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打印贴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5874发布日期:2018-09-14 23:21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胶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打印贴标机。



背景技术:

现今工业对自动化生产的要求日益提高,自动打印机、贴标机在生产线上的使用愈加广泛,大多数工厂使用自动贴标机与打码机取代人工贴标,以实现自动化生产。传统的贴标方式有两种,即先将标签贴在产品上,然后在标签上打印;或者先在标签上打印,再将打印好的标签进行贴标。这两种方式均使用两台独立的机器在生产线上,占用了较多的空间,耗用更多的人力以及维护成本。所以需要研发一款集打印、贴标功能于一体的设备,从而代替传统的机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全自动打印贴标机,能够解决传统产品的缺陷,它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易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自动打印贴标机,包括移动轮,所述的移动轮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的底板下方设有固定架,所述的底板上设有可移动支架,所述的可移动支架通过固定件固定到底板上,所述的可移动支架上方设有外壳,所述的外壳内设有打印机,所述的打印机连接控制箱,所述的控制箱连接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连接操作面板,所述的操作面板上方设有显示器,所述的外壳内设有无杆气缸、剥离刀口和吹气管,所述的无杆气缸连接气缸连接板,所述的气缸连接板下方设有缓冲装置,所述的缓冲装置连接贴标板。

所述的移动轮设置为四个,且均固定在底板的四角处。

所述的显示器设定为液晶触屏显示屏。

所述的操作面板设有多个按键。

所述的可移动支架设置为四根,且均与主板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通过缓冲装置,在弹簧及液压缓冲器的双重保护下,可极大减少气缸对贴签物体的压力,从而保证产品品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通过贴标板,可使贴标板靠近剥离刀口,并依靠压缩空气将从剥离下来的标签吸附在板底部,然后在气缸的作用下,将标签贴在产品上,通过吹气管辅助标签与贴标板顺利贴合,避免标签脱落或随底纸转动,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生产线的空间,降低人力及生产成本。工业计算机的加入,使打印贴标机成为工厂管理网络中高度自动化的智能节点,减少工人对设备的操作,节省生产线上的空间,精简了生产工艺,提高了车间生产的自动化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参照附图,一种全自动打印贴标机,包括移动轮8,所述的移动轮8固定在底板6上,所述的底板6下方设有固定架7,所述的底板6上设有可移动支架9,所述的可移动支架9通过固定件5固定到底板6上,所述的可移动支架9上方设有外壳11,所述的外壳11内设有打印机1,所述的打印机1连接控制箱3,所述的控制箱3连接控制器10,所述的控制器10连接操作面板4,所述的操作面板4上方设有显示器2,所述的外壳11内设有无杆气缸12、剥离刀口13和吹气管14,所述的无杆气缸12连接气缸连接板15,所述的气缸连接板15下方设有缓冲装置17,所述的缓冲装置17连接贴标板16。

所述的移动轮8设置为四个,且均固定在底板6的四角处。

所述的显示器2设定为液晶触屏显示屏。

所述的操作面板4设有多个按键。

所述的可移动支架9设置为四根,且均与主板相连接。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待本实用新型安装调试完成后,将成卷的标签装到打印机1相应的轴上,接通电源与压缩空气,在显示器2上调整所需参数,准备工作完成后,点击开始按钮开始工作。转轴带动标签转动,到达打印区域后,进行打印,然后标签通过剥离刀口13与底纸分离并到达贴标板16作用区域,贴标板16底部设计有若干气孔,通过由真空发生器产生的负压,将剥离的标签吸附在板的底部然后在气缸的作用下,将标签贴在产品上,生产线上的产品经由输送带到达指定位置时,贴标板16在气缸作用下伸出,从而将标签贴在产品上,标签粘贴完毕后,复位到初始位置,以此为一个工作循环。在此过程中,本发明设计有缓冲装置17,可适应产品的不同高度,在弹簧及液压缓冲器的双重保护下,可极大减少气缸对贴签物体的压力,从而保证产品品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无杆气缸12底部的缓冲器可同时保护产品与气缸不被损坏。贴标板16可根据生产需要进行更换,也可使用回转气缸,可在产品顶部、侧面分别贴标。

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