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塑复合管绕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6995发布日期:2019-01-18 20:00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塑复合管绕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管绕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铝塑复合管绕管装置。



背景技术:

铝塑复合管是最早替代铸铁管的供水管,其基本构成应为五层,即由内而外依次为塑料、热熔胶、铝合金、热熔胶、塑料,铝塑复合管有较好的保温性能,内外壁不易腐蚀,因内壁光滑,对流体阻力很小;又因为可随意弯曲,所以安装施工方便。作为供水管道,铝塑复合管有足够的强度,如横向受力太大时,会影响强度,所以宜作明管施工或埋于墙体内,甚至可以埋入地下, 铝塑复合管的连接是卡套式的,因此施工中一是要通过严格的试压, 检验连接是否牢固。二是防止经常振动,使卡套松脱。三是长度方向应留足安装量,以免拉脱。

复合管的运输,需要将复合管缠绕在绕管轮上,再通过对绕管轮的运输,间接的对复合管进行运输,这时就要用到绕管设备,然而现有的铝塑复合管绕管设备存在了大量的缺点,比如现有的铝塑复合管绕管设备不能很好的对复合管进行缠绕,缠绕后的复合管非常杂乱,严重了占用了绕管轮的空间,并且现有的绕管轮不便于拆卸,拆卸非常麻烦,需要借助大量的辅助器械进行拆卸,以至于不能很好的对复合管进行运输和储藏,从而大大的降低了绕管设备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塑复合管绕管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铝塑复合管绕管设备不能很好的对复合管进行缠绕,缠绕后的复合管非常杂乱,严重了占用了绕管轮的空间,以及现有的绕管轮不便于拆卸,拆卸非常麻烦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铝塑复合管绕管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一侧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有安装槽,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框,所述活动框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一侧与活动框内壁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活动框内壁的另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滑动连接有T型块,且两个T型块相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操作杆,所述操作杆的另一端贯穿活动框并延伸至活动框的外部,并且两个T型块相对的一侧之间卡接有卡杆,所述卡杆的一端贯穿活动框和安装槽并延伸至安装槽的内部,所述安装槽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并且挤压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并且挤压板的两侧分别与安装槽内壁的两侧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贯穿第一安装板并延伸至第一安装板的另一侧,所述转动轴延伸至第一安装板另一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挤压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卡杆相适配的顶块,所述安装槽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板。

进一步地,所述卡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绕管轮,并且绕管轮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性伸缩杆,所述弹性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圆型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铝塑复合管绕管装置,通过固定板、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转动轴、安装槽、活动框、第一弹簧、T型块、操作杆、卡杆、挤压弹簧、挤压板、第一锥齿轮、电机、第二锥齿轮和绕管轮的配合设置,将卡杆的一端插进安装槽的内部,再将卡杆的另一端插进活动框的内部,这时通过挤压弹簧自身的弹性力,可以很好的对挤压板进行挤压,挤压板受到挤压力时,就会产生相应的运动,间接可以很好的带动顶块进行运动,这时就可以很好的对卡杆的一端进行卡接,再通过缓冲弹簧对T型块的挤压,T型块运动时,就会对卡杆的另一端进行卡接,这时就完成了绕管轮的安装,安装非常方便,省时省力,并且通过电机的启动,就可以很好的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带动转动轴进行旋转,通过转动轴的旋转,就可以很好的通过活动框带动绕管轮进行旋转,从而可以很好的复合管进行缠绕,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并且通过操作杆的运动,就可以很好的带动T型块进行运动,T型块运动时,就失去对卡杆一端的卡接,这时稍微用力,就可以很好的对卡杆进行拆卸,间接可以很好的对绕管轮进行拆卸,拆卸非常方便,省时省力,并且不需要借助其他辅助器械拆卸,从而大大的提高了绕管轮的拆卸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底板、2-固定板、3-第一安装板、4-第二安装板、5-转动轴、6-安装槽、7-活动框、8-滑动板、9-第一弹簧、10-T型块、11-操作杆、12-卡杆、13-挤压弹簧、14-挤压板、15-第一锥齿轮、16-电机、17-第二锥齿轮、18-顶块、19-第二弹簧、20-顶板、21-绕管轮、22-限位块、23-弹性伸缩杆、24-圆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铝塑复合管绕管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固定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性伸缩杆23,在这里固定连接有弹性伸缩杆23,主要是通过弹性伸缩杆23的弹性,可以根据绕管轮21缠绕的多少调节高度,弹性伸缩杆2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圆型块24,在这里固定连接有圆型块24,主要是通过圆型块24对复合管起到一定的缠绕指引功能,底板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固定板2顶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3和第二安装板4,第一安装板3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5,转动轴5的另一端贯穿第一安装板3并延伸至第一安装板3的另一侧,转动轴5延伸至第一安装板3另一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5,第一安装板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16,电机16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15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17,主要是当第二锥齿轮17旋转时,可以同时间通过啮合带动第一锥齿轮15进行旋转,第二安装板4的一侧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有安装槽6,转动轴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框7,活动框7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板8,滑动板8的一侧与活动框7内壁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9,活动框7内壁的另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滑动连接有T型块10,且两个T型块10相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操作杆11,在这里操作杆11的外表面套设有缓冲弹簧,主要是通过缓冲弹簧自身的弹性力,可以很好的对T型块10进行挤压,从而可以很好的对卡杆12进行卡接,操作杆11的另一端贯穿活动框7并延伸至活动框7的外部,并且两个T型块10相对的一侧之间卡接有卡杆12,卡杆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绕管轮21,在这里绕管轮21的一侧的顶部和另一侧的底部均连通有通管,通管的主要作用是,可以通过通管可以对复合管两端进行固定,避免绕管后的复合管发生松动,并且绕管轮2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2,在这里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2,主要是通过限位块22可以保证复合管缠绕的有序性,卡杆12的一端贯穿活动框7和安装槽6并延伸至安装槽6的内部,安装槽6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13,并且挤压弹簧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14,挤压板14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卡杆12相适配的顶块18,在这里固定连接有与卡杆12相适配的顶块16,主要是通过顶块18可以很好的对卡杆12的另一端进行卡接,安装槽6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9,第二弹簧1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板20,并且挤压板14的两侧分别与安装槽6内壁的两侧滑动连接。

工作时,将卡杆12的一端插进安装槽6的内部,再将卡杆12的另一端插进活动框7的内部,这时通过挤压弹簧13自身的弹性力,可以很好的对挤压板14进行挤压,挤压板14受到挤压力时,就会产生相应的运动,通过挤压板14的运动,这时就可以很好的带动顶块18进行运动,通过顶块18的运动,这时就可以很好的对卡杆12的一端进行卡接,再通过缓冲弹簧对T型块10的挤压,这时T型块10就会产生相应的运动,T型块10运动时,从而对卡杆12的另一端进行卡接,这时就完成了绕管轮21的安装,再将复合管的一端插进通管的内部,这时启动电机16,当电机16启动时,就可以很好的带动第一锥齿轮15和第二锥齿轮17进行旋转,间接可以很好的带动转动轴5进行旋转,转动轴5旋转时,就可以很好的通过活动框7带动绕管轮21进行旋转,从而可以很好的复合管进行缠绕,并且当需要对绕管轮21拆卸时,只需拉动操作杆11,操作杆11运动时,就可以很好的带动T型块10进行运动,T型块10运动时,就失去对卡杆12一端的卡接,这时稍微用力,就可以很好的对卡杆12进行拆卸,间接可以很好的对绕管轮21进行拆卸。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