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包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8098发布日期:2019-05-11 01:13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包装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包装箱。



背景技术:

中国传统中医的地道药材,简称中药材,中药材一般是以动物、植物以及矿物类加工而成,植物类的药材经过烘干之后会变的比较硬,比较脆,容易破碎,而现在物流运输高度发达,药材在运输的时候,如果没有合适的包装的话,中药在运输的过程中就会容易破碎。

因此,发明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运输过程中,对中药材起到保护作用的一种中药包装箱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运输过程中,对中药材起到保护作用的一种中药包装箱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中药包装箱,包括纸箱本体,所述的纸箱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内箱层,纸箱本体与内箱层之间设置有减震防潮装置,减震防潮装置包括连接在纸箱本体与内箱层之间的减震部,设置在减震部的除潮袋,设置在内箱层的透气通孔,内箱层的外侧面设置有承载装置。

所述的承载装置包括设置在内箱层内侧面的承载板,承载板相对应的两个侧面设置有凹槽,两个侧面上设置的凹槽的位置互相对应,承载板的顶面设置有顶板。

所述的减震部为“Z”字型结构,减震部的顶面与纸箱本体的内侧面相连接,减震部的底面与内箱层的内侧面相连接。

所述的减震部采用塑料泡沫制成。

所述的纸箱本体采用单层瓦楞纸结构,纸箱本体的外侧和内侧设置有防水层。

所述的防水层采用聚乙烯制成。

所述的内箱层的顶面设置有开口,内箱层采用单层瓦楞纸结构制成。

所述的顶板的底面的一侧与内箱层的顶面的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的除潮袋放置在减震部的空隙处。

所述的承载板与顶板均采用塑料泡沫制成,顶板的底面与承载板的顶面相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以下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实用新型包括纸箱本体,纸箱本体的内部连接有内箱层,纸箱本体与内箱层之间设置有减震防潮装置,减震防潮装置包括连接在纸箱本体1与内箱层之间的减震部,减震部采用塑料泡沫制成,减震部的顶面通过粘结的方式与纸箱本体的内侧面相连接,减震部的底面通过粘结的方式与内箱层的内侧面相连接,减震部为“Z”字型结构,减震部的空隙处填充有防潮袋,这样可以保护中药不受潮,保持中药的干燥性,内箱层上设置有透气通孔,这样保持防潮袋和中药之间的空气流通,这样防潮袋就发挥作用,内箱层的外侧面设置有承载装置,承载装置包括设置在内箱层内侧面的承载板,承载板相对应的两个侧面设置有凹槽,两个侧面上设置的凹槽的位置互相对应,承载板的顶面设置有顶板,凹槽内放置有包装袋的中药材,这样在运输的时候,由于颠簸或者是人为的抛掷,由于中药材包被卡在凹槽中,同时一侧的承载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顶板,装好中药材之后,将顶板放置在承载板的顶面,顶板的底面与承载板的顶面相活动连接,可以用胶带固定一下,对中药材起一个保护作用,可以防止中药材包在包装箱内随意晃动,由于中药材都是干燥的,受到外力就比较容易碎,因此,此装置可以很好的对于运输的中药材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5所示,一种中药包装箱,包括纸箱本体1,所述的纸箱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内箱层2,纸箱本体1与内箱层2之间设置有减震防潮装置,减震防潮装置包括连接在纸箱本体1与内箱层2之间的减震部3,设置在减震部3的除潮袋4,设置在内箱层2的透气通孔,内箱层2的外侧面设置有承载装置。

所述的承载装置包括设置在内箱层2内侧面的承载板5,承载板5相对应的两个侧面设置有凹槽6,两个侧面上设置的凹槽6的位置互相对应,承载板5的顶面设置有顶板8。所述的减震部3为“Z”字型结构,减震部3的顶面与纸箱本体1的内侧面相连接,减震部3的底面与内箱层2的内侧面相连接。所述的减震部3采用塑料泡沫制成。所述的纸箱本体1采用单层瓦楞纸结构,纸箱本体1的外侧和内侧设置有防水层7。所述的防水层7采用聚乙烯制成。所述的内箱层2的顶面设置有开口,内箱层2采用单层瓦楞纸结构制成。所述的顶板8的底面的一侧与内箱层2的顶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的除潮袋4放置在减震部3的空隙处。所述的承载板5与顶板8均采用塑料泡沫制成,顶板8的底面与承载板5的顶面相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的时候,本实用新型包括纸箱本体1,纸箱本体1的内部连接有内箱层2,纸箱本体1与内箱层2之间设置有减震防潮装置,减震防潮装置包括连接在纸箱本体1与内箱层2之间的减震部3,减震部3采用塑料泡沫制成,减震部3的顶面通过粘结的方式与纸箱本体1的内侧面相连接,减震部3的底面通过粘结的方式与内箱层2的内侧面相连接,减震部3为“Z”字型结构,减震部3的空隙处填充有防潮袋4,这样可以保护中药不受潮,保持中药的干燥性,内箱层2上设置有透气通孔,这样保持防潮袋4和中药之间的空气流通,这样防潮袋4就发挥作用,内箱层2的外侧面设置有承载装置,承载装置包括设置在内箱层2内侧面的承载板5,承载板5相对应的两个侧面设置有凹槽6,两个侧面上设置的凹槽6的位置互相对应,承载板5的顶面设置有顶板8,凹槽6内放置有包装袋的中药材,这样在运输的时候,由于颠簸或者是人为的抛掷,由于中药材包被卡在凹槽6中,同时一侧的承载板5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顶板8,装好中药材之后,将顶板8放置在承载板5的顶面,顶板8的底面与承载板5的顶面相活动连接,可以用胶带固定一下,对中药材起一个保护作用,可以防止中药材包在包装箱内随意晃动,由于中药材都是干燥的,受到外力就比较容易碎,因此,此装置可以很好的对于运输的中药材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