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5776发布日期:2019-01-04 23:02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折叠箱。



背景技术:

折叠箱,即周转箱、物流箱,可折叠使用方便存放,广泛用于机械、汽车、家电、轻工、电子等行业,能耐酸耐碱、耐油污,无毒无味,可用于盛放食品等,清洁方便,零件周转便捷、堆放整齐,便于管理。其合理的设计,优良的品质,适用于工厂物流中的运输、配送、储存、流通加工等环节。周转箱可与多种物流容器和工位器具配合,用于各类仓库、生产现场等多种场合,在物流管理越来越被广大企业重视的今天,周转箱帮助完成物流容器的通用化、一体化管理,是生产及流通企业进行现代化物流管理的必备品。

但现有的折叠箱,例如专利申请WO2011062565A1所公开的折叠箱,箱体的侧板能实现块速的锁定,但箱体的把手安装在侧板外缘,当折叠箱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内载货物对侧板扩张力量,而把手需要上下移动的装配间隙,很容易导致把手部分变形而凸出侧板的外缘,在这样的情况下,箱体在搬运还是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触发到把手并让其解锁,给折叠箱带来安全隐患,且折叠箱结构复杂,难制作,制作成本高,更重要的是,现有的折叠箱在折叠时,铰链设置在两个侧板连接的中心线上,因转轴与两个侧板在同一直线上,当两个侧板厚度过厚时,其两个侧板的侧角会卡合从而不能实现重合。

因此,亟需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制作且制作成本低和便于搬运的新型折叠箱。



技术实现要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叠箱,包括上盖、下盖和箱体,所述上盖和下盖均与箱体可拆卸式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四个侧板和侧板连接件,所述四个侧板通过侧板连接件连接成长方形,所述每一侧板分为首端和尾端,所述尾端设有凸起,所述首端和尾端一体形成从而形成L字形状,所述侧板连接件设置在凸起上,所述侧板连接件为铰链,所述铰链的转轴设置在凸起长度小于侧板厚度范围内,所述侧板的首端和另一侧板尾端通过侧板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箱体的长边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箱体的短边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第二卡接部和第一栓槽,所述第二卡接部与第一栓槽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卡接部由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组成,所述第一通槽尺寸大于第二通槽尺寸,所述第二通槽设置在第一通槽的中上方,所述第二通槽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开口,所述第一通槽的上端设有开口,第二通槽与第一通槽连通从而形成“凸”字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接部包括底块、顶块和设置在底块与顶块之间的中块,所述底块、顶块和中块一体形成,所述中块直径小于底块和顶块的直径从而形成滑槽,所述顶块和中块均设有若干个,所述若干个中块等间距的设置在底块上,所述中块与中块之间形成一卡槽便于其卡接,所述顶块的数量与中块的数量一致,所述每一个顶块对应于一个中块;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在与中块连接的一边进行倒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接部包括底块、顶块和设置在底块与顶块之间的中块,所述底块、顶块和中块一体形成,所述中块直径小于底块和顶块的直径从而形成滑槽,所述顶块的中部设有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设置为长方型结构,所述上盖的四边尺寸与四个侧板的尺寸相匹配,所述上盖的两个对称的长边均设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的数量与第一卡接部数量一致,所述第一卡块设有横向卡块和竖向卡块,所述横向卡块和竖向卡块垂直固定连接形成L字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的两个对称的短边设有第二卡块和第一锁扣部,所述第二卡块设置为与第二卡接部结构相适配的倒T字结构,所述第一锁扣部包括第二栓槽、栓和弹簧,所述弹簧与栓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设置在第二栓槽内的底部,所述第二栓槽与第一栓槽结构一致,所述栓穿过第二栓槽与第一栓槽将上盖与侧板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下盖的两个对称的短边设有第四卡块和第二锁扣部,所述第四卡块设置为与第二卡接部结构相适配的倒T字结构,所述第四卡块与第二卡块结构一致,所述第二锁扣部包括第三栓槽、栓和弹簧,所述弹簧与栓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设置在第三栓槽内的底部,所述第三栓槽与第一栓槽结构一致,所述栓穿过第三栓槽与第一栓槽将下盖与侧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盖内部设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为缓冲棉或缓冲网或缓冲弹簧或软胶或空气胶;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侧面上均设有若干个防震槽,所述防震槽设为凹字形状或凸字形状或M字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上盖、下盖和侧板分开组装,从而在其不需要用到该箱子时可以收起来,减少占用空间,侧板之间通过侧板连接件可以进行180°的旋转,从而方便其折叠,且其结构简单,通过在侧板上设置卡接部和在上盖、下盖上设置与卡接部相配合的卡块结构,从而实现之间的连接,更重要的是在其基础上设置第一栓槽,防止在装重物时,箱子支撑不住,通过设置第一栓槽给以其双重的保障,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制作。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上盖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卡块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箱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箱体剖视图;

图6为图5的爆炸示意图;

图7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下盖示意图;

图8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卡接部示意图;

其中,1-上盖 11-第一卡块 12-第二卡块 13-第一锁扣部 2-箱体

21-第一卡接部 22-第二卡接部 23-第一栓槽 24-凸起

25-侧板连接件 3-下盖 31-第四卡块 32-第二锁扣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其中,以图1的方向为准。

实施例1

如图1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折叠箱,所述折叠箱采用塑料材料制作,从而使其可重复利用,节约资源,包括上盖1、箱体2和下盖3,所述上盖1和下盖3均与箱体2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上盖1设置为长方型结构,所述上盖的两个对称的短边设有第二卡块和第一锁扣部,所述第二卡块设置为与第二卡接部结构相适配的倒T字结构,所述第一锁扣部13包括第二栓槽、栓和弹簧,所述弹簧与栓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设置在第二栓槽内的底部,通过第一锁扣部13和第一栓槽23之间的配合从而固定箱体2两个对称的短边与上盖1和下盖3之间的连接,从而增强两者之间的稳定性,所述栓穿过第二栓槽将上盖1与箱体2固定。

箱体2包括四个侧板和侧板连接件,所述四个侧板通过侧板连接件25连接成长方形,所述每一侧板分为首端和尾端,所述尾端设有凸起24,所述首端和尾端一体形成从而形成L字形状,所述侧板连接件25设置在凸起24上,所述侧板连接件25为铰链,所述铰链25的转轴设置在凸起24长度小于侧板厚度范围内,所述侧板的首端和另一侧板尾端通过侧板连接件25转动连接;例如,若凸起设有5cm,侧板厚度为2cm,铰链的转轴应设置在离尾端2cm的范围内,防止在折叠时缝隙过大,两者不贴合,占用空间过大。

所述侧板连接件25设有四个,所述每一个侧板连接件25设置在两个侧板连接处,所述侧板连接件25与侧板转动连接,所述侧板连接件25可以为合页或者弹簧铰链或者可以使两个侧板可以180°转动的连接件,便于在箱子不用时,可以将其两个侧板转动重合将其折叠,在需要使用时,将其撑开,从而对侧板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

所述箱体2两个对称的长边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第一卡接部21,所述第一卡接部21包括底块、顶块和设置在底块与顶块之间的中块,所述顶块和中块均设有若干个,所述顶块的数量与中块的数量一致,所述每一个顶块对应于一个中块,所述若干个中块均设置在底块上,所述若干个中块等间距的设置在底块上,所述中块与中块之间形成一卡槽便于其卡接,所述中块直径小于底块和顶块的直径从而形成滑槽,所述滑槽在与中块连接的一边进行倒圆以便于卡块更好的与之匹配,所述底块、顶块和中块一体形成“工”字形状,第一卡接部21设置为“工”字形状便于第一卡块11卡入配合连接,在所述滑槽倒圆便于第一卡块11扣合,第一卡接部21的数量与第一卡块11数量一致,便于箱体2两个对称的长边与上盖1和下盖3之间的扣合。

所述箱体2两个对称的短边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第二卡接部22和第一栓槽,所述第二卡接部22与第一栓槽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卡接部由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组成,所述第一通槽尺寸大于第二通槽尺寸,所述第二通槽尺寸设置在第一通槽的中上方,所述第二通槽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开口,所述第一通槽的上端设有开口,第二通槽与第一通槽连通从而形成“凸”字形状,第二卡接部22设置为“凸”字形状与第二卡块12“T”字结构相匹配,在搬运过程中,其卡扣更紧密,不易分离。

所述下盖3与上盖1的结构相似,所述下盖3设置为长方型结构,所述下盖3内部设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为缓冲棉或缓冲网或缓冲弹簧或软胶或空气胶,所述下盖3的四边尺寸与四个侧板的尺寸相匹配,所述下盖3的两个对称的长边均设有第三卡块,所述第三卡块的数量与第一卡接部21数量一致,所述第三卡块的结构与第一卡块11的结构一致;

所述下盖3的两个对称的短边设有第四卡块31和第二锁扣部32,所述第四卡块31设置为与第二卡接部结构相适配的倒T字结构,所述第四卡块31与第二卡块12结构一致,所述第二锁扣部32包括第三栓槽、栓和弹簧,所述弹簧与栓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设置在第三栓槽内的底部,所述第三栓槽与第一栓槽结构一致,所述栓穿过第三栓槽与第一栓槽将下盖3与箱体2固定连接;通过第二锁扣部32和第一栓槽23之间的配合从而固定箱体2两个对称的短边与下盖3和箱体2之间的连接,从而增强两者之间的稳定性,所述栓穿过第二栓槽将下盖3与箱体2固定。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似,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卡接部21结构与实施例1不同,如图8所示,第一卡接部21包括底块、顶块和设置在底块与顶块之间的中块,所述底块、顶块和中块一体形成,所述中块直径小于底块和顶块的直径从而形成滑槽,所述顶块的中部设有卡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