效地减少残留在管13和被膜10之间的轴向中央部处的空气。
[0089](第5变形例)
[0090]在上述中,作为成为包覆对象的部件的一个例子,使用了环形带的材料即被膜10,但并不限定于此。作为成为包覆对象的部件,也可以是例如由被膜10和芯体12构成的定影辊等的辊。此外,在该情况下,不需要上述的剥离工序,通过将被管13包覆的被膜10及芯体12从圆筒部件20取出(取出工序),就能够得到管包覆辊(被管包覆的辊)。
[0091]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变更、改良。例如在上述的第I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上侧安装部主体32和封闭部件34—体地动作的情况,但也可以分别动作。即,在图4所示的状态中,安装有固定环14、16的圆筒部件20可以首先通过下侧安装部40和仅上侧安装部主体32进行夹持固定。在此情况下,然后,以圆筒部件20的内周面和管13的外周面之间成为第I负压(参照图9的“P1”)的方式,对该空间的空气进行吸引,使管13的外周面吸附在圆筒部件20的内周面上(吸附工序)。随后,可以将设有支撑部36的封闭部件34插入至上侧安装部主体32的通孔中而成为图5所示的状态,其中,支撑部36对带被膜10的芯体12进行支撑(把持)。另外,上述所示的变形例可以进行适当地多个组合而构成。
【权利要求】
1.一种管状体包覆部件的制造方法,其具有下述工序: 第I插入工序,在该工序中,将管状体插入至圆筒部件的内侧; 吸附工序,在该工序中,进行吸引以使得所述圆筒部件和所述管状体之间成为第I负压,使所述管状体的外周面吸附在所述圆筒部件的内周面上; 第2插入工序,在该工序中,在维持所述吸附工序中的吸引的状态下,将成为包覆对象的部件插入至所述管状体的内侧; 吸引工序,在该工序中,在维持所述吸附工序中的吸引的状态下,从所述圆筒部件的两端侧进行吸引,以使得所述管状体和所述部件之间成为绝对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I负压的第2负压; 包覆工序,在该工序中,在维持所述吸引工序中的吸引的状态下,停止所述吸附工序中的吸引,使所述管状体包覆在所述部件上;以及 取出工序,在该工序中,将包覆有所述管状体的所述部件从所述圆筒部件中取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体包覆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吸引工序中,直至成为所述第2负压为止逐渐对所述管状体和所述部件之间进行吸引。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状体包覆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吸附工序中,在所述圆筒部件的轴向中央部及轴向两端部进行吸引,以使得所述圆筒部件和所述管状体之间成为第I负压, 在所述包覆工序中,在停止所述吸附工序中的所述圆筒部件的轴向中央部的吸引后,停止在所述圆筒部件的轴向两端部的吸引,使所述管状体包覆在所述部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管状体包覆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2插入工序中,将由被膜构成的所述部件、及在外周形成有该部件的芯体插入至所述管状体的内侧, 在所述取出工序中,将被所述管状体包覆的所述部件和所述芯体从所述圆筒部件中取出, 还具有剥离工序,在该工序中,在从所述圆筒部件中取出后的芯体上将所述部件剥离。
【文档编号】B29C65/48GK103802311SQ201310534434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日
【发明者】长田和义, 藤森教行, 伊藤贵司, 冈崎仁, 小仓佳刚 申请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