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货物缠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18677发布日期:2018-10-09 21:51阅读:21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物包装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手动货物缠膜机。



背景技术:

缠膜机,又叫托盘打包机、拉伸膜缠绕机等,俗称托盘裹包机,主要适用于大宗货物的集装箱运输及散件托盘的包装,广泛应用于玻璃制品、汽车配件、耐火材料、造纸、化工、陶瓷制品、电子产品等的包装,能够提高包装档次,同时,又能够防止货物在搬运过程中的损坏,而且能够起到防尘、防潮及保洁作用。传统的缠膜方式是人工将缠绕膜缠绕在产品周围,但人工缠膜效果不好且效率不高,因此,自动化的缠膜机在现代化企业尤其是出口型企业中成为必不可少的包装机器,但也正因为缠膜机的自动化程度高,价格也高,限制了其在小型企业甚至家庭的应用,尤其是伴随着网络购物的快速发展,使用自动化的缠膜机成本太高,急需一种经济、适用且能够保证一定效率的货物缠膜机。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动缠膜机,较传统手工缠绕具有缠绕力度均匀、缠绕效果好、且缠绕效率高,较现代化、自动化的缠绕机造价低、节省成本,适合于个体经营户或者淘宝类商家使用。

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转盘和膜架,所述底座包括底盘、设置在底盘上的大梁、与大梁平行设置的支撑梁,以及连接大梁顶部和支撑梁顶部的横梁,大梁与横梁之间设有加固梁,所述加固梁与大梁及横梁之间呈三角形结构,转盘和膜架设置在横梁的两端部。

本实用新型底座由大梁、支撑梁、横梁和加固梁构成,且加固梁与大梁、横梁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底座非常稳固;转盘底部可以通过轴承固定连接于横梁上,使用时将货物置于转盘上,手动拨动货物,由于货物与转盘之间存在摩擦力,货物随转盘转动,进而将设置于膜架上的缠绕膜缠绕在货物上,完成包装作业。本实用新型结构较为简单,制作方法便捷,能够节省成本,适用于个体经营户及淘宝类商家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膜架包括芯筒、膜筒、托盘和顶盘,托盘固定在横梁上,芯筒固定在托盘上,芯筒外设有膜筒,且膜筒内壁与芯筒外壁通过轴承连接,顶盘可拆卸的设置于芯筒顶部。缠绕膜中心为中空结构,将缠绕膜插入膜筒上,托盘将缠绕膜托住,由于芯筒和膜筒之间设有轴承,能够实现缠绕膜绕芯筒的旋转。顶盘的作用在于防止缠绕膜在转动时从膜筒上飞出。

进一步的,所述膜筒为长筒形结构,或为设置在芯筒上的至少两段短筒式结构。

进一步的,顶盘与芯筒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以采用下述两种:

其一,螺纹连接,顶盘包括顶板和设置在顶板中心位置处的连接柱,连接柱上设有外螺纹,芯筒内壁设有与连接上外螺纹互相配合的螺纹;通过螺纹的配合实现芯筒与顶盘的连接。

其二,顶盘包括顶板和设置在顶板中心位置处的连接柱,顶板上设有贯通顶板的通孔,顶板底部设有轨道;连接柱为中空结构,连接柱内设有连杆Ⅰ和连杆Ⅱ,连杆Ⅰ和连杆Ⅱ中间位置处铰接后形成X形结构且铰接位置处设有复位弹簧,连杆Ⅰ和连杆Ⅱ的两端均设有横杆,顶端横杆上设有与顶板底部轨道互相配合的轨道凹槽,且横杆上设有拨杆,拨杆穿出顶板上通孔后用于控制连杆Ⅰ和连杆Ⅱ。芯筒内壁设有凸环,连杆Ⅰ和连杆Ⅱ底端横杆置于凸环下实现顶盘与芯筒的固定,底端横杆置于凸环上部实现顶盘与芯筒的脱离。

进一步的,支撑梁顶部与横梁底部通过转动连接器连接,支撑梁底部设有吸盘,转动连接器的使用,便于寻找合适的支撑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底座牢固性高,制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廉;缠膜效率较传统人工缠膜要高,适用于小规模的包装,例如个体经营户或者淘宝卖家包装产品使用;

(2)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底座具有一定高度,作业人员可以站立使用也可以坐于工位上使用,在保证包装效率的基础上,减轻作业负担,减轻给作业人员造成的负荷;

(3)本实用新型膜架上设有顶盘,能够防止在作业过程中缠绕膜飞离膜筒,且,顶盘与芯筒之间为可拆卸的连接,结构方便拆卸,使用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膜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膜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顶盘与芯筒连接位置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顶盘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芯筒与膜筒之间的轴承连接方式;

其中,1-底盘;2-大梁;3-支撑梁;4-横梁;5-加固梁;6-转盘;7-膜架;

71-芯筒;72-膜筒;73-托盘;74-顶盘;741-顶板;742-连接柱;7411-通孔;7412-轨道;7421-连杆Ⅰ;7422-连杆Ⅱ;7423-横杆;7424-拨杆;711-凸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解释。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动货物缠膜机,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转盘6和膜架7,底座括底盘1、设置在底盘1上的大梁2、与大梁2平行设置的支撑梁3,以及连接大梁2顶部和支撑梁3顶部的横梁4,大梁2与横梁4之间还设有加固梁5,加固梁5与大梁2及横梁4之间呈三角形结构,转盘6顶部通过轴承固定于横梁4的一端,横梁4的另一端固定有膜架7。

如图2所示,膜架7包括芯筒71、膜筒72、托盘73和顶盘74,托盘73焊接在横梁4的另一端,芯筒71焊接固定在托盘73上,芯筒71外套装有长筒形的膜筒72,且如图6所示,膜筒72内壁与芯筒71外壁通过轴承连接,膜筒72长度略短于芯筒71,顶盘74可拆卸的设置于芯筒71顶部。

顶盘74,包括顶板741和设置于顶板741底部的连接柱742,连接柱742外表设有外螺纹,芯筒71内壁设有与连接柱742外螺纹互相配合的内螺纹,顶盘74通过螺纹实现与芯筒71的拆卸。

使用时,将顶盘74从芯筒71上取下,将缠绕膜置于膜筒72上,将待包装货物置于转盘6上,然后拉动缠绕膜绕于货物上,拨动货物,因货物与转盘6之间存在摩擦力,拨动货物的同时,货物随转盘6转动,缠绕膜随之缠绕在货物上。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方向,均已实际使用时的位置作为参考。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除以下特征外,与实施例1结构相同:

如图3所示,所述膜筒72为设置在芯筒71底部和顶部的两段短筒式结构。

顶盘74固定方式,如图4所示,包括顶板741和设置在顶板741中心位置处的连接柱742,顶板741上设有贯通顶板741的通孔7411,顶板741底部设有轨道7412;连接柱742为中空结构,连接柱742内设有连杆Ⅰ7421和连杆Ⅱ7422,连杆Ⅰ7421和连杆Ⅱ7422中间位置处铰接后形成X形结构且铰接位置处设有复位弹簧,连杆Ⅰ7421和连杆Ⅱ7422的两端均设有横杆7423,顶端横杆7423上设有与顶板741底部轨道7412互相配合的轨道凹槽,且横杆7423上设有拨杆7424,拨杆7424穿出顶板741上通孔7411后用于控制连杆Ⅰ7421和连杆Ⅱ7422;芯筒71内壁设有凸环711。

使用时,向顶板741中心位置处拨动拨杆7424,将连杆Ⅰ7421和连杆Ⅱ7422底部横杆7423置于芯筒71内,下滑至芯筒71内的凸环711位置处直至位于凸环711下方,松开拨杆7424,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横杆7423抵住芯筒71的内壁,实现顶盘74与芯筒71的固定,在缠绕膜转动时,能够防止缠绕膜飞出芯筒71外;在工作完毕,需要取下顶盘74时,向顶板741中心位置处拨动拨杆7424,使横杆7423上移,移至芯筒71内的凸环711上部位置处,实现顶盘74与芯筒71的脱离。

实施例3

本实施例除以下特征外,与实施例2结构相同:

支撑梁3顶部通过转动连接器连接于横梁4底部,转动连接器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结构即可,转动连接器的使用,能够便于找准合适的支撑位置,为更好的对支撑梁3进行固定,支撑梁3的底部设有吸盘结构。

大梁2和支撑梁3为可伸缩结构,可伸缩结构的实现可以通过液压缸实现,便于实时调整底座的高度,液压缸调整高度的相关结构采用现有技术已有的结构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