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民用减震电梯轿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7631发布日期:2019-06-05 23:45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民用减震电梯轿厢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民用减震电梯轿厢,属于电梯领域。



背景技术:

电梯轿厢一般是通过钢缆进行吊装,用户在进入轿厢时,因为轿厢瞬间载重增大,所以会对钢缆带来较大的冲击,而且会使得轿厢发生晃动,不仅影响使用舒适度,同时冲击也会缩短钢缆寿命,而如果是传统的在轿厢底板设置弹簧,那么很容易使得轿厢底板变得不稳定,如果是在吊装件与轿厢之间设置弹簧,那么会增加轿厢的晃动,使得舒适度和稳定性进一步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轿厢缓冲连接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梯减震轿厢。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民用减震电梯轿厢,包括外部轿厢、内部轿厢;外部轿厢和内部轿厢之间通过缓冲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缓冲连接组件包括缓冲底座和缓冲吊顶以及联动组件;其中缓冲底座包括四片顶部凸起的支撑钢板,其相对外部轿厢底部壁面的中心环形阵列布置,在内部轿厢的底部设置有条形的铜质消音条用于与支撑钢板的顶部凸起端接触,在所述外部轿厢的底部中心位置还设置有一个支撑座,所述内部轿厢的底部设置有一个连接台,所述支撑座的端部固定有一个球头块,所述连接台上设置有与所述球头块对应的球形的镶嵌槽;所述缓冲吊顶包括一个固定于外部轿厢顶部的浮动座,所述浮动座上弹性连接有一个压块,压块表面设置有一个弧形的内凹面,在压块表面上通过磁力链接有一个摆动块,摆动块的顶部设置有弧形的外凸面;所述缓冲吊顶还包括环形阵列设置于摆动块中的4组支撑顶杆,支撑顶杆的轴线朝向外部轿厢下部倾斜;支撑顶杆为液压顶杆A,所述内部轿厢的顶部设置有一个环形的支撑框,所述支撑顶杆的端部与支撑框的内壁之间通过万向球铰机构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创新,所述外部轿厢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一个调节套,压块滑动连接于调节套的内部,在调节套的端部与压块的尾端之间连接有膨胀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创新,还包括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包括四组增压阀以及设置于外部轿厢底部的四组液压顶杆B,液压顶杆B的顶压端部与支撑钢板的顶部凸起接触,液压顶杆B的液压输出端连接到前述增压阀的输入端,增压阀的输出端连接到与液压顶杆B呈中心对称一侧液压顶杆A的液压输入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创新,所述支撑座的底部设置有一个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与外部轿厢的底部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创新,所述消音条的中部设置有一个与支撑钢板同轴的长条形的稳定槽,所述支撑钢板的顶部凸起嵌入到稳定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轿厢的底部和顶部各设置一组缓冲连接器,相比于直接在轿厢底部设置圈形弹簧结构,本结构的环形阵列布置结构更容易实现对内部轿厢的稳定支撑,不会因为轿厢局部载重过大而使得内部轿厢朝向一侧倾斜而抖动;同时本结构的铜质的消音条可以降低支撑钢板的摩擦噪音,提高乘坐的舒适度。

2、本结构的调节套、调节块可以调节整套预紧结构的弹性预紧力,提供对不同载重情况下轿厢弹性灵敏度的调节。

3、联动结构可以在局部载重过大时,通过顶部的液压顶杆进行补偿支撑,防止内部轿厢倾斜过大。

4、稳定槽结构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消音条相对支撑钢板发生滑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部轿厢;2、内部轿厢;3、支撑钢板;4、消音条;5、液压顶杆B;6、支撑座;7、球头块;8、连接台;9、调节套;10、压块;11、膨胀弹簧;12、摆动块;13、液压顶杆A;14、支撑框;15、万向球铰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民用减震电梯轿厢,包括外部轿厢、内部轿厢;外部轿厢和内部轿厢之间通过缓冲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缓冲连接组件包括缓冲底座和缓冲吊顶以及联动组件;其中缓冲底座包括四片顶部凸起的支撑钢板,其相对外部轿厢底部壁面的中心环形阵列布置,在内部轿厢的底部设置有条形的铜质消音条用于与支撑钢板的顶部凸起端接触,所述消音条的中部设置有一个与支撑钢板同轴的长条形的稳定槽,所述支撑钢板的顶部凸起嵌入到稳定槽内,在所述外部轿厢的底部中心位置还设置有一个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底部设置有一个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与外部轿厢的底部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内部轿厢的底部设置有一个连接台,所述支撑座的端部固定有一个球头块,所述连接台上设置有与所述球头块对应的球形的镶嵌槽;所述缓冲吊顶包括一个固定于外部轿厢顶部的浮动座,所述浮动座上连接有一个压块,所述外部轿厢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一个调节套,压块滑动连接于调节套的内部,在调节套的端部与压块的尾端之间连接有膨胀弹簧,压块表面设置有一个弧形的内凹面,在压块表面上通过磁力链接有一个摆动块,摆动块的顶部设置有弧形的外凸面;所述缓冲吊顶还包括环形阵列设置于摆动块中的4组支撑顶杆,支撑顶杆的轴线朝向外部轿厢下部倾斜;支撑顶杆为液压顶杆A,所述内部轿厢的顶部设置有一个环形的支撑框,所述支撑顶杆的端部与支撑框的内壁之间通过万向球铰机构连接;所述还包括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包括四组增压阀以及设置于外部轿厢底部的四组液压顶杆B,液压顶杆B的顶压端部与支撑钢板的顶部凸起接触,液压顶杆B的液压输出端连接到前述增压阀的输入端,增压阀的输出端连接到与液压顶杆B呈中心对称一侧液压顶杆A的液压输入端。

如图,本结构首先可以通过调整压块和支撑座的起始位置,调整液压顶杆A、液压顶杆B、膨胀弹簧、支撑钢板等结构的预压值和初始位置,在这之后根据载货、载人重量调节增压阀的数值,完成后,在用户或者货物进入时,如果一侧的重量过大,那么首先支撑钢板会提供弹性支撑,随后使得液压顶杆B被压缩,压缩的同时,压力值通过增压阀增压输出给液压顶杆A,使得另一侧的液压顶杆A伸出,迫使内部轿厢受压下沉部分相对一侧也受压下压,从而使得内部轿厢底部平衡,防止内部轿厢底部篇摆而失衡;同时为了防止液压顶杆A的扭曲,磁力链接的压块和摆动块可以进行补偿,影响使用舒适度。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