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风式电梯轿厢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0369发布日期:2018-11-09 20:13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抽风式电梯轿厢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室内空气污染被国际卫生组织列入对公众健康危害最大的五种环境因素之一,已经引发全球人口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人口的一些高发和群发病症均与当前城市空气质量(特别是室内空气质量)有强相关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环境的改善,人们在室内停留地方时间已越来越长。对室内空气进行有效地净化,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严峻问题。

电梯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交通工具,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但由于现有的电梯具有空间小、人流量大和空气流动性差等因素,导致电梯可能成为疾病传播的主要场所之一。因此,函需研究出一种抽风式电梯轿厢净化装置,来提高电梯轿厢内空气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风式电梯轿厢净化装置,通过调节机构和净化机构的相配合,解决了现有的电梯轿厢内空气流动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抽风式电梯轿厢净化装置,包括一侧设置有一开关门的轿厢本体;所述轿厢本体顶部装设有一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一空腔;所述箱体下表面内嵌有一与空腔相连通的第一排气板;所述空腔内设有一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输气板;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空腔一表面;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一转轴;所述转轴周侧面对称设置有两个调节叶片;两所述输气板对称装设在驱动电机两侧;两所述输气板之间装设有一第一进气板和一第二进气板;所述第一进气板内嵌在箱体上表面;所述第二进气板内嵌在箱体下表面;所述调节机构一侧设置有一净化机构;所述净化机构装设在空腔内;所述净化机构包括吸附板和固定架;两所述吸附板相远离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空腔表面;所述固定架装设在空腔内;所述固定架上至少固定有一个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上装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一端与吸附板一表面通过一传动杆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两所述输气板相近的一表面均为圆弧面;所述调节叶片一端与输气板的圆弧面相配合;所述输气板一表面并排开设有若干输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空腔内至少固定有一个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位于第一排气板与固定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空腔内装设有一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位于第一排气板与固定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空腔一端装设有一紫外线灯;所述紫外线灯位于第一排气板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空腔内装设有一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二过滤板位于输气板远离固定架的一侧;所述第二过滤板一侧至少固定有一个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一侧设置有一第二排气板;所述第二排气板内嵌在箱体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下表面并排装设有若干节能灯。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机构和净化机构的配合设置,有效地提高了电梯轿厢内空气的质量,保证了乘客的身心健康,具有结构设计简单、使用便捷、安装及拆卸方便等优点。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利用驱动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调节叶片处于不同位置,从而实现不同的进出气功能,有效地提高了调节机构的灵活性,保证了该净化装置的市场价值。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抽风式净化机构,利用液压缸带动吸附板往复转动,既净化了电梯轿厢内空气的质量,又兼具送风机的作用,有效地保证了整个净化装置的工作效率及净化质量,同时也达到了节能环保的效果。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箱体内设置第二风机和第二排气板,利用第二风机将电梯轿厢内异味抽出,有效地保证了电梯轿厢内控制的质量;通过设置第一风机和第一过滤板,利用第一风机的抽风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整个净化装置的工作效率,利用第一过滤板的过滤效果,进一步保证了整个净化装置的净化效果;通过利用紫外线灯的照射,有效地杀出了电梯轿厢内空气中的细菌及病毒,保证了乘客的身心健康。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抽风式电梯轿厢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抽风式电梯轿厢净化装置的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结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抽风式电梯轿厢净化装置的输气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轿厢本体,2-开关门,3-箱体,4-驱动电机,5-输气板,6-固定架,7-吸附板,301-空腔,302-第一排气板,303-第一风机,304-第一过滤板,305-紫外线灯,306-第二过滤板,307-第二风机,308-第二排气板,309-节能灯,401-转轴,402-调节叶片,403-第一进气板,404-第二进气板,501-输气孔,601-液压缸,602-传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抽风式电梯轿厢净化装置,包括一侧设置有一开关门2的轿厢本体1;轿厢本体1顶部装设有一箱体3;箱体3内设有一空腔301;箱体3下表面内嵌有一与空腔301相连通的第一排气板302。

其中,空腔301内设有一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驱动电机4和输气板5;驱动电机4固定在空腔301一表面;驱动电机4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一转轴401;转轴401周侧面对称设置有两个调节叶片402;两输气板5对称装设在驱动电机4两侧;两输气板5之间装设有一第一进气板403和一第二进气板404;第一进气板403内嵌在箱体3上表面;第二进气板404内嵌在箱体3下表面。

其中,调节机构一侧设置有一净化机构;净化机构装设在空腔301内;净化机构包括吸附板7和固定架6;两吸附板7相远离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空腔301表面;固定架6装设在空腔301内;固定架6上至少固定有一个液压缸601;液压缸601上装设有活塞杆;活塞杆一端与吸附板7一表面通过一传动杆602转动连接。

其中,两输气板5相近的一表面均为圆弧面;调节叶片402一端与输气板5的圆弧面相配合;输气板5一表面并排开设有若干输气孔501。

其中,空腔301内至少固定有一个第一风机303;第一风机303位于第一排气板302与固定架6之间,进一步提高了该净化装置的工作效率。

其中,空腔301内装设有一第一过滤板304;第一过滤板304位于第一排气板302与固定架6之间,进一步提高了轿厢本体1内空气的净化效果。

其中,空腔301一端装设有一紫外线灯305;紫外线灯305位于第一排气板302上方,有效地清除轿厢本体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其中,空腔301内装设有一第二过滤板306;第二过滤板306位于输气板5远离固定架6的一侧;第二过滤板306一侧至少固定有一个第二风机307;第二风机307一侧设置有一第二排气板308;第二排气板308内嵌在箱体3上表面。

其中,箱体3下表面并排装设有若干节能灯309,进一步保证了该净化装置的实用价值。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

如图2所示,通过将调节叶片402表面与X轴正方向重合,并设置净化机构为工作状态,可实现对轿厢本体1内空气进行内外同步供气及净化的功能;通过将调节叶片402表面与X轴正方向呈45°设置,并设置净化机构和/或第二风机307为工作状态,可实现对轿厢本体1内空气进行外供气内排气及净化的功能;通过将调节叶片402表面与X轴正方向呈90°设置,并设置净化机构和/或第二风机307为工作状态,可实现对轿厢本体1内空气进行内外同步供气、内排气和净化的功能;通过将调节叶片402表面与X轴正方向呈135°设置,并设置净化机构为工作状态,可实现对轿厢本体1进行内供气及净化的功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