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犁式卸料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2974发布日期:2019-02-11 00:07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双向犁式卸料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双向犁式卸料器。



背景技术:

犁式卸料器被广泛应用于电力、港口、矿山、冶金等行业中的卸料系统,用于将燃煤、矿石、谷物等物料卸入堆场、筒仓、仓库等储存设施中。常规的犁式卸料器仅可用在单向运行的带式输送机上,但某些工程中要求对双向运行的带式输送机卸料,例如在筒仓群倒仓时,可能要求将物料返料至筒仓群顶部公用卸料带式输送机上、并从与进料方向相反的方向卸入另一个筒仓内,此时即要求仓顶带式输送机可正反转中部卸料;或采用犁式卸料器+高架带式输送机对条形料场堆料时,当条形料场两端头均有进料可能,此时也要求料场高架带式输送机可正反转中部卸料。

单向犁式卸料器(垂直升降式)见附图1-4,主要由如下部件组成:框架(1);托辊(2);摆杆(3);托辊架(4);犁头框架(5);犁刀(6);电/液动推杆(7);推杆架(8);底座(9);滑动导向架(10);驱动臂(11);防尘罩(12);锁气漏斗(13);落煤管(14);接近开关(15);支梁(16)。

在使用过程中,单向犁式卸料器的犁头框架(5)横贯于带式输送机上。当来煤时,电/液动推杆(7)推动犁头框架(5)、犁刀(6)沿滑动导向架(10)落下并压在胶带上,同时驱动臂(11)推动摆杆(3)运动,将托辊(2)及托辊架(4)抬起支撑住胶带,犁刀(6)进行卸料。卸料完毕后,电/液动推杆(7)收缩,犁头框架(5)、犁刀(6)沿滑动导向架(10)抬起,托辊(2)及托辊架(4)落下复位。

目前国内外在双向运行的带式输送机上中部卸料均大多采用在卸料点左右对称布置2台单向犁式卸料器的方案,没有布置1台犁式卸料器的方案。

如果在双向运行的带式输送机上采用常规单向犁式卸料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需要在卸料点左右对称布置2台单向犁式卸料器,增加了设备冗余度,增加了设备投资,布置困难拥挤;对于筒仓顶部卸料,犁式卸料器的落料点偏离筒仓中心,使筒仓的充满系数低;为了使物料都卸入筒仓中心位置,需将卸料带式输送机布置在仓顶高位平台上,增加筒仓结构设计难度及土建投资。

因此,本领域尚缺乏一种可应用于双向运行的带式输送机的犁式卸料器,以简化设备、节省占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适用于双向运行带式输送机卸料的双向犁式卸料器,本实用新型的双向犁式卸料器使得仅在需要双向卸料的带式输送机上设置1台该双向犁式卸料器即可,达到简化设备、节省占地、提高筒仓的充满系数、易于安装等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向犁式卸料器,具体地,该双向犁式卸料器包括犁刀、托辊、推杆Ⅰ和推杆Ⅱ;其中,推杆Ⅰ通过推杆架Ⅰ固定在框架上,推杆Ⅱ通过推杆架Ⅱ固定于犁头框架上,犁刀固定在犁头框架上,推杆Ⅰ用于驱动犁头框架、犁刀和推杆Ⅱ抬起或落下;在带式输送机沿正向(煤流方向A)运输的状态下,犁刀位于工位Ⅰ,推杆Ⅰ推动犁头框架落下并压在胶带上,同时托辊抬起支撑胶带,犁刀进行卸料;在带式输送机沿反向(煤流方向B)运输的状态下,推杆Ⅰ抬起犁头框架,推杆Ⅱ调节犁刀转动,使犁刀位于工位Ⅱ,推杆Ⅰ推动犁头框架落下并压在胶带上,同时托辊抬起支撑胶带,犁刀进行卸料。

在另一优选例中,工位Ⅰ为:犁刀斜贯带式输送机的胶带;犁刀与正向(煤流方向A)运输方向所成角度在120-150度范围内;带式输送机与卸料口之间形成单一通路。

在另一优选例中,工位Ⅱ为:犁刀斜贯带式输送机的胶带,犁刀与反向(煤流方向B)运输方向所成角度在120-150度范围内,带式输送机与卸料口之间形成单一通路。

在另一优选例中,工位Ⅰ和工位Ⅱ关于带式输送机的纵轴对称。

在另一优选例中,处于工位Ⅰ的犁刀和处于工位Ⅱ的犁刀关于带式输送机的纵轴对称。

在另一优选例中,处于工位Ⅰ的犁刀通过推杆Ⅱ调节转动60-120度至工位Ⅱ的犁刀位置。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工位Ⅰ,犁刀斜贯带式输送机的胶带,且犁刀与正向运输方向所成角度为135度,带式输送机与卸料口之间形成单一通路;工位Ⅱ与工位Ⅰ关于带式输送机的纵轴对称;处于工位Ⅰ的犁刀转动90度至工位Ⅱ的犁刀位置。

在另一优选例中,犁头框架未横贯带式输送机,而是位于带式输送机的一侧。

在另一优选例中,双向犁式卸料器包括驱动臂、摆杆和托辊架,驱动臂推动摆杆摆动,摆杆的摆动将托辊架抬起,设置于托辊架上的托辊支撑胶带。

在另一优选例中,推杆Ⅰ为电动推杆或液动推杆;推杆Ⅱ为电动推杆或液动推杆。

在另一优选例中,双向犁式卸料器包括一锁气漏斗,在带式输送机正向(沿煤流方向A)运输或反向(沿煤流方向B)运输的状态下,锁气漏斗均位于带式输送机的同侧。

在另一优选例中,框架用于支撑整个双向犁式卸料器。

在另一优选例中,摆杆固定在底座上。

应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中,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犁式卸料器(单向)在犁头处于落下状态时的主视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犁式卸料器(单向)在犁头处于落下状态时的侧视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犁式卸料器(单向)在犁头处于抬起状态时的主视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的犁式卸料器(单向)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例中的双向犁式卸料器在犁头处于落下状态时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例中的双向犁式卸料器在犁头处于落下状态时的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例中的双向犁式卸料器在犁头处于抬起状态时的主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例中的双向犁式卸料器的俯视图。

各附图中,各标示如下:

1-框架;

2-托辊;

3-摆杆;

4-托辊架;

5-犁头框架;

6-犁刀;

9-底座;

10-滑动导向架;

11-驱动臂;

12-防尘罩;

13-锁气漏斗;

14-落煤管;

15-接近开关;

16-支梁;

17-电/液动推杆Ⅰ;

18-推杆架Ⅰ;

19-电/液动推杆Ⅱ;

20-推杆架Ⅱ。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通过大量筛选,首次开发了一种双向犁式卸料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双向犁式卸料器增设用于转动犁刀的推杆,通过该推杆可实现根据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的运转方向确定犁刀的位置进而实现双向卸料;本实用新型的双向犁式卸料器特别适用于仅一侧可卸料的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双向犁式卸料器克服了现有单向犁式卸料器的缺点,仅需要在双向卸料的带式输送机上设置1台该双向犁式卸料器即可,达到简化设备、节省占地、提高筒仓的充满系数、易于安装等目的,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术语

如本文所用,术语“犁式卸料器”是指一种卸料分煤机械,用于输送机水平段任意点卸料,具有绝对自锁、无内外泄漏、过载能力极大、运行平稳等优点。

如本文所用,术语“带式输送机”是指一种摩擦驱动以连续方式运输物料的机械,主要由机架、输送带、托辊、滚筒、张紧装置、传动装置等组成。其可以将物料在一定的输送线上,从最初的供料点到最终的卸料点间形成一种物料的输送流程。

如本文所用,术语“倒仓”是指在若干个筒仓组成的筒仓群中,为了将某一筒仓清空,将该筒仓内的物料通过带式输送机等输送设备转运至另一筒仓的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包括:

(a)双向卸料的带式输送机仅需配置一台本实用新型的双向犁式卸料器就可实现双向卸料,减小了设备冗余度,降低了设备投资,布置简洁;

(b)对于筒仓顶部卸料,仅布置1台本实用新型的双向犁式卸料器,就可使落料点位于筒仓中心,且使筒仓的充满系数高;

(c)落料点位于筒仓中心,卸料带式输送机布置在仓顶即可,无需增设仓顶高位平台,降低筒仓结构设计难度及土建投资;

(d)操作方便,便于控制。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附图为示意图,因此本实用新型装置和设备并不受所述示意图的尺寸或比例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双向犁式卸料器如图5-8所示,该双向犁式卸料器包括框架(1);托辊(2);摆杆(3);托辊架(4);犁头框架(5);犁刀(6);底座(9);滑动导向架(10);驱动臂(11);防尘罩(12);锁气漏斗(13);落煤管(14);接近开关(15);支梁(16);电/液动推杆Ⅰ(17)及其推杆架Ⅰ(18)、电/液动推杆Ⅱ(19)及其推杆架Ⅱ(20)。

框架(1)用于支撑整个双向犁式卸料器。托辊(2)通过托辊架(4)固定在底座(9)上。电/液动推杆Ⅰ(17)通过推杆架Ⅰ(18)固定在框架(1)上。电/液动推杆Ⅱ(19)通过推杆架Ⅱ(20)固定于犁头框架(5)上。防尘罩(12)用于犁式卸料器卸料时的抑尘;锁气漏斗(13)用于被卸下物料在下落过程中的缓冲;落煤管(14)用于将被卸下物料导流至下游的受料设施内;接近开关(15)用于控制犁刀抬起或落下的位置;支梁(16)用于框架(1)的加固。

犁头框架(5)位于带式输送机的一侧。如图8所示,当煤流方向为A向时,犁刀(6)位于工位Ⅰ,电/液动推杆Ⅰ(17)推动犁头框架(5)落下并压在胶带上,同时驱动臂(11)推动摆杆(3)运动,将托辊(2)及托辊架(4)抬起支撑住胶带,犁刀(6)进行卸料;当煤流方向为B向时,电/液动推杆Ⅰ(17)抬起犁头框架(5),电/液动推杆Ⅱ(8)收缩使犁刀(6)转动90°位于工位Ⅱ,之后电/液动推杆Ⅰ(17)推动犁头框架(5)落下并压在胶带上,同时驱动臂(11)推动摆杆(3)运动,将托辊(2)及托辊架(4)抬起支撑住胶带,犁刀(6)进行卸料。

无论煤流方向为A向或B向,本实施例的犁式卸料器锁气漏斗(13)均位于带式输送机同侧。本实用新型的双向犁式卸料器也特别适用于锁气漏斗(13)均位于带式输送机同侧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重在将传统的犁式卸料器的犁头框架(5)由横贯带式输送机改为位于带式输送机的一侧,为犁刀(6)绕带式输送机中心线转动腾出空间,同时,在犁头框架(5)上安装了可以驱动犁刀(6)旋转的电/液动推杆Ⅱ(19)及其推杆架Ⅱ(20),犁头框架(5)、犁刀(6)、电/液动推杆Ⅱ(19)均可由电/液动推杆Ⅰ(17)驱动抬起或落下。

由于在卸料点仅布置1台双向犁式卸料器,减小了设备冗余度,降低了设备投资,布置简洁;对于筒仓顶部卸料,由于仅布置1台犁式卸料器,使落料点位于筒仓中心,筒仓的充满系数高;落料点位于筒仓中心,卸料带式输送机布置在仓顶即可,无需增设仓顶高位平台,降低筒仓结构设计难度及土建投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向犁式卸料器同样适用于单向运行的带式输送机。

在本实用新型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