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伸缩式移动溜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1893发布日期:2018-12-05 19:32阅读:1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伸缩式移动溜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设计涉及一种适用于矿山井下配合铲运车卸矿、卸矸石用的溜槽,尤其是一种伸缩式移动溜槽。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部分矿井中,小批量的往井下矸石仓里投料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铲运机直接投料,只在投料口前方设置一道挡车墙;另一种是设置固定溜槽,以留够安全距离,确证投料安全。但目前两种常用的方式均存在一定局限性。由于铲运车的偶然失控或料口坍塌,挡车墙有时挡不住车,有安全隐患;而固定式溜槽又不适宜移动搬迁,长途卸料即浪费时间又易造成井下拥堵,几乎不能满足短时就近放料的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伸缩式移动溜槽。该伸缩式移动溜槽不但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而且能够方便快捷的移动,可以极大地适应矿山井下特殊的工艺需求,提高井下作业的安全性,并提高作业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伸缩式移动溜槽,包括移动溜槽本体、液压站、电控装置、铲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溜槽本体包括前部车体、后部车体、铰接式可伸缩连接节、可升降式车轮、回转支腿、翻转油缸、前部缓冲器和牵引装置。铰接式可伸缩连接节连接着前部车体和后部车体,形成一种铰接式结构,在后部车体和前部车体的底部装有回转支腿和可升降式车轮,在回转支腿上装有支腿升降油缸。在前部车体的底部可升降式车轮的前方一次装有前部缓冲器和牵引装置,在前部车体的外侧装有翻转油缸。

所述的电控装置,其指令输入端可输入或接收控制各设备开闭的控制指令,其输出端与液压站输入端连接;液压站的输出端分别与前后部车体的支腿升降油缸及翻转油缸连接。当翻转油缸缩回时,移动溜槽是平的,可以接受铲运车装料;装完料后,翻转油缸伸出,移动溜槽随之倾斜,从而将溜槽内的料倾泻而出。

所述的电控装置、液压站为已有技术。

所述的可伸缩式连接节连接着前部车体和后部车体,形成一种铰接式结构,可以以减小转弯半径;而升降式车轮则可以将溜槽在工作和运输两种状态之间方便地转换。当铰接式可伸缩连接节缩回、各可升降式车轮收起后,即可形成完整溜槽,把铲运车翻入溜槽的矿或渣卸入溜井;当铰接式可伸缩连接节伸出、各可升降式车轮支起后,即可形成铰接式拖车,满足井下运输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装置不但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而且能够方便快捷的移动,可以极大地适应矿山井下特殊的工艺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移动溜槽的工作示意图。图3是图2中移动溜槽的拖行示意图。

图中,1. 电控装置,2.液压站,3.移动溜槽本体,4.铲运车,5.后部车体,6. 前部车体,7. 牵引装置,8. 前部缓冲器,9. 翻转油缸,10. 回转支腿,11.铰接式可伸缩连接节,12. 可升降式车轮,13.支腿升降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和图3中,本实用新型包括移动溜槽本体3、液压站2、电控装置1、铲运车4,移动溜槽本体包括前部车体6、后部车体5、铰接式可伸缩连接节11、可升降式车轮12、回转支腿10、翻转油缸9、前部缓冲器8和牵引装置7。铰接式可伸缩连接节11连接前部车体6和后部车体5,形成一种铰接式结构,在后部车体5和前部车体6的底部装有回转支腿10和可升降式车轮12,在回转支腿10上装有支腿升降油缸13。在前部车体6的底部可升降式车轮的前方依次装有前部缓冲器8和牵引装置7,在前部车体的外侧装有翻转油缸9。

所述的电控装置1,其指令输入端可输入或接收控制各设备开闭的控制指令,其输出端与液压站2输入端连接;液压站2的输出端分别与前部车体6、后部车体5的支腿升降油缸13及翻转油缸9连接。当翻转油缸9缩回时,移动溜槽是平的,可以接受铲运车装料;装完料后,翻转油缸伸出,移动溜槽随之倾斜,从而将溜槽内的料倾泻而出。

当铰接式可伸缩连接节11缩回,各可升降式车轮12收起后,即可形成完整溜槽,把铲运车翻入溜槽的矿或渣卸入溜井;当铰接式可伸缩连接节伸出,各可升降式车轮12支起后,即可形成铰接式拖车,满足井下运输的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