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药装置用机械式防漏快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5404发布日期:2018-11-09 22:46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药装置用机械式防漏快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药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发药装置用机械式防漏快换装置。该机械式防漏快换装置适用于流体状的药剂,特别是颗粒状药剂、粉末状药剂。



背景技术:

近来年出现了自动化药房,即以发药装置实现了自动化按处方调剂药。

对于完成颗粒状药剂、粉末状药剂的自动发药装置,通常都具有一个个发药通道,每一发药通道上方设有药品入口,该药品入口上需要对接上大规格包装的瓶装药剂,该大规格包装的瓶装药剂是由药厂生产的。

现有方式是:大规格包装的瓶装药剂的药瓶口打开后直接螺纹连接拧装于发药装置的药品入口上,存在以下不足:

一、在将大规格包装的瓶装药剂的药瓶口打开后,需要倒置才能拧装于发药装置的药品入口上,此过程中药品易漏出造成浪费;

二、在大规格包装的瓶装药剂的药瓶对接上后,在药瓶中的药未用完前也不便取下称量,在取下的过程中也较难避免药品漏出,故不便于药品现存量的统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药装置用机械式防漏快换装置,以满足药瓶与发药装置的快速拆接的需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药装置用机械式防漏快换装置,包括快换接头、阀片、固定座以及锁定机构;

所述快换接头包括一筒状主体,该筒状主体的一端端口作为接药瓶口,其另一端上封设有盖板部,在该盖板部上开设有漏药口;

所述阀片为一板状体,它衬设于快换接头的盖板部的内侧,阀片上对应于盖板部的漏药口开设有漏药阀口,阀片中心固定一轴销,该轴销转动穿置于盖板部上且延伸出;所述快换接头绕轴销相对阀片旋转,使快换接头和阀片两者间具有打开、关闭两档状态,当处在打开状态时,阀片的漏药阀口与盖板部的漏药口相对准接通;当处在关闭状态时,阀片的漏药阀口与盖板部的漏药口相错开,即阀片封堵盖板部的漏药口;

所述固定座用于固定在发药装置的药品入口上,其中部设有漏药通道;所述快换接头以其盖板部那端对接于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上对应于轴销设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轴销在沿快接接头的轴向上插拔配合,而在绕快接接头的轴心线的旋转方式上定位配合,以此固定座与阀片在绕快接接头轴心线的旋转方式上构成定位连接;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至少一锁定单元,每一锁定单元包括一凸状部以及一锁定槽,所述凸状部和锁定槽两者中,一者设于固定座上,另一者对应设于快换接头上;所述锁定槽以其长度方向沿快换接头的周向设置,所述锁定槽上在快换接头的轴向上设有阻挡锁定面,锁定槽的一端作为分离端,该分离端处在快换接头的轴向上敞开形成一脱出口;所述凸状部穿置于锁定槽中滑动配合,通过凸状部与锁定槽的阻挡锁定面阻挡配合,形成在快换接头的轴向上锁定;而当凸状部移至锁定槽的分离端处时,凸状部能够经脱出口脱出以解锁;

所述快换接头相对固定座旋转,使凸状部沿锁定槽滑动,当凸状部处于锁定槽的分离端处时,快换接头与阀片处于所述关闭状态;而当凸状部处于锁定槽的另一端处时,快换接头与阀片处于所述打开状态。

上述方案中,所述快换接头和固定座两者中,一者周向上凸设有延伸边沿,该延伸边沿盖置于另一者的端部端面上;在延伸边沿上开设所述锁定槽,而另一者的端部端面上设所述凸状部;所述凸状部包括一小径段和一大径段,小径段靠凸状部的根部,大径段靠凸状部的端部,小径段和大径段间形成一钩挂面;所述锁定槽在快换接头的轴向上贯通,锁定槽的宽度大于凸状部的小径段的宽度,且小于凸状部的大径段的宽度,以此在锁定槽的槽口边沿旁形成所述阻挡锁定面;所述凸状部以其小径段与锁定槽穿置配合,所述凸状部的钩挂面与所述阻挡锁定面阻挡配合;所述脱出口的口径大于凸状部的大径段。

上述方案中,所述快换接头和固定座两者中,一者的端部嵌置于另一者的端口中,两者相接触的两壁面中,一壁面上开设所述锁定槽,而另一壁面上设所述凸状部;所述锁定槽为一L形槽,包括一沿快换接头的周向设置的主体段以及一沿快换接头的轴向上的打通段,该打通段即作为所述脱出口;所述主体段的侧壁即作为所述阻挡锁定面。

上述方案中,所述轴销朝固定座的端部上开设有一卡槽;而所述固定座为一环状体,该环状体内部横跨固定设置一固定销,该固定销作为所述定位部与轴销的卡槽卡嵌配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接药瓶口上设有内螺纹,在接药瓶口上安装药瓶使用时,药瓶拧紧的作用方向带动快换接头旋转,迫使凸状部从锁定槽的分离端处运动向其另一端。

上述方案中,所述阀片的背面对应于各个漏药阀口设有导向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快换装置用于连接药瓶和发药装置的药品入口,固定座是先固定于发药装置的药品入口上,使用时装药瓶的过程是:先将药瓶的盖子打开,再将本实用新型快换装置的快换接头拧紧盖置于药瓶上,初始时快换接头内的阀片保持封堵漏药口的关闭状态,此时即可倒置药瓶,药也不会漏出,只有当将装上药瓶的快换接头对接于固定座上再一旋转后,快换接头上的漏药口即与阀片上的漏药阀口相对准导通即转成打开状态,药瓶与发药装置的药品入口自动对接导通;当要取下药瓶时,只要反向旋转快换接头,使快换接头相对阀片回复至关闭状态后,才能取下快换接头及药瓶,从而避免了漏药的可能。

从上述使用过程可看出,本实用新型突破性地将快换接头与固定座的对接操作与漏药口的开闭动作连动起来,并也保证了只有在阀片封堵漏药口的关闭状态下才能取下快换接头,而当对接完成时也连动地使漏药口自动转换成打开状态,既可靠地解决了拆装药瓶的漏药问题,又保证了操作的快捷性和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剖视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二,该图是从药瓶那端投影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种锁定单元结构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种锁定单元结构的示意图二。

以上附图中:1、快换接头;11、接药瓶口;12、盖板部;13、延伸边沿;121、漏药口;2、阀片;21、漏药阀口;22、轴销;23、导向斜面;3、固定座;31、固定销;4、锁定机构;41、销杆;42、锁定槽;421、脱离口;9、药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参见图1-图7所示:

一种发药装置用机械式防漏快换装置,包括快换接头1、阀片2、固定座3以及锁定机构4。

参见图1-图5所示,所述快换接头1包括一筒状主体,该筒状主体的一端端口作为接药瓶口11,该接药瓶口11用于接药瓶9,其另一端上封设有盖板部12,在该盖板部12上绕筒状主体的轴心线间隔开设有四个漏药口121,实际中为仅开设一个漏药口121也是可行的。

参见图1-图5所示,所述阀片2为一板状体,它衬设于快换接头1的盖板部12的内侧,阀片2上对应于盖板部12的漏药口121开设有漏药阀口21,阀片2中心固定一轴销22,该轴销22转动穿置于盖板部12上且延伸出。所述快换接头1绕轴销22相对阀片2旋转,使快换接头1和阀片2两者间具有打开、关闭两档状态,当处在打开状态时,阀片2的漏药阀口21与盖板部12的漏药口121相对准接通;当处在关闭状态时,阀片2的漏药阀口21与盖板部12的漏药口121相错开,即阀片2封堵盖板部12的漏药口121。

参见图1-图5所示,所述固定座3用于固定在发药装置的药品入口上,其中部设有漏药通道。所述快换接头1以其盖板部12那端对接于固定座3上,所述固定座3上对应于轴销22设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轴销22在沿快接接头1的轴向上插拔配合,而在绕快接接头1的轴心线的旋转方式上定位配合,以此固定座3与阀片2在绕快接接头1轴心线的旋转方式上构成定位连接。参见图1、图4和图5所示,较佳例子是:所述轴销22朝固定座3的端部上开设有一卡槽221;而所述固定座3为一环状体,该环状体内部横跨固定设置一固定销31,该固定销31作为所述定位部与轴销22的卡槽221卡嵌配合。实际中,也可以其他定位部方式,比如固定座3的中心也固定设置一轴状体,该轴状体的端面与轴销22的端面面对面对接,轴状体与轴销22两者的对接面上,一者开凹槽一者设凸起,凸起和凹槽相卡嵌以此构成定位连接。

参见图1-图5所示,所述锁定机构4包括至少一锁定单元,图中所示为两套锁定单元,一左一右对称设置。每一锁定单元包括一凸状部41以及一锁定槽42,所述凸状部41和锁定槽42两者中,一者设于固定座3上,另一者对应设于快换接头1上;所述锁定槽42以其长度方向沿快换接头1的周向设置,所述锁定槽42上在快换接头1的轴向上设有阻挡锁定面,锁定槽42的一端作为分离端,该分离端处在快换接头1的轴向上敞开形成一脱出口421。所述凸状部41穿置于锁定槽42中滑动配合,通过凸状部41与锁定槽42的阻挡锁定面阻挡配合,形成在快换接头1的轴向上锁定;而当凸状部41移至锁定槽42的分离端处时,凸状部41能够经脱出口421脱出以解锁。

参见图2-图5所示,所述锁定机构4的锁定单元具体较佳结构是:所述快换接头1和固定座3两者中,一者周向上凸设有延伸边沿13,该延伸边沿13盖置于另一者的端部端面上;在延伸边沿13上开设锁定槽42,而另一者的端部端面上设凸状部41。图中是快换接头1上设延伸边沿13,而在固定座3上设凸状部41。具体,所述凸状部41包括一小径段和一大径段,小径段靠凸状部41的根部,大径段靠凸状部41的端部,小径段和大径段间形成一钩挂面。所述锁定槽42在快换接头(1)的轴向上贯通,锁定槽42的宽度大于凸状部41的小径段的宽度,且小于凸状部41的大径段的宽度,以此在锁定槽42的槽口边沿旁形成所述阻挡锁定面;所述凸状部41以其小径段与锁定槽42穿置配合,所述凸状部41的钩挂面与所述阻挡锁定面阻挡配合;所述脱出口421的口径大于凸状部41的大径段。所谓小径段和大径段,图中是具体举例,小径段和大径段都是同轴心线的圆形截面段,而实际中,小径段和大径段并不需要同一轴心线设置,其截面形状也可以不同,比如:凸状部41为一柱状体,在该柱状体的端部周面上一侧突设一凸起块,增加了端部的径向尺寸后,该端部也就成为了所述大径段,而其根部处没有设凸起块处即是小径段。

参见图1-图5所示,所述快换接头1相对固定座3旋转,使凸状部41沿锁定槽42滑动,当凸状部41处于锁定槽42的分离端处时,快换接头1与阀片2处于所述关闭状态;而当凸状部41处于锁定槽42的另一端处时,快换接头1与阀片2处于所述打开状态。

当药瓶9的瓶口设有外螺纹时,最佳是在接药瓶口11上设有内螺纹,即以螺纹连接完成药瓶9的对接,并且,在接药瓶口11上安装药瓶9使用时,药瓶9拧紧的作用方向带动快换接头1旋转,迫使凸状部41从锁定槽42的分离端处运动向其另一端。即,药瓶9的拧紧旋向与从关闭状态至打开状态时快换接头1相对固定座3的旋向相同,使操作时操作者直接对药瓶9施加旋转力操作即可,更加地方便。

实际中,接药瓶口11内可以不设螺纹,药瓶9以卡接方式对接于接药瓶口11上。

参见图1、图4所示,所述阀片2的背面对应于各个漏药阀口21设有导向斜面23。如图中所示,对每一漏药阀口21均设有两个导向斜面23,即等于在每一漏药阀口21上设有一锥形收口引导段。由于一共设有四个漏药阀口21,故形成了四个锥形的块状结构。

如图6、图7所示,所述锁定机构的一锁定单元还能有以下实现方案:所述快换接头1和固定座3两者中,一者的端部嵌置于另一者的端口中,两者相接触的两壁面中,一壁面上开设所述锁定槽42,而另一壁面上设所述凸状部41;所述锁定槽42为一L形槽,包括一沿快换接头1的周向设置的主体段以及一沿快换接头1的轴向上的打通段,该打通段即作为所述脱出口421;所述主体段的侧壁即作为所述阻挡锁定面。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