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自动贴面设备的吸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4449发布日期:2019-02-12 21:55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自动贴面设备的吸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木地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自动贴面设备的吸盘装置。



背景技术:

实木复合地板是目前主流的铺地装饰材料之一。生产加工过程中一般包括:将表层的珍贵木种薄皮贴到涂有胶水的基材上,再经冷压(或热压)、开出榫槽,最后在木皮表层涂饰油漆。贴面工序主要指的是基材涂胶后,以手工或机械的方式把珍贵木种薄皮贴到基材上。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多采用机械完成贴面工序。主要流程为:基材进入生产流水线涂胶,当基材流经边上薄皮输送设备时,感应器自动启动薄皮输送装置;薄皮输送装置设有横向移动的装置及可垂直升降的吸盘,吸盘通过吸气管道连接气泵;利用气泵产生负压把薄木皮吸住,将薄木皮传送至涂好胶的基材上。气泵抽走吸盘内的气体,造成内外气压差,从而吸住吸附物。要完成整个流程,吸附物薄木皮是种致密性材料,吸附时密封性要好,板面不能有明显的孔隙。

由于木材是稀缺性资源,可供利用的珍贵木种薄皮越来越少,业内已经开始使用厚度在0.2-0.6mm的超薄木皮来生产实木复合地板。然而0.2-0.6mm厚度的薄木皮管孔密集,致密性较差。现有的吸盘装置无法有效吸附此类超薄木皮;或者,即便能勉强吸附住,传送不稳定,在将薄木皮移动到基材的过程中,薄木皮易发生抖动,造成贴面错位、木皮重叠等工作缺陷,既降低生产效率,又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自动贴面设备的吸盘装置。

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自动贴面设备的吸盘装置,至少包括呈半空心球状外盘、金属管和金属盘,所述外盘为球缺,所述金属管垂直穿过外盘,位于球缺的高所在位置,所述金属盘的边缘被外盘包覆成为球缺的底面。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管中心设有气孔与吸气管道连通,所述吸气管道与气泵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管上半部设有外螺纹,通过外螺纹将其固定在贴面设备之上。

进一步的,所述外盘为高分子材料,与金属管紧密结合,并严密包裹着金属盘。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盘分布着至少8个内盘。

进一步的,所述内盘由一个小吸盘、金属支架及塑料气管构成,所述金属支架为中间设有小气孔,外表面有外螺纹的金属圆柱体,将内盘与金属盘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塑料气管连接金属支架中的小气孔与金属管的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塑料气管上均设有独立的气阀。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贴面设备的吸盘装置,将原有的吸盘装置改为由至少8个以上的小吸盘,便于增加对超薄木皮的吸附能力,改善了在吸附木皮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木皮抖动,造成贴面错位、木皮重叠等缺陷,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清理,原有生产线改动不大,解决了自动贴面设备不能贴超薄木皮的难题,提高了自动贴面的效率,提升了自动贴面的出材率。

附图说明

图1、所述吸盘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所述吸盘装置底面的仰视图;

图3、所述吸盘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4、所述吸盘装置的内盘;

其中,各部件名称分别为:1、金属管,2、外盘;3、金属盘;4、内盘;5、塑料气管;6、气孔;7、金属支架;8、小气孔;9、外螺纹;10、气阀;11、小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附图1-4,一种用于自动贴面设备的吸盘装置,至少包括呈半空心球状外盘2、金属管1和金属盘3,所述外盘2为球缺,所述金属管1垂直穿过外盘2,位于球缺的高所在位置,所述金属盘3的边缘被外盘2包覆成为球缺的底面。

所述吸盘装置通过金属管1上的外螺纹固定在自动贴面设备上,金属管1中心设有一条气孔6外接贴面设备的气泵;外盘2为高分子制品,与金属管1紧密结合,呈半球状,下端包裹着金属盘3,金属盘3上均匀分布着至少8个内盘4;内盘由一个小吸盘11、金属支架7及塑料气管5组成,金属支架通过外螺纹,连接在金属盘3之上;金属支架为中间有小气孔8,塑料气管5连接金属支架的小气孔8与金属管的气孔6,每个塑料气管5上均设有独立的气阀10。

运行时,外部气泵作用,排走内盘气体,降低压强,形成负气压,薄木皮依附在小吸盘上,同时每个独立的气阀自动关闭。当把薄木皮移动到指定位置时,独立气阀自动开启,卸气,卸下薄木皮。每个内盘之间不相互影响。若有N个吸盘吸附处薄木皮致密性差,管孔切口密集,有漏气现象,只要N<8,就不会造薄木皮在运转过程中发现木皮抖动、木皮脱离吸盘的问题。解决了自动贴面设备不能贴超薄木皮的难题,提高了自动贴面的效率,提升了自动贴面的出材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