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码垛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54162发布日期:2019-06-29 01:45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码垛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码垛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自动码垛机。



背景技术: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升高,通过利用先进自动化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升级,进一步减少企业生产用工总量,优化工艺技术流程,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传统的码垛,码放产品需要工人堆垛,人工堆垛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出错。随着产品产量的不断提高,人工码垛已经不能满足自动化生产的产品码垛需求。亟需设计一种自动化码垛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码垛机,其能代替人工,实现自动化码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码垛机,包括用于输送箱子的第一输

送机和第二输送机、用于输送卡板的第三输送机、用于将箱子转移到卡板上的转运机器人以及用于对码垛机整体进行控制的控制器,所述第二输送机与第一输送机的输送方向垂直且第二输送机的进料端与第一输送机的出料端衔接,所述第二输送机的进料端设置有用于将第一输送机上的箱子拉动到第二输送机上的拉料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的出料端设置有用于感应箱子的第一感应传感器,所述第二输送机上装设有用于对箱子计数的计数传感器,所述第二输送机的出料端固定有“L”形的挡架,所述挡架的对侧设置有用于将箱子推向挡架的推料机构,所述转运机器人包括机械臂和安装在机械臂前端的气动夹具,所述第三输送机与第二输送机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输送机与第三输送机均处于转运机器人的运动范围内,所述第三输送机上装设有用于感应卡板的第二感应传感器,所述计数传感器、第一感应传感器和第二感应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拉料机构包括安装在第二输送机上方的固定架、通过连接板与固定架连接固定的第一气缸以及固定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端部的拉板,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的朝向与第二输送机的输送方向相反且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的运动行程大于第一输送机的宽度,所述拉板向下延伸。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前端还固定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活动穿设有一对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柱平行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且第一导向柱的端部与拉板连接固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推料机构包括与第二输送机固定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的朝向垂直于第二输送机的输送方向,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固定有推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输送机上且位于第二气缸的两侧固定有一对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活动穿设有一对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二导向柱平行于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且第二导向柱的端部与推板连接固定。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用于向第三输送机输送卡板的卡板分离机,所述卡板分离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上部设置有水平设置的驱动链条,所述驱动链条的两端套在齿轮上,所述驱动链条上固定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的高度小于卡板的厚度,所述驱动链条由电机驱动,所述机架的上部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有竖立的限位板,限位板之间的空间为供堆叠卡板的空间,所述驱动链条的出料端与第三输送机的进料端衔接,所述驱动链条的出料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下端与驱动链条之间的距离大于卡板的厚度,所述挡板通过固位板与限位板连接固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竖直方向的调节槽,所述固位板位于限位板的一面,所述固位板上穿设有压紧螺栓,所述限位板的另一面设置有夹紧块,所述压紧螺栓穿过调节槽并与夹紧块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输送机、第二输送机和第三输送机均为滚轴式输送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码垛机以机器代替人工,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了人工成本,极大提高了码垛的效率且码垛准确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自动码垛机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的B部放大图;

图4为卡板分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C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输送机;2、箱子;3、第二输送机;4、第一气缸;5、连接板;6、固定架;7、拉板;8、定位板;9、第一导向柱;10、机械臂;11、第三输送机;12、卡板分离机;1201、机架;1202、驱动链条;1203、电机;1204、限位板;1205、挡板;1206、固位板;1207、调节槽;1208、夹紧块;1209、压紧螺栓;1210、驱动块;13、卡板;14、第二感应传感器;15、挡架;16、第二气缸; 17、推板;18、连接套;19、第二导向柱;20、缓冲垫;21、气动夹具;22、计数传感器;23、第一感应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自动码垛机,包括用于输送箱子2 的第一输送机1和第二输送机3、用于输送卡板13的第三输送机11、用于将箱子2转移到卡板13上的转运机器人以及用于对码垛机整体进行控制的控制器,第二输送机3与第一输送机1的输送方向垂直且第二输送机3的进料端与第一输送机1的出料端衔接,在第二输送机 3的进料端设置有拉料机构,拉料机构包括安装在第二输送机3上方的固定架6、通过连接板5与固定架6连接固定的第一气缸4以及固定在第一气缸4的活塞杆端部的拉板7,第一气缸4的活塞杆的朝向与第二输送机3的输送方向相反且第一气缸4的活塞杆的运动行程大于第一输送机1的宽度,拉板7向下延伸,为保证第一气缸4驱动拉板7平稳运动,在第一气缸4的缸体前端还固定有定位板8,在定位板8上活动穿设有一对第一导向柱9,第一导向柱9平行于第一气缸4的活塞杆且第一导向柱9的端部与拉板7连接固定,在第一输送机 1的出料端装设有用于感应箱子2的第一感应传感器23,在第二输送机3上还装设有用于对箱子2计数的计数传感器22,在第二输送机3 的出料端固定有“L”形的挡架15,在挡架15的对侧设置有推料机构,推料机构包括与第二输送机3固定的第二气缸16,第二气缸16 的活塞杆的朝向垂直于第二输送机3的输送方向,在第二气缸16的活塞杆的端部固定有推板17,为保证第二气缸16驱动推板17平稳运动,在第二输送机3上且位于第二气缸16的两侧固定有一对连接套18,在连接套18内活动穿设有一对第二导向柱19,第二导向柱 19平行于第二气缸16的活塞杆且第二导向柱19的端部与推板17连接固定,转运机器人包括机械臂10和安装在机械臂10前端的气动夹具21,第三输送机11与第二输送机3平行设置,第二输送机3与第三输送机11均处于转运机器人的运动范围内,在第三输送机11上装设有用于感应卡板13的第二感应传感器14,计数传感器22、第一感应传感器23和第二感应传感器14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该自动码垛机的工作过程为:第一输送机1从右往左输送箱子2,当箱子2运动到第一输送机1的出料端时,第一感应传感器23检测到箱子2并向控制器发送第一反馈信号,控制器接收到第一反馈信号后控制第一气缸4动作,此时第一气缸4收缩带动拉板7运动,拉板 7将第一输送机1上的箱子2拉动到第二输送机3上,随后由第二输送机3输送箱子2,箱子2在第二输送机3上运动时被计数传感器22 检测到,计数传感器22对检测到的箱子2数量进行检测并将检测信息反馈至控制器,箱子2运动到第二输送机3的出料端时会被挡架 15阻挡而停留在当前位置,随着输送的持续进行,会有越来越多的箱子2堆积在挡架15处,与此同时,第三输送机11上的卡板13运动经过第二感应传感器14时,第二感应传感器14向控制器发送第二反馈信号,控制器接收到第二反馈信号后控制第三输送机11暂停,这样卡板13就停留在码垛工位。

当统计的箱子2数量达到预定的数量时,控制器控制第二气缸 16动作,第二气缸16将堆积的箱子2推向挡架15,从而起到摆正箱子2的作用,随后控制器控制转运机器人动作,机械臂10将打开状态的气动夹具21移动至箱子2的上方,气动夹具21夹紧,之后机械臂10将被夹持的多个箱子2转移至第三输送机11的码垛工位,气动夹具21释放箱子2,箱子2刚好落在暂停的卡板13上,随后第三输送机11继续将卡板13连同箱子2输送至下一个工位。

为防止推板17压坏箱子2,在推板17与箱子2的接触面还设置有缓冲垫20。

该码垛机以机器代替人工,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了人工成本,极大提高了码垛的效率且码垛准确可靠。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输送机1、第二输送机3和第三输送机11均为滚轴式输送机。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向第三输送机11输送卡板13的卡板分离机12。

参照图4,卡板分离机12包括机架1201,在机架1201的上部设置有水平设置的驱动链条1202,驱动链条1202的两端套在齿轮上,在驱动链条1202上固定有驱动块1210,驱动块1210的高度小于卡板13的厚度,驱动链条1202由电机1203驱动,在机架1201的上部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有竖立的限位板1204,限位板1204之间的空间为供堆叠卡板13的空间,驱动链条1202的出料端与第三输送机11 的进料端衔接,在驱动链条1202的出料端设置有挡板1205,挡板1205 的下端与驱动链条1202之间的距离大于卡板13的厚度,挡板1205 通过固位板1206与限位板1204连接固定。

卡板分离机12的工作过程为:在卡板分离机12上叠放多层卡板 13,电机1203带动驱动链条1202运动,驱动块1210与最下层的卡板13的后端接触,驱动块1210向前推动最下层的卡板13,最下层的卡板13被推送至第三输送机11上,之后上层的卡板13下落一层,如此循环,实现了卡板13的自动输送。

参照图5,为使卡板分离机12适应于不同厚度的卡板13,本实施例中,在限位板1204上开设有竖直方向的调节槽1207,固位板1206 位于限位板1204的一面,在固位板1206上穿设有压紧螺栓1209,在限位板1204的另一面设置有夹紧块1208,压紧螺栓1209穿过调节槽1207并与夹紧块1208螺纹连接。

拧松压紧螺栓1209后可以上下调节挡板1205的高度位置,从而调节挡板1205与驱动链条1202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厚度的卡板 13。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感应传感器23和第二感应传感器14均为光电传感器,而计数传感器22为光电计数器。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