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回收射频识别快递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6094发布日期:2018-10-19 20:53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回收射频识别快递箱。



背景技术:

目前互联网购物逐渐成为人们首选的购物模式,快递业也越来越发达,快递在运输的过程中,快递单粘贴于外包装,快递员在不破坏外包装的情况下撕下回单,快递箱到每个站点都需要扫描一遍,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且包装的大部分采用瓦楞纸包装箱+塑料包装袋的包装模式,纸箱消耗量大,纸箱在生产过程中要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内含多种有毒化学物质和有害微生物,不利于环境保护;且纸箱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木材,对森林消耗快,也不利于环境保护;用过的包装箱和塑料包装袋被丢弃后,成为垃圾,若不加回收和处理,任其弃置,也将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所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回收射频识别快递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回收射频识别快递箱,包括快递箱、可充气气囊、RFID芯片,所述快递箱的顶部设为开口,开口处装配有盖体,所述快递箱的一侧面设有透明视窗,快递箱内位于透明视窗处设有快递单卡槽,快递箱内嵌装有RFID芯片,所述快递箱内安装有可充气气囊。

具体地,所述可充气气囊与快递箱形状一致,可充气气囊由多个相互连通的子气囊组成,快递箱的每个面对应一个子气囊,相邻的两个子气囊连接在一起,对应盖体的子气囊设为顶部气囊,顶部气囊一侧边与其相邻的子气囊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顶部气囊上设有充放气口。

具体地,除顶部气囊外,其余的所述子气囊均通过卡扣固定在箱体上,便于清洗消毒,也便于破损后更换。

具体地,为了保证承受快件的重量底部的子气囊的皮比其他子气囊皮厚。

具体地,还包括与所述RFID芯片相匹配的ID射频卡读卡器,ID射频卡读卡器包括感应线圈、读卡模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快递箱将射频识别系统(RFID)、物联网结合于一体。将RFID技术应用到包装中来,可以在整个物流供应链中起到及时追踪和可追溯的作用,能够提供商品在供应链中的信息,包括运输环境、仓储位置、分销及零售信息等,不仅保障了商品的安全,还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工作效率。与传统纸质快递快递箱相比,在配送过程中,由于使用了RFID技术,创新快递箱与普通快递箱的最大区别就是快递箱可回收并可重复循环使用,而非过去一次性的使用模式。在快递箱回收后,快递员须将创新快递箱交于物流公司进行仓储保管进行下一次的快递箱流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透明视窗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囊结构图。

图5为ID射频卡读卡器的示意图。

图6为ID射频卡读卡器的电路图。

图中1快递箱,2盖体,3透明视窗,4可充气气囊,41子气囊,42顶部气囊,43连接件,44充放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可回收射频识别快递箱,包括快递箱1、可充气气囊4、RFID芯片,所述快递箱1的顶部设为开口,开口处装配有盖体2,所述盖体2上设有透明视窗3,快递箱1内位于透明视窗3处设有快递单卡槽,快递箱1内嵌装有RFID芯片,所述快递箱1内安装有可充气气囊4。

具体地,所述可充气气囊4与快递箱1形状一致,可充气气囊4由多个相互连通的子气囊41组成,快递箱1的每个面对应一个子气囊41,相邻的两个子气囊41连接在一起,对应盖体的子气囊41设为顶部气囊42,顶部气囊42一侧边与其相邻的子气囊41通过连接件43连接在一起,顶部气囊42上设有充放气口44。

如图1所示,快递箱1为八面体结构,充气气囊4由八个相互连通的子气囊41组成,其中对应开口的一个子气囊41设为顶部气囊43,其余7个子气囊41均用卡扣固定在对应的快递箱1的内侧面,顶部气囊42通过连接件43与其中一个子气囊41的上边缘相连。

顶部气囊42能够绕连接件43做轴向运动,便于开合,取放内部容物,可充气气囊4采用弹性橡胶薄膜制成,可形成高度密封性的充气气囊,具有高强度抗刮特性,可以确保字运输过程中维持稳定以及缓冲减震的效果,且填充物为空气,不但材料换班,几乎没有重量,可减少35%的包装材料使用,大量减少成本,同时,根据充气量可以随时改变其容积,适应各种场合,连接件43也采用与可充气气囊4相同的弹性橡胶薄膜制成。

具体地,除顶部气囊42外,其余的所述子气囊41均通过卡扣固定在箱体上,便于清洗消毒,也便于破损后更换。

具体地,为了保证承受快件的重量底部的子气囊41的皮比其他子气囊皮厚。

具体地,还包括与所述RFID芯片相匹配的ID射频卡读卡器,ID射频卡读卡器包括感应线圈、读卡模组,读卡模组采用EM9913BF125KHz感应式读卡模组,是针对125KHz非接触式RFID晶片而设计的读卡模组,它能针对目前市面上125KHz非接触式RFID晶片如凌航科技GK4001晶片或其它规格现相近产品进行资料读取与资料判断,使用者可以一次开发感应式读卡及相关应用系统。

使用EM9913BF模块,在5-15cm距离内读取GK4001的时间不超过70ms,感应式读卡系统电源DC5V,感应线圈(Antenna)为系统必需,感应线圈可以与系统分开放置,亦可设计与系统中,为防止感应电磁场干扰,请勿将金属板置于感应线圈前后。

ID射频卡读卡器,价格低廉,国内最普及的EM ID卡,大多为瑞士nEM或台湾GK公司的4100、4102系列芯片+线圈+卡基封装而成。每张卡有且只有一个唯一的,不可更改和复制的ID内码(64位2进制机密的永不重复的卡号),因其安全可靠,价格低廉而大量应用于身份识别、产品防伪等领域。

在工作时,RFID读写器通过天线持续发送出一定频率的信号,当RFID标签进入磁场时,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随后读写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将数据传输到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的数据处理。

使用时,可以将快递单置于快递箱1的内部的快递单卡槽内,正面朝向透明视窗3,然后将盖体2盖上封箱,不影响快递员正常读取信息,快递到达目的地后必须先拆箱才能拿出快递单签字验收,这样能够保证快递单不受外界环境的破坏,保证了快递单的清洗度,使商品有效的到达客户手中;

按照快件的体积挑选合适容积的快递箱1每面留出2至5厘米的余量最为适宜,将快件放入,然后充气至快件完全被可充气气囊4保护同时压力适中不至于损坏快件即可,之后按顺序将顶部气囊42、盖体2关闭即可,取出内容物时,首先打开快递箱1,将可充气气囊4内气体放出即可方便的取出货物;

同时,将客户与货品信息录入并上传数据信息,之后将其装入运输工具中进行货物快递箱流转,在货物信息上传之后,包括投递所在地的分拣中心,机场、火车、汽车货运分拣站,目的地机场、火车、汽车货运分拣中心,目的地二级、三级分拣中心,配送站,配送人员都可以进行数据信息的共享。当快递箱到达客户需求目的地时,目的地物流公司就可以再次对快递箱依据FRID芯片上的信息对快递箱进行精准高效的分拣,将快递箱1快速装运到配送车辆后进行快递箱的配送,整个流程会比之前的人工运作方法要快速、高效、精准很多。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