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装火锅底料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0345发布日期:2018-09-11 23:14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生产线,具体涉及一种袋装火锅底料生产线。



背景技术:

袋装火锅底料的生产包含诸多环节,比如:炒料、内袋包装、称重筛选、输送、冷却、外袋包装以及装车等等。现有的很多工业园区的厂房都是按照国家建筑标准建造的,普遍呈框架结构,具有较高的层高,而火锅底料的生产空间却并不需要很高的层高,如果利用这些厂房来生产火锅底料则会存在很大的空间浪费,从而增加租金,增大企业的资金压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袋装火锅底料生产线,结构紧凑,采用两层式结构布置,节约占地空间,缩减租金,降低企业资金负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袋装火锅底料生产线,其要点在于:包括具有双层结构的框架主体,在所述框架主体的第一层依次布置有炒料区、内袋包装区、称重筛选区和整形区,第二层依次布置有冷却区和外袋包装区,所述炒料区与内袋包装区之间设有第一输送系统,内袋包装区与称重筛选区之间设有第二输送系统,称重筛选区与整形区之间设有第三输送系统,且所述整形区与冷却区之间设有塔式输送系统。

采用上述结构,先在第一层依次完成炒料、内袋包装、称重筛选以及整形的工序,再通过塔式输送系统将整形好的火锅底料内袋输送至第二层的冷却区进行冷却。在生产火锅底料时通常需要一个专用的冷却房,占地面积很大,这样的设计可以将厂房在高度方向的空间利用起来,做成两层结构,并将冷却房设置在第二层,能起到节约占地空间,缩减租金,降低企业资金负担的作用。同时将外袋包装也设置在第二层,这样也可以方便将包装好的火锅底料搬运至货车上,节约人力。

作为优选:所述整形区与炒料区之间设有回料输送系统。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将整形区压爆的内袋底料回收炒料区,节约原料。

作为优选:所述冷却区与外袋包装区通过隔墙分隔成两个独立的空间。采用上述结构,可保证冷却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冷却区内设有循环冷却系统。采用上述结构,便于冷却内袋底料。

作为优选:所述循环冷却系统采用链传动机构循环输送,能够使袋装火锅底料在循环冷却系统中冷却时,在框架主体第二层的高度方向上进行不少于两次的往复循环。采用上述结构,可保证冷却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外袋包装区在远离冷却区的一侧设有挑板。采用上述结构,可方便工作人员往货车上上货。

作为优选:所述挑板的一端设有倾斜的导料板。采用上述结构,便于上货。

作为优选:所述挑板的两侧设有防护栏。采用上述结构,可保证装货人员的安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袋装火锅底料生产线,先在第一层依次完成炒料、内袋包装、称重筛选以及整形的工序,再通过塔式输送系统将整形好的火锅底料内袋输送至第二层的冷却区进行冷却。在生产火锅底料时通常需要一个专用的冷却房,占地面积很大,这样的设计可以将厂房在高度方向的空间利用起来,做成两层结构,并将冷却房设置在第二层,能起到节约占地空间,缩减租金,降低企业资金负担的作用。同时将外袋包装也设置在第二层,这样也可以方便将包装好的火锅底料搬运至货车上,节约人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层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第二层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循环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2所示,在生产火锅底料时通常需要一个专用的冷却房,占地面积很大,而现有的一些厂房的高度空间又很高,本实用新型的生产线就是利用厂房在高度方向的空间,做成两层结构,并将冷却房设置在第二层,能起到节约占地空间,缩减租金,降低企业资金负担的作用。该生产线的具体布置方式为:在框架主体1的第一层依次布置有炒料区2、内袋包装区3、称重筛选区4和整形区5,第二层依次布置有冷却区6和外袋包装区7,这里将外袋包装设置在第二层可以方便将包装好的火锅底料搬运至货车上,节约人力。

再如图1和2所示,所述炒料区2与内袋包装区3之间设有第一输送系统8,内袋包装区3与称重筛选区4之间设有第二输送系统9,称重筛选区4与整形区5之间设有第三输送系统10,且所述整形区5与冷却区6之间设有塔式输送系统11。第一输送系统8、第二输送系统9和第三输送系统10可满足第一层生产转运的需要,节约人力。塔式输送系统11可以将整形好的火锅底料内袋输送至第二层的冷却区6进行冷却。

再如图2所示,为将整形区5压爆的内袋底料回收至炒料区2,节约原料,所述整形区5与炒料区2之间设有回料输送系统12。

如图3和4所示,冷却区6内设有循环冷却系统14,为保证冷却效果,冷却区6与外袋包装区7通过隔墙13分隔成两个独立的空间。所述循环冷却系统14由链条14a和链轮14b组成,能够使袋装火锅底料在循环冷却系统14中冷却时,在框架主体1第二层的高度方向上进行不少于两次的往复循环。

再如图1所示,为方便工人在第二层上货,所述外袋包装区7在远离冷却区6的一侧设有挑板7a,该挑板7a的端部设有倾斜的导料板15,为保证工人安全,挑板7a的两侧还设有防护栏7a1。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