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吸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2451发布日期:2018-12-28 19:22阅读:6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吸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胎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吸风机。



背景技术:

内胎是一种用于保持轮胎内压、带有轮胎气门嘴的圆环形弹性管。气门嘴用于充气并使空气在内胎内保持一定压力。内胎应具有良好的气密性、耐热性、弹性、耐老化性及较小的永久变形。内胎在充气检测完毕之后需通过吸风机将内胎内的气体放气。

传统的吸风机在使用时,作业人员需根据作业进度来回走动装卸内胎和调整内胎,作业强度比较大。为此,本申请人提出了申请号为201420003076.5、专利名称为自动吸风机的使用新型专利,其包括机架1’、电机2’、传动机构3’、旋转架4’、多组吸风装置5’;所述的旋转架4’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机架1’上,电机1’和传动机构3’安装在机架1’的工作平台的底面,电机2’通过传动机构3’与旋转架4’的下端连接,驱动旋转架4’转动;多组吸风装置5’等距、间隔安装在旋转架4’上。该自动吸风机在机架1’的工作平台上围绕旋转架4’的旋转轴设有多个工位,多吸风装置5’可围绕旋转轴旋转,作业员只要站在固定的位置就可进行操作,工作强度低。

但是,该自动吸风机在使用时,通过上模座6’对内胎进行固定和压平,该上模座6’对内胎的接触面积小,导纸内胎抽气后,其外观不平整,从而影响内胎的包装甚至影响内胎的正常使用。

而且,使用该自动吸风机,内胎吸风完成后,需要人工取胎,作业人员的工作强度仍然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吸风机,其能够使内胎吸风后保持外观平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吸风机,其包括机架、电机、传动机构、旋转架和多组吸风装置,电机设置在机架上,旋转架位于机架上方,并通过传动机构与电机连接,所述吸风装置设置在旋转架上;所述吸风装置包括吸气装置和至少两组夹具结构,所述夹具结构包括第一夹爪气缸和夹具,所述夹具设置在第一夹爪气缸的两夹爪上;所述自动吸风机还包括自动取胎装置,该自动取胎装置设置在机架一侧。

所述自动取胎装置包括取胎支架、无杆气缸、第二夹爪气缸和收胎杆,所述取胎支架包括竖支架和水平支架,所述竖支架上端连接水平支架,水平支架上设有无杆气缸,所述无杆气缸连接第二夹爪气缸,所述第二夹爪气缸、无杆气缸和水平支架位于吸风装置上方;所述收胎杆一端连接在竖支架朝向机架一侧,且呈倾斜设置。

所述旋转架上设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悬臂,所述悬臂数量与吸风装置数量相同,所述吸气装置和第一夹爪气缸固定在悬臂上。

所述吸风装置数量为十组。

采用上述方案后,内胎在吸风过程中,利用第一夹爪气缸和夹具夹住内胎,使内胎吸风完成后能够保持平整,保证内胎的正常包装以及后续使用。同时,本实用新型在卸胎工位处设置自动取胎装置,利用无杆气缸和第二夹爪气缸抓取完成吸风工作后的内胎,免去了人工取胎的操作,降低了作业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吸风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自动吸风机,其包括机架1、电机2、传动机构3、旋转架4、多组吸风装置5和自动取胎装置6。

其中,电机2设置在机架1上,旋转架4位于机架1上方,并通过传动机构3与电机1连接,电机1通过传动机构3带动旋转架4进行旋转。旋转架4上设有十个等间距设置的悬臂41。

吸风装置5包括吸气装置51和夹具结构52,吸气装置51固定在悬臂41上,而夹具结构52包括第一夹爪气缸521和夹具522,第一夹爪气缸521固定在悬臂41上,而夹具522设置在第一夹爪气缸521的两夹爪上。夹具结构52至少设置两组,在本实施例中,每组吸风装置5中设有四组夹具结构522。吸风装置5的数量与旋转架4上的悬臂41数量相对应,一吸风装置51设置在一悬臂41上,由此形成是个十个工位,十个工位中包括装胎工位、吸风工位和卸胎工位。

自动取胎装置6设置在机架1一侧,且位于卸胎工位处。自动取胎装置6包括取胎支架61、无杆气缸62、第二夹爪气缸63和收胎杆64,取胎支架61包括竖支架611和水平支架612,竖支架611上端连接水平支架612,水平支架612上设有无杆气缸62,而无杆气缸62连接第二夹爪气缸63,第二夹爪气缸63、无杆气缸62和水平支架621位于吸风装置5上方;收胎杆64一端连接在竖支架611朝向机架1一侧,且呈倾斜设置。

采用该自动吸风机工作时,作业人员在装胎工位处将充满气的内胎7安装在吸风装置5上,在旋转架4的作用下,装有内胎7的吸风装置5旋转至吸风工位,吸风装置5的吸气装置51开始对内胎7吸气。在吸气过程中,第一夹爪气缸521控制夹具522夹住内胎7,从而使得内胎7吸风后保持外观平整。吸风完成后,内胎7随吸风装置5旋转至卸胎工位,吸风装置5上的第一夹爪气缸521打开,夹具522松开内胎7。与此同时,无杆气缸62带动第二夹爪气缸63至吸风装置5正上方,第二夹爪气缸63松开夹爪,然后抓住内胎7,接着无杆气缸62将第二夹爪气缸63向竖支架611的方向移动,从而将吸风装置5上的内胎7取出,取出后,内胎7套置在收胎杆64上。取出胎后的吸风装置5随旋转架4转动至装胎工位,作业人员再次将充满气的内胎7安装在吸风装置5上,如此循环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关键在于,内胎7在吸风过程中,利用第一夹爪气缸521和夹具522夹住内胎7,使内胎7吸风完成后能够保持平整,保证内胎7的正常包装以及后续使用。同时,本实用新型在卸胎工位处设置自动取胎装置6,利用无杆气缸62和第二夹爪气缸63抓取完成吸风工作后的内胎7,免去了人工取胎的操作,降低了作业强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