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品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5262发布日期:2018-12-21 19:17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药品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品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品包装盒。



背景技术:

现在的大多数家庭都会在家中储备一些常用的非处方药品,如感冒灵颗粒、小柴胡颗粒、板蓝根颗粒等,这些颗粒冲剂一般采用小包定量包装,然后放置在外包装盒中的包装方法。目前所用的包装盒大多是纸盒,成本低,容易制造,但是容易因外力挤压发生变形、撕裂,导致小包药品无法得到良好保存,出现受潮凝块、小包破损等现象,造成药品失效。同时由于普通家庭一般没有专门的恒湿恒温的放置环境,药品长时间放置后也容易受潮或者包装盒吸水,影响药品的品质。另外人们在购买药品后也容易随手丢弃包装盒内的干燥剂,使包装盒内无法保证较好的干燥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药品包装盒易挤压变形等造成药品受潮失效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度高、不易挤压变形的药品包装盒,以提高药品的安全放置,避免药品因包装盒损坏而受潮失效。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药品包装盒,包括包装盒体,包装盒体的上端设有拿取药品的拿取开口,并在拿取开口处设有适配的盒盖,在包装盒体的内部设有内盒体,内盒体包括底面和设在底面上的四个周侧面,相邻的两周侧面之间设有弧面连接部,内盒体的周侧面与包装盒体的内侧面紧密贴合,使弧面连接部与对应的包装盒体的转角之间形成空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弧面连接部与两侧的周侧面自然相切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空腔内设有长条状的干燥剂包,弧面连接部上设有若干通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内盒体底面与包装盒体底部之间依次设有防潮层和隔离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防潮层为竹炭纤维板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隔离层为两侧设有防潮玻璃纸的硬纸板层。

本实用新型的药品包装盒,在包装盒体内设置内盒体,内盒体的相邻的两周侧面之间设置弧面连接部,由于内盒体的周侧面与包装盒体的内侧面紧密贴合,使弧面连接部与对应的包装盒体的转角之间形成空腔。这样使弧面连接部相对包装盒体的四角起到加强筋的作用,增强了包装盒体的强度,使包装盒体受到外来挤压时也不易变形、撕裂,同时内盒体进一步增强了药品的储放安全性。在空腔内设置长条状的干燥包,通过弧面连接部上的通气孔保持内盒体中的干燥环境,有利于药品的存放。同时在内盒体的底部与包装盒体的底部之间设置竹炭纤维板层作为防潮层和两侧设有防潮玻璃纸的硬纸板层作为隔离层,起到对包装盒底部的防水、防潮和增加强度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升药品长期存放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药品包装盒具有较高的强度,不易受外力挤压而变形、撕裂,避免药品因包装盒损坏而受潮失效;同时能为药品存放提供干燥、防潮的环境,保证药品长期存放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示图。

图3是图2中A-A处的截面示图。

图中:1、包装盒体,11、盒盖,2、内盒体,21、周侧面,22、弧面连接部,23、空腔,24、干燥剂包,25、通气孔,3、竹纤维板层,4、硬纸板层,41、防潮玻璃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就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药品包装盒,包括包装盒体1,包装盒体上端设有拿取药品的拿取开口,并在拿取开口处设有适配的盒盖11。如图2所示,在包装盒体内部设有内盒体2,内盒体包括底面和设在底面上的四个周侧面21,相邻的两周侧面之间设有弧面连接部22,弧面连接部与两侧的周侧面自然相切连接,内盒体的周侧面与包装盒体的内侧面紧密贴合,使弧面连接部与对应的包装盒体的转角之间形成空腔23,空腔内设有长条状的干燥剂包24,弧面连接部上设有若干通气孔25,从而使空腔与内盒体的内部连通。如图3所示,在内盒体底面与包装盒体底部之间依次设有防潮层和隔离层,防潮层为竹炭纤维板层3,隔离层为两侧均设有防潮玻璃纸41 的硬纸板层4。

本实用新型的弧面连接部对包装盒体起到加强筋的作用,包装盒体具有较高的强度,不易受外力挤压而变形、撕裂,避免药品因包装盒损坏而受潮失效;同时能为药品存放提供干燥、防潮的环境,保证药品长期存放的安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