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机上料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2437发布日期:2018-12-28 19:22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切割机上料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割机上料台。



背景技术:

目前,切割机,如板材切割机中的上料主要是通过人工上料,一般情况下,板材尺寸较大,且通常需要完成较多数量的板材上料,劳动强度较大,上料效率也较低。另外,人工操作很容易出现误差,上料的可靠性也较低。

综上,现有技术中的切割机上料具有劳动强度大、上料效率和上料可靠性较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切割机上料具有劳动强度大、上料效率和上料可靠性较低的缺陷,提供一种切割机上料台。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切割机上料台,其特点在于,其包括:

送料架,所述送料架上用于堆叠待上料物;

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作用于所述送料架,以使所述送料架沿所述待上料物的堆叠方向作升降运动;

光电对射装置,所述光电对射装置用于检测在上料位置处有无所述待上料物;

中间转送装置,所述中间转送装置用于将所述上料位置处的所述待上料物转送至切割机;

其中,当所述光电对射装置检测到有所述待上料物时,所述光电对射装置控制所述中间转送装置将所述待上料物转送至切割机;

当所述光电对射装置未检测到所述待上料物时,所述光电对射装置控制所述升降机构以驱动所述送料架沿所述待上料物的堆叠方向作上升运动。

在本方案中,通过光电对射装置检测送料架上方的上料位置处有无待上料物;若有,光电对射装置控制中间转送装置将待上料物转送至切割机,实现上料;若无,光电对射装置通过控制升降机构来实现送料架的上升,以使上料位置处存在待上料物。另外,完成上料后,升降机构会驱动送料架作下降运动。在上述上料的过程中,可以实现无人值守,能够较大程度上降低劳动强度,也能够提高上料效率和上料的可靠性。

较佳地,所述升降机构设于所述送料架的底部,且所述升降机构为液压升降台。

较佳地,所述切割机上料台还包括框架,所述送料架沿所述待上料物的长度方向具有首端和尾端,所述送料架的首端位于所述框架内,所述中间转送装置架设于所述框架上。

较佳地,所述中间转送装置包括:

第一转送架,所述第一转送架沿所述待上料物的宽度方向架设于所述框架上;

第二转送架,所述第二转送架沿所述待上料物的长度方向固设于所述框架上,且所述第一转送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转送架移动;

至少一个真空吸盘,至少一个所述真空吸盘设于所述第一转送架上,所述真空吸盘在所述待上料位置处作用于所述待上料物,以通过所述第二转送架将所述待上料物转送至所述切割机。

在本方案中,真空吸盘通过真空吸附,将待上料物从待上料位置转送至切割机,能够较为可靠地实现上料。

较佳地,所述第一转送架上设有传动连接的电机、减速箱和齿轮,所述减速箱的底部设有滑块;

所述第二转送架上设有齿条和导轨,所述滑块滑设于所述导轨,所述齿轮啮合于所述齿条。

在本方案中,通过滑块和导轨之间、齿轮与齿条之间的配合,在保证上料效率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提高上料的可靠性。

较佳地,所述第二转送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转送架相对设置于所述送料架的两侧;

所述光电对射装置包括:

两光电传感器,两所述光电传感器相对设置于所述送料架的两侧,且两所述光电传感器一一对应设于两个所述第二转送架上,两所述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在所述上料位置处有无所述待上料物;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于两所述光电传感器;

其中,当两所述光电传感器检测到有所述待上料物时,产生上料信号,并将所述上料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上料信号,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转送架将所述待上料物转送至所述切割机;

当两所述光电传感器未检测到所述待上料物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升降机构以驱动所述送料架沿所述待上料物的堆叠方向作上升运动。

在本方案中,当两个光电传感器能够对准,说明两个光电传感器之间没有材料阻挡,即上料位置处没有待上料物,需要将送料架上升;当两个光电传感器之间不能够对准,说明两个光电传感器之间有材料阻挡,即上料位置处有待上料物,需要进行上料操作。

较佳地,所述框架中靠近所述送料架的首端的一端的中部具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用于抵接于所述送料架的首端。

在本方案中,限位柱能够限制送料架在框架中沿待上料物的长度方向的移动,防止送料架从框架中掉落,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上料的可靠性。

较佳地,所述送料架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送料架沿周向依次具有左侧壁、后侧壁、右侧壁和前侧壁,所述左侧壁和所述右侧壁分别位于所述送料架的尾端和首端;

所述左侧壁和所述后侧壁上均设有护板,所述护板沿所述待上料物的堆叠方向延伸。

在本方案中,待上料物从前侧壁的对应位置处放入送料架中,护板能够限制待上料物在送料架中沿待上料物的长度和宽度方向的移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上料的可靠性。

较佳地,所述左侧壁上还设有把手。

在本方案中,送料架上通常会堆叠较多的待上料物,送料架在地面或其他平台上完成待上料物的堆叠后,通过把手能够较为方便地推动送料架,有利于提高上料效率。

较佳地,所述送料架的底部设有滚轮。

在本方案中,通过滚轮能够较为方便地转移或搬运送料架,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上料效率。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在该切割机上料台中,通过光电对射装置检测送料架上方的上料位置处有无待上料物;若有,光电对射装置控制中间转送装置将待上料物转送至切割机,实现上料;若无,光电对射装置通过控制升降机构来实现送料架的上升,以使上料位置处存在待上料物。在上述上料的过程中,可以实现无人值守,能够较大程度上降低劳动强度,也能够提高上料效率和上料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切割机上料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切割机上料台中送料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切割机上料台中第二转送架与框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切割机上料台中第一转送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送料架

101 护板

102 把手

103 滚轮

20 升降机构

30 光电对射装置

301 光电传感器

40 中间转送装置

401 第一转送架

402 第二转送架

403 真空吸盘

404 电机

405 减速箱

406 齿轮

407 滑块

408 齿条

409 导轨

50 框架

501 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本实施例揭示一种切割机上料台,以实现切割机上的自动上料。参照图1-5予以理解,切割机上料台包括送料架10、升降机构20、光电对射装置30和中间转送装置40。其中,送料架10上用于堆叠待上料物(图中未示出,可以为板材)。升降机构20作用于送料架10,以使送料架10沿待上料物的堆叠方向作升降运动。

光电对射装置30用于检测在上料位置处有无待上料物。中间转送装置40用于将上料位置处的待上料物转送至切割机(图中未示出)。当光电对射装置30检测到有待上料物时,光电对射装置30控制中间转送装置40将待上料物转送至切割机;当光电对射装置30未检测到待上料物时,光电对射装置30控制升降机构20以驱动送料架10沿待上料物的堆叠方向作上升运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光电对射装置30检测送料架10上方的上料位置处有无待上料物;若有,光电对射装置30控制中间转送装置40将待上料物转送至切割机,实现上料;若无,光电对射装置30通过控制升降机构20来实现送料架10的上升,以使上料位置处存在待上料物。另外,完成上料后,升降机构20会驱动送料架10作下降运动。在上述上料的过程中,可以实现无人值守,能够较大程度上降低劳动强度,也能够提高上料效率和上料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参照图1予以理解,升降机构20设于送料架10的底部,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升降机构20为液压升降台。

需要说明的是,液压升降台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通用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更进一步地,参照图1、图3-5予以理解,切割机上料台还包括框架50,送料架10沿待上料物的长度方向具有首端和尾端,送料架10的首端位于框架50内,中间转送装置40架设于框架50上。另外,中间转送装置40包括第一转送架401、第二转送架402和至少一个真空吸盘403。其中,第一转送架401沿待上料物的宽度方向架设于框架50上。第二转送架402沿待上料物的长度方向固设于框架50上,且第一转送架401能够相对于第二转送架402移动。至少一个真空吸盘403设于第一转送架401上,真空吸盘403在待上料位置处作用于待上料物,以通过第二转送架402将待上料物转送至切割机。

其中,真空吸盘403通过真空吸附,将待上料物从待上料位置转送至切割机,能够较为可靠地实现上料。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真空吸盘403的数量为四个,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真空吸盘403也可以根据具体需要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数量,如三个或三个以下,五个或五个以上。

继续参照图4和图5予以理解,第一转送架401上设有传动连接的电机404、减速箱405和齿轮406,减速箱405的底部连接有滑块407(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块407在图3、图4中体现)。第二转送架402上设有齿条408和导轨409,滑块407滑设于导轨409,齿轮406啮合于齿条408。其中,通过滑块407和导轨409之间、齿轮406与齿条408之间的配合,在保证上料效率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提高上料的可靠性。

参照图1和图3予以理解,第二转送架40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转送架402相对设置于送料架10的两侧。光电对射装置30包括两光电传感器301和控制器(图中未标示出)。两光电传感器301相对设置于送料架10的两侧,且两光电传感器301一一对应设于两个第二转送架402上,两光电传感器301用于检测在上料位置处有无待上料物。控制器电连接于两光电传感器301。其中,当两光电传感器301检测到有待上料物时,产生上料信号,并将上料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接收上料信号,并用于控制第一转送架401将待上料物转送至切割机。当两光电传感器301未检测到待上料物时,控制器控制升降机构20以驱动送料架10沿待上料物的堆叠方向作上升运动。

其中,当两个光电传感器301能够对准,说明两个光电传感器301之间没有材料阻挡,即上料位置处没有待上料物,需要将送料架10上升;当两个光电传感器301之间不能够对准,说明两个光电传感器301之间有材料阻挡,即上料位置处有待上料物,需要进行上料操作。

继续参照图1和图3予以理解,框架50中靠近送料架10的首端的一端的中部具有限位柱501,限位柱501用于抵接于送料架10的首端。限位柱501能够限制送料架10在框架50中沿待上料物的长度方向的移动,防止送料架10从框架50中掉落,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上料的可靠性。

继续参照图1和图2予以理解,送料架10为长方体结构,送料架10沿周向依次具有左侧壁、后侧壁、右侧壁和前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分别位于送料架10的尾端和首端。左侧壁和后侧壁上均设有护板101,护板101沿待上料物的堆叠方向延伸。其中,待上料物从前侧壁的对应位置处放入送料架10中,护板101能够限制待上料物在送料架10中沿待上料物的长度和宽度方向的移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上料的可靠性。

另外,左侧壁上还设有把手102,送料架10的底部设有滚轮103。送料架10上通常会堆叠较多的待上料物,送料架10在地面或其他平台上完成待上料物的堆叠后,通过把手102能够较为方便地推动送料架10,有利于提高上料效率;通过滚轮103能够较为方便地转移或搬运送料架10,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上料效率。

在该切割机上料台中,通过光电对射装置30检测送料架10上方的上料位置处有无待上料物;若有,光电对射装置30控制中间转送装置40将待上料物转送至切割机,实现上料;若无,光电对射装置30通过控制升降机构20来实现送料架10的上升,以使上料位置处存在待上料物。在上述上料的过程中,可以实现无人值守,能够较大程度上降低劳动强度,也能够提高上料效率和上料的可靠性。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