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条自动粘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46477发布日期:2019-01-02 21:25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胶条自动粘贴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条自动粘贴机。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贴胶设备构造是由卷料上料与回收机构、压合块、输送带、校正平台组成。将胶条传输至压合块位置时,压合块推出将胶条粘附在产品中,校正平台定位了产品的位置,输送带将产品转入/转出,实现了一种自动化的流程工艺。但是,产品贴胶工艺不同,胶条款式呈多样性,不但胶条长度/宽度细小,而且形状不规则,另外,部分胶条具备双面的粘性,贴附在产品后需将胶条表面的离心纸撕掉,已知的贴胶设备并不具备这样的功能,在一些产品多样性的贴胶工艺中,应用受到了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胶条自动粘贴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现有的贴胶条设备的不能贴附双面胶,不能贴附形状不规则的胶条及特殊精细的胶条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贴胶工艺的设备,该设备不但具有可以贴附双面胶,贴精细的胶条与不规则的胶条,还可以提高贴胶条的精准度,最终实现全自动化的一种贴胶工艺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胶条自动粘贴机,包括:

胶条卷材上料与余料回收机构,轴移动机构,以及胶条抓取机构;

所述胶条卷材上料与余料回收机构,用于将卷材形式的胶条转变为线性传输的胶条,并将胶条一侧表面的离心纸分离回收,输出胶条本体;

所述轴移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胶条抓取机构移动位置;

所述胶条抓取机构,用于以真空吸附方式拾取输出的胶条本体,并将拾取胶条本体贴附在产品表面;

所述胶条抓取机构还包括撕料装置,所述撕料装置用于在所述胶条为双面胶条时,将所述双面胶条的另一侧表面的离心纸分离掉。

一种实现方式中,在胶条卷材即卷材形式的胶条的传送中,加入了伺服传动机构和光纤检测机构,利用伺服电机精确控制胶条的传输,利用光纤检测精确感应胶条被传输的位置,具有极高的控制精度。

一种实现方式中,用压紧轮紧紧的压住传输的胶条防止其打滑,随着传输的进行,在剖料片处利用剖料板机构将胶条慢慢的剖出,此时,胶条抓取机构定位在要剖出的胶条处,与之对齐,随着胶条的传输,胶条被剖出的同时,被剖出的胶条本体被抓取机构以真空吸附方式吸附,利用高精度的轴移动机构对胶条抓取机构进行定位,实现将胶条精确的粘贴在产品上。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胶条可以是双面胶,在贴贴双面胶时,胶条抓取机构安装有撕料装置,可以将双面胶另一面残留的离心纸剖离,并将废的离心纸放置在废料收集处。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胶条自动粘贴机,可以在贴胶工艺上代替人工贴胶,以真空吸附方式可以粘贴较为复杂形状、双面粘性、数量排布较多胶条,整套移动系统采用伺服精准检测定位,使贴胶精度误差可控制在0.1mm以下,实现了贴胶自动化工艺流程,提高了贴胶工艺的组装质量。可见,本实用新型的胶条自动粘贴机,是一种可以将胶条从离心纸剥离控制和进行胶条抓取的装置,实现了贴胶工艺自动化操作,可代替传统的人工贴胶工艺,具有广泛的用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和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胶条自动粘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胶条卷材上料与余料回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胶条卷材上料与余料回收机构的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轴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R轴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胶条抓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校正平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校正平台机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上料/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输送传输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分别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胶条自动粘贴机。

该胶条自动粘贴机构可包括:胶条卷材上料与余料回收机构1,轴移动机构2,以及安装在所述轴移动机构2上的胶条抓取机构3;其中,

所述胶条卷材上料与余料回收机构1,用于将卷材形式的胶条,即,胶条卷材,转变为线性传输的胶条,并将胶条一侧表面的离心纸分离回收,输出胶条本体;

所述轴移动机构2,采用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驱动,用于移动和定位所述胶条抓取机构;

所述胶条抓取机构3,用于以真空吸附方式拾取输出的胶条本体,并将拾取的胶条本体贴附在产品表面;

所述胶条抓取机构3具有撕料装置,所述撕料装置用于在所述胶条为双面胶条时,将所述双面胶条的另一侧表面的离心纸分离掉。

其中,所说的胶条可以是单面胶,也可以是双面胶,所说的胶条本体是指胶条一侧表面的离心纸被分离后的部分。

一些实施例中,该胶条自动粘贴机还包括:

输送传输带机构4,用于传输需要贴胶的产品;

校正平台机构6,用于承载需要贴胶的产品并进行位置校正;

自动上料机构5,用于从输送传输带机构抓取需要贴胶的产品并放置到所述校正平台机构;

进一步的,还可以包括自动下料机构,用于将按成贴胶的产品从校正平台机构上抓取放置到输送传输带机构。可选的,自动下料机构可以和自动上料机构集成为一体,称为自动上料/下料机构。

其中,输送传输带机构4可包括用于输入产品的输入机构和用于输出已完成贴胶的产品的输出机构。

一些实施例中,该胶条自动粘贴机还包括:

内设控制电路的控制柜8和主机架7;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胶条自动粘贴机的运转;

所述控制柜8,用于容纳所述控制电路并进行隔离保护;

所述主机架7,用于作为所述胶条自动粘贴机的各组成部分的连接载体。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胶条自动粘贴机的各机构的主要实现功能如下:

胶条卷材上料与余料回收机构1:胶条经过膜切工艺后以卷料方式存在,胶条原料放置在该机构中,经过传动机构带动,实现将保护胶条的离心纸与胶条分开。其中,膜切工艺是背光源产品中膜片、胶条的剪裁/排版的一种工艺。

轴移动机构:可包括分别用于实现纵向、横向、竖向运动的Y轴、X轴和Z轴机械臂,以及用于在平面角度内实现旋转运动的R轴旋转机构,胶条抓取机构装于其上,可实现全方位的移动定位。其中, X轴和Y轴可为KK模组,即,单轴机械臂,Y轴例如可采用型号KK86-640-A0F1+400W伺服电机,X轴例如可采用型号KK60-300-A0+400W伺服电机;Z轴可采用伺服电机带动滚珠丝杆作上下升降运动;R轴可采用步进电机如型号SLD57-56,通过同步带带动旋转轴作旋转运动,最大转动角度为360度。

胶条抓取机构:该机构是将胶条从离心纸分离并将其贴附在产品表面的主要执行部件。

输送传输带机构:该机构是将所需要贴附的产品传输至工作台的一套装置,主要负责将产品输进与输出,与生产流水线拼接,实现流水线化在操作。产品材料可以为铁、铝、PVC、塑料等材质,重量在5kg以下。

自动上料/下料机构:该机构是将所要贴附胶条的产品放置在校正平台中,并同时将贴好的胶条抓取,放置在输出传输带上。

校正平台机构:作为工作台,由自动上料机构将产品放置在其校正平台中,校正平台经过机械校正,确保了其相对位置的精确性。位置经过预设,在被可识别的范围中。

主机架:主机架是各机构连接的载体,各套机构安装在机架上,连接紧固。

控制柜:控制柜是电气元件安装的电柜,分为主线路控制柜与触屏控制柜,能有效的保护电气元件的可靠使用和保护人员操作的使用安全。

下面,对上述各个机构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2,是胶条卷材上料与余料回收机构1的示意图。

所述胶条卷材上料与余料回收机构1,可包括:

上料卷材张紧轮101,用于安放卷材形式的胶条,即,胶条卷材;

伺服传动机构及其带动的多个滚轮,用于将卷材形式的胶条转变为线性传输的胶条;

光纤检测机构,用于感应胶条的传输位置;

剖料板机构,用于将胶条表面的离心纸剖开分离;

余料/废料回收轮1012,用于回收被分离开的离心纸;

安装面板102,用于固定所述胶条卷材上料与余料回收机构的各组成部分。

其中,光纤检测机构具体可包括两个,即,分别位于胶条上方的光纤头可调式检测机构105,和位于胶条下方的光纤多位置安装板108。

剖料板机构具体可包括两个,即,可调剖料板106和薄型剖料板109,分别适用于不同规格的胶条。薄型剖料板9是针对较薄的胶条剥离而设计的,可调剖料板6是针对大部分胶条剥离,两者在使用中可择一使用。

所述多个滚轮可包括:

定位调节轮,用于定位传输的胶条的边矩;

防松压轮104,用于压住胶条,防止胶条传输中松动;

主动传动轮1010,用于在伺服传动机构驱动下,带动胶条传输;

压紧轮1011,用于压紧胶条,防止胶条传输中打滑。

其中,定位调节轮可包括上方的长进及两侧胶条定位103、底部张紧两侧胶条定位调节轮107。

如图2所示,胶条卷材安装在上料卷材张紧轮101上,利用气压将张紧轮膨胀,固定胶条卷材,将胶条经过张紧轮,通过张紧及两侧胶条定位调节轮103定位其边矩,通过光纤头可调式检测机构105检测其移动矩离,后经过薄形剖料板109将胶条剖出,离心纸通过余料/废料回收轮1012回收废料。其中,防松压轮104是更好的压住胶条,防止胶条在传动过程中的松动,主动传动轮1010是由伺服电机通过连轴器带动,压紧轮1011防止胶条传动时出现打滑。

如图3所示,是胶条卷材上料与余料回收机构1的原理示意图。在胶条卷材传送中,加入了伺服传动机构,利用光纤检测技术,可精确感应胶条被传输的位置,用压紧轮紧紧的压住传输的胶条,随着传输的进行,在剖料片处胶条慢慢被剖出。

请参考图4,是轴移动机构2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轴移动机构2包括依次连接的Y轴机械臂201、X轴机械臂202、Z轴机械臂203和R轴旋转机构204,用于带动所述胶条抓取机构移动进行纵向、横向、竖向运动以及旋转运动,所述胶条抓取机构3可连接在所述R轴旋转机构204上。

如图4所示,X轴、Y轴由独立的机械模组,例如KK模组KK86-640-A0F1+400W伺服电机、KK60-300-A0+400W伺服电机,拼装而成,Z轴可由伺服电机400W带动R12滚珠丝杆传动。R轴为步进电机通过同步带轮带动轴作旋转运动。整套系统可实现横向、竖向、纵向及平面角度旋转的运动。

请参考图5,是R轴旋转机构204的结构示意图。R轴旋转机构204可由以下组件构成:连接板20401、滑块连接板20402、U形开关20403、大同步带轮20404、旋转轴座20405、旋转轴20406、同步带20407、小同步带轮20408、安装连接板20409、步进电机20410。连接关系如图中所示。

R轴旋转机构204,由步进电机带动旋转轴作旋转运动,步进电机与旋转轴的转速比可为1:2,旋转轴中可分布着8个通孔,两端攻牙,作为真空管道与压缩空气管道的输送用,旋转角度为0-360度,其复位是靠U形开关检测作为绝对值原点复位。

请参考图6,是胶条抓取机构3的结构示意图。

胶条抓取机构3可包括:固定结构件31,用于安装到所述轴移动机构上;一个或多个真空吸嘴机构32,连接在所述固定结构件31上,用于以真空吸附方式拾取胶条本体。

其中,真空吸嘴机构32可包括:作为吸嘴的真空吸管结构3201、用于固定真空吸管结构3201的吸嘴臂3202,和控制所述吸嘴臂3202做升降运动的螺杆气缸3206,以及作为升降运动的导向机构的导杆3205。固定结构件31可包括连接杆3103、连接块3104、安装座3107,组成成固定的结构。连接块3104用于与轴移动机构2连接,安装座用于固定真空吸嘴机构32,连接杆用来连接连接块3104和安装座3107。

胶条抓取机构3可配置一排真空吸管结构3201及螺杆气缸3206,抓取胶条是通过真空吸附原理抓取的,每个吸嘴臂3202对应胶条的位置,一次同时可以抓取多条例如五条胶条,吸嘴臂升降是由螺杆气缸3206控制,每个吸嘴臂可独立升降,并由导杆3405作为升降导向。

每个螺杆气缸可以单独动作,并单独将胶条贴附在产品中,从而实现一次抓取多条胶条,和贴附产品多胶条的要求,减少了往复抓取的时间,而提高了生产效率,气缸的数量取决于胶条排版的数量,这一装置是因胶条排布与产品工艺的改变而改变的。

请参考图7,是校正平台机构6的结构示意图。

校正平台是由四个滑块组成的四个方向限位的一个平台,底部由气缸推动锥体601向上移动,每个滑台601伸出均向后缩,则形成了四个方向的同时运动,每个方向均有5-20mm的空间,将铁框/铝框产品放入平台后,底部气缸向下,则每个滑台受弹簧的弹力复位推动滑台至限位块603处,由于限位块的位置比弹簧的压缩行程要短,故滑台碰到限位块的同时,其预紧力紧紧压住将滑台压至限位块平面处,限位块将产品限制在调定的位置内,滑台带有精密的千分尺604调节间矩,可以根据不同产品的定位调节,在底部安装双滑轨,并配置推动气缸,控制整个平台移动。

请参考图8,是校正平台机构6上放置了产品的结构示意图。校正平台上部平面板称为产品示意,图中是背光源产品模拟,它不与任何零连接,在底部,有一件支撑的平面版,它是固定的,其作用是支撑产品,并在四个方向都缩进一部分矩离,目的是避空运动部件。

请参考图9,是自动上料/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自动上料/下料机构包括有机械臂,机械臂由一条精密的KK模组908作直线运动,伸出两个连接臂903,其中一连接臂903是抓(吸)取输送带来料,将其放入校正平台中,其中一连接臂903是抓(吸)取校正平台贴好胶条的产品放入输出输送带中,上料跟下料是同时动作的,之间不会产生运动干涉。

连接臂903上设有真空吸盘902,用来吸附产品;设有贴胶辅助块904,用来缓冲;设有真空压力显示表905,用来显示压力。

两个连接臂903可通过直线导轨909和气缸9010连接于KK模组908,实现上下升降运动。KK模组908可设有机械臂连接座件9011,实现外部连接。还可在连接臂903与KK模组908中间的连接部分,设有测规头906和可调缓冲器907,实现特定的测量、缓冲功能。

请参考图10,是输送传输带机构4的结构示意图。

输送传输带机构4包括输入机构和输出机构,可由于皮带安装侧梁401、输送带402、输送带支撑件203、减速机传动机构404、调速器405、挡料块406、两侧限位可调挡块407、被动轮张紧机构409等组成。

输送产品是由两条输送带机构组成,输入机构将产品送进,输出机构将产品送出。其中,输入机构中,安装有两侧限位板块407,且有挡料块406。其传送到位检测通过光纤信号反馈,在档板处可装有一个微型光纤头感应件,感应产品的有无状态,产品被输送至挡料块406处时,即被检测到。

以上,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胶条自动粘贴机,其目的是代替人工贴胶作业、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实现机械贴胶自动化作业技术应用。在原料中,经过膜切的工艺,胶条是粘附在卷材中,上下二面包膜一层防粘合的离心纸,将原料放置在上料与余料回收机构中,经过精密的伺服电机带动的传输机构,将胶条与离心纸剖离至可检测的位置中,由X、Y、Z组成的高精度传动机构负责传输定位,胶条抓取机构将剖料平台的胶条拾取,并将其粘合在背光源零部件的铁/铝框所要求的位置中,精确定位误差控制在0.05以下。精密的传输机构保证了可靠的定位精度。由皮带传输机构负责将铁/铝框输进与输出,自动上料机将产品从皮带中抓取放置在校正平台机构上,而后经过校正后的产品定位被固定在一个可识别的位置中。主机架是连接各机构的载体,控制柜为电气控制元件提供安装位置及电气安全的保护措施。从动作流程及机械原理可以看出,整个生产线均实现了的无人操作的自动化工艺,这样,较以往的人工贴胶工艺实现了新的突破,加入了高精度的定位机构,使胶条能精准的贴附在产品中,提高了产品组装工艺质量,具有广泛的用途,且自动化程度高及速度快,使用方便等优点便于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胶条自动粘贴机,可以在贴胶工艺上代替人工贴胶,以真空吸附方式可以粘贴较为复杂形状、双面粘性、数量排布较多胶条,整套移动系统采用伺服精准检测定位,使贴胶精度误差可控制在0.1mm以下,实现了贴胶自动化工艺流程,提高了贴胶工艺的组装质量。可见,本实用新型的胶条自动粘贴机,是一种可以将胶条从离心纸剥离控制和进行胶条抓取的装置,实现了贴胶工艺自动化操作,可代替传统的人工贴胶工艺,具有广泛的用途。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上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上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