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灌装机用灌注漏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5408发布日期:2018-11-09 22:46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灌装机用灌注漏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灌注工艺使用装置,尤其是一种新型灌装机用灌注漏斗。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胶体采用的灌装机种类繁多,灌装时,通过气体压缩装置进行驱动灌料流动,胶体通过漏斗进入关灌装软管,但是由于灌装时胶体容易在灌装端部挂料,形成丝状并粘附于灌装软管内壁上,不仅影响软管密封封口的严密性,进而影响灌装产品的质量和工艺,同时对产品上印的批号清晰度,在产品审核和抽检时存在识别困难,不利于产品质量检测和监督。因此,一种能够在灌装时防止挂料或形成丝状,进而影响胶体灌装封口密封性的灌注装置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胶体灌注存在的容易挂料、形成丝状的问题,造成灌装胶体存在封口严密性差、造成产品漏料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灌装机用灌注漏斗,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灌装机用灌注漏斗,包括连接管、漏斗、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和所述套筒为圆柱状结构,所述连接管、漏斗和套筒互为连通,所述套筒底部设有口径渐收结构的窄口,所述窄口设有灌注头,所述灌注头由固定端和灌注端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端的直径大于窄口末端的直径,所述固定端固定于窄口口径的内部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灌注端为锥形结构,其尖端为针状。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直径大于连接管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灌注端设有出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连接空气压缩空气装置并由压缩空气驱动其内部料液。

进一步的,所述漏斗由上至下为三组轴径渐增结构的椭球体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相较于传统的灌装机用灌注漏斗,采用的平口结构的出料口,口径大,在灌装胶体时容易出现挂料的现象,并且形成丝状粘连于软管内壁,造成其在封口时,密封不严实,影响产品灌装质量以及产品批号的清晰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作出了改进:摒弃平口结构的出料口,采用口径渐收结构的窄口,同时为了避免挂料和拉丝的问题的发生,本实用新型在窄口的口径内设置了针状头的锥形结构的灌注头,大大减少了灌注料液和灌注头接触的面积,即杜绝了大量堆积在出料口的位置,造成灌装完成时挂料并形成丝状的现象,保证了灌装产品的品质和工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保证灌装工艺以及产品的质量,省去了清除挂料的人力和时间,提高了灌装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套筒结构示意图。

图3为灌注头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连接管,2-漏斗,3-套筒,4-窄口,5-灌注头,51-固定端,52-灌注端,53-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使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 至图3所示,一种新型灌装机用灌注漏斗,包括连接管1、漏斗2、套筒3,所述连接管1和所述套筒3为圆柱状结构,所述连接管1、漏斗2和套筒3互为连通,所述套筒底部设有口径渐收结构的窄口4,所述窄口4设有灌注头5,所述灌注头5由固定端51和灌注端52构成。

优选地,所述固定端51的直径大于窄口4末端的直径,所述固定端51固定于窄口4口径的内部设置。

优选地,所述灌注端52为锥形结构,其尖端为针状。

优选地,所述套筒3的直径大于连接管1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灌注端52设有出料口53。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1连接空气压缩空气装置并由压缩空气驱动其内部料液。

优选地,所述漏斗2由上至下为三组轴径渐增结构的椭球体构成。

使用时,通过连接管1连接的空气压缩装置,驱动连接管1内的灌注料液的下料,进入漏斗2内,由于漏斗2由三组椭球体构成,因此灌注料液会在漏斗2内进行储备,漏斗2内的灌注料液从漏斗2进入套筒3,经过窄口4进入灌注头5内,灌装头52固定于窄口4口径内,在灌注料液下料过程中,灌注头会卡主套筒3的窄口4处,保证灌装料液的正常下料,由于灌注头5位锥形结构,因此大大减小了灌注端52和灌注料液的接触面积,避免过量堆积造成挂料和形成丝状的现象,提高灌装产品品质,灌装料液从灌注端52设置的出料口53进入软管内进行灌装,当灌装完成后,灌装料液不会发生挂料,也不会形成丝状粘连于灌装软管内壁,保证了灌装的产品品质以及封口处的密封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